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评讲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作业评讲(1)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刘琬鉴于本教材难度不大,且联系实际紧密,五次作业评讲中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各章教学内容。
(本次任务覆盖绪论、第1章、第2章、第3章的内容)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红色和蓝色是说明和解释。
分析题1. 案例分析:请分析以下案例中家长的课程价值取向对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幼儿园应怎样应对。
案例:各种私立学校的兴趣班,家长都趋之若鹜,即使是高费用的学习班也阻挡不了家长报名的热情。
家长间平时议论最多的就是:“你家报的是哪个?怎么样啊?要不我也报一个……”幼儿园放学后经常上演这一幕:家长急急忙忙将孩子接走,“快,快,快,我们要上油画课,还要学围棋……”解题思路:回答此题时,首先是概括案例反映的原理,其次是针对案例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说明;再次是指出解决案例中反映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答案要点:本案例反映了一些家长思想上的知识本位价值观,其表现是儿童课程目标的功利化、课程内容的社会本位化,家长望子成龙,在商业大潮的经济利益驱动,过分强调从知识的角度和社会的需要来考虑课程内容的组成,以牺牲儿童兴趣和长远发展为代价,加重了儿童的学习负担。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是指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需求,对课程的目标、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它是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面貌。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表现在幼儿园课程各个要素的价值取向上,但重点表现为选择课程目标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国内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一种是儿童本位课程价值观,即把追求儿童身心素质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另一种是知识本位课程价值观,即把追求儿童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作为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案例中的家长显然是追求儿童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作业评讲(1)

温馨提示:本课程属于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课程,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50分)、终结性考试(50分)两部分,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注意:不要求“双及格”)形成性考核(小测验60%、话题讨论20%、综合作业20%)均是在网上完成,希望各位同时能按时完成及提交。
其中,小测验4次,每次题量为10题左右,包括单选、判断、匹配。
(注意:系统自动打分)话题讨论1次;综合作业1次,由电脑系统随机组卷,题型含单选题15道;判断题5道;论述题1道。
终结性考试,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组织命卷、安排考试,采用传统纸质考试形式,题型及题量如下: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道,辨析题,每小题7分,2道,简答题,每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6分,1道论述题,每小题20分,1道。
必修课《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课程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张海深本次《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作业评讲(1)主要针对中央电大编制的学前教育本科《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必修)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和课程网页上的综合作业1中的部分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问答题(一)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有哪些特点?1.考核知识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2.解答提示:(1) 理念上:保育先于教育。
第一,0~3岁是受生物发展节律控制最强的时期,外在影响的作用较小。
第二,0~3岁是人生最稚嫩的时期,婴幼儿需要早期教育教师和教养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
第三,0~3岁婴幼儿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教育应与之配合。
(2) 内容上:生活多于学习。
第一,生活是0~3岁阶段的重点,蕴藏着重要的发展契机。
第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在直接感知的生活事件中获得学习。
(3) 形式上: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第一,这是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需要。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平时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刘琬《学前教育学》平时作业(1)包括教材第一、二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涉及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部分在书中均能找到正确答案,并且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有所涉及。
下面就这几个案例分析题进行分析评讲。
下面红色和蓝色部分是分析解释,黑色部分是参考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此题的考核知识点是: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发展阶段)参考答案: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
表现在两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
既然是分析题,请注意在这里要阐释一下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
(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
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学科为学前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研究,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的研究,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研究都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作业评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为大家评讲作业。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
同时,也要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的作业才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在这篇演讲稿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业进行评讲:一、作业完成情况总体来说,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大家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
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精神。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等。
希望这些同学能够认真对待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优点1. 思维活跃: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思维活跃,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创新意识:在作业中,不少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意识值得我们肯定和鼓励。
3. 团队协作:部分作业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严谨认真: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态度严谨,一丝不苟。
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三、作业不足1. 字迹潦草:部分同学的作业字迹不够工整,影响了作业的美观和可读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字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格式不规范:有些同学的作业格式不够规范,如标题、段落、标点等。
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要求,规范作业格式。
3. 时间管理:部分同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时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建议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改进措施1. 提高字迹: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字迹质量。
2. 规范格式:严格按照作业要求,规范作业格式。
3. 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 互相学习:同学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评讲,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努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07秋期作业评讲(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张浩波考核知识点有3个:1、机电设备故障的概念,故障的分类,故障发生的规律;2、机械零件的变形及不同失效模式下减少或消除机械设备零部件失效的方法和途径;3、机械零件的断裂的失效机理。
3、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杆长计算。
第一次平时作业第1章~第2章(请见教材第1页~第68页)一、填空题1.大多数故障出现的时间和频率与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有密切联系。
工程实践经验和实验表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变化分为_____________期、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期3个阶段。
答案:早期故障期、随机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2.机械零件的____________是零件失效的主要模式。
答案:磨损3.根据磨损结果磨损分为_______磨损、_______磨损、_____磨损等。
答案:点蚀胶合擦伤4.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分为_______磨损、_________磨损、_______磨损、________磨损、_________磨损等。
答案:磨料、疲劳粘着腐蚀微动5.在磨损失效中,_________失效是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失效模式。
答案:磨料磨损6.材料性能、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及_________的高低是影响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
答案:载荷振幅温度7.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_________变形和_________变形两种。
答案:弹性塑性8.金属零件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载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后引发的断裂现象,称为________断裂。
机械零件使用中的断裂有________是由疲劳引起的。
答案:疲劳 80%9.一般疲劳断裂过程经历3个阶段:疲劳裂纹的__________;疲劳裂纹的__________阶段;最终______________即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阶段。
答案:萌生扩展瞬断10.在机械加工阶段,要将______加工和_______加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分析判断图 分析判断图P1.12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 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 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工作在放大状态
PNP,发射结正偏 NPN,发射结正偏 PNP,发射结反偏 , , , 集电结反偏, 集电结反偏, 集电结反偏,可能 集电结反偏,可能 不可能
集电极电流 I C = β I B = 24mA
1.11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11所示,晶体管的β=50,|UBE| =0.2V,饱和管压 所示,晶体管的 所示 饱和管压 稳压管的稳压电压U 正向导通电压U 降|UCES|=0.1V;稳压管的稳压电压 z=5V,正向导通电压 D=0.5V。 稳压管的稳压电压 正向导通电压 。 试问: 试问:当uI=0时uo=?当uI=-5V时uo=? 时 当 时
1.9 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 P1.9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 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所示 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答案: 答案: 注意晶 体管标 准符号 的画法
T1 PNP T2 NPN T3 NPN
12.2V
15V PNP 14.8V
12V
PNP 0
1.4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4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 所示 常温下U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常温下 T≈26mV,电容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ui为正弦波,有效值为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试问二极管中流 。 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稳压管处于稳压时: 稳压管处于稳压时 流过R 电流为U 流过 L电流为 Z/RL=12mA; 流过1k电阻电流为 ~ 流过 电阻电流为17~37mA; 电阻电流为 1k电阻电压范围为 ~37V; 电阻电压范围为17~ 电阻电压范围为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故要使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故要使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U1输入电压范围为 ~ 输入电压范围为23~ 输入电压范围为 43V;……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当uI=0时,晶体管截止,稳压 时 晶体管截止, 管击穿, 管击穿,uo=-Uz=-5V; 当uI=-5V时,三极管可处于饱和 时 三极管可处于饱和 或放大状态。 或放大状态。假设三极管处于 放大状态。 放大状态。
基极电流 IB = u I − U BE Rb = 0.48mA
diD d [ I S (e − 1)] I S ID 1 ∆iD UT = ≈ = ≈ •e ≈ du UT UT rd ∆u D du D
u
u UT
rd =
∆u D U T ≈ ∆iD ID
1.6 已知图 已知图P1.6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z=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6V,最小稳定电流 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 zmax=25mA。 最小稳定电流I 最大稳定电流I 。 最小稳定电流 最大稳定电流 (1)分别计算 1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 )分别计算U 、 、 三种情况下输出 电压U 的值。 电压 o的值。 解题思路与分析: 解题思路与分析:
先分析稳压管可能处于那种工 作状态, 结反偏 结反偏: 作状态,PN结反偏:截止和稳 。(u 输出负电压) 压。( o输出负电压) →取决于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取决于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截止、放大、饱和) (截止、放大、饱和)。
1.11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11所示,晶体管的β=50,|UBE| =0.2V,饱和管压 所示,晶体管的 所示 饱和管压 稳压管的稳压电压U 正向导通电压U 降|UCES|=0.1V;稳压管的稳压电压 z=5V,正向导通电压 D=0.5V。 稳压管的稳压电压 正向导通电压 。 试问: 试问:当uI=0时uo=?当uI=-5V时uo=? 时 当 时
1.12 分析判断图 分析判断图P1.12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 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 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工作在放大状态
解题思路及分析: 解题思路及分析:
判断可能性不是绝对性, 判断可能性不是绝对性,放大状态除了有电压要求 还有电流要求(即各极串联电阻的取值问题)。 外,还有电流要求(即各极串联电阻的取值问题)。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一个PN结电压硅管大约 大约0.2V,大于 大于0.7 一个 结电压硅管大约0.7V,锗管大约 结电压硅管大约 ,锗管大约 大于 (0.2V)就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就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故流过Rc上的电流至少 故流过 上的电流至少24mA 上的电流至少 Rc上的压降至少 上的压降至少24V>Vcc 上的压降至少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三极管处于饱 和状态, 和状态,故uo=-0.1V。 。 也可以先假设三极管处于饱和状 验证I 态,验证 C/IB<50
1.3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 ui = 5sin ωt (V ) 所示, 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的波形,并标出幅度。 二极管导通电压 D=0.7V。试画出 i与uO的波形,并标出幅度。 。试画出u
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坐标轴变量与单 位标识清楚; 位标识清楚; 曲线拐点要标识。 曲线拐点要标识。
1.假设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假设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假设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再分析稳压电流有无超出稳 压界限。 压界限。电流过大易损坏稳 压管,过小假设不成立, 压管,过小假设不成立,稳 压管处于截至状态。 压管处于截至状态。 2.假设稳压管处于截至状态, 假设稳压管处于截至状态, 假设稳压管处于截至状态 分析稳压管两端的电压。 分析稳压管两端的电压。 3.直接求出处于稳压状态输入 直接求出处于稳压状态输入 电压范围。 电压范围。
关键是判断稳压 管能否正常工作 在稳压状态。 在稳压状态。
1.6 已知图 已知图P1.6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z= 6V,最小稳定电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最小稳定电 最大稳定电流I 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 zmax=25mA。 最大稳定电流 。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1)分别计算 1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 o的值。 )分别计算U 、 、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 的值。
11.8V NPN
12V 15V
T4 12V
T5
T6
T1,T2,T3为硅管,T4,T5,T6为锗管 为硅管, 为硅管 为锗管
1.11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11所示,晶体管的β=50,|UBE| 所示,晶体管的 所示 =0.2V,饱和管压降 CES|=0.1V;稳压管的稳压电 饱和管压降|U 饱和管压降 稳压管的稳压电 压Uz=5V,正向导通电压 D=0.5V。试问:当uI=0 正向导通电压U 。试问: 正向导通电压 时uo=?当uI=-5V时uo=? 当 时 解题思路与分析: 解题思路与分析:
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
1.6 已知图 已知图P1.6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z= 6V,最小稳定电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最小稳定电 最大稳定电流I 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 zmax=25mA。 最大稳定电流 。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1)分别计算 1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 o的值。 )分别计算U 、 、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 的值。
1.9 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 P1.9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 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所示 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解题思路与分析: 解题思路与分析:
(1)硅管和锗管主要区别:处于放大状态时,硅管 )硅管和锗管主要区别:处于放大状态时, 发射结电压约为0.7V;锗管发射结电压约为 发射结电压约为0.2V; 发射结电压约为 ;锗管发射结电压约为 ; 的两个极分别为发射极 (2)电位相差为 )电位相差为0.7V或0.2V的两个极分别为发射极和 或 的两个极分别为发射极和 基极,另一极可确定为集电极 集电极。 基极,另一极可确定为集电极。 晶体管各极电压区别为: (3)NPN与PNP晶体管各极电压区别为: ) 与 晶体管各极电压区别为 NPN:Vc>Vb>Ve(集电极电压最高 集电极电压最高); 集电极电压最高 PNP:Ve>Vb>Vc(集电极电压最低) (集电极电压最低)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作业评讲
1.3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 所示, 所示
ui = 5sin ωt (V )
二极管导通电压U 二极管导通电压 D=0.7V。试画出 i与uO的波 。试画出u 并标出幅度。 解题思路与分析: 形,并标出幅度。 解题思路与分析:
D1、D2导通电压 、 导通电压 D1:3.7V;D2:-3.7V :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导通, 截 ①ui≥3.7V,D1导通,D2截 导通 钳位在3.7V; 止, uo钳位在 ; 截止, 导 ②ui≤-3.7V,D1截止,D2导 截止 钳位在-3.7V; 通, uo钳位在 ; ③-3.7V<ui<3.7V,D1,D2均 均 截止, 截止,uo=ui;
1.4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P1.4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 所示 常温下U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常温下 T≈26mV,电容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ui为正弦波,有效值为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试问二极管中流 。 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解题思路与分析: 解题思路与分析: 已知电压有效值, 已知电压有效值, →求动态电阻 求动态电阻 (rD=UT/ID) →求二极管直流电 求二极管直流电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