GB14761.3-9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
ISO14001法律法规及标准大全

基础标准1.GB3840-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2.HJ14-96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3.GB6919-86 空气质量词汇4.GB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5.GB11915-89 水质词汇第三部分~第七部分6.GB15562.1-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7.GB15562.2-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水环境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1.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废止)2.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3.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4.GB12941-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废止)5.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7.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GHZB 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GB897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GB3552-83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3.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4.GB4914-85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5.GB14374-93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4470.1-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7.GB14470.2-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品8.GB14470.3-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9.GB4287-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0.GB3544-9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1.GWPB 2—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2.GB13456-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3.GB13457-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4.GB13458-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B 4—1999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6.GB15580-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7.GB15581-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采样1.GB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2.GB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3.GB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5.HJ/52—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水环境项目分析1.GB6920-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2.GB7469-87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3.GB7470-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4.GB7471-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7472-87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6.GB7473-87 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菲罗啉分光光度法7.GB7474-8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8.GB7475-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9.GB7476-87 水质钙的测定 EDTA滴定法10.GB7477-87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11.GB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12.GB7479-87 水质铵的测定钠氏试剂比色法13.GB7480-8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14.GB7481-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5.GB7482-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索磺酸锆目视比色法16.GB7483-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17.GB7484-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18.GB7485-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9.GB7486-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20.GB7487-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21.GB748S8-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22.GB7489-87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23.GB7490-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氮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24.GB7491-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25.GB7492-87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6.GB7493-87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27.GB7494-87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28.GB7466-87 水质总铬的测定29.GB7467-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30.GB7468-87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31.GB8972-88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32.GB9803-88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33.GB11889-89 水质苯胺类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34.GB11890-89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35.GB11891-89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36.GB11892-89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37.GB11893-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8.GB11894-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11895-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40.GB11896-89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41.GB11897-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42.GB11898-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43.GB11899-89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44.GB1190O-89 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45.GB11901-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46.GB11902-89 水质硒的测定二胺基萘荧光法47.GB11903-89 水质色度的测定48.GB11904-89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9.GB11905-89 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0.GB11906-89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51.GB11907-89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2.GB11908-89 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B11909-89 水质银的测定 3,5-Br2-PADAP分光光度法54.GB11910-89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55.GB11911-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6.GB11912-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7.GB11913-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58.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59.GB/T12990-91 水质微型生物 P.F.U 测定方法60.GB13192-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61.GB13193-91 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62.GB13194-91 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63.GB13195-91 水质水温的测定64.GB13196一91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65.GB13197-91 水质甲醛的测定66.GB13198-91 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67.GB13199-91 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电位滴定法68.GB13200-91 水质浊度的测定水质物质对蚤类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水质铅的测定示波极谱法水质硫氰酸盐的测定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水质铁(II、III)氰络合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铁( II、III)氰络合物的测定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水质黑索金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水质二硝基甲苯的测定示波极谱法水质硝化甘油的测定示波极谱法水质梯恩梯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水质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梯恩梯的测定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一甲基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水质偏二甲基肼的测定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4377-93 水质三乙胺的测定溴酚蓝分光光度法水质二乙烯三胺的测定水杨醛分光光度法水中镍-63的分析方法水中放射性物质1.GB6764-86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发烟硝酸法2.GB6765-86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法3.GB6766-86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色层法4.GB6767-86 水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5.GB6768-86 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6.GB11214-89 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7.GB11218-89 水中镭的放射性核素的测定8.GB11224-89 水中钍的分析方法9.GB11225-89 水中钚的分析方法10.GB11338-89 水中钾-40的分析方法11.GB12375-90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12.GB12376-90 水中钋-210的分析方法B/T13272-91 水中碘-131测定方法工业废水1.GB4918-85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2.GB4919-85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3.GB4920-85 硫酸浓缩尾气硫酸雾的测定铬酸钡比色法大气环境标准1.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HJ14-96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3.GB9137-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4.GB3840-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GB13271-9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GWPB 3—199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GB4915-1996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GB16171-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GB13223-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9.GB14761.1-93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0.GWPB 1—1999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11.GB14761.2-93 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2.GB14761.3-93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13.GWPB 1—1999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14.GB14761.4-93 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标准15.GWPB 1—1999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761.5-9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17.GB14761.6-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18.GB14761.7-93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19.GB14621-93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GWPB 1—1999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21.GWPB 5—200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监测分析方法空气质量分析方法1.GB8969-88 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2.GB8970-88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3.GB8971-88 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4.GB6921-86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5.GB9801-88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4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大气降水分析方法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总则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电极法5.GB/13580-92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7.GB/13580-93 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N-(l-萘基)-乙二胺光度法9.GB/13580-92 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10.GB/13580-92 大气降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新氟试剂光度法12.GB/13580-92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3.GB/13580-92 大气降水中钙、镁的测定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放射性物质1.GB12377-90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激光荧光法2.GB12378-90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空气中碘-131的取样与测定工业废气分析方法1.GB4921-85 工业废气耗氧值和氧化氮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萘乙二胺比色法2.GB5468-85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3.GB9079-88 工业炉窑烟尘测量方法4.GB9804-88 烟度卡标准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6.GB12301-90 船舱内非危险货物产生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机动车排气1.GB11642-89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方法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测量收集法4.GB11340-89 汽车曲轴箱排放物测量方法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7.GB3847-83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工况法—92 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噪声辐射标准噪声标准1.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4.GB1007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5.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6.GB11339-89 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8.GB1234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9.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0.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11.GB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12.GB1495-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13.GB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辐射标准1.GB14585-93 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2.GB14586-93 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3.GB14588-93 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4.GB624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5.GB8703-88 辐射防护规定6.GB9132-88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7.GB9133-88 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8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9.GB9135-88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10.GB9136-88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11.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2.GB11215-89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噪声和振动测量方法标准1.GB5467-85 摩托车噪声测量方法2.GB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3.GB12349-90 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4.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5.GB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6.GB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7.GB10071-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放射性1.GB7023-86 放射性废物固化长期浸出试验2.GB11216-89 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3.GB11217-89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4.GB12379-89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工业固体废弃物1.GB5086-85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2.GB5087-85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3.GB5088-85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固废标准1.GB4284-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2.GB12502-90 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3.GB5085-85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4.GB6763-86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5.GB8172-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6.GB8173-87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7.GB795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8.GB13015-91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物控制标准9.CJJ17-8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10.GB1689-1997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环境法律1.环境保护法2.海洋环境保护法3.水污染防治法4.大气污染防治法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资源法律1.森林法2.草原法3.渔业法4.矿产资源法5.土地管理法6.水法7.野生动物保护法8.水土保持法9.煤炭法10.节约能源法相关法律1.行政诉讼法2.行政处罚法3.国家赔偿法4.行政督察法5.防洪法6.气象法7.建筑法8.公路法9.电力法10.标准化法11.乡镇企业法12.城市规划法13.文物保护法14.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5.刑法(摘录)环境资源行政法规环境行政法规细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条例1.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5.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7.海洋倾废管理条例8.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9.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办法1.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2.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3.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规定1.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2.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几项规定3.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4.关于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排污费贴息的规定决定1.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通知1.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2.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3.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我国转移的紧急通知4.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5.关于开展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工作的通知6.关于淮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收费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通知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铅汽油的通知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批复1.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国务院关于二氧化硫排污收费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3.国务院关于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的批复4.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5.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复6.国务院关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复意见1.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复函1.关于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有关问题的复函资源行政法规细则1.森林法实施细则2.渔业法实施细则3.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办法1.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1.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2.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决定1.国务院关于修改《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的决定2.矿产资源分类细目其它行政法规条例1.信访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5.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6.农药管理条例7.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8.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9.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1.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1.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2.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3.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规定1.土地复垦规定2.农药登记规定3.农药安全使用规定4.法规规章备案规定批复1.国务院关于同意征收煤炭城市建设附加费的批复通知1.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节录)2.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3.关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的通知4.关于继续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等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意见1.关于贯彻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意见决定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其他1.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3.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环保部分摘录)4.汽车报废标准5.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6.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环保部分摘录)7.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环保部分摘录)8.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环保部分摘录)9.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建设类税目注释环境部门规章建设项目1.关于核设施环境影响报告审评收费的函2.关于核设施工程环境影晌报告书审评收费问题的通知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5.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10.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11.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12.建设项目环境影晌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13.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14.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15.关于重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的通知16.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17.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18.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19.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20.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晌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1.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试行)排污收费1.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2.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3.征收超标准排污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4.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5.关于加强排污收费和环保补助资金管理的紧急通知6.关于对排污费和污染源治理贷款基金免征营业税问题的通知7.关于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开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扩大试点的通知8.关于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9.关于开展总量排污收费新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10.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和餐饮娱乐服务业排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1.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法(行)发[1989]2号文的通知12.关于增设“排污费”收支预算科目的通知13.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14.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15.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6.财政部关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7.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中国农业银行、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和保证贷款安全的通知环保产品1.环保产品监督检验机构管理办法2.关于对环保产品实行认定的决定3.环境保护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4.关于安装汽车污染控制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5.汽车污染控制产品适用条件环境标志1.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试行)2.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和环境标志使用管理规定3.关于在我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的通知4.关于发布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的通知环境科技1.科技发展计划管理规则补充规定2.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3.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4.关于环境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若干问题的决定5.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化学品1.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2.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收费标准3.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4.关于修订《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5.农药登记规定6.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有机食品1.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管理章程环境监测1.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2.环境监测报告制度3.国家环境监测网章程(试行)4.全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暂行)5.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6.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8.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暂行)9.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干规定(暂行)10.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11.环境监测站开展专业服务收费暂行规定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试行)13.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14.关于开展环保计量认证工作的通知排污申报1.关于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的通知2.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环境统计1.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环境监理1.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2.环境监理工作制度(试行)3.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4.环境监理工作程序(试行)5.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管理办法6.环境监理报告制度(试行)7.环境监理政务公开制度环境信访1.环境信访办法2.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信访规则3.环境保护信访管理办法污染控制1.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新建和扩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2.关于“九五”期间加强污染控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污染事故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程度的划分及原则2.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法规标准1.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2.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3.环境标准管理办法4.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5.关于实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的通知6.关于实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标准的通知。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作者: ————————————————————————————————日期:十、汽车发动机标准GB3847—2005 GB 11340—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3—1983、GB14761.6—1993、GB 3847—1999、GB/T3846-1993、GB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4761.4—1993、GB 11340—1989GB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4762—2002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14761.3—1993、GB 14763—1993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1、GB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GB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4761.5—1993、GB/T 3845—1993、GB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8352.2—2001GB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T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GB/T 16570—1996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18377—2001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QC/T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QC/T 280—1999(2009)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QC/T281—1999(2009)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QC/T 282—1999(2009)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QC/T 288.1—2001(2009)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288—1999QC/T 288.2—2001(2009)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QC/T289—2001(2009)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QC/T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QC/T 469—2002(2009)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469—1999 QC/T471—2006 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QC/T481—2005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1—1999QC/T 488—2000(2009)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8—1999QC/T 489—1999(2009)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JB 1419—1974*QC/T 508—1999(2009)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JB 3597.1—1984*QC/T509—1999(2009)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2—1984*QC/T 510—1999(2009)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3—1984* QC/T 511—1999(2009)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JB3597.4—1984*QC/T51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及限值JB3598—1984*QC/T515—2000(2009)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515—1999QC/T 51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JB3657—1984*QC/T 521—1999(2009)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JB3681—1984* QC/T 526—1999(2009)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JBn3745—1984*QC/T527—1999(2009)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JB3764—1984*QC/T54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1—1985*QC/T 54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3898.2—1985*QC/T 542—1999(200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3—1985*QC/T543—1999(200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JB3898.4—1985* QC/T544—2000(2009)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544—1999QC/T551—1999(200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JB 3922—1985*9)QC/T558—1999(2009)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JB3938—1985*QC/T 570—1999(2009)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JB 4043—1985* QC/T 590—1999(2009)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QC/T 591—1999(2009)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QC/T 631—200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631—1999、QC/T 630—1999QC/T637—2000(2009)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JB3258—1983QC/T 644—2000(2009)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n29034—1991 QC/T 747—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QC/T 748—2006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法QC/T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QC/T 828—2010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QC/T 829—2010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试验方法QC/T 901—1998(2009)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991中发动机部分QC/T 29025—1991(2009)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QC/T29031—1991(2009)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QC/T29061—1992(2009)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 ***GB 4556—2001GB/T10327—2011 往复式内燃机防火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GB/T4556—1984GB10327—1989GB 12732—2008汽车V带GB 12732—1996GB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4097—1993 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n 264—1986GB19756—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GB 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GB/T725—2008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GB/T725—1991 GB/T 726—1994 往复式内燃机旋转方向、气缸和气缸盖上气门的标志及直列式内燃机右机、左机和发动机方位的定义GB/T 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GB/T727—1985GB/T1147.1—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987GB/T 1147.2—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150—2010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GB/T1150—1993 GB/T 1151—1993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 1151—1982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GB/T 1859—1989、GB/T 8194—1987GB/T1883.1—2005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行术语GB/T 1883—1989GB/T 1883.2—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GB/T1883—1989 GB/T 2061—2004 散热器散热片专用纯铜及黄铜带箔材GB/T 2061—1989GB/T 2940—2005 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条件GB/T2940—1982GB/T 3821—2005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1983GB/T4672—2003 往复式内燃机手操纵控制机构标准动作方向GB/T 4672—1984GB/T4759—2009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GB/T4759—1995 GB/T 4760—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GB 4760—1984GB/T5264—2010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GB/T 5264—1985GB/T 5770—2008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GB/T 5770—1997GB/T 5771—2010 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1—1986GB/T 5772—2010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2—1986GB/T 6072.1—2008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GB/T 6072.1—2000GB/T 6072.3—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GB/T 6072.3—2003GB/T 6072.4—2000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GB/T 6072.5—2003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5部分:扭转振动GB/T 6072.6—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6部分:超速保护GB/T6072—1985GB/T 6072.7—2000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7部分:发动机功率代号GB/T6809.1—2009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1部分:固定件及外部罩盖GB/T6809.1—2003GB/T6809.2—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部分:气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GB/T6809.2—1988GB/T 6809.3—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部分:主要运动件GB/T 6809.3—1989GB/T 6809.4—2007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部分:增压及进排气管系统GB/T 6809.4—1989GB/T 6809.5—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部分:冷却系统GB/T 6809.5—1999GB/T 6809.6—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6部分:润滑系统GB/T6809.6—1999GB/T 6809.7—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7部分:调节系统GB/T 6809.7—2005GB/T6809.8—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部分:GB/T6809.8—20002010起动系统GB/T6809.9—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9部分:监控系统GB/T 8188—2003 内燃机排放术语和定义GB/T8188—1987GB/T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8190.1—1999GB/T 8190.2—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GB/T 8190.2—1999GB/T 8190.3—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3部分:稳态工况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GB/T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GB/T8190.4—1999 GB/T 8190.5—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GB/T 8190.6—2006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GB/T8190.7—2003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族的确定GB/T8190.8—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组的确定GB/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GB/T8190.10—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0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GB/T 8190.11—200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1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T 10398-1989, GB/T10399-1989GB/T 10414.2—2002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轮GB/T10414.2—1989 GB/T10716—2012 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10716—2000GB/T10826.1—2007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GB/T10826—1989GB/T 10826.2—2008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GB/T 10826—1989GB/T 10826.3—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3部分:泵喷嘴GB/T 10826—1989GB/T 10826.4—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4部分:高压油管和管端连接件GB/T 10826—1989GB/T 10826.5—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GB/T 11355—2008V带和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T 11355—1989GB/T11356.1—2008 带传动V带轮(基准宽度制)槽形检验GB/T 11356.1—1997GB/T 11356.2—1997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槽形检验GB 11356—1989中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11545—1996 GB12734—2003汽车同步带GB/T12734—1991GB/T13352—2008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及其带轮尺寸GB/T 13352—1996,GB/T 13405—1992GB/T14096—2008喷油泵试验台试验方法GB/T14096—1993GB/T17804—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GB/T 17804—2003GB/T 18183—2000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GB/T 20064.1—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1部分:安全要求和试验GB/T 20064.2—2006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2部分:脱开角试验办法GB/T 20787—2006 往复式内燃机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噪声测试规范GB/T 21404—2008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求GB/T 21405—2008 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附加要求GB/T 21406—2008 内燃机发动机的重量(质量)标定GB20651.1—2006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GB/T 21428—2008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GB/T 23337—2009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GB/T 23338—2009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GB/T23339—2009 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GB/T23340—2009 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GB/T 23342—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回弹式绳索起动装置基本安全要求GB/T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GB/T24748—2009往复式内燃机飞轮技术条件GB/T 26653—2011 排气歧管铸铁件JB/T2291—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芯子结构型式及尺寸系列JB/T2292—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出水口、加热口及盖JB/T 2293—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风洞试验方法JB/T 6012—2005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JB/T 6012—1992JB/T6012.2—2008内燃机进、排气门第2部分:金相检验JB/T6720-1993JB/T 6012.3—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3部分: 磁粉探伤JB/T6719—1993 JB/T6012.4—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4部分:摩擦焊气门超声波探伤JB/T 5093—1991JB/T6013—2011 柴油机低压金属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6013—2000JB/T 6014—2011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4—2000JB/T6015—2011 柴油机低压输油胶管组件技术条件JB/T6015—2000JB/T 8118—1997 内燃机活塞销技术条件JB/T 8118—1995JB/T8126.1—2010内燃机冷却水泵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JB/T 8126.1—1999JB/T 8126.2—201内燃机冷却水泵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JB/T 8126.1—19990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JB/T 6718—1993*HJ 437—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 438—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HJ 439—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843—1983、GB 14761.6—1993、GB 3847—1999、GB/T 3846-1993、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4761.4—1993、GB 11340—1989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4762—2002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 17691—2001、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GB/T 3845—1993、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QC/T 471—2006 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 QC/T 481—2005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1—1999 QC/T 488—2000(2009) 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8—1999 QC/T 489—1999(2009) 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JB 1419—1974* QC/T 508—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JB 3597.1—1984* QC/T 509—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2—1984*QC/T 51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3—1984*QC/T 51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4—1984*QC/T 51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及限值JB 3598—1984*QC/T 515—2000(2009) 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5—1999QC/T 51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JB 3657—1984*QC/T 52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JB 3681—1984*QC/T 52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JBn 3745—1984*QC/T 527—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JB 3764—1984*QC/T 54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1—1985*QC/T 54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2—1985*QC/T 54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3—1985*QC/T 543—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4—1985*QC/T 544—2000(2009)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 544—1999QC/T 55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JB 3922—1985*QC/T 558—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JB 3938—1985*QC/T 570—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JB 4043—1985*QC/T 59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QC/T 59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QC/T 631—200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631—1999、QC/T 630—1999QC/T 637—2000(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JB 3258—1983QC/T 644—2000(2009)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n 29034—1991 QC/T 747—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QC/T 748—2006 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法QC/T 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QC/T 828—2010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QC/T 829—2010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试验方法QC/T 901—1998(2009)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991中发动机部分QC/T 29025—1991(2009)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QC/T 29031—1991(2009)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QC/T 29061—1992(2009) 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GB 4556—2001 GB/T 10327—2011往复式内燃机防火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GB/T 4556—1984GB 10327—1989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 12732—1996 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4097—1993 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n 264—1986 GB 19756—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GB/T 725—2008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GB/T 725—1991 GB/T 726—1994 往复式内燃机旋转方向、气缸和气缸盖上气门的标志及直列式内燃机右机、左机和发动机方位的定义GB/T 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GB/T 727—1985 GB/T 1147.1—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987 GB/T 1147.2—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150—2010 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GB/T 1150—1993 GB/T 1151—1993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 1151—1982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GB/T 1859—1989、GB/T 8194—1987GB/T 1883.1—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行术语GB/T 1883—1989 GB/T 1883.2—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GB/T 1883—1989 GB/T 2061—2004 散热器散热片专用纯铜及黄铜带箔材GB/T 2061—1989 GB/T 2940—2005 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条件GB/T 2940—1982 GB/T 3821—2005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1983 GB/T 4672—2003 往复式内燃机手操纵控制机构标准动作方向GB/T 4672—1984 GB/T 4759—2009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GB/T 4759—1995 GB/T 4760—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GB 4760—1984 GB/T 5264—2010 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GB/T 5264—1985 GB/T 5770—2008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GB/T 5770—1997 GB/T 5771—2010 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1—1986 GB/T 5772—2010 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2—1986 GB/T 6072.1—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GB/T 6072.1—2000GB/T 6072.3—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GB/T 6072.3—2003 GB/T 6072.4—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GB/T 6072.5—2003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5部分:扭转振动GB/T 6072.6—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6部分:超速保护GB/T 6072—1985 GB/T 6072.7—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7部分:发动机功率代号GB/T 6809.1—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1部分:固定件及外部罩盖GB/T 6809.1—2003GB/T 6809.2—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部分:气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GB/T 6809.2—1988GB/T 6809.3—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部分:主要运动件GB/T 6809.3—1989GB/T 6809.4—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部分:增压及进排气管系统GB/T 6809.4—1989GB/T 6809.5—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部分:冷却系统GB/T 6809.5—1999 GB/T 6809.6—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6部分:润滑系统GB/T 6809.6—1999GB/T 6809.7—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7部分:调节系统GB/T 6809.7—2005GB/T 6809.8—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部分:起动系统GB/T 6809.8—2000 GB/T 6809.9—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9部分:监控系统GB/T 8188—2003 内燃机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8188—1987 GB/T 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 8190.1—1999GB/T 8190.2—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GB/T 8190.2—1999GB/T 8190.3—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3部分:稳态工况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GB/T 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GB/T 8190.4—1999 GB/T 8190.5—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GB/T 8190.6—2006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GB/T 8190.7—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族的确定GB/T 8190.8—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组的确定GB/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GB/T 8190.10—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0部分:压燃式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环和测试规程GB/T 8190.11—200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1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 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T 10398-1989, GB/T10399-1989GB/T 10414.2—2002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轮GB/T 10414.2—1989 GB/T 10716—2012 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10716—2000 GB/T 10826.1—2007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GB/T 10826—1989 GB/T 10826.2—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GB/T 10826—1989 GB/T 10826.3—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3部分:泵喷嘴GB/T 10826—1989 GB/T 10826.4—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4部分:高压油管和管端连接件GB/T 10826—1989 GB/T 10826.5—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GB/T 11355—2008 V带和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T 11355—1989 GB/T 11356.1—2008 带传动V带轮(基准宽度制) 槽形检验GB/T 11356.1—1997GB/T 11356.2—1997 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槽形检验GB 11356—1989中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11545—1996 GB 12734—2003 汽车同步带GB/T 12734—1991 GB/T 13352—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及其带轮尺寸GB/T 13352—1996,GB/T13405—1992GB/T 14096—2008 喷油泵试验台试验方法GB/T 14096—1993 GB/T 17804—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GB/T 17804—2003 GB/T 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GB/T 20064.1—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1部分:安全要求和试验GB/T 20064.2—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2部分:脱开角试验办法GB/T 20787—2006 往复式内燃机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噪声测试规范GB/T 21404—2008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求GB/T 21405—2008 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附加要求GB/T 21406—2008 内燃机发动机的重量(质量)标定GB 20651.1—2006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GB/T 2142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GB/T 23337—2009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GB/T 23338—2009 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GB/T 23339—2009 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GB/T 23340—2009 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GB/T 23342—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回弹式绳索起动装置基本安全要求GB/T 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GB/T 24748—2009 往复式内燃机飞轮技术条件GB/T 26653—2011 排气歧管铸铁件JB/T 2291—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芯子结构型式及尺寸系列JB/T 2292—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出水口、加热口及盖JB/T 2293—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风洞试验方法JB/T 6012—2005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JB/T 6012—1992 JB/T 6012.2—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2部分:金相检验JB/T 6720-1993 JB/T 6012.3—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3部分: 磁粉探伤JB/T 6719—1993 JB/T 6012.4—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4部分:摩擦焊气门超JB/T 5093—1991声波探伤JB/T 6013—2011 柴油机低压金属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3—2000 JB/T 6014—2011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4—2000 JB/T 6015—2011 柴油机低压输油胶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5—2000 JB/T 8118—1997 内燃机活塞销技术条件JB/T 8118—1995 JB/T 8126.1—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JB/T 8126.1—1999 JB/T 8126.2—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JB/T 8126.1—1999 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JB/T 6718—1993* HJ 437—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 438—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HJ 439—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
汽车整车燃油蒸发排放标准

汽车整车燃油蒸发排放标准(欧Ⅰ、欧Ⅱ、欧Ⅲ)(2009-08-1809:30:34)转载分类:汽车知识标签:汽车碳罐欧&8546欧iii欧&8545美国杂谈汽车整车燃油蒸发排放高尚玉2006年5月(2009-03-0910:27:58)汽车汽车整车燃油蒸发排放标准(欧Ⅰ、欧Ⅱ、欧Ⅲ)简介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控制或尽可能限制燃油系统各元件和各连接点燃油蒸汽向大气的排放。
此技术首先出现在美国,发展很快。
在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收集法,整车排放限值6g/1h。
八十年代为密闭室法,限值2g/1h。
九十年代仍为密闭室珐,限值2g/2~3天。
2000年仍为密闭室法,EPA限值0.95g/2~3天,加州(CARB)限值0.5~0·05g/2~3天。
我国沿用欧洲法规,1995年欧I收集法,限值2g/2小时测试(呼吸:15℃至30℃/1小时油箱加热升温:热浸:40公里/小时40分,怠速3分,而后热浸1小时。
从碳罐大气口,排除的HC,两部分总和少于2克)。
2000年欧II密闭室法,限值2g/2小时测试(呼吸:密闭室内16℃至30℃∕1小时给油箱加热升温;热浸:市区循环1部,市郊循环2部,而后密闭室1小时浸车。
呼吸和热浸向密闭室内排放HC总和少于2克。
通过计算HC浓度得到。
)。
2005年欧III密闭室法,限值2g/25小时测试(热浸:汽车市区循环1部1次,市郊循环2部1次,再加市区循环1部1次,而后汽车入密闭室内热浸1小时;呼吸:密闭室内20℃至35℃整车11个小时升温到35℃,而后13个小时再降温到20℃。
热浸和呼吸向密闭室内排放的HC总和少于2克。
通过HC浓度得到)。
我国落后美欧10至20年。
欧I阶段:收集法,限制油箱出气口及化油器浮子室出气口向大气排放汽油蒸汽。
油箱呼吸及发动机热浸各1小时检测燃油蒸发排放。
燃油系统其余各元件及连接点的汽油蒸汽泄露和穿透,对测试结果无影响。
这是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法规的初级阶段,比较粗糙的简单测试方法:1.油箱呼吸::整车在密闭室外只对油箱用电褥加热1小时,油温从15℃一小时线性升温到30℃,15℃-30℃/60min,模拟昼间呼吸损失,碳罐吸收油箱通气口排出的汽油蒸汽.2.发动机热浸:汽车在转鼓台上直接挡40km/h运行40min,怠速3min然后汽车在20-30℃环境中热浸60min,碳罐主要吸收化油器浮子室通气口排出的汽油蒸汽。
国五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五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燃油蒸发是指汽车燃油在行驶过程中因为高温引起的挥发,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导致燃油的损失和车辆性能下降。
因此,规范和控制车辆燃油蒸发是保护环境和提高车辆燃油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控制燃油蒸发,我国分别制定了国五和国六的燃油蒸发标准要求。
国五和国六标准的实施对汽车生产企业和车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但也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和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本文将分析比较国五和国六燃油蒸发标准要求,探讨其影响和意义,展望未来在燃油蒸发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可行性。
愿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促进燃油蒸发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国五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概述,揭示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国五和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提升。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国五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探讨其影响和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全面探讨国五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及其影响。
该部分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3 目的文章旨在对国五和国六燃油蒸发标准的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以便读者对这两种标准有更清晰的了解。
通过对标准要求的详细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燃油蒸发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和动机。
同时,文章也旨在探讨国五与国六燃油蒸发标准之间的差异和改进之处,为未来的汽车燃油蒸发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汽车燃油蒸发标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从而对未来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正文2.1 国五燃油蒸发标准要求国五排放标准是我国汽车行业中的污染控制标准之一,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国五标准对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进行了限制,其中也包括了对燃油蒸发的要求。
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规程

附录B(标准的附录)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规程B1.试验描述B1.1.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见图B1)由下列四部分组成:a)试验准备;b)燃油箱呼吸损失(昼间换气损失)测定;c)在底盘测功机上以40km/h车速匀速行驶,或在发动机台架上模拟车辆40km/h车速运行;d)热浸损失测定B1.2.试验结果:燃油箱呼吸损失和热浸损失阶段测定的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质量相加后的质量,单位为g/测量循环。
B2.试验车辆(或试验发动机)和燃料B3.1 试验车辆(或试验发动机)B3.1.1 采用底盘测功机试验时,车辆技术状况应良好,试验前至少进行了3000km的走合行驶。
装在车辆上的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在走合期间应工作正常,炭罐经过正常使用,未经异常吸附和脱附。
B3.1.2 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时,试验发动机技术状况应良好,安装在发动机台架上应配备装车时的所有附件(冷却风扇、发电机、空滤器、排气消声器等),试验前应按照制造厂要求磨合完毕。
车辆上使用的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应工作正常,炭罐经过正常使用,未经异常吸附和脱附。
试验时,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燃油箱、燃油管路、燃油泵等)、排气系统(后处理器、消声器、排气管的尺寸和长度)、冷却系统、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等应与车辆上使用的完全一致,包括燃油箱与发动机的相对位置。
B3.2 燃料试验使用的燃料应符合GB 17930的规定。
B3.试验设备B3.1 测功系统B3.1.1 发动机测功系统任何可测定发动机稳定工况、精度符合GB/T 18297规定的测功机。
B3.1.2 底盘测功机B3.1.2.1 测功机必须能模拟道路载荷。
B3.1.2.2 测功机的设定应不受时间推移的影响,且不应使车辆产生任何妨碍车辆正常运行的振动。
B3.1.2.3 测功机必须装有模拟惯量和模拟载荷的装置,若为双转鼓测功机,则这些模拟装置是与前转鼓连接。
B3.1.2.4 准确度B3.1.2.4.1 测量和读出的指示载荷,其准确度应能达到±5%。
14761.1-93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时间:2003-11-26Emission standard for exhaust pollutants from light-duty vehicleGB14761-93代替GB11641-89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11-08批准 1994-05-01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汽车排气。
对环境的污染,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汽车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本标准适用于装点燃式四冲程发动机及压燃式发动机,最大总质量为400-3500kg,最大设计车速等于或大于50km/h的轿车、客车和货车。
2 引用标准GB11642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方法3 术语3.1 基准质量基准质量是指整车整备质量加100kg质量。
3.2 最大总质量最大总质量是指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3.3 排气污染物排气污染物是指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
4 试验分类及试验方法4.1 试验分类4.1.1试验分型式认证试验与产品一致性检查试验。
4.1.2型式认证试验,制造厂应提交一辆该厂生产车型的代表车辆,进行本标准4.2条规定的试验。
4.1.3产品一致性的检查试验,从已经本标准型式认证试验合格的成批生产的车辆中任意抽取一辆,进行本标准4.2条规定的试验。
4.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GB11642的规定执行。
4.2.1被试车辆应放在底盘测功机上,每次测量共经历13min,包括4个循环,中间不得间断,每个循环应包括15种工况(怠速、加速、等速、减速等)。
4.2.2用定容取样法(CVS)取样。
用下列方法分析各种排放物一氧化碳(CO);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NDIR)分析仪;二氧化碳(CO2);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NDIR)分析仪;碳氢化合物(HC):用氢火焰离子化型(FID)分析仪;对压燃式发动机用加热式氢火焰离子化型(HFID)分析仪;氮氧化物(NOx):用化学发光型(CLD)或不分光紫外线共谐吸收型(NOUNR)分析仪。
环境标准汇总

环境标准汇总环境标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学习环境标准的定义,掌握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方法,掌握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了解各环境要素的标准。
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一、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1.三级: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六类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只有国家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规定,是环境政策目标,是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
问题: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③环境基础标准:是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做的规定,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