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寡妇的悲惨生活

印度寡妇的悲惨生活
印度寡妇的悲惨生活

据估计,印度现约有4000万名寡妇。由于印度的童婚习俗,有些5岁~15岁的孩子就成了寡妇,从此过上生不如死的生活。

“如果她真的爱我,那她将和我一起死,”巴依95岁的丈夫去世前说,“但100万人里只有1个人能爱到如此地步。”为表达对丈夫的爱,巴依不久即跳入火中殉葬。这是去年9月发生在印度中央邦的巴尼雅尼村的“沙蒂”事件。这一事件引起警方的强力介入。警方认为,巴依家人事先知道她要殉夫却不加阻拦,这种行为等同于谋杀。巴依殉夫后不久,警察逮捕了她的4个儿子,指控他们谋杀。

要么殉葬,

要么生不如死地苟活着

由于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少参加工作,女性地位一直比较低。女性被视为丈夫的一半,丈夫一死,妻子也等于死了一半,所以身为寡妇的女性,其命运比普通女性更加悲惨。2006年5月,印度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沙蒂”事件。维德娅瓦蒂的丈夫去世后,其亲属要求她必须给丈夫陪葬。在葬礼上,村民们点燃木柴准备火葬死者,维德娅瓦蒂则在夫家亲属和村民的逼迫下,痛哭着抛下3个年幼的孩子,跳进火葬堆,在400多人的注视下活活被烧死。维德娅瓦蒂爬上火葬堆后曾试图离开,但她丈夫的3个兄弟却用木棍殴打她,又将她赶回火葬堆。虽然警方后来逮捕了至少12名涉嫌逼迫该寡妇殉葬的嫌疑人,但维德娅瓦蒂却永远成了“沙蒂”制度的无辜牺牲者。

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主席吉里贾·维亚斯指出,寡妇殉葬“一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照顾一个老寡妇;二是一些家人渴望瓜分她死去的丈夫的遗产”。

宾娜6岁时,她的哥哥以300卢比把她嫁给了一个32岁的男人。整整三年里,宾娜的丈夫打她、虐待她,甚至连续5天不让她踏进家门。宾娜9岁时,这个恶棍丈夫死了,小小的宾娜成了寡妇。但她并没有因此摆脱悲惨的命运,她丈夫的兄弟姐妹开始虐待她,想把她赶出去,以防她长大了会要求分一份财产。宾娜十几岁时,她姐姐救了她并把她带到附近一个镇的庙宇里。

钦努是6个孩子的妈妈,她丈夫死后三个月,她终于可以拿到抚恤金,但麻烦也随之开始了。她的小叔子,印度某个州政府的内阁部长,要求她交出所有的收益。钦努不同意,她的小叔子便威胁她,并利用权势诬陷钦努杀害丈夫。钦努被警方拘留了5天,没吃没喝。当她回到家时,房子也被锁上了。钦努无处可去,只好暂时回到父母家。她在学校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但她的小叔子仍然继续骚扰她。所幸,钦努先后得到了寡妇收容所、寡妇福利协会的帮助,但她已再也不能回家了,因为她的小叔子威胁她,如果不把抚恤金交出来的话,他会杀了她。

有些寡妇正是因为觉得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落个贞节的“美名”,所以才殉葬。而且印度社会崇尚轮回之说,有一些寡妇殉葬也是为了来世不再做女人。

乞讨、卖淫,

臭名远扬的寡妇村

位于印度北部的维伦达文,以其4000多所供奉克里什那的庙宇而成为世界各地印度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而在印度,维伦达文却是众所周知的寡妇村。

在古老的印度社会,寡妇是没有容身之地的,身为人妻者,只是丈夫的财产而已。一旦丈夫死去,绝不允许再嫁。悲凉的寡妇除了自焚殉夫之外,另外两个选择就是嫁给自己丈夫的兄弟,或者一辈子守贞。于是,许许多多遭到社会排斥的寡妇便涌向了这座传说中“英雄之神”的住所——维伦达文,并在克里什那庙宇里安顿下来,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这位“英雄之神”,慢慢形成了寡妇村。

有些寡妇每天花8个小时在庙里唱诵经文,一天可以得到1卢比(约等于2美分)和一点米。但庙里不提供住处,她们只能住在郊区那些简陋的房子里。没钱租房时,她们就只能睡在街上。有些寡妇沦落到卖淫。“本地的男人知道我们很无助,有些人知道怎么利用我们。”她们说。

西孟加拉邦政府2003年对维伦达文的寡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这座圣城,寡妇仍在遭受性剥削。更使调查组感到震惊的是,除了年老的寡妇,那里还有很多年轻女孩子!这些女孩从孟加拉、奥里萨等农村地区被带来卖给本地的男人。

位于维伦达文的庙宇,每年收入数万美元,但却让寡妇生活在贫困中。“这些庙宇以妇女遭受的痛苦为赚钱手段,我们为此感到羞耻。”

印度电影(月亮河)剧情介绍:

20世纪30年代,印度社会正处于思潮激荡时期。七岁的小女孩楚娅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剃发后,她被带到“寡妇之家”去守寡。在那里,楚娅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被认为导致了丈夫的死。尚且年幼、极度渴望母爱的楚娅根本不愿意待在这个凄冷的“寡妇之家”,她一到来便把“寡妇之家”弄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寡妇之家”里住着卡丽安妮、莎肯塔拉等许多寡妇,她们性格各不相同。到“寡妇之家”后不久,楚娅就和像天使一样美丽、唯一留着长发的卡丽安妮成为了好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卡丽安妮认识了婆罗门阶级的少爷——追求真理并追随着甘地的英俊青年那拉扬,俩人一见钟情。而“寡妇之家”的肥婆麦杜马提和阉人古拉碧坚决反对卡丽安妮改嫁,名义上说是违背印度教规,其实他们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们以强迫卡丽安妮卖身来维持“寡妇之家”的花销,也供自己享受和挥霍。

与此同时,那拉扬也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娶卡丽安妮为妻。卡丽安妮在莎肯塔拉的帮助下逃出“寡妇之家”。在纳拉扬接卡丽安妮回家途中,当卡丽安妮得知那拉扬的父亲竟然就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时,她执意让那拉扬调转船头。卡丽安妮再次回到“寡妇之家”,不想却遭到了麦杜的拒绝和侮辱。羞辱与无助双重打击下的卡丽安妮平静地走进“圣河”(也就是印度的恒河)静淌的流水中……当那拉扬匆忙从家里赶到“寡妇之家”准备接走卡丽安妮时,看到的只是卡丽安妮被打捞上来的冰冷的遗体。

失去财源的肥婆麦杜和古拉碧又把魔爪伸向了年幼的楚娅。他们以带楚娅回家为名欺骗了她。天真年幼的楚娅就这样被糟蹋了,重蹈卡丽安妮的覆辙。莎肯塔拉知道后,抱着昏迷不醒的楚娅,追上那拉扬乘坐的火车,让那拉扬把楚娅交给甘地。看着火车载着楚娅和那拉扬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

印度人种

印度人种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 B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生物相关 印度人种从身体外表特征看,印度人肤色表现较为黝黑(北部地区部分人肤色较浅),从这一表象看,很多人误认为印度人全部是黑种人。然而划分人种的外表特征除肤色、面部特征、头发形状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骨骼。 认识人种,既要看外表特征,更要看内在特征及原居地。不然我们将会简单地从外表肤色说印度人是黑种人。 学界认为,印度人种分为五大类。 5 本词条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 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印度人种 ? ? 属于 人类学 ? ? 分为 5大类 适用

印度人 ? ? 肤色 多数较为黝黑 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 在印度辽阔的国土上,曾发现大约50万 年以前的人类遗迹,数千年来,又有不同人种不断进入印度,而且不断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种的特 征,故印度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分类 折叠编辑本段

多数学者认为,印度有以下人种: 1.尼格利陀人 其基本特征是身材矮小。 2.原始澳大利亚人 由于身体特征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非常 相似由此而得名。他们大都长头型,身材矮小,南印度也有分布。比如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堆德人,孔德人等等。印度之外,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为典型代表,所以又称维达类型人。有学者认为,这种人早于达罗毗荼人,所以也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 3.达罗毗荼人

又叫地中海欧罗巴人种,这一人种从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据有关人类学家研究,它分几支,早于雅利安人,从不同时期进入印度。这种人的特征是: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呈浅褐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操达罗毗荼系语言,使用象形文字,是这一人种创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4.雅利安-旁遮普人 雅利安人一译亚利安人,历史上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后纳粹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将北欧五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区的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定 义为了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状,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 雅利安人英译Aryan,伊朗英译Iran。Aryan 和Iran发音基本相同,都指雅利安。古雅利安人信奉太阳神,以辐射形状为其象征,如十字和卍字。雅利安人能四处征战与他们善养马和骑马有关。塞西安、撒尔马希

[印度人的生活]印度人

[印度人的生活]印度人 【其他范文】 印度人一:印度公主的致命失误 人难免会因粗心而犯错,犯错没关系,但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不能重复犯粗心的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印度公主的致命失误,希望能帮到大家! 努尔·艾娜雅特·汗本是印度公主,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二战期间被英军招募,成为代号“特工马德琳”的美女间谍。 1943年6月17日,努尔被派往巴黎充当无线电发报员。努尔来到巴黎后,第一次执行秘密传递情报的任务时,她把获取的德军驻防图拿在手中,未采取任何反跟踪措施便径直来到指定的接头地点。接头时,粗心的她竟忘记了接头暗号。还有一次,努尔一时大意,居然将密码本和记有巴黎全体地下抵抗组织人员名单的工作手册遗忘在旅馆房间里。 努尔的粗心表现远不止这些。两个多月后,努尔选中的

新发报地点与盖世太保的秘密总部竟然只有一街之隔。努尔每次发报的时间都固定在深夜11时至凌晨2时,由于她房间隔音性极差,而她敲击按键的力道又极重,经常吵得邻居难以入睡。没过几天,她就成了这条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邻居中有一个叫蕾妮的法国奸细,她把努尔出卖给了盖世太保。 后来,努尔被纳粹枪毙,年仅30岁。英国皇家空军特别行动署给她的评语是:“不善于保护自己,总是一次次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最终害了她自己。” 人难免会因粗心而犯错,犯错没关系,但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不能重复犯粗心的错。正如被一块石头绊倒一次不要紧,但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 听很多同学抱怨过,说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逮着一个错误不停地批评他们,根本不给他们改错的机会。在这里,小编想提醒一下,或许不是长辈们太较真,或许是你们同样的错误犯了太多次,让他们失去了耐心,更失去了对你们的信任,他们不再认为你们会知错就改呢? 印度人二: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礼仪

去印度旅游的注意事项

去印度旅游的注意事项 去印度旅游的注意事项(实用) 饮食卫生 首先你要注意饮水卫生,鼠疫在印度还是很普遍的,在买矿泉水的时候注意一下瓶盖是不是被打开过。 印度人习惯用报纸包吃的东西,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可以准备食品卫生袋。印度的面巾纸、卫生纸质地比较薄,不耐用,大家最好 还是自备一些吧! 印度的牛羊猪鸡等基本都是放养路边吃垃圾长大的,所以游客尽量不吃不正规门面和摊位售卖的东西。常用药品一定随身携带,以 备不时之需。对“天然”的气味儿比较敏感的人,可以适当的佩戴 口罩。 住在印度人家的话也要注意防盗,除了5星酒店外,停电就跟吃饭一样平常,当然停着电吃饭对于印度人来说也很平常,所以手电、蜡烛还是要备一些的。 印度的插头好多都是圆孔的,转换器要准备好。顺便说一下,即使你要住的是5星酒店,也还是希望你可以自备毛巾、牙刷牙膏、 拖鞋等。 需要着重说的一点是:女性游客在印度旅游需要加倍小心,多上一根弦。印度几乎每年都发生多起强*外国女游客的事件。乘坐地铁 一定要选择女士专用车厢,还要避免单独外出,夜间避免去偏僻的 地点。 必备物品 去印度防晒霜和驱蚊液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最好穿棉麻透气的长衣长裤,因为印度的很多寺庙禁止“衣衫不整”者进入。

要求男士至少是短袖衬衫和长裤,女士更要注意一些,不能穿着吊带、短裤短裙等过于暴露的服装进入,裙子的.话至少要过膝,有 的更严格的甚至是长裙才可以。保险起见,还是长裤稳妥。 货币和通讯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部分地区无法使用银行卡,国内银联卡在印度也基本不能使用,印度的当地货币是卢比,可以带美金到当地进 行换汇。最好换成小面值的卢比,比如100块的,尽量不用1000的,不然他们会说没零钱然后不找你钱或者少找你。 通讯方面,印度当地的AIRTEL足够满足短期旅行的需求,资费 相对便宜。

如何在印度辨别种姓

如何在印度辨别种姓 种姓在印度是一个略带禁忌的话题,如果你和印度人谈种姓话题,好多人会回答你种姓制度已经消亡,但也有印度学者认为,某种程度上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印度社会的核心,那么在今天,你该如何分辨印度人的种姓呢? 在印度辨别种姓的方法以貌取人不靠谱 印度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从高到低排列的四大种姓,还有一些人的种姓是属于排不上序列的贱民阶层,被称为达利特。追根溯源,种姓最初是根据人们的肤色和从事的职业来区分的,肤色较白皙的是上等雅利安人,是高种姓;肤色黝黑的一般是下等人或达罗毗荼人,属于低种姓。祭司、僧侣阶层是婆罗门,国王和武士阶层是刹帝利,商人、手工业者阶层是吠舍,农民以及为上述3个阶层服务的劳动者是首陀罗,从事与粪便、尸体等不洁之物打交道工作的是达利特。然而,这是几千年前的情况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劳动分工愈发细致,人民的迁徙更加频繁,种姓间的通婚也逐渐增多,又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亚种姓,比如放牧的种姓,酿酒的种姓、榨油的种 如今,仅仅靠印度人的肤色或职业来判断其种姓,并不靠谱。举 个例子,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在印度人中算是肤色比较白的,而且贵为国家元首,怎么也得是婆罗门或刹帝利阶层吧?错!莫迪出身于古吉拉

特邦的“甘琦”亚种姓,绝对的低种姓弱势群体。印度有一位著名的歌手叫汉斯;拉吉;汉斯,一头魅力十足微显金色的长卷发,皮肤白皙得如同欧洲人,然而他却是一名达利特。 鞋子提在手里的是达利特 在饮食方面,一般来说高种姓人群素食者较多,而低种姓人群非素食者更多些。富裕的婆罗门一般也不会大吃大喝,他们的饮食倾向于清淡和新鲜,喜欢食用当时当季新鲜的蔬果和粮食。记者曾经在印度某著名高校的校长家与他共进午餐,这一餐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完全不似外面餐馆的印餐,这个婆罗门家庭提供的餐食非常清淡健康,连咖喱的味道也很清新而非一味的辛辣,可以说非常符合我国养生餐的标准。反之,一些贫穷的达利特家庭因为经济的原因,餐食中菜量较小且口味偏重。另外,在印度酗酒的人群中,低种姓的人偏多,这大概与他们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以及承受较多社会压力有关。 在现代都市,很难单纯从衣着上辨别婆罗门和达利特。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或在过去,达利特在穿戴上还是会受一些歧视。比如达 利特在古时候被要求出门时随身携带一个袋子,这袋子的用途是装他 们自己的排泄物,怕他们的排泄物污染了村里的土地。另外,当初达利特如果白天出行要带着一个铃铛,提前摇铃提醒人们躲避,因为根据教规,高种姓的人即使不接触达利特,仅仅看到他们也是一种污染。所以,达利特往往倾向于把自己更多地包裹在衣服中,尽量少暴露脸和身体。 即使在今天,在一些乡村如果你看到有人走路或骑车的时候鞋子不是穿在脚上而是提在手里,那他/她一定是达利特。因为按照规定,达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品尝一个国家的菜肴,并不只在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印度菜在菜式创造和就餐礼仪上,都已经逐渐变得更加国际化,但是有一些细节仍然需要外国食客们注意,否则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贻笑大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印度餐桌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就餐也要拿捏时间 印度菜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

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的特殊饮食文化印度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为主,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由于各种宗教的不同禁忌,有些肉类在印度不能吃,渐渐地演化成了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体系。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鸡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因为牛在印度被供奉为神。 印度人还常以一种被称为“馕”的面饼为主食。无论在高级餐馆还是在街头树阴下,时常可以看见印度人席地盘腿而坐,用手撕下一块馕,蘸上菜糊、汤汁以及用豌豆、绿豆等各类豆制品熬成的豆汤,津津有味地吃着。还有一些食物把饼与土豆结合起来。另外,手抓饭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每个人吃饭时用右手将饭菜反复搅拌和匀,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饭菜撮起送入口中。不过,手抓饭只限于自己家里或非正式场合,在上档次的餐馆用餐或出席正式场

道德与法制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练习卷C卷

道德与法制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练习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 A.亚洲B.南美洲C.北美洲 2 . “己所不欲,忽施于人”这句话强调的核心精神是() A.自强B.诚信C.仁爱D.坚贞 3 . 下面不是俄罗斯美食的是()。 A.“罗宋汤”B.大列巴C.格瓦斯D.热干面 二、填空题 4 . 世界上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是(______)的骄傲,更是(______)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______),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______)。 5 . 世界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但没有(____________),各族人民都对(___________)做出了贡献。 6 . __________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__________大家庭的家风。 7 . 位于非洲东部的(____),全长约667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8 . 春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我国传统婚礼中的(_______)仪式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西方婚礼中的(_______)仪式,则要求夫妻双方应相互承担责任。 10 . (______)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______)的重要源泉。 11 . 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是用来赞美______________的。

12 . 目前,世界上有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__________之外的六个大洲上。 13 . 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_____,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 14 . 鲁班发明了锯。(____) 15 .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古典音乐。(______) 16 .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____) 17 .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各地的生产、生活情况都差不多。(_______) 18 . 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_____) 19 . 金字塔是安葬古代法老的陵墓。(____) 20 . 半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了,能够吃上大米了。(______) 21 .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______) 22 .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具有共同体质形态的人群,世界三种主要人种是: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________) 23 .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35%,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______) 四、连线题 24 .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北美洲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洲珠穆朗玛峰 25 . 各地不同风格的舞蹈连一连。 凯利舞夏威夷

一个在印度农村生活了8个月的中国人

一个在印度农村生活了8个月的中国人,在论坛上回答各种提问。问:问个重口味的:楼主在那里怎么擦屁股?答:那我也回答你一个重口味的,有时候是我同学的男仆。……来源:郭兴的日志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618958910.html,/p/1491364062?pn=1 开个科普贴,本人在印度(农村)生活过8个月,有什么想问的(整理版) 黑色诱惑1983:开个科普贴,本人在印度(农村)生活过8个月,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在本帖问我 我的一个同学是印度人,本来是去他家玩的,结果后来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和印度有关的事情,所以就在他家赖了很久。 问:跟天朝比如何,印度的贫富差距貌似也很大 答:那就不要比了,去了印度你会觉得中国人非常幸福。占人口大多数的贫民,贱民基本的医疗,饮食,教育都得不到保障。请注意是基本,最基本最基本的那种。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农村的地主都是自己发电的,现在印度农村手机倒是普及了,但是充电的地方很少,一般都要去收费充电站,所以中国的山寨机是最受欢迎的机种。 问:印度人怎么看待raj 答:那时候我还不知道TBBT,但是一般的印度人是看不到TBBT的。 问:印度(农村)英语水平如何?有多大比例学校用英语而非当地语授课?楼主去过印度大城市吗? 答:去过大城市,但是是旅游性质。一般的农民应该对英语完全不了解,学校学过很简单的也忘记了。贵族,地主的孩子都会送到大城市或者国外去学习,然后2个这样的年轻人遇见了就只会讲英语,或者有什么事不想仆人知道的话也是讲英文。 问:你同学家也有仆人吗?你看到的仆人都什么生存状态? 答:有的,仆人有很多种。比如家里做杂活的女仆,酬劳很少,经常被女主人骂(我同学的母亲),她们一般14岁开始出来做工,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大户人家干活,以后也许能嫁得比较好。还有一种是从小就跟着主人家的少爷长大的仆人,我同学14岁之后家里就给他找了4个一样大的男孩做他的仆人。衣食住行什么都要做,主人能不动手的事情都不动手。有些事情在网上不方便说,但我可以给你举这样一个例子,印度的某个小学,一些孩子为了读书赚钱,给其他孩子当骡子骑着上学。 问:那里的重男轻女真的很严重吗 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严重,而且这种歧视更多的来自妇女,一个已婚妇女要是40多了还是只有女儿,那她就像灾星一样,其他妇女看见她就会躲很远。重男轻女的例子太多了,随便可以说一大把。 问:印度是一夫多妻制吗? 答:法律上不是,但农村很常见,地主或者贵族一般很严格遵守一夫一妻。但是一般比较富裕的农民喜欢多妻(增加劳动力)。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1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2 印度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为主,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由于各种宗教的不同禁忌,有些肉类在印度不能吃,渐渐地演化成了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体系。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鸡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因为牛在印度被供奉为神。 印度人还常以一种被称为“馕”的面饼为主食。无论在高级餐馆还是在街头树阴下,时常可以看见印度人席地盘腿而坐,用手撕下一块馕,蘸上菜糊、汤汁以及用豌豆、绿豆等各类豆制品熬成的豆汤,津津有味地吃着。还有一些食物把饼与土豆结合起来。另外,手抓饭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每个人吃

印度人的生活习惯

印度饮食 我们一般都是自己做的饭,吃印度饭估计没有10次吧。有在外面吃的,有在印度人家吃的。外面我们一般都是吃他们的肉,比如鸡肉,羊肉,鱼肉之类的。如果想同学们来的话我们可以领你们去,但是AA哦。去印度人家吃饭发现他们的印度茶还是比较好喝的,其他东西就不敢恭维了。如果谈到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中最大的差异,我想应该是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异.印度人分素食主义者和肉食主义者,素食者有的就素的不能再素了,牛奶不喝鸡蛋都不吃.只吃点青菜什么的,但是个个都肚大腰圆,看上去有福气的很,个个大腹便便,个个如果一看肚子都是大老板(你看他们的神像也是大肚子哦).肉食着就吃的比较杂了,但是几乎都不吃牛肉(因为牛在印度教中是神),吃鸡肉,羊肉还有海鲜较多. 应该很少有鸭肉,来这么长时间没有吃过一次,但是在印度迈索尔动物园见过一次。当然逛街的时候是不是邂逅过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印度做鸭的男孩子也不多吧?哈哈哈哈,开个玩笑.吃印度餐少,不是因为它难吃,而是因为很多时候和印度人的吃饭时间点对不上.比如印度人的晚饭一般都是10点以后,晚饭一般都是一天最后的活动,吃完后就可以上床Sleep了,这个也是为什么印度人都那么肥胖的原因.就是让我们吃了就直接睡,3个月内肯定会胖很多的.另外的原因,就是印度餐和我们中餐差异太大,咖喱比较多(咖喱其实就是各种辛辣香料制作而成的料理,它不是道菜,而是烹调方式的总称),另外因为旱季天气炎热干燥,雨季闷热潮湿等原因,为提高能量,都比较辛辣的食物,口味也都普遍很重.并且都喜欢吃粘乎乎的和粑粑一样的东西,尽管偶尔吃的时候会很喜欢,但是说实话吃几次后再一看颜色就没有食欲了.还有的原因就是在印度吃饭是很贵的,尤其是正宗的相对高档点的饭店。印度餐中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它饼类的东西,比如Naan(比较柔软,口感厚重),Chapati(比较硬),比如Roti(类似烤面包,还带着黑黑的烤痕,当然比面包要薄)等,在印度主食中除了米饭,就应该说是饼类食物了.是用面做成,口感很好.一般都是把饼用手撕成小块然后沾咖喱汁吃的.也偶尔吃到过所谓的飞饼,但是和驻马店卖的是差异很大的.没有看到卖飞饼的把饼玩的在手中飞起来的呢.也比较喜欢印度餐中的烤肉,真的味道不错的.别的我就真的谈不上喜欢了.还有印度的甜点都做的不错哦,蛋糕,冰激凌等肯定比国内的口感和质量好.总体对印度餐的感觉就是偶尔吃一餐很香,连续吃几次就反胃的很奇妙的食物.有机会到印度还是要尝一尝的,请注意这里我用尝,千万别天天吃,身上会吃出咖喱味道的,你的胃也受不了.....印度人素食者多,且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由于印度南部气候炎热,当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对就轻多了。印度是个香料之国。印度菜的烹调也极重视对香料的运用,主要调料就有十几种,几乎做每种菜肴都离不开。印度北部人烹制羊肉和

各国生活习惯的差异

各国生活文化差异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人口估计有12.1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 印度人大多数人都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搭配窄脚的长裤。女性穿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在风俗方面,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其中俄罗斯和我国一样也有“清明节”。服饰习俗方面,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多数人身穿西装,裙子。因为俄罗斯是个发展快以及发达国家。在饮食方面,百姓生活在野外,另外人口较少,地域空间较大所以放牧。致使,畜牧业在欧洲相当发达,都是以畜牧业为主所以至今乳肉类食品是主要饮食之一。另外,俄罗斯纬度更高更寒冷,所以多进食较易消化热量又较大的食物,如面包,牛肉等,适当的蔬菜,这是为了迅速的为身体提供热量,因为这个传统所以他们身体更壮一些。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北部主要与中国相接,东北端与俄罗斯联邦有陆地边界,南部隔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接壤。有两千多万人口。 朝鲜强调:文艺必须为朝鲜革命现实服务,必须具备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的内容。社会主义的内容就是革命的内容、阶级的内容;民族形式就是朝鲜人民喜闻乐见的、合乎朝鲜人民风俗习惯的形式。在朝鲜可使用人民币、美元、欧元,货币数额原则上没有限制,不可使用韩国货币。购物一般在定点的友谊商店,旅游纪念品商店以及下榻的酒店内。朝鲜饮食以生、冷为主,团体餐尽量满足游客口味。由于购买不方便,对饮食有特殊需要的游客,需要自备部分食物。朝鲜的衣服实行配给制。工人有工作服,干部和技术人员发西服布料,学生有统一的校服。排队走在路上整齐、划一,显得精神。女大学生穿着上白下黑的民族裙服,十分青春靓丽。 古巴的正式名称为古巴共和国,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只有几百万人口。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华人与印度人:文化基因与行为模式》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多选题】(10分) 东方文化所提倡的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是() A. 相互依赖 B. 彼此依存 C. 二元对立 D. 和谐共生 2 【多选题】(10分) 中国和印度都认为对方不可思议,主要原因在于() A. 彼此缺乏充分的了解 B. 这两种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本身具有多元复杂性 C. 对于彼此文化差异性的不充分认知 D. 站在自我的文化立场去看待和理解对方的文化

3 【判断题】(10分) 印度是个多元宗教的国家。()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0分)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吃饭,取决于生物基因的差别。() A. 对 B. 错 5 【单选题】(10分) 从根本上讲,某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受()的影响。 A. 生物本能 B. 文化基因

C. 社会环境 D. 自我修养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拜神对印度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宗教信仰。()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0分) 印度教万神殿中供奉的神灵不计其数,人们对神信仰祭拜的方式却是统一的。()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0分) 在印度教典籍中,仙人的诅咒是可以通过自我忏悔和苦行而消除的。() A. 对 B. 错 4 【单选题】(10分) 印度教三大主神中,司掌创造和毁灭双重职能的神是()。 A. 湿婆 B. 毗湿奴 C. 摩奴 D. 梵天 5 【单选题】(10分) 印度人的心理取向是()。

A. 人伦中心 B. 个人中心 C. 自然中心 D. 超自然中心 6 【单选题】(10分) 中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最初方式是()。 A. 想象 B. 观察和体验 C. 演绎和推理 D. 神话思维 7 【单选题】(10分) 吠陀本集中,有一部咒语集是() A.

完整版印度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印度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印度菜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多种多样的调料。据说,印度菜所使用的调料几乎达到了世界之最”的地步,每道菜的调料都不下10种。其实,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他们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繁杂的调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 真让印度人自己来解析印度菜,他们往往说不出什么门道,反倒是一些精于美食的中国饕餮客,总结出了印度菜的最大特点: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的组合。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 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 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当然,品尝一个国家的饮食,并不只在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印度菜在菜式创造和就餐礼仪上,都已经逐渐变得更加国际化,但是有一些细节仍然需要外国食客们注意,否则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贻笑大方。 ■^餐也要拿捏时间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饮食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 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 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谈谈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郁闷篇)

谈谈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郁闷篇) 今天在北美文学城网站上看到一例美国博后辛苦工作14年后神经错乱被遣返中国的报道,2年前加拿大双料博士自杀的新闻仍历历在目,2个月前加州大学SD分校男博后下毒同实验室女技术员同胞的案子还未了结。博士后们在美国/国外的生活以及工作状态,大家了解多少?国内亲友真正关注过海外博后们吗?他们可不是风光的海外侨民,大部分人苦苦挣扎求生存而已。 每次看到国内对海外博后的报道,都能看到“攻读博士后”的词汇,错了,国外的博士后不是什么学位,只是博士生毕业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段过渡性工作经历而已,可长可短,1年就成功坐上大学院校Faculty职位的人凤毛麟角,3年左右有人走上公司岗位(Industry),有人出了研究成果在大学开始从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慢慢爬起,当然还有大量博士后连教学职位(teaching) 也找不到(尤其是来美国做博后的外国人),就在实验室开始了漫长且漫无目的的博士后生涯。美国大学对博后职位通常从工作年限上有限制,有的学校专门设“postdoc 博后”职位(3年左右),有的学校规定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按照“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助理”职位(6年左右),时间长了,由B级升到C级,工资可不一定涨多少,看到C级的博士后,就能猜出其大概年龄了。所以使用“做博士后工作”的字眼更为适当。外国人也会把博士后经历看做一种锻炼,但不是职业。公司招人广告上有的会注明希望有2-3年博士后工作经历,但5年以上博后经历的人公司通常不会考虑了,原因很复杂。 博士后们多半拖家带口的在美国工作生活,博士后的工资标准仅仅高于读学位的留学生一点点,年薪税前3万到4万美元,税后每个月2200到3000美元左右,有的老板按照行业课题申请到的经费标准给自己的博后定工资,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就从博后工资上扣些出来放到科研上。我认识的一位博士后带着老婆孩子来自祖国,老婆因为身份限制无法工作,孩子上幼儿园,所以一家经济上非常紧张。一次同其老婆聊天,她憧憬着做医学基础研究的老公能像某位做数学理论研究外国邻居的老公一样能到大学做教授,我听后点点头,出于好心没有点透,人总要有愿望的,对吧。在美国通常化学、生物学、医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大批的劳动力,也就是高级实验工作者,但这个行业对美国本土的学生来讲没有什么吸引了,费时费力又挣不到钱,做起来完全凭兴趣而已。美国大学每年这些专业都会从外国招收大批留学生,并提供高额奖学金。近些年大批来自印度、中国的拥有祖国颁发的高学历证书的人员充斥着类似博士后/技术员的研究位置,工资低、身份不稳定(靠J签证、H签证入境,签证期限到之前需要考虑续签或离境,H签证家属陪同入境的没有任何工作权限)。 为什么来美国做博后?在自己问自己之前,相信大使馆的签证官员已经得到了答案:提高自己在本专业领域水平,更好的报效全人类、报效祖国(常见签证问题解答里能找到类似的回答)。成功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大学里拿到正

关于印度餐桌礼仪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印度餐桌礼仪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在这个种族等级制度问题严重的国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餐桌礼仪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关于印度餐桌礼仪,供大家参考。 印度餐桌礼仪 就餐也要拿捏时间 印度菜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 1 / 9

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餐桌上的信仰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仅有健康上的考虑,还有着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经常说,你就是你吃的东西,或者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You are what you eat!)。在印度教的世界观中,大千世界万物万形,其生命本质都一样。若一个人有宰杀烹吃动物的行为,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可能被这些动物吃掉。这一理论延续了两千多年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当代科学的滋润下枝繁叶茂起来。素食者认为,当代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和自然科学都论证了不杀生的合理性。其中有一种叫做化学反应的观点十分有趣。这一观点相信所有动物都有情感。当它知道自己被杀时,会把气愤、嫉妒、焦虑、怀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通过神经传遍全身。人们吃了这些动物肉后,肉食在肠胃里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出动物的这些

印度人的特点

、印度国简介印度的正式国名是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总面积为297.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近十一亿人口,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46%。 印度有八亿的穷人,基本消费品在印度有广泛的消费人口基础。印度有3亿的中产阶级,这些是耐用消费品的主要市场。 印度制造业水平低下,服务业发达,其中软件承包和制药业在世界闻名,大量制造业产品依赖进口,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极具竞争力。印度是个展会国家,基本没有大型商场、批发城和其它商品集散地,主要是小型商店,号称世界小商店密度之最,印度各邦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展会,以便买家集中采购,因为印度交通成本昂贵,乡村物品比城市昂贵一些。二、印度的宗教信仰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世界上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以及基督教等。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2%)、锡克教(2%)、佛教(1%)等。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印度教徒崇拜各种类型的神,强调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因此印度商人普遍还是比较善良,热情好客的,即使是生意清淡的,也安贫乐道,没有浮躁之风。与印度商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那摩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在见面和告别时,印度人总免不了说一句“那摩斯戴”,这是印地语,意即“您好”。现在生意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印度商人的疑心很重,要在商务往来中建立相互信任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无论如何也无法亲密到推心置腹的地步。;然而一旦发生利害冲突他们就会判若两人,层层设防,处处猜疑,直到问题解决。印度商人观念传统,思想保守,他们的企业家包括技术人员在内,一般不愿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知识教给别人。在商业洽谈中往往不愿做出负责任的决定,遇到问题时也常常喜欢找借口逃避责任;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受到指责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狡辩到底。所以,与他们做交易要能拉下面子,先小人后君子,合同

印度人的生活习惯

让人无语的印度人生活习惯 (注:文章只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一同居住的那位印度人士的描述和评价,绝非对于印度人民的藐视。可能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正是别人的风俗习惯,无可厚非。阅读本文,也请只当是对别国风俗的一种了解。) 在我的印象当中,我对印度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 对他们的文化和生活风俗也没有特别想去了解。而当我来到澳洲日后, 接触到很多国家的人,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的人都有。因此也对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渐渐了解了很多。但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深刻到刻骨铭心, 也就只有印度人了! OH! MY GOD!跟印度人一起合租房子的那一段日子,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不过还好现在一切都已过去,但我还是要把那段痛苦的回忆那出来说说。 那位印度人的名字,我一直没有用心去记,因此根本没有印象就叫Y先生吧。 Y先生刚住进来,给我们2个老房客(都是中国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始正常的生活了,也当时的我万万没想到,这也是我们两个中国同胞噩梦的开始。 做饭 Y先生来自印度,所以做饭吃饭都是印度作风。可能是印度餐 馆里的饭菜经过改良,也可能是Y先生的厨艺太差,他做出来的印度饭菜跟大家在馆子里面吃的完全不一样。我还记得他第一次做饭的时候我在写作业,突然闻到一股恶臭,没错,是真的恶臭。刚开始我以为是下水道堵住了,水给溢出来了,于是赶忙出去瞧瞧。一出门经过厨房,傻啦!从厨房的炉灶上面的锅子里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我刚才闻到的恶臭。我于是憋着呼吸走近他,问他在干嘛。他说在做饭。我当时木了,但我还是不相信这是供人吃的饭,于是再问“你自己吃吗”,但没想到Y先生会错意了,他以为我也想吃点,于是客气起来让我一起吃。我看他盛情难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好委屈求全答应了。

印度人不吃牛肉的真正原因

印度人不吃牛肉的真正原因 凤凰周刊作为一头牛,生活在印度是幸福的。众所周知,印度教徒祟拜牛与猴,它们拥有神一般的地位。街巷庙宇,城郊野外,悠闲逍遥的“神牛”、嚣张跋扈的“神猴”随处可见。牛儿四处乱逛,阻碍交通,猴儿欺凌小贩,骚扰人群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印度人对这两样神物有着极高的忍耐度。准确地说印度教所尊奉的“圣牛”为“印度瘤牛”,并非水牛。在教徒们看来,牛身上每个部位都住满了神灵。常有教徒在牛面前匍匐于泥地虔诚祈福;在一些节庆日中,人们还在牛群走过后扬起的尘土中下跪,畅快地呼吸,把牛粪涂抹于额头,尽一切可能沾染“福气”。牛与印度政治密不可分,一个政党对待牛的态度影响着在印度教徒中的得票率。印度为联邦制,宪法提供指导性原则,供各邦立法机构参考,其中第48条规定应保护产乳牲畜,禁止宰杀牛与牛犊。印度大部分邦有不同程度的牛保护法案,禁止屠宰牛。仅有东北部穆斯林和基督徒比重较大的西孟加拉、米佐拉姆等几个邦,西南部操达罗荼毗语的马拉雅兰人为主的喀拉拉邦,宰牛才是合法行为。印度教护牛主义者针对这些邦的抗议运动一直没有停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引发大规模政治危机。 由于印度教徒祟拜牛,他们也不吃其他产奶牲畜,所以印度拥有世界最大的牲口数量,仅牛的存栏量目前就达3亿多头,

位居世界之首。美国人酷爱牛肉,但美国的牛存栏量只有9000多万头,排名世界第四。很多宗教都有自己的饮食禁忌,印度人不吃牛肉看起来是宗教信仰所致,背后却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编造“圣牛”神话“圣牛”是印度教复兴主义者为当下目的用来编造历史的重要工具。禁食牛肉的教义和传统,其实为后来演化,并非与生俱有,这是令当下原教旨主义者不愿直面的尴尬事实,甚至声称遵奉经典的他们听到这些事实会勃然大怒。公元前15世纪开始,肤色较浅的雅利安部落从南俄草原活动至伊朗高原、中亚草原一带,其中一些部族自西北部侵入印度,遭遇了肤色较黑的原住民(据推断是达罗荼毗人)抵抗,整个征服过程持续了数百年,印度教文化即“吠陀文化”就是征服者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为固化少数外来征服者贵族统治多数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层的政治体系,种姓制度应运而生,祭司或宗教学者即婆罗门处于种姓最顶部,军事首领即刹帝利处于第二等级,他们构成了精神与政治的统治阶层;属于平民阶层的农工商业者称为吠舍,处于第三级,以原住民为主的人群构成第四等级首陀罗阶层。后来还出现了在四大等级之外的“不可接触者”,即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达利特。作为印度教的1.0版,“婆罗门教”也逐渐成形,婆罗门不断用宗教来强化统治秩序,尤其维持自身在种姓中的最崇高地位。雅利安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吠陀经典记载,他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