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画

合集下载

古代山水画PPT课件

古代山水画PPT课件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谢谢大家
再见 谢谢
谢谢大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意境
②传递情怀
二、隋唐(青绿重彩为主流,水墨起步创格)
唐代完善发展了山水画的技法——“勾、皴、点、 擦、染”。 “皴”的几种类型:(图)
三、五代(山水画体验的时代,水墨南北画派 的形成)
五代至北宋,山水画主要表现形式是水墨。 它的两大支脉: 北方:以荆浩及弟子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 (特点:雄健浑厚)
南方:以董源及弟子僧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 (特点:秀润圆浑)
五、元代(意笔的崛起) 元四大家: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六、明清 (俱古以化,派系纷云集大成)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古代山水画
.-.
古代山水画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画种,它 的地位、成就和影响都胜过其他画种。山水画的发展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 最早: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水纹 西周:帝王的冕服——山形的装饰纹样 魏晋: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画科
一、南北朝 (山水画的兴起)
自魏晋以来,影响传统山水画的思想——老、庄的 哲学思想(道)(予仁者以启迪,为智者所乐)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传承

打开《溪山行旅图》,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 人们眼帘的,还有不少收藏者的题款,而这些题款,就成了 揭开名画流传千年的唯一线索。
这枚“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显的宋代特点。 可见,这幅名画曾经被收藏于北宋的皇宫。随着金兵南下, 北宋灭亡,皇宫里的大量珍宝绘画开始流散于民间,其中也 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继续看画,就会发现第二枚御用方印,这枚 “御书之宝”的 印鉴,是乾隆皇帝专门用于收藏的印鉴。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王希孟,王希 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後召入禁中文书库, 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後即创 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馀岁 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 年画家。
《江
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溪山行旅图》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被誉为“宋画第一”。 以俊伟屹立的大山、一 泻千尺的飞瀑、路边淙 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驴队 行旅为对象,真实的画 出北方山川的壮美,使 人如身临其境 。他所画 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 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 壮观的气势,又用碎而 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 感的山石,山麓画以丛 生的密林,成功的刻画 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 浑厚,势壮雄强”的特 色,被誉为“得山之 骨”,“与山传神”。 (北宋)

作品赏析
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 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 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 向往。 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 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 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 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 熟之处。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100幅

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100幅

中国古代经典⼭⽔画100幅(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局部)(五代)巨然.秋⼭问道图(五代)巨然.万壑松风图(五代)巨然.寒鸦图(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燕⽂贵.溪⼭楼观图(北宋)范宽.溪⼭⾏旅图(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北宋)许道宁.关⼭密雪图(北宋)许道宁.渔⽗图(北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卷(北宋)郭忠恕.雪霁江⾏图(北宋)王铣.渔村⼩雪图(局部)(北宋)王铣.烟江叠嶂图(局部)(北宋)王希孟.千⾥江⼭图(北宋)江参.庐⼭图(北宋)⽶友仁.远岫晴云图(北宋)梁楷.雪景⼭⽔图(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宋)萧照.⼭腰楼观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对⽉图(南宋)夏圭.西湖柳艇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马和之.⿅鸣之什图(南宋)赵伯驹.春⼭图(⾦代)武元直.⾚壁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居图黄公望.九峰雪霁图(元代)黄公望.天池⽯壁图(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元代)王蒙.夏⽇⼭居图(元代)王蒙.长江万⾥图(局部)吴镇.洞庭渔隐图吴镇.秋江渔隐图王履.华⼭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王绂.湖⼭书屋图戴进.灵⾕春云图戴进.溪堂诗思图2杜琼.友松图夏芷.灵阳⼗景图(之⼀)沈周.庐⼭⾼沈周.云际停⾈图周⾂.春⼭游骑图吴伟.江⼭渔乐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丝绸绘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几幅中国山水名画的简介及欣赏:1. 《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场景,展示了繁忙的市井、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

画面中有近千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细节。

这幅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 《千里江山图》- 宋代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描绘了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宁静的湖泊。

画面中的细节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幅画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3. 《黄山迎客松图》- 清代徐渭绘《黄山迎客松图》是中国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由徐渭绘制。

这幅画描绘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色,以及其中一棵迎客松的景象。

画面中的山峰、松树、云雾和水流都被精心地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和神秘。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画风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仅仅是欣赏其美丽的景色,更是欣赏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山水画教学课件

古代山水画教学课件

《 江 帆 楼 阁 图 》 唐 李 思 训
《 匡 庐 图 》 ( 五 代 ) 荆 浩
《 关 山 行 旅 图 》 五 代
《 溪 山 待 渡 图 》 五 代
《 雪 景 山 水 图 》 五 代
--
《潇湘图》五代 董源
《潇湘图》五代 董源 (局部)
北宋的山水画
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 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 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 为主。 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文 人 画
•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 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大多在画中题 诗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 特点:1.作者多是学者、诗人,又是 画 家,主张书画相通,强调笔法。 • 2.重笔墨情趣、潇洒洗练、天真幽淡, 轻刻意求似、富丽纤细。 • 3.借物寓意。
“南 北 宗”
• 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 分为南、北二宗。 • 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 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 • 例如,唐代的王维、李思训,后世称 为“南北宗”。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代 黄公

《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局部)
《 山 路 松 声 》
审美胸襟
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 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 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 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 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山水画
• 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斜、 “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 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 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 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 图》,长达11米。
高远、平远、深远

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
在香港佳士得进展的中国近代画拍卖会上,中国当 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毕生巅峰作品之一的《万山红遍》 在经过热闹竞技后,最终以逾三千五百万港元高价成 交,打破画家作品最高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 四、观画应诗,体会意境:
疑 是
飞 流
遥 看
日 照

银 直 瀑 香庐
河 下 布 炉山
落 三 挂 生瀑
九 千 前 紫布
,香港佳士得“中国近现代书画”及“中国古代书画” 春季拍卖新闻界预展推出逾五百五十件精彩画作,当 中以李可染 《万山红遍》最为瞩目,估价高达四千 万港元,预料将创下画家世界拍卖纪录。画家六十年 月初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名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画作,此乃当中最具 特色的一幅,极具保藏价值。
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特别
妩媚。 ❖ 江山如此多娇,引很多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

❖ 教师归纳意境的含义:事实上,我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就是画的意境。 简洁的说要表达山水画的已经就要做到情景交融,以景抒情。表达出来 的一种艺术境地
大漠 吴冠中


说一说画家用笔用墨的特色是什么?

你是否感受到了音乐般的韵律?
拿起笔,画一画你心中的山水世界。 学会表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
枯藤老树昏鸦,……
学生心中的山水世界
你理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含义吗?学会表现
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
你理解“笔墨当随时代”的含义 学会表现
吗?
小桥流水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山水画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技法,知道其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发展和完善的,掌握欣赏古代山水画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网上提前查阅资料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和价值:在分析、感受、体验、鉴赏作品之间不同的艺术特色的活动中,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情操,提升对祖国山水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分组讨论欣赏分析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2、赏析古代山水画最高峰时期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特色,领会内含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

四、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2、师生礼仪。

3、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使用投影仪提示课题:古代山水画
●2、教师提问:中国的山水画为什么不以风景画命名呢?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总结说明。

●4、教师出示《富春山居图》和《日出•印象》的投影,学生比较不同点。

●5、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异同。

三、传授新课:
1、概述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的山水画,大致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山水画大致呈现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2、两宋时期:
(1)赏析观看:北宋初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

体会: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变,人类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

(2)赏析观看:北宋中晚期:郭熙《早春图》。

体会:表现北方造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

(3)赏析观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体会:长卷,成功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浓重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4)赏析: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请问大家在这一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体会:大面积的空白。

表面看空白是虚的,实际上虚中有实,实代表水、代表天。

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漠的境界,突出江面的辽阔和寒意的萧索和渔翁独钓的景色。

留白是中国构图创造意境的需要是艺术手法。

3、元代:情调主观抒发和个人风格
四、分组讨论:
赏析:《富春山居图》,理解、分析、分组讨论元代山水画的主要特色。

1.小组内根据作者黄公望的艺术手法,体会《富春山居图》的意境和情感。

2. 2.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

3.巡视观察各小组活动进展,协调成员分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组织集体汇报,合成学习成果展示。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后思考题:
中国山水画从北宋到南宋,再到元代,在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上产生了什么变化?
七、下课礼仪:
背景材料:
赏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

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

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

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

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

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郑樗chu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师弟。

黄公望在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题跋上面写道"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其中的"无用师"就是指郑樗,此后《富春山居图》断裂为两段,后段名为《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

前段称《剩山图》尺幅:纵31。

8厘米,横51。

4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沈周临摹本》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他的山水画大致有两种风格: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一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皱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

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

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

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

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

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

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负众望的大画家。

此外,画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富春山居图赏析: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

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

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

如今,它的前段珍藏
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

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