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叠词的英译

合集下载

论唐诗中叠词的英译——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论唐诗中叠词的英译——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day i come back bare in heart.
特殊含义。例(4):
这首诗是孟浩然前往京师,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
原文: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
回襄阳临别前写给王维的。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他落第后 虚《春江花月夜》)
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
许 译:She follows the rolling waves for ten thousand
——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雒靖雯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作为传统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叠词的使用能使诗词更具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达到
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汉语常用叠词,而英语则避免重复,如何在英语中再现叠词赋予唐诗的音韵美、
意象美、表达美是唐诗英译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叠词英译的翻译为例,探
的新语言构筑起一座玲珑璀璨的宝塔,它的每一个词语 个问题涉及诗的“音美”,主要包括押韵、重复以及如
都附丽在分行的外形上而变得悦目动听,闪射出诗人独 有的感情色彩。”[2]
叠词是传统诗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艺术手法,“叠
何再现原诗的节奏。译者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再 现原诗的“形美”,“形式美主要包括诗歌的视觉形式, 以及诗歌的语言形式。”[5]
回环翻译法指的是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重叠词 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
时,并且叠词在原诗中表达一种时间或是状态持续的情 夜清幽的意境美。
况下,就可以将其翻译成“名词 +after/to/by+ 名词”的
收稿日期:2019-07-03 作者简介:雒靖雯(1996—),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 2018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 对比与翻译。

叠词英译

叠词英译

小议汉语叠词及其翻译【摘要】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体现语言韵律美、形象美、修辞美的典型手法,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叠词的运用不仅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在多种文学体裁及日常生活语言中也运用广泛。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中的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叠词进行归纳对比,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叠词;对比;诗歌叠词;英译方法1.引言叠词又称叠字、重叠词、叠音词或叠音,就是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节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

陈宏薇主编的《汉英基础翻译》一书对叠词做了这样的分析:‚叠词是汉语中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作为构词现象和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英语中都有存在,其基本功能不仅在于增添声音美,调节音节,而且还能表达不同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加强语言的形象性。

(魏志成,2006:366)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因为汉语单音节的特点便于字和词的重叠。

相比较而言,英语因为是多音节语言且音节参差不齐,所以使用叠词远远不及汉语普遍。

2.汉英叠词类型及其功能对比2.1 汉语叠词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叠词分成不同的类型。

汉语的名词、数量词、副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以及拟声词都有重叠变化,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1)AA式:天天看看样样红红(2)AAB式: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3)ABB式: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亮堂堂(4)AABB式:高高兴兴三三两两滴滴答答卿卿我我(5)ABAB式:一个一个雪白雪白飞快飞快(6)A一A式:看一看试一试(7)A了(一)A式:看了看(看了一看) 试了试(试了一试)(8)A呀/啊A式:唱呀唱走呀走读啊读(9)A着A着式: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10)A里AB式:糊里糊涂娇里娇气罗里罗嗦此外还有一些重叠搭配形式,例如:AABC式(楚楚动人)、BCAA式(风雪茫茫)、ABAC式(一举一动)、A又A式(一瓶又一瓶)、A是A式(说是说,做是做)等等。

叠词的英译

叠词的英译

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英译叠词(reduplicated words) 是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多用于诗行的首端、尾端,间或用于中间部分,使诗词更具韵律和乐感。

但是,汉语中丰富的叠词在英语中并不能意一一找得到绝对的对应词,因此英译时需采取不同的译法。

下为古诗词中叠词英译范例: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

(欧阳修《蝶恋花》)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许渊冲译)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Far, far, so dim looms Altair,/ Bright, bright, glitters Vega fair.Slim, slim, fingers reach out sleeves,/ 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赵春彦译)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I look for what I miss /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译)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Man ages all too easily, not Nature:Year by year the Double Ninth returns.(Foreign Language Press)Similar verses: “年年”, “朝朝”, “暮暮”.5.吴山点点愁。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作者:高少君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08期摘要重叠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很多语言中,但因其表现形式不同,在不同语言中存在较大差异。

汉语重叠现象远多于英语,汉语叠词独具魅力。

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自然景观或人物特征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准确;叠词同样具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英语叠词远不如汉语丰富,因此汉语叠词很难准确的翻译成英语。

本文对汉语叠词进行简要介绍,提出叠词英译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翻译叠词的形式,又能再现汉语叠词的美感以及语义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叠词;英译;翻译策略1 汉语叠词的类型以相同的字词组成的新词叫做重叠词。

叠词的主要形式有:AA式、AABB式、AABC 式、ABB式、ABAC式、ABAB式等。

(1)AA式:天天夜夜萋萋(2)ABB式:冷冰冰黄灿灿水汪汪白茫茫亮晶晶金灿灿(3)AABB式:平平安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安安静静快快乐乐高高兴兴(4)AABC式: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彬彬有礼历历在目星星之火沾沾自喜(5)ABAC式:百战百胜不卑不亢不管不顾不慌不忙不骄不躁不屈不挠(6)ABCC式:文质彬彬生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7)ABAB式:一天一天一排一排雪白雪白2 叠词的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在叠词的使用上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汉语中单音节词居多,便于重叠,而英语中多音节词占多数,不易重叠。

汉语叠词的形美、音美、意美是很难通过翻译传达的。

翻译时要尽可能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既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又要忠实于原作的形式。

但受语言差异的影响,原语的内容和形式有时很难准确传达,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译语优势,尽可能寻找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再现汉语叠词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2.1 “同词连续反复”法英语中连续反复使用同一词,用介词after, by ,with等,连词and或者连字符连接起来使用,类似于汉语中的叠词。

汉语叠字的功能与英译

汉语叠字的功能与英译

非常形象生动。 唐代诗圣杜甫的《 登高》 中有两句诲 j u s t S O S O ,B y e — b y e 等 ,但 其 使 用 的频 率 远 低 于 汉
“ 无 边落 木潇潇 下 , 不 尽长 江滚 滚来 。”『 4 J 其 中 “ 木 语 。 日常生 活 中 ,英美 人常把 语 言 中的叠词看 成是 潇 潇 ,江 滚滚 ”就 分别创 造 了一种 草木繁 多 ,江水 表达欠佳或诙谐 的结果 ,如 “ 一般般”译为 “ j u s t

( 一 )拟 声功 能 p
叠 字在 特定 的语 境下 具备 拟声 功能 ,所 谓拟 声 功能 , 就 是指 叠字 能模仿 自然界 中某种 声音 。 如“ 凉 模 仿 自然界 风 的声音 ; “ 呦 呦鹿 鸣 ,嗷 嗷待 哺” 中 “ 呦 呦” 和 “ 嗷嗷 ”就是模 仿动 物 的声音 ; “ 喃喃
叠 字在 汉 语 中使 用 非常广 泛 ,其在 句 中所起 的 老百 姓喜 闻乐见 。如 杭州 西湖 的一 副楹联 :山山水
语 言效 果往 往 给人 留下极 为深 刻 的印象 。 “ 叠 字 ”, 水 ,处处 明 明秀秀 ;晴 晴雨雨 ,时时好 好奇奇 。表
又叫 “ 重 言” ,王力 先 生在 《 汉 语语 法纲 要 》里对 意清 新 自然 ,西湖 美景 不言 而喻 。
叠字 的定 义为 : “ 是相 同 的两个 字重 叠起 来 ,成为

二、叠 字 的语用功 能
个 单词 ” 。 陈望道 从 修辞 的角度 将叠 字定 义 为 “ 紧
使用叠字,犹如菜肴之佐料 ,馥郁逼人 ,使语
密 连 接而 意义 也 相等 ” 的结构 『 l 】 。叠字读 起 来 朗 朗 言增 色不 少 。其含 义根 据上下 文语 境 的不 同会 有 所 上 口,妙 趣横 生 ,但这 种独 特 的汉语 语言 现象 却难 偏重 ,总结起 来 ,叠字 的语 用功 能有六 种 : 倒 了不少 翻译 人员 , 因为英 语 中并 不 习惯使 用 叠字 。 要 翻译叠 字 ,得先 了解 这种 语言 现象 的独 特魅 力 。

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诗是古诗的巅峰,它“继承了《诗经》以来近二千年的诗歌创作的经验和优良传统”(王步高,2007)。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因而,通过英译唐诗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是当代译者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是必经之路”(祝一舒,2017)。

“许渊冲先生是汉语古诗英译的顶级专家,他所翻译的中国古诗甚至被国外学者赞誉为英美文学里的一座高峰。

”(党争胜,2008)本文将从许译《唐诗三百首》(许渊冲,2018)入手,分析古诗中叠词的翻译方式。

1古诗中的叠词诗歌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在用词方面存在着一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叠词。

笔者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例进行了统计,其中有79首诗中出现了叠词,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甚至有多首诗中不止一处使用,在所涉三百首唐诗中共出现131处叠词。

由此可见,叠词在唐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叠词之所以成为诗词创作中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手法,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音乐性和形象性。

叠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感。

同时,使用叠词可以更加准确形象地描摹出对象的声音或特征,刻画人物的心情,渲染创作的氛围。

但是叠词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点,在英语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

因而如何处理好叠词是英译古诗的一大难点。

“翻译的障碍、困难与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要在翻译转换中解决好矛盾与分歧,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一致的状态。

”(祝一舒,2017)在论及古诗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时,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过“三美”论。

“三美”论因其对古诗翻译的重大指导作用而成为诗歌翻译领域奉行的圭臬。

2“三美”论“三美”即:音美、意美、形美。

它最初是由鲁迅提出,后来被许渊冲引入到古诗的翻译之中。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 224 -校园英语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浙江树人大学/齐冰【摘要】叠词能够通过韵律和音调的美感表达出语言所描绘的意境,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但叠词翻译是古诗英译一大难点,如何既传达诗意又保留音韵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以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为基础,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叠词的翻译。

【关键词】古诗翻译 许渊冲翻译理论 叠词诗歌翻译一向被认为是艰难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语言优美、凝练,不足百字就能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表达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歌保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尤其是古诗,有着独特的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国人阅读时经常将这种古语形式解构成现代汉语,因此要将古代中文翻译成另一种现代语言更是困难重重。

更不用说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中文)与现代英语(以下简称英语)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音律和节奏。

中文诗歌追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吟诵时琅琅上口,给人以韵律感和美感。

英文诗歌则以音素为单位,讲究轻重音的排列。

翻译过程中在忠实传达诗歌意义与意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中文诗歌的音韵之美,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文对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效果,是古诗英译的不断追求。

一、文化和语言因素在诗歌翻译中任何被认为对原文不忠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翻译失败,这里包括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

奈达(1969)认为,相对充分的语际间的交流基于两个基本因素:语义相似性和句法结构相似性。

就笔者理解,前者指的是翻译的文化因素,后者指的是翻译的语言因素。

文化因素包含了许多方面,如历史因素(习语和神话传说)、地理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读者会倾向于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诠释他们所读的内容。

柯平(1999)认为可译或不可译性的问题紧密关系到人对于语言本质、意义与翻译的理解。

不同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言风格会影响翻译的效果。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其可译性问题是度的问题:源语言符号承载的意义所处的语言水平越高,其可译性的难度越高,反之亦然。

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

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

第15卷第3期1999年6月商丘师专学报JOU 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Vol.15No.3June. 1999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周运增摘 要 从诗歌欣赏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名家译例,汉诗叠字英译可遵循如下几种基本思路:以叠字译叠字;以头韵词译叠字;以腹韵词译叠字;以音似词译叠字。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叠字 英译 头韵 腹韵 音似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叠字来摹声、状物、叙事、抒情。

叠字的使用,自早期诗经!绵延至今,历经千载,佳句纷呈。

藉于译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叠字英译亦有不少佳例。

笔者拟就叠字英译的诸多方法举例分析,以就教于大方。

一、以叠字译叠字我国古汉语单音节词较多,易于重叠。

而英语重叠常显累赘。

但是,为了体现原文特色,一些译文常以叠字译叠字。

若用之得当,便可妙传原诗形式。

如: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 Deep,deep,the courtyard w here he is,so deep.It s veiled by smokelike w illows heap on heap,By curtain on cur 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M err ymaking F rom my tower his trace can t be seen.(许渊冲译)原诗中∀深#字重复三次,渲染出了主人翁的幽闭之苦,不但显出独居孤寂,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与后面两句∀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连起来看时,更觉得叠字与比喻搭配得天衣无缝,形象别致。

译诗中deep一词在一句之中重复三次,且无斧斫之痕。

译文不仅押韵严谨,且有长元音/i /在首尾反复出现,回环往复,尽传原诗意境,又兼heap,curtain, screen三组词的重叠,更使译文语言节奏鲜明。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作业陈雯迪英本2049班学号:200407304浅析汉语叠词的英译摘要:叠词大量存在于汉语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段。

叠词的使用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并且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但其英译却颇为不易。

本文浅要归纳了英汉叠词的类型以及一些汉语叠词英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叠词;叠词的形式;英译方法Abstract:There are a number of cases of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Reduplication is a common rhetorical method of languages. It reflects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s in rhythm, image and expression. It is not easy to find English equivalences for them.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systematic contrastive study of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translation skills and semantic and cognitive motivations of reduplication.Key Words:Reduplication word, Forms, the skills of translation前言:叠词又称叠字、迭字、重叠词、叠音词或称叠音,是指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

许多语言都有或多或少的重叠现象,但远不如汉语那样普遍。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本文试就汉语中叠词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一.叠词的形态格式叠词的主要形态格式有以下十种:1.AA式渐渐看看样样红红2.AAB式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3.ABB式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亮晶晶4.AABB式高高兴兴认认真真三三两两滴滴答答5.ABAB式一排一排雪白雪白飞快飞快漆黑漆黑6.A一A式看一看试一试热一热猜一猜7.A了A式看了看试了试摸了摸拍了拍8.AABC式津津有味振振有辞洋洋得意楚楚动人9.BCAA式野心勃勃波涛滚滚衣冠楚楚风尘仆仆10.ABAC式一唱一和诚惶诚恐恶声恶气一点一滴二、叠词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汉语词汇重叠后,一般无词性变化。

但是,动词以AABB格式重叠后,往往转化成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讨厌勾勾搭搭的人。

他恭恭敬敬地站着。

形容词以ABAB格式重叠后,往往转换成动词。

例如:放假了,大家潇洒潇洒一番!汉语词汇重叠后,词义大都发生变化。

这种词义变化使得叠词除了具备信息功能外,还具备表情功能与美感功能,使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有感染力。

叠词词义变化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2.1、“增义”,即增加语意。

名词、数词、量词等重叠后,往往增加“每一”和“很多”的意义。

例如:个个、天天、一簇簇,等等。

2.2、“强义”即加强语意。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重叠后起副词作用时,动词以A呀/啊A 、A 着A着、A 里AB等格式重叠后,以及动词以AABB格式重叠,后起形容词或副词作用时,都使词义程度加重和强调。

例如:甜甜的、刚刚、一步一步(地)、开呀开、走着走着、傻里傻气、兢兢业业,等等。

2.3、“弱义”,即减缓语意。

动词重叠后和形容词以ABAB格式重叠后起动词作用时,都使词义程度减弱缓和、委婉,表示的动作往往是一次体或尝试体。

例如:问一问、唱一唱、思考思考、寻找寻找、热闹热闹,等等。

三.汉语叠词的翻译:3.1运用形容词、副词,借助very、every(every--)、all、each 等词语来加重原词的意义①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

(《骆驼祥子》)So they have to make a very early start in the hope that, by three or four in the afternoon, they will have earned enough for the rickshaw rent as well as their daily needs.②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鲁迅《祝福》)This is done every year, in every household.③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鲁迅《明天》)At such times even every inch of yarn she spun seemed worthwhile and alive.④我于是日日盼望着新年。

(鲁迅《故乡》)I looked forward every day to New Year.⑤他觉得事事不如人。

He feels inferior in every thing.3.2 用“同词连续反复”方法翻译英语中,同一个词用介词(after, in, to, upon, with) 等, 连续起来使用,用“and”连接起来连续使用,用连字符连接起来使用,或者用逗号隔开重叠使用。

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同词连续反复,它类似于汉语重叠现象。

此方法可增强语意。

例如:①汽车喀哒喀哒地沿街驶了过去。

The car chattered and chattered down the street.②在你把夫儿门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After you had squeezed to death, one by one, the lice on your children’s shirts…③在风里/困苦了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艾青《北方》)In the wind—swept sand, Grasp hard for breath, One step after another, Still manages to move on…④太阳照在他的脸上/照在他淳朴地笑着的脸上/他一步一步地走着。

(艾青《在太阳下》)The sun shines upon his face, Shines upon his honest ,simple, smiling face. He moves forward step by step.⑤.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

(鲁迅《狂人日记》)And this sense of loneliness grew from day to day.⑥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做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鲁迅《祝福》)I listen quietly to the hissing of the snow outside, until little by little I felt more relaxed.3.3用转换词性法翻译中文中的叠词多为形容词词性,在翻译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其转换为动词性、副词性、或名词型等。

①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艾青《大堰河》)For him, who would steal off to her house by the village.②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鲁迅《祝福》)My aunt, who was washing up, started fuming as soon as she saw her.③现在,早春又依次来临,静谧的湖畔里又有星星点点的鹅黄嫩绿。

(赵红波《怀想那片青草地》)Now, early has happened once more, with flecks of light yellow.3.4. 以头韵、叠韵、押韵等来翻译。

头韵(alliteration)是通过音的重复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段,常见的主要是首字母的重复。

采用英语头韵、押韵等来译,表达叠词的“增义”或“强义”语义。

例如:①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Our warriors, pointing south, see Guang-dong loom. In a richer green and lushergloom.②它好象什么也不知道/ 依然闪闪发光。

(艾青《致亡友丹娜》)It seems not to know anything, And sparkles and shines just as before.③四叔跺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淘萝)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鲁迅《祝福》)Then he saw it set down fair and square on the bank, some vegetables beside it.④(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But his hands are coarse and clumsy and chapped, liked the bark of a pine tree.另外,汉语成语中有不少叠词也可以用带有语音修辞手法的英语成对词翻译。

例如:熙熙攘攘———hustle and bustle辛辛苦苦———toil and moil兢兢业业———cautious and conscientious3.5 象声叠词的翻译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叠字用来直接模拟自然的声音:铃/钟声、笑声、水声,如:丁零零,叮当叮当;咯咯,嘻嘻哈哈;哗哗,汩汩,潺潺,淙淙,溅溅,哗啦啦,咕噜咕噜。

汉语叠字拟声词其丰富程度不及英语拟声词,但汉语中有极为丰富的叠字、叠词用来间接拟声即摹绘。

①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到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感到沉寂。

(鲁迅《祝福》)And the snow flakes hissing down on the thick snowdrifts intensified one’s sense of loneliness.②接着又听到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鲁迅《祝福》)And the bangs of the fire works as my uncle’s household celebrated the sacrifice.③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鲁迅《药》)A rustling was heard, and then more coughing.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

(鲁迅《故乡》)I lay down, listening to the water rippling beneath the boat.⑤……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