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

合集下载

敦煌飞天的故事

敦煌飞天的故事

敦煌飞天的故事敦煌飞天,又称敦煌壁画飞天,是中国敦煌莫高窟中的一种独特的壁画形式,其形象神秘而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飞天形象最早出现在唐代,成为了敦煌壁画的一大特色。

那么,敦煌飞天的故事是怎样的呢?飞天形象最早出现在敦煌第一窟,也就是莫高窟第一窟,这些壁画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366年至367年之间。

飞天形象通常是以飘逸的姿态出现在壁画中,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乐器,神态祥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飞天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敦煌壁画的内容,也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不同的窟中都可以看到飞天的身影。

据统计,敦煌莫高窟中出现的飞天形象多达数千幅之多,这充分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这一形象的钟爱和推崇。

飞天形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代表了古代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祈愿。

敦煌飞天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飞天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敦煌壁画的内容,也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和创造力。

飞天形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代表了古代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祈愿。

在今天,敦煌飞天形象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敦煌飞天形象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它丰富了敦煌壁画的内容,也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和创造力。

飞天形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代表了古代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祈愿。

敦煌飞天的故事,将永远留存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为后人传颂。

描写敦煌飞天的优美句子

描写敦煌飞天的优美句子

描写敦煌飞天的优美句子
1. 飞天翩若仙禽,翔舞于敦煌蓝天之间。

2. 羽翼展开,瑰丽飞翔的飞天,在沙海中铺展出一幅幅绚烂的图画。

3. 飞天的姿态翩然起舞,宛如一朵绽放的莲花,散发着神秘而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4. 飞天舞动,身姿仿佛凤凰翩跹,舞出千年敦煌的辉煌。

5. 飞天雕像俯拾即是,羽翼鲜明,轻盈而灵动,在时光中宛若永恒。

6. 飞天像化作飞舞的音符,奏响了敦煌的乐章,让人陶醉其中。

7. 飞天如天使般飞翔,在沙海上绽放出无限的诗意与魅力。

8. 恍若仙子下凡,飞天徜徉于敦煌丝绸之路的沙海,给人一种恍若置身仙境的感觉。

9. 飞天展翅,展示出一个个绝美姿态,恣意舞动的身姿令人陶醉。

10. 飞天低吟,唤醒了敦煌古城的沉睡,为这片远古之地带来了一缕生机与希望。

敦煌飞天的美丽传说故事及由来

敦煌飞天的美丽传说故事及由来

敦煌飞天的美丽传说故事及由来推荐文章大姓的传说故事最新热度:汉族民间经典传说和历史故事热度:苗族动人的经典民间传说故事热度: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200字热度: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传说故事热度:敦煌飞天是是敦煌艺术的标志,人们只要想到优美的飞天,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的高超艺术。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敦煌飞天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敦煌飞天传说故事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我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

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

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

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

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

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

”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是有区别的。

乾闼婆作为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

紧那罗作为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

敦煌飞天ppt课件

敦煌飞天ppt课件

VS
三维扫描与重建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壁画的精确数据, 进行数字化重建,以数字模型的形式永久 保存。
传承与教育推广
非遗传承人培养
鼓励和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承人,继承和发扬飞天壁画的绘制技艺。
教育推广活动
通过开展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动,提高公众对敦煌飞天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05
敦煌飞天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现代舞蹈中的飞天灵感
要点一
总结词
现代舞蹈汲取了飞天的灵感,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诠释了 飞天的意境。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许多现代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舞者从敦煌飞天 中汲取灵感。他们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动作和舞台布景 ,生动地表现了飞天的意境。舞者们在空中翻飞、旋转, 仿佛真的在飞翔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触 动。这种舞蹈形式不仅展现了飞天的美,也展现了人类对 自由、对美的追求。
敦煌飞天ppt课件
目录
• 敦煌飞天简介 • 敦煌飞天的艺术风格 • 敦煌飞天的文化意义 • 敦煌飞天的保护与传承 • 敦煌飞天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 敦煌飞天的影响与展望
01
敦煌飞天简介
Chapter
起源与传说
起源
敦煌飞天源自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中 国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形象。
线条表现
流动感
线条节奏
在敦煌飞天的艺术表现中,线条的运 用非常灵活,具有强烈的流动感。线 条的流动与飞天的动态造型相呼应, 使画面更加生动。
线条的节奏感在敦煌飞天的画面中也 非常重要。通过快慢、起伏变化的线 条,可以营造出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
粗细变化
线条的粗细变化也是敦煌飞天艺术的 一大特点。通过粗细变化的线条,可 以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层次和空间感 。

敦煌飞天的文

敦煌飞天的文

敦煌飞天的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敦煌飞天是中国古代佛教壁画中独具特色的形象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神秘的象征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作之一。

敦煌飞天造型奇特,一般呈现为身穿白色长袍,双手合十,翅膀展开,飞翔于空中的神秘形象。

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的精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敦煌飞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当时佛教传入中国,敦煌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区。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其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在这些壁画中,飞天形象常常出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佛教教义和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想象。

敦煌飞天的造型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宗教气息,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美术和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敦煌飞天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年轻美丽的青年男子,身姿优雅,神情庄重,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气质,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敦煌飞天的形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既是佛教中的神灵,又是人们内心中的神秘化身,代表着信仰、希望和力量。

敦煌飞天被视为护法神,守护着信徒免受灾难和邪恶的侵害,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永恒。

敦煌飞天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符号。

敦煌飞天的形象不仅在中国古代壁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和文学艺术。

在中国文化中,飞天形象常常被赋予了神秘、神圣和超自然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和表现形式。

敦煌飞天的形象通过艺术的再现和传承,得到了永恒的生命力,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在当代社会,敦煌飞天的形象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敦煌飞天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遗产,它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加以珍视和传承。

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

佛 前 散 花
反 弹 散 花
持 莲 花
持 花 篮
飞 天 嫦 娥
•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 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 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 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 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 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 飞天在人间»一文中所说: “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 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 活着,在新的歌舞中, 壁画中,工艺文中(商 标、广告),到处都有 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 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 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不断的给人们以启迪和 美的享受。
飞天艺术
简介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 中。道教常称作天仙。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 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 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 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 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 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 飞天形象。
• 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 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 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 的意趣,呈现给人们一个 优美而空灵的的想象世 界. •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 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 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 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 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 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 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 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 量吧!
谢 谢 观 赏
名称的由来
名称的由来
• 飞天,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名词。它包括古代飞天和现代飞天。古 代飞天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不朽的艺术 品。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 敦煌莫高窟492 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 的石窟。 •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 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天仙”、“赤脚大仙” 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 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 融合。 •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 是飞天、飞仙不分。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 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 壁画中的空中飞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解读】敦煌的飞天

【解读】敦煌的飞天

【解读】敦煌的飞天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

由于它的题材、表现⽅式具有很⾼的艺术情趣,所以世代相传,为⼈们所喜爱,以⾄超出佛教的意义,⽽成为⼀种祥瑞的象征。

⾃佛教传⼊敦煌,开凿敦煌⽯窟起,飞天就是画师们着⼒创作的形象,成为佛国天宫中的最活跃的精灵,其创作与敦煌⽯窟的开凿相始相终。

先来复习⼏个知识点1.飞天来⾃何⽅?“飞天”⼀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

书中记载:“有⾦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垂⾦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三天等。

因此,汉译佛经,⽤“飞天”两字很贴切。

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和礼佛、乐舞的天⼈。

飞天的形象来⾃印度神话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

乾闼婆是诸天伎⼈,随逐诸天,为诸天作乐;紧那罗为天乐神,为天上能歌善舞者。

与乾闼婆形影不离,是恩爱的夫妻。

作为古印度神话中能歌善舞的天⼈,乾闼婆和紧那罗也被吸收进佛教系统。

随着佛教艺术审美和创作的需要,他们的职能逐渐混为⼀体,形象也不断演化,最终合为⼀体,成为体态俏丽,持乐歌舞,翱翔天空的飞天。

2.为什么庄严肃穆的佛国世界有飞天漫天飞舞?宗教有⼀系列严格的教义,并通过制定诸多戒律、仪礼来规范信众的⾏为,具有庄严、神圣的特质。

为了展现佛国世界的美好,佛经中极⼒渲染佛国世界的庄严神圣,但佛经往往晦涩难懂,于是在中国出现了由佛经改编成的讲唱⽂学的 “变⽂”和由佛经绘成画作的“经变”(下⽂会多次提及)。

佛经中虽提及飞天,但并未对其形象有⽣动具体的描述,这给古代画师们的创作留下了⼴阔空间。

画师们⼤胆地加⼊了⾃⼰的想象,让飞天拥有了仕⼥们姣好的⾯容,曼妙的⾝姿。

借⾐裙和飘带显⽰空间和飞舞,画⾯更具天宫仙境的神秘之感,使艺术境界得到升华。

此外,按佛经所⽰,飞天的职能有三:⼀是礼拜供奉;⼆为散花施⾹;三为歌舞伎乐。

这三项职能本来毫⽆情节可⾔,但为了显⽰对佛的崇敬与供养,古代匠师发挥想象⼒和创造⼒,加⼊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因素,将这个毫⽆情节可⾔的题材表现得琳漓尽致,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程序。

值得收藏慢慢看,莫高窟最美飞天赏析

值得收藏慢慢看,莫高窟最美飞天赏析
初唐-献花飞天 第321窟 飞天在徐徐下降飞翔中献花,迦陵频伽奏乐助兴,天花在流云中漂浮,更显灵动活泼
初唐-献花飞天 第329窟 飞天在鲜花彩云间向下俯冲,在飞翔中向佛献花,姿态优美动人
盛唐-持花蕾飞天 第121窟 这身飞天双手高举花蕾,乘彩云向上奋力飞翔
盛唐-献花飞天 第121窟 这身飞天右手托花盘、左手持花蕾,乘彩云向上飘举飞翔
值得收藏慢慢看,莫高窟最美飞天赏析
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河西走廊汉文化、青藏高原藏文文化、西域文明和伊 斯兰文明的交汇处。敦煌虽然现在是个县级市,但不得不说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历史上留 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到莫高窟必须提到飞天,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 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 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可以说是中 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据统计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有4500余身。莫高窟画飞天最多的洞 窟是北周时期的290窟,全窟共画飞天156身。最早的飞天,即第249窟西魏时代的飞天,就是 富有阳刚之气的男飞天,其双臂、双腿奋力大张,跳向空中,身披的长巾高高扬起表现了舞姿 的雄健。 中国几乎没有裸体画,但敦煌早期有裸体飞天。后来飞天逐渐地演变为女性,变为中国女性, 又变为中国的漂亮的、轻盈的、舞蹈的女性。 敦煌飞天是中国人物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介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是动 人的艺术形象。她使佛教说法的场面,在暗淡中有了色彩,在严肃中有了活泼,在静止中有了 运动,在无声中有了音乐。
盛唐-供养飞天 第148窟 这身飞天双臂高举,左手托莲花,右手握飘带,随两侧彩云卷曲状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飞天告诉你什么是美
无意间看到这个,以前没有去过敦煌,遗憾啊。

真的是美,有的安祥,有的纯洁,有的妖艳,想起来了CCTV-3总放的,估计就是以这为题材的吧。

不过感觉还是这个看起来更美。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

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淡淡的妖艳
眷属飞天
手持那一朵莲花开在心中便放得下那诸多的烦恼
丝绸为路
香花似雨
朵朵都是天上的仙葩只这花虽然好
又何尝落到人间
自在观音
虔诚
静止
心灵悄然
如花绽放
低眉信手
道尽心中九转的情怨只比嫦娥
多一份一生的劫难
湿婆舞王
闭目
洒落一种随意的惊艳
凡心渐次凋零
坐成一尊不动的佛
纵然千手千脚
七孔百窍
可解得了人世那千万的烦恼
琴声流动
佛心垂首
微笑静坐
音乐已经传过三世
龙女
追逐那飞花的美丽
盛开在枯黄的墙壁
一轮月亮落在莲池
心事无尘土
荷花自在开
自在观音
舞众生痴迷
花雨图
寂静轮回的寞里
数千个弹指的哀怨
唱尽舞尽
无悔无怨
天籁
吉祥天
伎乐天
秋韵
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