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坛的两类诗人
初唐才子——文章四友

初唐诗坛不能与盛唐相比,风骨甚至不如晚唐,其时有四位诗人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合称“文章四友”,这个外号颇有大气,但是事实上他们在文学上的个人成就却不是很高,乃至人品也有许多可被指摘之处,不过作为唐代承合时期的诗人代表,对他们略作了解还是有点意义的。
一般认为,“文章四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杜审言,看到这个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杜甫,他也的确就是杜甫的祖父。
他自己字必简,祖籍襄阳,据说是西晋时名将杜预的后裔。
杜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杜甫对自己这位老祖父是相当推崇的,曾经赞道:“吾祖诗冠古。
”有点替先人脸上贴金的意思,不过后世文坛对于杜审言的评价倒也的确不低,杜审言的五律写的比较出色,对近体诗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章四友的仕途都比较坎坷,杜审言也不例外。
他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了进士,此时他只有二十多岁,高中之后他就去做了个隰城尉(今山西汾阳),后来辗转做了个洛阳丞,都是县级干部,颇为不得志。
后来“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被整到了江西。
杜审言这个人,平时比较自负,曾经说过“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就是文才自比屈原、宋玉,书法自比王羲之的意思了。
(怎么看也不像杜甫的爷爷,说李白的爷爷我还相信一点)。
这种牛人在平时生活中自然不免得罪人,而这次的问题在于他得罪了两个小人——州司马周季重和司户郭若讷。
此两人暗中设计诬陷杜审言,将他弄进监狱,并且准备置他于死地。
这两人眼看计谋成功,得意之下就摆起酒席一起庆祝了,喝得正开心时,只听一声大喝,杀进一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娃娃。
可这孩子煞是凶悍,杀到周季重座前就是一刀,旁边的一群酒客回过神来连忙上前将这孩子乱刀砍死,不过司马大人毕竟还是一命呜呼了。
临死前,周季重叹道:“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原来这孩子正是杜审言的儿子杜并,此时他才只有十三岁。
这下子事情搞的大了,武则天听说杜并的烈事之后,“甚加叹异”,顺便就把杜审言也召进了宫。
初唐诗坛的两类诗人

虞世南与上官仪
虞世南《奉和咏日午》 虞世南《奉和咏日午》 髙天浄秋色, 髙天浄秋色, 长汉转曦车. 长汉转曦车. 玉树阴初正, 玉树阴初正, 桐圭影未斜. 桐圭影未斜. 翠葢飞圆影, 翠葢飞圆影, 明镜发轻花. 明镜发轻花. 再中良表瑞, 再中良表瑞, 共仰璧晖賖. 共仰璧晖賖.
王勃诗二首
《易阳早发》 饬装侵晓月, 饬装侵晓月, 候残星. 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嶂, 危阁寻丹嶂, 回梁属翠屏. 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 云间迷树影, 雾裏失峯形. 雾裏失峯形. 复此凉飈至, 复此凉飈至, 空山飞夜萤. 空山飞夜萤.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江亭夜月送别》 乱烟笼碧砌,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 寂寂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江山此夜寒.
上官仪《咏雪》 咏雪》 禁园凝朔气, 禁园凝朔气, 瑞雪掩晨曦. 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 花明栖凤阁, 珠散影娥池. 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 飘素迎歌上, 翻花向舞移. 翻花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 幸因千里映, 还绕万年枝. 还绕万年枝.
沈宋《和晦日驾行昆明池》 和晦日驾行昆明池》
——较规则的五律. ——较规则的五律 较规则的五律.
五律规则: 1,押韵 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双句用韵,押平声韵 首句借用邻韵(晚唐) 2,结构 每句五字,每首八句 两句一联,上出下对 3,平仄 一句之中,相重相间 交替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4,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律化的五古. ——律化的五古 律化的五古.
五律规则: 1,押韵 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双句用韵,押平声韵 首句借用邻韵(晚唐) 2,结构 每句五字,每首八句 两句一联,上出下对 3,平仄 一句之4,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唐宋名词解释

初唐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沈宋:“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
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苏味道和李峤又以苏李并称。
盛唐边塞诗派: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描写表现边塞题材斗争作品,有的歌颂将士们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有的则是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以及对和平的美好向往,也有的诗歌描绘了瑰丽的边塞风光,表现了边将的骄奢淫逸。
其风格多以雄壮瑰丽见称,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七绝圣手:指王昌龄,他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初唐的诗歌资料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概写洪州地理风貌,引出参 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 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 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 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 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 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潦水尽 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 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 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 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无比愉悦的心情。 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 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初唐诗歌
一、初唐宫廷诗人
唐朝开国初期,起初大多数诗人尚有刚劲质
朴之作,然入帏宫廷后应酬唱和之作渐多, 诗风也趋于浮艳华靡,显现了贵族化、宫廷 化的倾向。
初唐宫廷诗人
1、贞观诗人 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 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贞观诗坛上主要是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 南朝文士的宫廷诗人诗歌创作。北方文人以关陇士 人为主,入唐后多为史臣。 主要作家有虞世南、魏征、杨师道、李百药等。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主掌贞观诗坛的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 ;成就最高的是魏征。
写自然景观,抒发情感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抒发怀才不遇、愤懑悲凉的感情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中唐文学

(1)孟郊
性格狷介孤傲、不谐流俗,虽有很强的功名心,却因不变 通而处处碰壁,直到46岁才进士及第,50岁任溧阳尉。一 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饥饿、穷苦、疾病、羁旅、失子、 衰老,接踵而来,使他受尽了苦难生活的磨难。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题魏万成江亭》)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秋杪江亭有作》) 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陪王明府泛舟》)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
清人叶燮说:“近或有以钱、刘为标榜者,举世从风,以 刘长卿为正派。究其实不过以钱、刘浅利轻圆,易于模 仿。”(《原诗》)
王士禛:“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
3、大历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 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 候审。
孟郊诗的风格是奇崛、冷峻、苦涩。
在体式上弃近体而致力于古风 意象避免程式化而追求个人色彩 语言力求生新
《赠崔纯亮》: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 谁谓天地宽。 《长安羁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长安旅情》: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上达奚舍人》: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借车》: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答友人赠炭》(卷九):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闻夜啼赠刘正元》: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夜感自遣》: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
唐朝诗人.

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6.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中唐
晚唐
初唐时期
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 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 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 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 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 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 展开拓了道路。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 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 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 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 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 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 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 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 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 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唐代诗人简介
唐代(公元618 ~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 时期,唐诗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唐代诗人按 时期划分,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派别,下图 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初唐 盛唐 唐代诗人 陈子昂、骆宾王、 王勃、 卢照邻、 杨炯等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白居易 、柳宗元、韩愈、 刘禹锡等 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唐朝文学史

唐朝文学史1.唐诗的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一,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
然而,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又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有着不相一致的地方,故而唐诗史学者根据唐诗发展的特殊情况,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这四个时期。
例句“故凡所作效古而自汩其体者,引喻凡猥者,辞繁而芜句佻且稚者,记、序、书、说、杂文皆有之,不独碑、志仍六朝、初唐余习也。
”——清•方苞《书柳文后》“即其比兴一端,能使汉、魏、六朝、初唐骚人墨客,勃郁幽芬于情文缭绕之间。
”——清•魏源《〈诗比兴笺〉序》2.泛指唐代初期,可参见词条唐朝。
如:他专门研究初唐的政治经济状况。
初唐的诗歌创作取向初唐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诗人分为二类:一类是围绕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则天身边的宫廷诗人;另一类是与宫廷关系较为疏远、或者是飘游在山野之中的诗人。
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诗歌创作的取向和诗歌风格的形成。
上官体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为内容上歌功颂德、应制唱和,形式上讲究声律对偶、雕琢辞藻。
代表为“上官体”,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多写丽景艳情;二是善于缘情体物,抒写敏感细腻的心曲;三是属对精雅。
宫廷诗人虽然对近体诗体式的定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思想内容、诗歌风格上,他们的诗歌并不能将唐诗创作引上康庄的大道。
四杰“四杰”的诗学主张集中体现在杨炯的《王勃集序》、王勃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等文章中,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批评龙朔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
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
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唐代文学一、初唐诗文1、初唐四杰的崛起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生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
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真正的转机。
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
初唐四杰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
骆宾王生七岁即能诗,被称为‚神童‛。
杨炯年十岁即应童子举,翌年待制弘文馆。
王勃十六岁时,被太常伯刘祥道称为神童而表荐于上,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
卢照邻二十岁即为邓王府典签,‚王府书记,一以委之。
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张鷟《朝野佥载》)。
但是在仕途上,他们又都是坎坷不遇的。
四人中,仅杨炯官至县令。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笔下,又由惜春而一变为对春天的更为炽热的正面的讴歌,并融合着对宇宙、对美好人生的热情礼赞。
他的《春江花月夜》咏唱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从月生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作杰,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
而且,诗又岂止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已,它还生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无限遐想,就连传统诗歌中不乏苦涩意味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在这里也都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的歌手:“初唐四杰”
• ——传统题材的革新: • 女性题材:就实事抒真情,不再将女性当作赏玩对象 • 山水题材:革除梁陈以来单纯极貌写物、情致肤浅的
• • • • • •
通病,藉深化或开扩情意的容量来拓宽诗境 ——时代新声的讴歌: 奋发勉励、不甘庸碌的胸襟抱负 放眼四海、乐观开朗的思想感情 坎坷沉沦、失志不平的苍凉心绪 讴歌盛世、铺叙繁华的欣喜情怀 盈虚有数、盛年难再的深沉感慨
百 丈 游 丝 争 绕 树 , 一 群 娇 鸟 共 啼 花 。
龙 衔 宝 盖 承 朝 日 , 凤 吐 流 苏 带 晚 霞 。
玉 辇 纵 横 过 主 第 , 金 鞭 络 绎 向 侯 家 。
长 安 大 道 连 狭 斜 , 青 牛 白 马 七 香 车 。
卢 照 邻 《 长 安 古 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 • • • • •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 (2)艺术形式与审美追求 • ——诗歌形式:大量采用齐梁以来的新型诗歌体裁,以新 • • • • • • • • • •
的章法和节奏表现新的情绪 王杨长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体 七言歌行体: 出自汉乐府中以“行”为题的诗 行:一种可以多遍歌唱或演奏的乐曲 “行”诗体的基本艺术特征:语意复沓,节奏分明 七言歌行体的发展: 雏形:曹丕《燕歌行》 发展:齐梁陈隋四朝 内容:闺怨艳情与边塞相结合 艺术特点:全篇排偶,铺陈华丽,词意繁复。
文学领域的两大任务和成就
• • • • • • • • •
1、认识和总结前人创作经验 批判齐梁文风:“嘲风月,弄花草” 学习建安文学:思考人生意义,追求远大理想 倡导理想文风 ——江左清绮文采与河朔贞刚气质相结合 2、诗歌形式的完备: 律诗与绝句的规范 古体与律绝区分 七言歌行体的发展。
初唐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新时代的歌手:“初唐四杰”
• 成熟:初唐 • 内容:既写传统闺怨,也写帝京繁华、怀古幽思等 • 艺术特点:较之前代更善于铺排发挥,词极藻艳而气 • • • •
象恢宏,境界开阔 ——意境创造:善于选择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大量相近的 意象中表现出不同的心境 ——审美风格: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3、 “初唐四杰”理论与创作的矛盾 (1)理论上全盘否定齐梁文学,创作上则大量采用齐梁 以来的新诗体 (2)理论上将楚辞、汉赋、建安文学与齐梁诗混为一谈, 进行批判,创作上则不自觉地继承建安精神。
上官仪《詠雪》
• • • • • • • •
①禁園凝朔氣,瑞雪掩晨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②花明棲鳳閣,珠散影娥池。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③飄素迎歌上,翻花向舞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④幸因千里映,還繞萬年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律化的五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较规则的五律。
五律规则: 1、押韵 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双句用韵,押平声韵 首句借用邻韵(晚唐) 2、结构 每句五字,每首八句 两句一联,上出下对 3、平仄 一句之中,相重相间 交替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4、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骆 宾 王 艳 情 代 郭 氏 答 卢 照 邻
• • • • • • • • • • • • • • • •
·
王勃诗二首
• • • • • • • • •
《易阳早发》 飭裝侵曉月, 奔策候殘星。 危閣尋丹嶂, 回梁属翠屏。 雲間迷樹影, 霧裏失峯形。 復此凉飈至, 空山飛夜螢。
• • • • •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沈宋《和晦日駕行昆明池》
• • • • • • •
沈佺期 法駕乗春轉,神池象漢迴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鷁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岸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横汾唱,歡承宴鎬陪 微臣凋朽質,羞覩豫章材
• • • • • • •
宋之问 春豫靈池㑹,滄波帐殿開 舟凌石鯨渡,香拂斗牛迴 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燒刼辨沈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答 卢 照 邻
• • • • • • • • • • • • • • • •
·
不情誰傳無也平錦峩獨舞抱沉思悲當 復知分聞那知江字眉坐蝶膝沉君鳴時 下唾迢織短京渺廻山傷臨當落欲五拟 山井迢女封洛渺文上孤堦窗葉上里弄 能終經對即多分欲月枕祗看向望無掌 借無兩牽疎佳青贈如,自夕山夫人中 問理嵗牛索麗浦君眉春舞兎低臺問珠 ,,,,,,,,,來,,,,,, 更情誰相不也長劒濯悲啼側簷端腸豈 向知能望在知路壁錦更鳥耳前居斷謂 盧覆脉重長山悠層江甚逢空歸懶三先 家水脉河情岫悠峰中。人房鷰聴聲摧 字也待隔守遥間自霞 亦聴並将誰庭 莫難三淺期虧白糾似 助曉頭雛為際 愁收秋流契蔽雲紛錦 啼鷄栖曲續玉 。。?。。。。。。 。。。。。。
•
桃花岛主:
感谢赐读 请看下篇 古从军行
返回
幽州台(图片)
陈子昂与初唐诗坛
• • • • • • • • •
武后时期登上诗坛 诗坛主流: ——“沈宋”为代表的宫廷诗人 诗坛风尚: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锦绣成文 陈子昂特立独行的诗风: ——形式:古体诗 ——风格:激昂、刚健、质朴、高峻 ——内容:强烈的现实感。
片 片 行 云 著 蝉 鬓 , 纤 纤 初 月 上 鸦 黄 。
双 燕 双 飞 绕 画 梁 , 罗 帏 翠 被 郁 金 香 。
生 憎 帐 额 绣 孤 鸾 , 好 取 门 帘 帖 双 燕 。
比 目 鸳 鸯 真 可 羡 , 双 去 双 来 君 不 见 ?
得 成 比 目 何 辞 死 , 愿 做 鸳 鸯 不 羡 仙 。
制作人:同济大学中文系崔铭
初唐诗坛的两类诗人
初唐诗坛的两类诗人
• • • • • • • • • • • •
初唐: 高祖武德年间——睿宗景云年间(公元618—711) 一、初唐文学领域的两大任务和成就 二、初唐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宫廷诗人诗作 思想内容:点缀升平,箴规时政 艺术风格:精致典雅,工丽绮媚 艺术形式:逐步规范诗歌格律 四、来自民间的诗人诗作 (一)隐逸诗人王绩 (二)新时代的歌手:初唐四杰 (三)复古的革新者:陈子昂
沈佺期《和晦日駕行昆明池》
• • • • • • • • • • • •
①法駕乗春轉,神池象漢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②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③戰鷁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④岸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⑤思逸横汾唱,歡承宴鎬陪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⑥微臣凋朽質,羞覩豫章材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虞世南与上官仪
• • • • • • • • •
虞世南《奉和詠日午》 髙天浄秋色, 長漢轉曦車。 玉樹陰初正, 桐圭影未斜。 翠葢飛圓影, 明鏡發輕花。 再中良表瑞, 共仰璧暉賖。
• • • • • • • • •
上官仪《詠雪》 禁園凝朔氣, 瑞雪掩晨曦。 花明棲鳳閣, 珠散影娥池。 飄素迎歌上, 翻花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 還繞萬年枝。
• • • • • • • • • • • • • • • • • • • •
獨寂昔節自専意别羅漢弱南北娼俱挾隠御妖鴉 有寂時物言權氣有襦代栁陌堂家邀彈隠史童黄 南寥金風歌意由豪寳金青北夜日俠飛朱府寳粉 山寥階光舞氣來華帶吾槐堂夜暮客鷹城中馬白 桂揚白不長本排稱為千拂連人紫芙杜臨烏鐵車 花子玉相千豪灌將君騎地北如羅蓉陵玉夜連中 發居堂待載雄夫相解來垂里月裙劔北道啼錢出 ,,,,,,,,,,,,,,,,,,,, 飛年即桑自青専轉燕翡佳五南清共探遙廷娼含 來年今田謂虬權日歌翠氣劇陌歌宿丸遙尉婦嬌 飛嵗惟碧驕紫判回趙屠紅三朝一娼借翠門盤含 去嵗見海奢燕不天舞蘇塵條朝囀家客幰前龍態 襲一青須凌坐容不為鸚暗控騎口桃渭没雀金情 人床松臾五春蕭相君鵡天三似氛李橋金欲屈非 裾書在改公風相讓開杯起市雲氲蹊西隄棲膝一 。。。。。。。。。。。。。。。。。。。。
• • • • • • • • • • •
1、太宗时期: 诗坛主流:宫廷诗人——虞世南,上官仪等 诗坛边缘:隐逸诗人——王绩 2、高宗时期: 宫廷:“上官体”风行 民间:“初唐四杰”崛起 3、武则天到中宗、睿宗时期: 宫廷:“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民间:陈子昂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
• • • • • • • • •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 • • • • • • • •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新时代的歌手:“初唐四杰”
• 1、“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时期崛起的四位重
• • • • • •
要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2、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1)思想感情与题材内容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有真实的感情,所以卢骆的来 到,能使人们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 闻一多《四杰》: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 塞漠。台阁上只有仪式的应制,有‘絺句绘章,揣合低 卬’。到了江山与塞漠,才有低徊与怅惘,严肃与激昂。 真实、强烈、慷慨、刚健、朝气蓬勃 ——“四杰”诗风与宫廷诗风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