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

合集下载

《声声慢》精品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精品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精品教案一等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声声慢》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分析词的韵律、节奏及情感。

2. 课文解析:对词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解析词的意境和寓意。

3. 课文背景: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词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声慢》的词牌特点,词中的生僻字、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注意词的韵律、节奏。

3. 课文解析:讲解生僻字、词,分析词的意境和寓意。

4. 课文背景: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作。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句默写、翻译,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声声慢》2. 词牌特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3. 生僻字词:重点字词、释义4. 作者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翻译课文中的经典句子。

(3)课后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其风格特点。

2. 答案:(1)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例句翻译。

(3)课后拓展阅读,学生自主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三杯两盏……,怎……、晚来……?
雁……,正……,却是旧时……。
满地黄花……,憔悴……,如今有谁……?
守着……,独自怎生……?
梧桐更兼……,到……,点点……。
这……,怎一种愁字……?
迅速背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冷……,凄……。
乍……,最……。
三……,怎……、晚……?
雁……,正……,却……。
亡国之痛 思国
内容探究
析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分组学习
四个同学一种小组,研读 本词,针对这首词提出一种以 上旳问题,并总结好答案,写 在纸上。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 学展示大家旳问题和答案。 (8分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旳感情基调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搜集整顿跟“愁”有 关旳诗词名句。
2.请同学们插上想像旳翅膀,用 自己旳语言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优美 旳散文,500字以上。
迅速背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种愁字了得?
迅速背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冷冷清……,凄凄惨惨……。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课外拓展
“三李”写愁旳对比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词赋”中的《声声慢》。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分析词的音韵、情感、意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品鉴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把握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理解词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词的音韵、情感、意境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声声慢》词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情感世界。

3. 诗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声声慢》,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感受词的音韵美。

4. 诗词解析:分析词牌特点,讲解词的韵律、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声声慢》风格相近的词,分析其音韵、情感、意境,让学生实际操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分享并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内容:(1)词牌特点:音韵、情感、意境(2)李清照:生平事迹、创作背景(3)鉴赏要点: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词,从音韵、情感、意境三个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2)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诗词文化。

《声声慢》课一等奖课件

《声声慢》课一等奖课件

主题思想
总结词:清晰明确
详细描述:课件对《声声慢》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清晰明确的阐述,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词人李清照的 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艺术手法
总结词:全面系统
详细描述:课件对《声声慢》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声声慢》优质课 一等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 • 课后作业 • 教师总结
01
CATALOGUE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包 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 诗词流派。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创 作风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诵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 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掌握《声声慢》的词义、 意境和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 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词人李清照的情感世 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教学内容概述
词文解析
对《声声慢》的词文进行逐句解析, 包括字词解释、句意阐述和整体意境 的把握。
教学内容与方法
本课以《声声慢》为载体,通过讲解、诵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全面了解词的特点和文学价值,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03
学生参与度与反馈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对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较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02
《声声慢》文本分析
词牌特点
总结词
独特韵律,情感深沉
详细描述
《声声慢》作为词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通常表达深沉、哀婉的情感。 它的韵脚密集,词句之间音韵回环往复,给人以凄凉、悲苦之感。
语言特色
总结词
简练质朴,意蕴深远
详细描述
《声声慢》的语言特色在于简练质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却能够通过平实 的语言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意蕴。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推敲,意味深 长。
详细描述
在《声声慢》中,词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暖和晴朗的天气”与“凄风苦雨的 秋夜”、“旧时熟悉的老酒”与“如今陌生的新人”等,通过这些对比,词人将自己的
悲凉、孤独和失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05
《声声慢》教学实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声 声慢》的词意,掌握其艺术特色,并
离别之痛的表现手法
分析词中如何运用景语、情语和修辞手法来表现离别的 痛苦和无奈。
孤独之感
01
孤独之感
探讨词人通过哪些意象和情感表达出孤独和落寞 的感觉。
02
孤独之感的表现手法
分析词中如何运用象征、暗示和对比等手法来表 现孤独和落寞的感觉。
人生之叹
人生之叹
引导学生思考词人通过《声声慢》表达出对人生的哪些感慨 和思考。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
教学环节紧凑
从导入新课到巩固练习,各环节紧密 相连,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点,
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丰富
课件涵盖了《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词义解析、艺术手法等多个方面,内 容详实、完整。
教学资源多样
课件中融入了音频、视频、图片等多 种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1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4.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经验。

2重点难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两地相思离愁别绪,愁是我国古代文化风景中凄凉的一角。

李煜的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崔莺莺的愁是“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那么,作为词坛愁将的李清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词——《声声慢》。

二、新课学习: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

3、教师范读。

4、疏通词意。

5、把握词眼。

﹙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常有“诗眼” “词眼”之说。

“眼”传神之所,“词眼”是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或句子,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明确:词眼是:“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活动2【讲授】品味语言(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后人评价“自然贴切”,“无斧凿痕”,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希望找到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结果不但无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而感到凄凉忧戚。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选读》中的《声声慢》,详细内容为词作全文及其背景介绍,涉及词牌知识、词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以及对词中意象、语言、情感的深入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基础知识,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理解李清照的词风及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词作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中意象的把握与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品味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哀愁。

随后提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首充满哀愁的宋词《声声慢》。

”2. 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词作奠定基础。

3. 词牌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10分钟)(1)阅读全文,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词作的初步感受。

(2)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讲解词句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叠词等。

5.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及其作用”为例,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练习分析词中的其他意象,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内容:(1)词牌特点:七言绝句,仄起平收,韵律优美。

(2)意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等。

(3)情感:孤独、哀愁、失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谈谈你对《声声慢》情感的理解。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
加入教师社群或论坛,与来自 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和经验。
定期参加学校或学区组织的 教师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
教学资源和课堂实践。
主动寻求与优秀教师的合作机 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探索。
THANKS
感谢观看
设定合理的作业提交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避免拖延和敷衍了事的情况 发生。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针对性建议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确保学生能够及 时了解到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和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方向。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背诵诗歌、 完成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01
明确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表现,如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
态度等。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02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测试、作业、
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
设计评价工具
03
制定评价量表、评分细则等,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有效。
讲授新课:讲解知识点,引导思考
01
02
03
04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景。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 辞手法等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 题、情感及表达方式。
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 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和技巧。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加深理解
01
02
03
04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本 课相似的诗歌进行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美好不再的失落 有体弱多病的焦灼 有狂饮难醉的苦痛 有江山沦陷的忧虑 有苟且偷安的愤激 有生天死人不相遇 隔的悲戚 有心神俱损的凄凉 有形茕影茕相孑吊立的悲孤楚苦 有余生难熬的无奈 有风雨侵袭的幽怨
四、“愁”之评 价
你欣赏这样的“愁”吗?
(结合词人的身世谈谈你的看法)
大河百代,
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
二、 “愁”之深
品 意境
方法点拨 :想象、联想
请用散文式的语言再现意境
二、 “愁”之深
品 意境
方法点拨 :想象、联想
李清照的人生
18岁以前:少女时期生活幸福。
约18-42岁:婚姻美满。因丈夫做官在外聚少离多, 词作多表达相思闲愁。曾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 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约43-45岁:金兵入侵,灭亡北宋;宋高宗渡江南 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与丈夫被迫离乡南渡。 她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颇为不满。曾写下“生当做 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句。
当逃难的魂魄
于是被时代孤立的你
游走在残破的山河间
特立独行地
你,却以平民之身
行走在历史一个又一个千年
思公卿之责 你,却以女儿之身 求人格之尊
一个又一个千年…… 身后撒落的无数颗种子 在世世代代的生命里
繁衍,繁衍……
谢谢大家!
约45-50岁:丈夫病逝,她随难民漂泊流亡。后来 再嫁张汝舟,却遇人不淑,按宋律状告丈夫者须坐牢两 年,她坚持离婚。
约64岁:写下《声声慢》。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 一身……
三、“愁”之探 究
请深入思考,词中每一句都侧重写了 愁的哪种原因?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 (3分钟)
方法点拨 :处处皆问“为什么”


词苑千载,


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
——臧克家
青梅、红藕、黄花
焦灼孤寂把你瘦成一只小舟
你的生命在斑驳中流逝 即使撕碎在凄冷的风雨里
春思、闲愁、黍离
你也要发出
你的情感在苦难中丰实 当南宋的歌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呐喊 纵然浮沉在历史的油锅里 你也要发出
醉生梦死在金兵的铁蹄下 “死亦为鬼雄”的宣言
——
《 声 声 慢 》
李 清 照
一、吟咏触“愁”一、吟咏触源自愁”行为显愁 心理绘愁 景物衬愁
二、 “愁”之深 品 意象
方法点拨 :揣摩修饰语(形容词、动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