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4号高炉投产1年实践

合集下载

宝钢4静高炉建设管理与实践

宝钢4静高炉建设管理与实践

Co t u to a a e e ta a tc fBa s e lNo. a tFu na e ns r c i n M n g m n nd Pr c e o o t e i 4 Bl s r c
Zh g an Fum i g n
( ls F r aeOv r a l rjc e m, a sel r n h, h n h i 0 9 hn ) Bat u n c eh u oet a P T B ote B a c S a g a 0 4 ,C ia 2 1
Ab t a t I h O l e o a se lN . ls f r a ec n t cin,t x e in e i ul i g B o t e s 1 sr c :n te C U' fB o te o 4 b a t u n c o s u t S r o e h e p r c n b i n a se l e d No 、 , 2 a d 3 b a tf r a e n x r n e a c mu ae n B o t e ’ rd c in i h a t2 e r e e f l u n ls u n c sa d e p i c c u lt d i a se l S p o u t n t e l 0 y as w r u l s mma e e o s y —
s c e su o sr c in o . F w l b n f h ih q ai n a i o s u t n o e l g — c eb a t u a e u c sf lc n t t fNo 4 B i e e t e h g u t a d r pd c n t ci f h a e s a ls r c u o l i t l y r o t r l fn

喷煤技术简介

喷煤技术简介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高炉喷煤技术简介中冶京诚-高炉富氧大喷煤技术开拓者与引领者!二00四年十二月一、CERIS喷煤技术开发概况:我院是国内最早开发研究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单位。

1965年,我院和首钢(原石景山钢铁厂)成功的开发设计我国第一套高炉喷吹煤粉装置,经国家科技委鉴定认为此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套装置从1966年至1978年在首钢高炉上一直连续安全生产,并在全国30多座高炉上推广使用。

1978年获北京市表彰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而后我院又对安全喷吹烟煤和计量调节手段进行了攻关和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效。

从1990年6月开始,我院和有关单位参加了包头特殊矿高炉富氧喷煤技术的试验研究,改进和完善了喷吹系统,提高了喷煤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了高炉富氧喷煤单支管流量测量及控制技术和喷吹罐连续计量的先进技术,实现了低富氧率高煤比的喷吹,使高炉冶炼各项技术指标有了重大突破。

这是我国炼铁事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1993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彻底改变传统炼铁工艺创造新途径,我院和鞍钢、北京科技大学、鞍山钢铁学院等单位开发设计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1992年11月1日至1993年3月31日在鞍钢2号高炉进行了150天试验,首次完成了100%喷吹烟煤,平均喷煤比161kg/tHM,鼓风含氧量24.71%,高炉利用系数为 2.21/m3d,入炉焦比407kg/tHM,煤焦置换比0.88。

该试验成果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从1995年8月21日至11月20日又在鞍钢3号高炉上进行提高喷煤量试验,连续三个月平均喷吹混合煤203kg/tHM,成为当时世界上高喷煤量连续操作时间最长的高炉之一,高炉入炉焦比307kg/tHM,高炉利用系数2.185t/m3.d,富氧只有3.42%。

这标志着我国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技术的总体水平己跃居世界前列。

宝钢4号高炉余热回收系统节能实践

宝钢4号高炉余热回收系统节能实践
Z o g u , A G Jn WA G X nf, I o — ig HU Y n - n r N u , N u — L u Qn j u Y ( ln o rn a ig B oh nI na dS e C t ,h n h i 0 9 0 C i ) Pa tfI m kn , asa o n t l oLd S ag a 0 0 , hn o r e 2 a
朱勇军 , 杨 俊, 王训 富 , 李有庆
( 宝山钢铁 股份有 限公 司 炼铁厂 , 上海 2 00 ) 09 0

要 : 了节能 降耗 , 为 宝钢 4号高炉热风炉余热采用分离热 管式换 热器 回收热能 。宝 钢 4号高炉 热风炉余热 回收装置 投入运行
5年 多来 , 对提高 高炉风温 、 节能减排起到 重要 作用。量化 了宝 钢 4号高炉余热 回收对高炉风温 和高炉能耗的影响 , 对余热 回收改
造前后的效果进行 了分析 , 同时对余热 回收失效原 因和改进措施进行 了探讨 。
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 节能降耗 ; 钢高炉 ; 炼 高温尾气
中 图 分 类 号 : F 3 T6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3— 0 9 2 1 ) 1— 0 5— 4 0 5 6 9 (0 2 0 0 6 0
i p o e e tm e s r swe e p o o e m r v m n a u e r r p s d.
Ke r s:wtt e e o ey; n ry c n ev to n o s mpin rd cin;se l kn u n c y wo d  ̄eh at c v r e e g o s rain a d c n u t e u t r o o tema igf ra e;hg e e au e e h u t ih tmp rtr x a s

钢铁厂实习报告五篇

钢铁厂实习报告五篇

钢铁厂实习报告五篇钢铁厂实习报告篇120__年寒假的到来同时标志着我大三学习的结束,每年此时的暑期生产实习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而徐徐拉开帷幕。

一、实习背景(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场所、实习起止时间)(1)实习起止时间、场所:我班本次专业生产实习是自20__年X月19日至20__年X月4日在__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由学院__老师带队对__原料厂、炼铁区、炼钢区、连铸区、型棒厂和__公司高线生产区等主要厂区生产线进行参观学习。

(2)实习目的:此行前往__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实习是在已完成了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与工艺的认识实习,已学习了金属学、传输原理和钢铁冶金学(I、II)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次生产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生产活动: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生产技术的实际知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及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面向生产、深入实践对生产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现场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劳动、经济等各方面管理知识,增强学习经济、管理观点;坚定和加强学生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思想和观点。

(3)实习要求:参加专业生产岗位的各项生产活动,包括必要的劳动,了解和熟悉专业生产流程和相应的操作规程,学习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掌握操作要领;了解和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设备,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主要工艺参数和指标;通过调查研究,与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座谈讨论了解生产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存在的薄弱环节、技术措施和发展前景等;了解钢铁生产的生产组织,产品成本和生产经济效果;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实习厂具体情况深入开展某些专题的调查研究,并为课程设计作资料准备工作。

二、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内容)(1)实习过程:这次寒假在钢铁企业的生产实习是较学校课堂学习更为直观的一种主动性学习平台,通过直面钢厂生产现场的实践增加我们对钢铁冶金方面的感性认识,同时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工作能力。

宝钢降低氧气放散率的实践总结

宝钢降低氧气放散率的实践总结
( )Lne 2 i 公司 的 V R X技术是一项更快 d AO 的制氧机产量调节技术 , 相对于调节进塔空气量
收稿 日 : 1 — 2 2 期 2 1 1—1 0 陈建清 ( 95一 ) 工程师 ;0 9 1 上海市宝 山区 。 16 , 204
高 。产生 的废气主要有氮气、二 氧化碳 和水蒸 气 。其中气体燃料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助燃空气 中含有的氮气对拱顶 温度的提高不产生任何 作
山东冶金 ,20 ,3 6 :1 0 9 1( ) 5—1 . 7
[ ]李治岷 . 4 工业加热炉 窑节 能的新途径——黑 体强化 辐射传热节能的新 机理 [] J .热 处理 技术 与装 备 ,
Ab t a t T e rd cn ae o o y e miso e u t ,me h d 。e p r n e fB o te weei t - sr c h e u i g rt f x g n e si n rs l s t o s x ei c so a se l r n r e o
施 ,降低 燃烧 产 物 的生成量 ,减少 不必要 的热 量
公 司在德 国 的一个 区域 氧 气 供应 管 网 , 管道 长 度 约 1k , 5i 管道穿越 了农 场 、 民区 、 业 区 。 n 居 工
损失 。富氧烧炉使助燃空气带入的氮气量减少 , 减少 了烟气量带走的热量 ,可提高热风炉的热效 率 。作 为热 风炉 烧 炉 的调 剂手 段 ,可 以避免 因转 炉煤气流量、压力波动导致的热风炉送风温度的 波 动 ,达 到为 高炉 提供稳 定 高风 温 的 目的。采用 热 风炉 富 氧助 燃烧 炉是 节约 转炉煤 气 ,为高 炉提 供 稳定 高 风温 的有 效 办法 。
国内钢铁厂制 氧机 电耗一般 占全 厂电耗 的 1% 一 0 , 5 2 % 目前 国 内较 多 钢铁 厂 的制 氧 电耗 还

上海宝钢钢铁厂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上海宝钢钢铁厂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三一文库()/实习报告上海宝钢钢铁厂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对钢铁厂的认识实习,是我们对钢铁生产的主要设计和工艺流程,运输联系、工厂布局,钢铁冶金企业的车间组成和总图布置,铁路线路及站场,机车车辆、厂矿道路及汽车运输,机械化运输及装卸设备等,有一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并对总图设计专业所涉及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能有所了解,以便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实习日期:XX年9月22日星期四实习地点: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总厂宝钢概况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北部,北临长江入海口南支河段,与崇明岛隔江相望。

宝钢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公司和上海梅山钢铁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注册资本达458亿元,年产钢能力XX万吨左右,盈利水平居世界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截止XX年底,拥有全资子公司22家(其中境外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14家(其中境外2家),参股子公司24家,包括钢铁、化工、金融、贸易等众多领域。

将成为中国汽车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不锈钢、家电用钢、交通运输器材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器用钢、食品饮料包装、金属制品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钢铁精品基地,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

宝钢注重环保,打造绿色宝钢,厂区绿化率答42.71%,空气质量达到国家风景区标准,是中国第一个工业旅游景区。

建厂20年至今,累计产钢2.07亿吨,利润912.55亿元,利税1480.2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以上,目前位居世界500强企业309位,钢铁企业世界第3位。

原料码头及原料堆场宝钢原料码头位于厂区的北方,长江入海口南支河段南侧,由主原料码头、副原料码头、重油码头和工作码头组成,呈反写的“下”型。

如图示:在码头的一侧停泊着巨型货轮“河北奔腾”号,码头上巨大的机械臂正从轮船上卸下由山西大同煤矿运来的煤。

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发展和实践

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发展和实践

0
入炉品位/%
60.34 60.35 59.12 58.94 59.15
矿耗(/ kg· t-1)
1 574.4 1 573.8 1 613 1 612 1 609
利用系 燃料比(/ kg· t-1) 渣比(/ kg· t-1)
数(/ t· m-3· d-1)
2.026
500.8
254
2.275
489.33
· 87 ·
工厂
洲蒂科克厂 菲儿德厂 加里厂 大湖分厂 蒙瓦利厂
伯恩斯港厂 克利夫兰厂 印第安纳厂 印第安纳厂
高炉
L.E.W.1 8 14 8 1 C D
IH4 IH7
表 3 美国高炉炉料结构 Tab.3 Burden structures of blast furnaces in United States
的重要方向[11- 。 13] 国内高炉炉料结构及指标情况 详见表 4,我国企业炉料结构基本还是以烧结矿为 主,球团矿入炉比例相比于欧美国家较低,利用系 数明显较低,渣比较高。21 世纪以来,我国球团矿 入炉比例整体来看是增加的,2001~2018 年中国球
第2期
刘征建,等: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发展和实践
指标
球团种类 w(TFe) /% 转鼓指数/% 抗压强度/N
瑞典某厂 酸性球 66.8 2 550
首钢京唐
酸性球
碱性球
66.06
65.81
-
-
2 977
3 111
太钢 峨球 64.11
92 2 427
企业
唐钢不锈钢
镁质酸性球 镁质熔剂球
62.20
61.00
≥93
≥93
2 530

天铁4号高炉长寿技术探讨

天铁4号高炉长寿技术探讨

31 高炉操作 .
31 开炉 达产操 作 .1 . 天铁 4号 高炉第 四代 炉役 于 19 9 8年 1 月 7日 2
开炉 投产 , 投产后 因外 围设 备影 响 , 高炉休风率较 高 ,
在操 作 中没有 急于提高冶炼强度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施工 质量是高炉长寿 至关 重要的一环 , 国内外对 此都相 当重视 。在施工管理方 面 , 主要是加强施 工质 量 的监督 和管理 , 制定一 系列 比较完善 的施工 质量标
的 经 验 进 行 简要 分 析 。
关键词
高炉 设 计
操作
冷却 管理
长寿 实践
2 炉体设计
1 育 言 才
近年来 , 国高炉 长寿技 术取得 了较 大进 步 。国 我
天铁 4号高炉于 19 年 7 进行 了扩 容大修改 98 月 造, 同年 l 2月投人 生产。 本着 以“ 高产 、 优质 、 、 低耗 长
高炉有 了合理 的设计和严格 的施 工 以后 , 达 能否 到设计 要求 的寿命 、决定 于操作 者 的操 作 和管理水
平。
学侵蚀和渣铁环流 的机械冲刷 ,有利 于减少 炉缸 、 炉 底部位 的侵蚀 。炉身下部 至炉腹采用高铝砖 , 炉身上
部采用致密粘 土砖 。
23 施 工 质 量 .
度 由 8 5mm增 加到 110m , 4 9 m 有利 于增 加炉缸 的热 储备 , 稳定 炉温 , 减轻环 流渣铁 对炉缸 侧壁 和炉底 的 冲刷 , 缓解炉缸 的侵蚀 。
做好 4号高炉护炉工作 ,保证 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 延
长 高炉 寿命 , 提高单 位炉容 产铁 量 , 值得 长期 研究 是
流强度
提高精料水平是 高炉顺 行和长寿 的基础 , 特别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持续改进大型高炉炼铁技术。

依据4号高炉投产1年来的生产实践。

分析了提高高炉产量、稳定炉体热负荷、低燃料比操作、热风炉高风温烧炉等方面的工艺,认为高炉产量的提高可以采用多元化措施。

并提出了炉体热负荷是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等观点。

对大型高炉稳定、低耗、长寿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炉;热负荷;铁水产量;热风炉宝钢4号高炉于2005年4月27日投入生产,内容积为4 747m3,是宝钢投入生产的第4座4 000m3级大型高炉,也是国内目前运行中内容积最大的高炉。

为达到高效、长寿、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目标,许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在宝钢4号高炉上得到了应用,如:改进炉型设计,降低高炉高径比;炉前采用高效吸尘系统、双层式平坦化作业平台,提高了作业效率;水渣采用无蒸汽排放的环保型新INBA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有害蒸汽的排放等。

1 宝钢4号高炉概况投产1年来,这座更大、更新的高炉创造了一些骄人的业绩,如在开炉阶段,投产1星期内日产量突破10 000t,投产1个月内煤比突破200kg/t,创造了宝钢大型高炉开炉最好水平。

在4号高炉一年来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精心维护和操作,在保持生产稳定的基础上,煤比、燃料消耗、铁水质量等关键指标保持了先进的水平。

4号高炉取得这些先进的经济技术指标,得益于操作观念的进步,在提高高炉产量、炉体热负荷管理、低燃料比操作等方面的认识。

2对提高高炉产量的认识风量是影响高炉产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高炉产量还受到富氧率、燃料消耗率等多种高炉操作条件影响,特别对大喷煤、高富氧的高炉来说,这些操作条件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从最大限度降低高炉能耗、提高高炉效率角度出发,应采取多元化技术措施来提高高炉产量。

(1)适宜鼓风能力的选择增加高炉鼓风量是提高高炉产量的重要措施,但鼓风机能力应和高炉炉容相匹配,特别对于大型高炉不宜保留过剩的鼓风能力,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成本上升。

宝钢4号高炉鼓风机能力主要根据炉容大小来确定,高炉炉容对鼓风机能力需求的简要确定方法如下。

首先依据风口前燃料燃烧反应方程(式(1)),在不考虑喷吹物带入02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得到吨铁的消耗氧量V O2(式(2))。

2C+02=2C0 (1)V O2,=22.4×C h/(2×12) (2)宝钢高炉采用富氧操作,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到吨铁的耗风量V f计算公式:V f=V O2/(0.21+βO2)=(22.4×C h/(2×12)/(0.21+βO2) (3)式中,C h为风口前吨铁的耗碳量;βO2为富氧率。

宝钢高炉在200kg/t煤比的操作条件下,风口前吨铁耗碳水平为260kg左右,富氧率可以达到4%。

因此可以计算出宝钢4号高炉预计的吨铁风耗量为970m3。

最后结合预计铁水产量、热风炉换炉充风等相关因素,便可以建立和高炉炉容相匹配的鼓风能力K计算方法:V g=f(V f,V n,P Fe,a)=(V n×P Fe×V f)/(24×60))×(1+∝) (4)式中,V n为高炉内容积,取4 747m3;P Fe为利用系数,参考国内外大炉一流指标,取2.5t/(m3·d);∝为热风炉充风增加系数,根据外燃式热风炉充风特点,取10%。

计算结果表明,和宝钢4号高炉炉容相匹配的鼓风能力:V g=8 793m3/min。

作为4号高炉配套工程,宝钢增加了l台鼓风能力8 800m3/min的鼓风机,与原来4 063m3高炉相配的风机一致,这是系统考虑4号高炉容积、指标后的科学选择,也是从高炉设计上努力降低高炉工序能耗的具体表现。

(2)提高富氧率达到提高高炉产量目的在不增加鼓风机能力的前提下,提高鼓风富氧率是提升高炉产能的又一重要措施。

利用公式(3)经过一定的理论推导,结合宝钢高利用系数生产经验,得到在风量维持不变前提下宝钢高炉富氧率与吨铁风耗、产量之间对应的关系。

随着富氧率的不断提高,可能引起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过高而影响高炉顺行,但宝钢高炉具有高煤比特点,在200kg/t煤比的操作条件下,即使富氧率提高到6%,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仍能保证在2 300℃以内。

(3)降低吨铁燃料消耗来提高高炉产量降低高炉燃料消耗来提高高炉产量更加具有经济性和技术性,在当前炼铁行业成本、环保压力巨大状况下,更应提倡通过技术进步来改善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在相同的风氧量条件下通常认为产量提高率和吨铁风耗下降率一致,因此结合公式(3),并假设焦比的下降主要影响风口前耗碳量,可以总结出高炉产量提高率和焦比下降量之间的近似关系,见式(5)。

P=(CR d×C g×100)/Cr (5)式中,P为高炉产量提高率; CR d为焦比下降量;C g为焦炭固定碳含量,取87%。

利用式(5),在宝钢4号高炉操作条件下,假如入炉焦比下降.5kg/t,铁水产量预计可提高1.67%左右。

以宝钢4号高炉日产铁水ll 000t计算,如果焦比下降5kg/t,日铁水产量可提高180t左右,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因此宝钢高炉在实际操作中,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焦比,如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来提高煤气利用率、提高风温、减少炉墙脱落等,通过不断改进高炉操作技术,4号高炉开炉以来一直保持了较低的燃料消耗,对提高铁水产量和降低成本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炉体热负荷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高炉炉体热负荷的强弱反应了高炉炉体各部分的热量散失状况,根据热负荷的分布状况能够获得高炉煤气流分布、炉墙侵蚀等方面的信息,鉴于热负荷管理的重要性把热负荷管理提升为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并成为和炉温控制一样的高炉日常管理内容。

合理控制热负荷的高低和其在炉体各部位的分布,对高炉保持稳定顺行、降低能耗、达到长寿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

相反,如果热负荷控制不当,则会对高炉生产起到不良的影响,比如炉体热负荷过高,会加剧炉墙耐材的侵蚀,从而影响高炉长寿,热负荷过高还不利于降低燃料消耗,使高炉生产成本上升。

宝钢4号高炉在设计及生产过程中都非常重视炉体热负荷的管理。

3.1 设计上有利于炉体热负荷的跟踪和管理在宝钢其它高炉生产操作过程中,对炉体热负荷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在4号高炉设计过程中就把高炉炉体热负荷管理纳入重要设计项目。

为更加具体、分区域了解炉体热负荷在高炉炉体各部位的实际分布状况,炉体热负荷在炉体范围内进行网格化分区,实际操作中便可以对炉体不同高度和不同圆周方向同时进行数据跟踪和分析,为高炉操作调整提供详尽的判断依据,充分发挥了炉体热负荷管理的优势,为炉体稳定和高炉顺行创造了条件。

3.2 热负荷管理对炉体稳定具有重要性由于炉体稳定建立在炉体能量传递稳定的基础上,而热负荷反映了炉体热能的损失状况,因此对热负荷的管理就是对炉体能量平衡的控制,和传统水温差管理相比,更加有利于炉体粘结层的稳定。

不论是宝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的维护还是宝钢4号高炉投产初期的操作,都非常重视对炉体热负荷的管理。

经过对炉内煤气流和炉体冷却强度的合理安排,在高强度冶炼条件下保持了稳定的炉体热负荷,减少了炉墙渣皮脱落现象的发生概率,炉墙砖衬及炉皮受到热冲击次数减少,对炉体长寿意义重大。

3.3 热负荷管理对高炉顺行具有重要性在对高炉操作影响方面,炉体热负荷管理也显示出比传统水温差管理更具优势。

首先,由于热负荷反映了炉体热量的传递状况,因此它能更加准确地反映高炉边缘煤气流的稳定性和强弱性,当炉体热负荷稳定时即反映出高炉煤气流分布稳定,炉况顺行良好;反之如果热负荷波动大,反映出高炉煤气流分布不稳定,炉况容易失常。

另外,由于热负荷提示了高炉炉体散热的状况,在实际高炉操作中就成为了必须考虑的热量平衡因素,对高炉最基本的炉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4 对低燃料比操作的认识低燃料消耗是高炉降低能耗和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清洁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因此即使在高煤比操作条件下宝钢也一直努力摸索低燃料比操作技术,通过控制一定燃料比下的高煤比来降低炼铁成本。

通过4号高炉投产1年来的低燃料比生产实践,对高炉低燃料比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经过系统控制炼铁过程的各个环节,在220kg/t喷煤比操作条件下,仍可以完成低燃料比操作,经济煤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4.1 系统平衡原燃料质量和高炉操作条件煤比、产量、成本等关键指标的改善必须建立在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高煤比操作条件下要达到低燃料比的目标,也必须把炉况稳定放在首位。

因此根据不同高炉的操作要求系统调配焦炭质量和炉料结构,来确保高炉的稳定顺行。

如操作指标要求较高的3号、4号高炉保持了80%以上的熟料比,4号高炉煤比要求最高,因此使用了反应后强度最高的三期焦炭。

通过系统安排各高炉的炉料使用条件,既降低了炼铁成本,又稳定了生产,为高炉进行低燃料比操作打下了基础。

4.2 合理调整操作参数降低燃料消耗高炉煤比提高后通常会出现燃料比上升现象,宝钢4号高炉开炉以来始终在高煤比状况下操作,但通过合理控制操业参数,燃料比一直控制在500kg/t以内,做到了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统一。

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模式降低炉顶吹出灰量(重力除尘灰和炉顶吹出灰)、提高煤粉利用率等是在实践中获得的重要低燃料比操作经验。

降低炉顶吹出灰量非常有利于降低燃料消耗。

通过对炉顶吹出灰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炉顶吹出灰中含铁物量是比较稳定的,但含碳物量明显受高炉操作条件的影响,且越是出现高灰比状况,灰中含碳比例越高,在实际生产中也就出现了炉顶吹出灰比和燃料比之间的显著关系。

由于发现这种灰比越高,燃料比上升幅度越大的现象,因此在实际高炉操作中,通过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减少局部区域煤气流过强现象、保持足够理论燃烧温度改善煤粉利用率等措施,来降低炉顶吹出灰量,促进了高炉低燃料比操作。

4.3 完善炉体热负荷管理制度先前已介绍了炉体热负荷管理对高炉稳定的重要性,并且把热负荷管理提升为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在实际高炉操作过程中,这项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热负荷的稳定性,炉墙脱落频度降低,炉温稳定性大大提高,燃料比可控性增加,保证安全生产的燃料比得到降低。

5 对高风湿的认识高风温操作对高炉降低焦比、改善风口前煤粉有焦炭燃烧状况非常有益,增加高热值焦炉煤气的使用量有利于风温的提高。

但随着能源消耗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公司内焦炉煤气资源的限制,改进热风炉用气结构成为热风炉操作技术发展的重点。

5.1 改进设计使热风炉适合使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一方面出于成本、资源等考虑,热风炉降低焦炉煤气使用量是一种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在钢铁企业内转炉煤气的全部回收并用于热风炉烧炉其热利用最好,转炉煤气是焦炉煤气的理想替代品,因此把使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为主定为4号高炉热风炉设计改进的主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