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

尝试教学模式有基本模式、灵活模式、整合模式三类。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它已经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

从学懂教学理论到实际运用,有一个转化过程。因此,学习尝试教学理论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原理和原则上,应该以教学模式作为中介,在教学实际中加以运用。

每一种教学理论都应有相应的教学模式。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不能成为成熟的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一定教学活动的特性,它不是任何人杜撰和强行规定的。没有一个模式,没有一个程序,就不知道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教师不掌握这个程序,就无法去执行这种教学理论。多种多样的教学要求,需要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许多优秀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避免更多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走弯路。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因此,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应用,是教学的进步,

有人认为尝试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程序,是束缚教师手脚的条条框框,是教条主义的东西,这种认识是欠妥的。尝试教学模式有一个基本教学程序,它只是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示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各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也是不科学的。但是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过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

尝试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尝试教学的实质与特征,根据各种教学情况变化的要求,根据20多年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把尝试教学模式分成三类:

一、基本模式(适用一般情况的常用教学模式)

二、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

三、整合模式(把尝试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整合起来的模式)

由上可见,尝试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不是单一的,它已经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这样给教师选择有较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一)、基本模式

一种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模式,也就是能在中小学各科中常用的模式。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再灵活应用,产生各种变式。如果没有基本的,谈不上灵活应用。

这个基本模式必须充分体现尝试教学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按照尝试教学过程,为了便于教师操作使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学均可使用,并且行之有效。它的教学程序分成七步进行。

尝试教学基本模式

主体尝试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

——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

——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这一步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讲解——这一步是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

延伸阶段——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逐步逼近教学目标。

以上七步基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延伸阶段。这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这七步中,中间的五步是主体,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延伸阶段,这两步都是为主体尝试阶段服务的。

第一步: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一般要做好两个准备:

心理准备:创设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兴趣。

知识准备: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起来的,尝试教学的奥秘就是用“七分熟”的旧知识自己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所以必须准备“七分熟”的旧知识。

为了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尝试问题,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尝试条件,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尝试的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核心。

提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起步好坏将会影响全局,所以编拟、设计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尝试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有尝试题引路。尝试题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2)、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自学课本的兴趣。

(3)、通过尝试题的试做,获取学生自学课本的反馈信息。

尝试题按照教学需要一般有5种设计方式:

(1)同步尝试题:它与例题同类型、同结构、同难度,只改变内容、数字;

(2)变化尝试题:它与例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有些微变化,难度大致相同;

(3)发展尝试题:它较例题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

(4)课本尝试题:它以课本例题作尝试题。

(5)学生自编尝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

一般情况下大都采用同步尝试题,以减少尝试坡度,使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后,

能举一反三自己解决尝试题,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同步尝试题对学生来说,已毫无困难,可用变化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

有时用课本例题做尝试题,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完尝试题,立即翻开课本看例题,发现自己做的同课本例题一样,分外高兴,这时自学课本只能起到验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一般应是教材难度不大,估计学生没有自学课本也能自行解决的。只能偶尔用一次,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用课本例题做尝试题,不能先自学课本了,而培养自学能力是尝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有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例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教师先演示:教师一手拿5支红铅笔,另一手拿3之黄铅笔,然后两手合起来,再拿出2支铅笔送给小朋友。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后编出题目:“老师有5支红铅笔,3支黄铅笔,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多少支?”这道自编题就作为尝试题

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决定选用哪种尝试题。难易要适度,太容易了,学生会浅尝辄止;太难了,学生会望而却步。

尝试题出示后,要注意创设尝试的气氛,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教师可进行启发性的谈话:“这道题就是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谁会做这道题目?”“教师还没有教,谁敢试一试?”“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道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然后转入下一步。

第三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并不是目的,而是诱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手段,起着引起学习动机、组织定向思维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探索解决尝试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一步。如果说,出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那么“自学课本”应是起步后学生探索知识的阶段。以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这是尝试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在“自学课本”这一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它同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课本的示范作用将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这一步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看书,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教学过程。

事实上“自学课本”是尝试教学的第一次尝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去解决尝试题,为了掌握好这一步,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由于教材要求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自学能力不同,所以自学课本的指导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扶着走”。在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刚开始自学,如果让学生独立去自学,困难较大。这时,要立足于“扶”,一般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启蒙阶段。

教师带着学生看书,要详细指导,从哪里看起,怎样依次看,不但看课文,还要看插图。边看边提问,边看边动手操作。

第二种,“领着走”。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必再扶着走,可以领着学生走。这是一种“半扶半放”的办法。

在自学课本前,教师要先做指导,看课本时要着重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也可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