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__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2分)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推荐下载】孔子《论语》中考阅读题汇总(附答案)-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孔子《论语》中考阅读题汇总(附答案)孔子语录(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
(15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4分)(1)诲女知之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
(2分)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1分)答:(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2分)答:【答案】7.(1)为:是。
(2)是:这。
(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态度学思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赣州市 2023~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4年1月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并且广泛分布于诸多领域,造就不同的分支。
从诗词格律的形成到叙事文学的兴盛,从白话文的倡导到“先锋派”名噪一时,尽管雅俗之辩的导火索时常由文学或者艺术充当,但是,分歧往往会迅速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
双方互为“他者”分庭抗礼,这种对立至少可以追溯至孔子。
《论语》中的《卫灵公》与《阳货》分别记载两段著名的表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推崇庄重肃穆的雅乐而贬抑放浪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可以在他的诗学观念之中得到证实,譬如“思无邪”或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因此,雅俗之辩的意义远远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匡时济世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并且与阶级、阶层等举足轻重的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
各种新型历史主题的巨大动能,使得雅俗与这些概念形成各种程度的结合,制造声势浩大的文化交锋。
因此,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一些古代诗话词话曾经围绕“俗字”的运用展开小规模的争论,譬如杜甫诗歌之中的“个”字与“吃”字。
不少批评家的分析表明,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祛除“俗意”。
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孔子不饮盗泉之流,曾子不入胜母之闾。
名且恶之,而况为不臣不子乎?《传》曰:“君子可贵可贱,可刑可杀,而不可使为乱。
”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
《春秋》不以寡犯众,诛绝之义有所止,不兼怨恶也。
故舜之诛,诛鲧;其举,举禹。
夫以巧璠之玳,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
晁生言诸侯之地大,富则骄奢,急即合从。
故因吴之过而削之会稽,因楚之罪而夺之东海,所以均轻重,分其权,而为万世虑也。
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晁生忠于汉而雠于诸侯。
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扬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
(节选自《盐铁论·卷二·晁错》) 材料二:昔者,晁错尝忠于汉矣,而其知不足以任天下之大权也,是以轻发七国之难,而其身先戮于一人之言。
可不谓愚乎?彼错者为申韩之学锐气而寡恩好谋而喜功之臣也。
自孝景之居东宫,而错锐之以人主之术数也,固以知宠之矣。
及其即位,而以天下听之。
彼挟其君以天下听之也,欲就其所谓术数之效.。
是以轻为而不疑,决发而不顾,卒以忧君危国,几成刘氏之大变。
而后世之士,犹或知之,独子云乃谓之愚。
子云之愚错也,非以其知不足以卫身而愚之也,亦以其不能杜.七国未发之祸而故趣之于乱也。
东诸侯之势诚强矣。
强而骄,骄而反,其理也。
然而,束之而使无骄,御之而使无反者,岂固无术耶?而错之策曰:“削之、不削,皆且反也。
削之,则反速而祸小;不削,则反迟而祸大。
”是错之术无他,趣之以速反而已。
错之所谓祸小者,以吾朝削其地,而暮得其民也。
安有数十年拊循之民,一旦而遂不为之役也?吴王所发五十万之众者,皆其削郡之民也。
连七国百万之师西向而图危关中,乃曰祸小者,真愚也。
(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晁错论》)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写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江西省新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六年级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7.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答案:(夸父)口渴了,想要喝水,于是就到黄河、渭河去喝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首先要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 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 答案:袋鼠说:“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袋鼠说。
解析:偶然表示意想不到的,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居然一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二表示明白清 楚,注意两者的区别。结合短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所表达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 努力,也不可能做好。”的主题。
(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
(2)“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表达的特点。“患者、学者、记者、老者······”中的“者”的意思是(
)。
( A、着 B、代表某种身份的人 C、指代事或物。)
答案:认为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B
(5) 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做好。 解析:偶然表示意想不到的,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居然一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二表示明白清 楚,注意两者的区别。结合短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所表达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 努力,也不可能做好。”的主题。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式的特点,结合短文内容,理 解其中心思想。
部编版语文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部编版语文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投壶”的礼仪活动。
据《礼记》记载:“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弓,使人执壶。
壶置于堂上,北面而西向。
主人请射,司射揖诸宾,然后皆升,立焉。
主人请,宾皆避位;主人复位,乃皆就位。
其投矢也,当泽者得为上。
主人请,宾皆避位;主人复位,乃皆就位。
三揖三让,而后投壶。
壶中之矢,不胜者出之,胜者留之。
胜者赐以酒。
反覆投壶,以至于醉。
”这种礼仪活动在古代非常盛行,尤其是在宫廷和贵族中。
投壶的规则相对简单,参与者需要将箭射入一个装满水的壶中。
箭射入壶中后,根据箭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决定胜负。
胜者可以得到酒或其他奖励。
除了娱乐性质,投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它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心态和技巧,同时也考验了他们的礼仪修养。
在投壶过程中,参与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保持谦逊和礼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壶逐渐从宫廷和贵族走向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娱乐活动。
在民间,投壶的形式和规则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这种民间投壶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传承了古代的礼仪文化。
【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开始受到重视,其中就包括“静坐”。
静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宁静。
通过静坐,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
此外,静坐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创造力,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静坐的实践方法多种多样,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静坐方式:1.闭目静坐: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放松身体,专注于呼吸。
感受每一次呼吸的起伏,让思绪平静下来。
2.观想静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场景,将其想象得非常清晰,然后专注于这个画面,让心情逐渐平静。
2024年七年级语文暑假培优练(七年级下册)-暑期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暑假培优练(七年级下册)- 暑期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限时练习:60min 完成时间:月日天气: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8小题,限时8分钟,30分。
)(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___辞:推辞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C.公亦以此自矜___ 矜:矜持D.康肃忿然曰_________忿:生气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以为大有所益公亦以此自矜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康肃笑而遣之C.结友而别___ 久而不去D.蒙乃始就学___乃取一葫芦置于地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但是应当广泛地阅读,看见历史罢了。
B.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看见历史罢了。
D.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两文都借事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
祝你成功!
一、口语交际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
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收获许多。
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 。
(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
一、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 sù)摩平(mā mó)含糊(húhù) 寺院(sì shì)计较(ji 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 chù).二、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窗()艺 ( )柜 ( ) 奋( )颤()慑三、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戴邱陶
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姓排第一,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
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
四、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
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
D.明白、懂
E.押送
二、基础乐园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②注解.()③押解.() 2、老 A 年岁大B 有经验;老练C 陈旧D.经常E.很;极①少年易老.学难成()②老.脑筋③炒股老.手()五、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共赏()()绕梁见()知()()空见()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王阿姨工作繁忙。
王阿姨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电脑。
2、春天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着写一写。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
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提示或情境填空。
1、把下面的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
(1)言必信,()。
《论语》(2) ()全不怕,要留()在人间。
(于谦)
(3)()一更,()一更,聒碎(),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 2、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
攀上闻名于世的泰山之巅,我不由得想起了、
等成语;漫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我禁不住想起了“,”的古诗句;月夜散步,品尝着春山月夜空旷宁静之美,我不由得想到王维“,”。
的绝妙诗句。
3、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许多老师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热血,你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