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挑食

合集下载

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爱挑食

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爱挑食

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爱挑食发展状况:最近,我发现该幼儿性格有内向倾向,自理能力方面比较懒惰,动作很慢,吃饭、穿衣等也少不了老师和妈妈来帮忙。

妈妈、爸爸忙着工作,对孩子学习、生活不太管,对孩子的物质要求都会尽可能满足,所以造成他独立性较差、对食物很挑剔的性格。

立案目的:1、让张xx知道各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挑食会让身体会差、个子长不高,还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是不好的。

2、鼓励幼儿不挑食,每餐按时吃完,并做到一静三光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措施观察记录:张xx是一名托班年龄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吃得很慢,一顿饭一般要一个小时,在进餐过程中常有玩、说话的现象。

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他常常挑出来,借口是“这是不能吃”“妈妈说我不能吃这个菜”“老师,这个菜我吃了会吐的”等等,对于老师的提醒,孩子不听,坚持已见。

分析与措施:1、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挑食的危害性,向家长介绍幼儿营养平衡知识,帮助幼儿家长建立起正确的营养观念。

2、请保健老师为其讲解挑食、进餐时讲话、玩闹的危害,让张xx明白进餐时讲话是很危险的,挑食是不好的。

3、经常向孩子介绍各种食品的营养,了解它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4、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张xx的进餐情况。

可适当减少孩子的饭、菜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再逐渐增加食物量。

5、注意孩子的饮食。

平时不能给他多吃零食,对于那些他不太喜欢的菜注意变换菜式、口味,以便引起幼儿的食欲。

抓住机遇,对其进行教育。

小结:经过一段时间内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措施落实,孩子的吃饭慢和挑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对有些原本讨厌的菜,有时候会自言自语的说上一句:“这个菜要吃的,很有营养的。

”有时,孩子会主动的去劝其他的小同伴一起把讨厌的菜给吃下去。

对于吃饭方面,动作也相对变快了起来。

小班进餐习惯的教研记录(3篇)

小班进餐习惯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进餐习惯,我园开展了关于小班进餐习惯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的进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提高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3. 制定切实可行的进餐习惯培养方案。

4. 提高教师对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认识和能力。

三、教研过程1. 问题提出在教研活动中,首先由各班教师汇报了本班幼儿的进餐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小班幼儿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挑食、偏食现象严重,部分幼儿不愿意尝试新食物。

(2)进餐速度慢,浪费粮食现象普遍。

(3)进餐时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

(4)进餐时缺乏礼貌,互相推让、抢夺食物。

2. 问题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教研组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家庭教育的影响。

部分家长对幼儿的饮食过于溺爱,导致幼儿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2)幼儿园进餐环境、氛围的影响。

部分幼儿园进餐环境嘈杂,教师对进餐环节的管理不够细致,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3)教师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对进餐环节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

3. 策略与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了以下策略和方法:(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

(2)优化进餐环境。

营造安静、舒适的进餐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餐。

(3)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认识,掌握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方法。

(4)制定进餐习惯培养方案。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进餐习惯培养方案,包括进餐礼仪、进餐速度、食物搭配等方面。

4. 实施与反馈(1)实施阶段。

根据教研组制定的进餐习惯培养方案,各班教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包括:①开展进餐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会礼貌进餐。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表三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表三篇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我不吃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改掉晨晨挑食的不良习惯。
观察对象
王XX
年龄段/班
小班
观察时间
观察分析
午饭吃的是海带,豆腐炖排骨,晨晨把排骨吃完了,剩下的怎么也吃不下去,保育老师让他把菜吃完,他小嘴一憋说“我不吃”,不一会就开始玩了。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得知,晨晨在家只吃肉,不吃菜,挑食很严重。
我把晨晨叫到我旁边,心想怎样才能让他把碗里的豆腐和海带吃掉呢?就在此时,他童声童气地问我“老师,你的饭盒里装的是什么呀?我心想”机会来了”,就说“我的饭盒里装的是冰淇淋问儿的花卷,你想尝尝吗?”他忙说“想,想,我想吃草莓问儿的,”我说“只要你把碗里的菜吃完,我就给你尝尝”。
说完,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一会就吃完了,来向我要“冰淇淋口味”的花卷,吃起来还津津有味。
3、最后对宝宝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等。
获取成效
一段时间以后涛涛有了较大的变化,早上入园涛涛会主动的向老师们问好,当老师在忙的时候他会主动帮忙。集体活动时涛涛有了主动的加入进去了的意识。甚至当小朋友哭泣时,涛涛会主动的去安慰。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涛涛的身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对涛涛的引导工作。
采取措施
针对宝宝的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亲近和关心涛涛,带他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并鼓励其他宝宝与涛涛一起玩,让他感受到与他人交往的快乐并从中找到归属感。
2、其次,我们建议家长可适当地鼓励孩子邀请一些小客人来家作客,家长要热情招待,为孩子作出榜样;早上到幼儿园时,可邀邻近的小伙伴同行;买了新玩具要与小伙伴一起玩,以使幼儿逐渐习惯并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孩子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孩子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的孩子》柏柏是我们班非常喜欢学习的一个男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他就对书面文字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不仅早早就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著作,而且认识不少的汉字,他也十分喜欢读书。

在家长的眼里,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孩子。

但是自从来到幼儿园,柏柏小朋友遇到了十分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全部来自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柏柏小朋友在吃饭、穿衣、整理物品等方面很吃力,他不仅不愿意自己吃饭,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总是很为难,而且他的咀嚼能力很差,吃饭时基本上是将饭菜整个吞下,这些因素导致他在吃饭问题上有很大的心理障碍,他的咀嚼能力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穿鞋、穿外套、整理被褥等生活问题上他也不能够自己完成,并且没有努力学习这些事情的心思,他总是在等待,想要老师或者家长帮他完成。

因此,尽管进入班级已经较长时间了,但他的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问题,幼儿在3岁左右时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叛逆期,他的成长让他感觉到自己有自主的能力,并且会表现出极大的欲望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意让家长帮忙,如果家长能够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这个时期给予幼儿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自己探索,给与他自主的权利和机会,并且教会他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但是由于柏柏爷爷奶奶的溺爱,以及两代家长教育观念的不统一,导致柏柏现在的这种情况。

针对柏柏小朋友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和他的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和我们幼儿园共同合作,帮助柏柏尽快解决生活自理的问题。

在家庭方面,我们建议家长一方面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穿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在家庭的饮食方面不宜将食材做地太过精细,以锻炼和发展他的咀嚼能力。

在幼儿园,我们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体验到成长和自主的快乐。

幼儿园观察记录分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观察记录分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观察记录分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观察环境:活动室观察目的: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快快的把饭菜吃完。

观察实录:午餐时间到了,多数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准备用餐了,但是天天还在那磨磨蹭蹭的一直没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

我提醒了几次之后终于搬好小椅子了,结果又在厕所磨蹭了不出来。

等她坐好位置上开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几大口吃下去了。

我兜了一圈之后发现天天的饭菜几乎没有动,询问情况:天天,为什么不吃饭呀?天天回答:我不喜欢吃洋葱。

分析:天天是个比较挑食的孩子,经常会剩很多饭菜,怎么劝说都没用,最后还是倒掉。

今天又遇到了不喜欢吃的洋葱,所以一开始就磨磨蹭蹭的不愿意搬小椅子。

很多幼儿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欢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长知道孩子不喜欢吃的家里就不做这个菜,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不过然的就不吃这个菜了。

措施:首先,我们每天开饭前组织幼儿猜猜今天吃什么?用猜菜名的方法营造了良好的餐前气氛,增进了幼儿的食欲,愿意快乐进餐。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而对于小班幼儿,成人给予他们的鼓励应该是生动活泼而且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

其次,模仿是小班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饮食习惯。

所以我们在进餐习惯培养中经常将鼓励与树立榜样相结合,如“宝宝的牙齿真有劲儿,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一起嚼,饭菜的味道会更好”;“xxx小朋友吃饭可专心了,安安静静吃饭肠胃最舒服”;“xxx小朋友的小碗里真干净,一点食物都没剩,看看谁能比他还棒”如此等等。

教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挑食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挑食

观察对象王超 观察时间 2011.9.21 观察地点⼩四班活动室 今天,我们吃的是⾯条。

王超⼩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会⼉,⽤勺⼦舀起⼀勺⾯条汤,放在嘴边吹⼀吹放⼊嘴中。

他喝了⽆数⼝汤可是就是不吃⾯条。

我⾛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体好,长的⾼的。

”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很⾼的。

”我说:“对!我们王超⼩朋友可棒了,现在都⾃⼰吃饭了!”听完,他开始⽤勺⼦挑起⼀根⾯条放⼊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挖了⼀⼤⼝⾯条放⼊他嘴中,他⼤⼝⼤⼝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直盯着我的勺⼦什么时候往他嘴⾥放。

喂了⼏⼝他说:“我要⾃⼰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兴,不⼀会⼉⼀碗⾯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前⼤声说:“⽼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朵⼩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也这样。

他点点头,⾮常⾼兴,不时拿着⼩红花给别的⼩朋友看,⼀副很⾃豪的表情。

⾏为分析: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王超⼩朋友在家⾥长久养成了⼀种“饭来张⼝”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只是懒得⾃⼰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定关系。

但是在今天⽼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较有⽬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吃饭,这⽐过去有很⼤的进步。

当⽼师表扬他时候,他⾮常⾼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励。

⼩结:幼⼉良好的饮⾷习惯,⼤多是⾃幼逐渐培养的。

培养幼⼉良好的饮⾷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体健康,精神愉快,⾝⼼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在⽇常⽣活中,我们见到的饮⾷习惯不好的孩⼦,⾝体较弱。

孩⼦的不良饮⾷习惯仅靠⽼师单⽅⾯的努⼒还是不⾏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师的⼯作,引导孩⼦形成良好的饮⾷习惯。

在家庭膳⾷中,为幼⼉的全⾯营养做些努⼒。

要教育、帮助孩⼦明⽩⼀个道理,从⼩养成良好饮⾷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幼儿园个案记录:挑食的轩轩

幼儿园个案记录:挑食的轩轩

挑食的轩轩观察一:今天的午饭里有白菜,把饭发下去后孩子们都大口大口的吃开了。

我发现覃宇轩小朋友却坐在那里,手捏着小勺子,眼睛含着泪花,看着盘子里的菜样子可怜极了,我就问他:“轩轩,你怎么不吃饭呀?”他看了看我,指着盘子里的白菜愣是摇头。

“轩轩你喜欢小白兔吗?”我问他,“喜欢”他点了点头,“小白兔又白又可爱就是因为它爱吃白菜哦!”你也加油!分析与措施:覃宇轩小朋友是家里的小弟弟,在家里如果饭菜不合胃口了,爸爸妈妈拿他也是没办法,只能哄着他一两口。

在幼儿园里如果遇到不爱吃的东西,轩轩又不敢跟老师讲,只会自己掉眼泪。

要想孩子改正挑食毛病,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洗喜好,于是我们与轩轩的妈妈交流了孩子挑食问题。

观察二:今天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香喷喷的鸡腿、翠绿的青菜和美味的海鲜汤香气扑鼻,都能勾起人的食欲,别的孩子们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轩轩拿着勺子在盘子里搅来搅去,就是不将饭菜放入口中,眼看别的孩子们都快吃完了,他还剩那么多,并且东张西望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

于是,我提醒他吃快一点,饭菜有营养的,都要吃光才会身体好的。

我话音刚落,轩轩就大哭起来。

老师再喂他吃一口,还出现了呕吐的现象。

分析与措施:看到轩轩小朋友挑食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与其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在轩轩饮食方面家里人拿到他也没办法,看到孩子面对不爱吃的食物哭泣,家长也不忍心,到最后都是轩轩自己说了算,逐渐形成了挑食、厌食的毛病。

长期挑食、厌食,幼儿在心理上逐渐对正常的饭菜产生了抵触,导致进餐速度慢、稍有不喜欢吃或强制她吃就以大哭来反抗发泄,并会引起呕吐反应。

观察三:今天午饭时间到了,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今天的食谱,当我介绍完豆干后,轩轩小朋友开心地排队端菜饭,“轩轩今天能将饭菜吃光吗啊?”“能”轩轩一边点头一边回答我。

没过一会吃饭快的孩子已经盛汤喝了,这时轩轩走过来“老师我还要吃”看到这样的轩轩我连忙微笑点头“好!”。

分析与措施:轩轩小朋友不喜欢吃蔬菜,而对豆制品还是蛮喜欢的,今天看到轩轩将碗里的菜和饭都吃光了,而且还多要了一些豆干,看到吃的饱饱的轩轩,心里真是欣慰。

幼儿园观察记录《挑食宝宝》

幼儿园观察记录《挑食宝宝》

幼儿园观察记录《挑食宝宝》
开学后,发现我班的齐仁堂、齐义堂这双胞胎兄弟俩,吃饭总是特别挑食。

每到吃饭前他俩总是在座位上坐不住,像是饿坏了的小猪,老师说什么也听不下去。

但是一到吃饭的时候,俩兄弟似乎就没有像吃饭前那么着急了。

等到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俩还有一半多呢,于是我就哄着他俩说,比一比们两个谁先吃完,都吃完的小朋友就会长的高高的,壮壮的,身体就会很健康。

于是,哥哥就告诉我,老师:我都吃完,我长的比弟弟高,比弟弟白。

弟弟也同时说着:我也都吃完,比哥哥长得更高。

说完,两个小家伙就啊呜啊呜的吃起来,把剩下的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每次,他俩不认真吃饭的时候,我就对他们进行鼓励,因此,他俩对于吃饭这一问题,得到很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挑食
观察对象王超
观察时间 2020.9.21
观察地点小四班活动室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

王超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
了一会儿,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

他喝
了无数口汤不过就是不吃面条。

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
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

”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
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极大的。

”我说:“对!我们王超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

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
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
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


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
表情。

行为分析: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王超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
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仅仅懒得自己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人存有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一定关系。

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
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

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
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协助,今后要多多对他实行鼓励。

小结: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

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

要教育、协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