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leix Panther核酸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
核酸免提取HBV-DNA检测方法性能评价

核酸免提取HBV-DNA检测方法性能评价张春娇;仲崇明【摘要】目的评价核酸免提取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性能.方法以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清各重复测定10次,作精密度评价;以定值标准血清重复3次测量,以偏差作准确性评价;以强阳性血清10倍倍比稀释,所得样本各重复3次测定,以示值与测定平均值作相关性分析,作线性评价;以定值标准样本,25次重复检测,以22次能检测出阳性值(非阴性值)为标准,作最低检测限评价;将免提取法和煮沸法所得结果作比对,以评价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清精密度均<5%;定值标准血清的测量值与认定值的对数值偏差不超过±0.5;HBV-DNA在3.71E1 IU/ML-3.71E8IU/ML范围内线性关系Y=0.987X+0.071,R=0.99;免提取核酸法与煮沸法比对,Y=0.979X+0.134,R=0.99.结论 HBV-DNA荧光定量PCR免提取核酸方法检测系统性能符合YY/T1182-2010《核酸扩增检测用试剂(盒)》的要求,实验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对临床应用有较好的性能保证.【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3页(P513-515)【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性能评价;质量控制【作者】张春娇;仲崇明【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 222004;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 222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Q528+.2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 [1]。
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可反映患者体内病毒活动状况,对临床诊断、判断预后、指导用药及治疗监测起到了重要作用[2-4]。
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5]。
快速、简便、特异、灵敏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HBVDNA 检测非常重要[6-12]。
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技术评价与改进

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技术评价与改进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长,动物疾病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的动物疾病检测技术对于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传统的动物疾病检测技术1.病原学检测方法传统的动物疾病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病原学检测方法,如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鉴定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存在技术操作复杂、依赖实验室设备等问题。
2.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疾病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分析(IFA)等。
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限制了其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二、快速检测技术的评价1.核酸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病原体的基因序列来判断其存在与否,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例如,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的基因序列,进行快速检测。
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样品中病原体数量的准确测定。
然而,核酸检测技术依赖于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不太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
2.快速免疫学检测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的问题,研究者们不断改进和开发快速免疫学检测技术。
例如,快速免疫层析试纸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诊断某些疾病,如猪瘟、禽流感等。
这种方法简单、便携,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技术,非常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
三、动物疾病快速检测技术的改进1.多功能检测平台的构建传统的动物疾病检测技术通常只能对一种病原体进行检测,因此建立一种多功能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存在。
例如,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多种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2.快速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改进尽管快速免疫学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的提升。
(1)CFDA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3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性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是一种小分子的、无被膜包被的1、环状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8000碱基对(bp),分为3个功能区,即早期转录区(E区)、晚期转录区(L区)和非转录区(长控制区,LCR)。
HPV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
该病毒不但具有宿主特异性,而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人类皮肤的多种乳头状瘤或疣及生殖道上皮增生性损伤。
对于感染生殖道和肛门的HPV,根据各基因型别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险性大小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
在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中生殖道HPV感染具有普遍性,据统计70%~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会有至少一次的HPV感染,但大多数感染为自限性,超过90%的感染的女性会出现一种有效的免疫应答,在没有任何长期的健康干预时在6到24个月之间可以清除感染。
而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则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APC法有效性评价实验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APC法有效性评价实验化妆品微生物检测APC法有效性评价实验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好氧平板计数法(APC法),检查对象主要包括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控制菌(化妆品中主要对象是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产品检验、原料检验及产品防腐效能测试,是对原料、产品微生物学质量进行判定的主要手段。
绝大多数化妆品都会添加部分防腐剂以达到产品抗菌目的,目前APC法的基本过程是:将样本(或稀释后的样本)加入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后规定条件培养计数,那么按APC法,加入样本后的培养基中必然还存在样品本身固有的防腐剂,该防腐剂的存在是否能够继续产生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对检测数据是否能产生影响?从APC法标准步骤来进行分析,稀释过程(我们通常选择10倍稀释)和APC 法使用的吐温80、卵磷脂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的中和剂(吐温80、卵磷脂)是该方法为消除防腐剂干扰的主要手段。
基于上面的考虑,我们选择工厂产量最大的■■■■■作为实验样本,通过稀释效应测定和中和效应测定,来判断该品种使用APC法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一、稀释效应实验:稀释效应实验依据:任何防腐剂都存在一个最小抑菌浓度,即当防腐剂浓度低于该浓度时,防腐剂无效。
我们现有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是将样品稀释至10%,然后吸取1mL到平板,加入15mL培养基,然后放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计数,计算后得到最终培养基中含样品的数量为0.6%,那么培养基中残留防腐剂量为产品中的0.6%,在该浓度下,防腐作用是否能继续发挥作用,直接反映该稀释过程能否消除掉防腐剂的作用。
1.实验菌的选择:G-杆菌,端生孢子,菌落形态肉色,菌落生长有一定的扩散性。
2005年元月水剂储罐平台收集菌。
2.旧版■■■■■(防腐剂为卡松、酒精),新版■■■■■(防腐剂为卡松、DMDMH、酒精)。
3.实验方法:将样品配制成6%的水溶液(无菌水),然后取10mL加入90mL氯化钠蛋白胨溶液中,加入1mL已知浓度的菌液,混合均匀后放置于38℃培养箱,定期测定含菌量。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评要点

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评要点一、适用范围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用于对咽拭子、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痰液、呼吸道洗液、抽吸液或其他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中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体外定性检测。
本审评要点适用于进行首次注册申报的产品。
二、性能评估:企业应提交在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生产环境下生产的试剂盒进行的所有性能验证的研究资料,包括具体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建议着重对以下分析性能进行研究。
1.核酸(RNA)提取/纯化性能在进行靶核酸检测前,应有核酸(RNA)提取/纯化步骤。
该步骤的目的除最大量分离出目的RNA外,还应有相应的纯化作用,尽可能去除PCR抑制物。
无论检测试剂是否含有RNA分离/纯化的组分,企业都应结合检测试剂的特性,对配合使用的核酸提取试剂/方法的提取效率、提取核酸纯度等做充分的验证,提供详细的验证资料。
2.最低检测限(1)最低检测限的确定将含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真实临床样本/含有该病毒RNA片段的假病毒颗粒梯度稀释于(与适用样本一致的)适当基质中,用于进行最低检测限研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标定病毒滴度。
每个浓度梯度最少重复三次检测,以100%可检出的最低浓度水平作为估计检测限,在此浓度附近制备若干梯度浓度样品,每个浓度至少重复20次检测,将具有90%〜95%阳性检出率的最低浓度水平作为确定的最低检测限。
在进行最低检测限的确定时,应至少包括不同来源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样本,进行系列梯度稀释。
(2)最低检测限的验证选择不同来源的至少3个病毒样本(与最低检测限确定不同的病毒样本)在最低检测限浓度水平进行验证,应达到90%〜95%阳性检出率。
应提供详细的病毒液滴度的确定方法及验证结果。
3.不同区域病毒样本包容性的验证至少验证包括具有时间和区域特征性的10个不同来源的病毒样本(阳性临床样本或分离培养物),应包括最低检出限、重复性等性能的验证,病毒样本的滴度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标定。
新冠肺炎的病检测方法和准确性评估

新冠肺炎的病检测方法和准确性评估新冠肺炎(COVID-19)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传染病之一。
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病检测方法和准确性评估,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救治患者、保障公众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当前主要的病检测方法,并评估它们的准确性。
一、病原学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RNA或蛋白质来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主要采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和抗原检测。
1. PCR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病原学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扩增样本中的病毒RNA序列,进而检测病毒的存在。
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出极小量的病毒核酸。
然而,PCR检测需要专业实验室设备和技术,过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才能得到结果。
2.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一种快速病原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抗原来判断感染情况。
抗原检测具有结果快速(通常在几十分钟内)、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相比PCR检测,抗原检测的准确性稍差且易受样本质量和操作技术的影响。
二、血清学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主要采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ELISA、中和试验和免疫荧光法。
1.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特定的新冠病毒抗体来判断感染情况。
ELISA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
2. 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来判断感染情况的方法。
它可以评估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也可用于研究疫苗的效果。
中和试验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实验室条件。
3.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病毒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情况来判断感染情况。
它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也需要专业实验室条件。
准确性评估为了评估不同病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通常采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新冠病的病检测方法及准确性评估

新冠病的病检测方法及准确性评估新冠病(COVID-19)自2019年末爆发以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准确性评估新冠病的病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当前常用的新冠病病检测方法,并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估。
一、新冠病病检测方法1. RT-PCR方法RT-PCR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新冠病病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提取患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核酸,利用逆转录酶将RNA转录成DNA,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毒核酸片段,并通过荧光探针检测阳性结果。
RT-PCR方法的优点在于准确性高、特异性强,能够提供相对精确的病毒定量结果。
2. 抗原快速检测方法抗原快速检测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新冠病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抗原,使用特定的抗原抗体进行反应,并通过颜色变化或光学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抗原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便捷快速、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初步诊断。
3. 抗体检测方法抗体检测方法是一种检测人体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利用免疫学原理检测血清中的新冠病毒抗体。
抗体检测方法可以分为IgM抗体检测和IgG抗体检测,前者用于早期感染的检测,后者用于感染后产生的长期免疫的检测。
抗体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便捷性强、成本低廉,但其准确性相对较低,容易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二、新冠病病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评估准确性评估对于选择合适的病检测方法至关重要,因为不准确的结果可能会给疫情控制带来误导。
针对不同的病检测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准确性评估研究。
1. RT-PCR方法的准确性多项研究表明,RT-PCR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然而,由于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操作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仍然不可避免。
因此,在日常临床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操作的环境,以确保准确性。
实验小鼠核酸样品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检测的能力验证结果评价

实验小鼠核酸样品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检测的能力验证结果评价魏杰;张心妍;王洪;赵蓝;刘巍;李欢;付瑞;乔涵;赵萌;项新华;岳秉飞【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年(卷),期】2022(42)6【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全国范围的小鼠DNA核酸样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检测各实验室小鼠遗传质控SNP检测技术水平,推动核酸样品及SNP检测技术的应用。
方法按照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22年组织实施的“NIFDC-PT-365实验小鼠DNA样品SNP标记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方案要求,各参加实验室均获得BALB/c和C57BL/6来源的随机编号DNA盲样2份、作业指导书、rs3023177和rs3023382 SNP位点引物2对。
参与者在规定时限内提交报告和原始记录,突变位点扩增测序结果与方案预设一致时判为满意,否则判为不满意。
同时,对各实验室的PCR扩增体系及测序比对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影响小鼠核酸标准样品SNP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结果10个参加实验室在2个SNP位点的盲样测序分型上皆与预设一致,均获得满意结果。
不同扩增体积(20μL、25μL、30μL)、不同Taq酶体系(单组分与PCR MIX),以及不同的测序公司、测序方向、比对软件均未影响结果准确性。
结论各参加实验室在小鼠DNA核酸样品SNP标记检测项目上均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SNP检测技术在小鼠遗传质量评价中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总页数】6页(P505-510)【作者】魏杰;张心妍;王洪;赵蓝;刘巍;李欢;付瑞;乔涵;赵萌;项新华;岳秉飞【作者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相关文献】1.实验小鼠呼肠孤病毒Ⅲ型抗体的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2.实验小鼠肾匀浆中苹果酸酶-1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3.实验小鼠血清中酯酶-1的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4.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及其应用5.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cleix Panther核酸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赵倩;谢月娜;姚娜;李凤园;刘淼;李娜【摘要】目的对Procleix Panther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验证其分析性能及操作性能,为Panther操作系统的确认、验证研究提供帮助,并为NAT检测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测定下限、符合率、准确度、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系统稳定性等这几个方面评估核酸检测系统的操作性能及检测性能.结果本实验室对定值标准物质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测定HBV DNA的测定下限为0.5 IU/ml、HIV RNA的测定下限为2.5 IU/ml、HCV RNA的测定下限为0.19IU/ml.Panther与Tigris的联检鉴别符合率为100%.轻度和中度脂血、溶血对核酸联检及鉴别检测结果无影响.2017年Panther与Tigris相比无效测试率(3.08%)稍高.结论 Panther核酸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与厂商声明无显著差别,通量、长时间运行下的设备状态和试剂稳定性都符合实本中心验室需求,不同设备间不存在检测性能间的差异,但Panther无效测试率稍高,主要是由于硬件故障导致,可见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相当重要.并确认中轻度溶血、脂血等对Panther系统分析结果准确性无显著影响,可以满足本中心对标本的常规核酸检测要求.【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32)012【总页数】3页(P151-153)【关键词】ProcleixPanthersystem;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者】赵倩;谢月娜;姚娜;李凤园;刘淼;李娜【作者单位】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 300110;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300110;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 300110;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300110;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 300110;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30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近年来,我国采供血机构都是采用2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1遍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来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中的相关病毒的抗原/抗体和DNA/RNA,由于NAT的应用显著缩短了病毒感染的“窗口期”[1],提高了隐匿性感染的检出率,为当前血液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的要求,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这类关键设备投入使用前及应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性能验证,证明仪器可满足实验室日常检测需要。
同时增加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质控品实时监控试验性能及参加卫计委指定的室间质评活动,用于监控每天试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以及监测系统的趋势变化。
Panther是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其各个环节易控且干扰因素少,便于实验室的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
参照国内外设备性能验证的要求,并结合本实验室实际工作的需要,对Panther系统的一系列操作性能和分析性能进行了验证。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Procleix Panther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西班牙盖立复公司。
Panther所采用的试剂为Procleix Ultrio Elite Assay(盖立复);病毒鉴别探针试剂: Procleix UltrioElite HBV/HCV/ HIV,所有试剂均为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效期内使用。
Procleix Ultrio Elite(试剂批号167043,效期20180215)。
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低温离心机(日本久保田),去盖仪(瑞典PLUGGO)。
实验过程中的质控品及采用的核酸系列血清评价盘(分析灵敏度盘批号201706001,有效期20190613)购自北京康彻斯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1.2.1 测定下限。
测定下限为系统能检测到的分析物的最小含量或最低浓度。
选用北京康彻思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分析灵敏度盘进行检测,若阳性进行稀释(如稀释到原浓度的2、4、8、16倍…)后进行检测。
首次出现阴性的前一个稀释倍数为该实验的测定下限。
1.2.2 符合率(仪器比对)和准确性确认方法。
使用Panther 与本室目前正在运行的Tigris进行常规标本的平行检测。
联检至少选择25份阴性标本,25份阳性标本进行比对。
鉴别比对本次选择了20份阳性标本其中7份HBV DNA阳性、6份HIV RNA阳性、7份HCV RNA阳性。
标本的阴阳性尽可能随机排列,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通过公式计算各项性能指标,参照卫生部室间质评的通过标准,符合率≥80%以上即为确认通过。
1.2.3 干扰实验。
1)脂肪血对NAT影响的确认方法:选择已知高值标本一份,用阴性的高度脂血(TG 13.81 mmol/L)血清作为梯度稀释基质,对标本进行2倍、5倍稀释,制成中度(TG 6.9 mmol/L)、低度(TG 2.76 mmol/L)脂肪血标本,用专业的平衡液对高值标本进行2倍、5倍稀释,制成中值、低值标本作对照;分别检测HBV-DNA、HCV-RNA及HIV-RNA,从而验证脂血对NAT结果是否存在影响。
2)溶血对NAT的影响的确认方法:选择阴性新鲜全血,用滴管搅匀吹打使之重度溶血,取血清作为梯度稀释基质。
选择经试剂盒检测的阴性和阳性标本各1份,用梯度稀释基质对标本进行1倍、10倍梯度稀释,制成中度、轻度溶血标本,分别检测HBV-DNA、HCV-RNA及HIV-RNA,从而验证溶血对NAT结果的影响。
1.2.4 检测灵敏度。
应用NAT试剂对分析灵敏度盘每个浓度的HBV/HCV/HIV样本进行单人份检测,统计每个浓度样本的重复检出率。
判定标准为高浓度样本的检出率应为100%、中浓度检出率≥95%、低浓度检出率≥50%。
1.2.5 系统稳定性评估。
Panther稳定运行后,抽取其1年时间内的运行数据,统计无效工作列表率和无效检测率,评估其在较长时间内的系统稳定性。
2 结果2.1 检测下限确认结果本实验室对定值标准物质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测定下限HBV DNA为0.5 IU/ml、HIV RNA为2.5 IU/ml、HCV RNA为0.19 IU/ml。
Ultrio Elite检测试剂盒提供的分析灵敏度分别为:HIV-1 18(15.0 ~ 23.5)IU/ml,HIV-2 10.4(8.9 ~12.6)IU/ml;HCV 3(2.5 ~ 3.9)IU/ml;HBV 4.3(3.8 ~ 5.0)IU/ml,本试验满足试剂说明书要求,确认通过。
2.2 符合率(仪器比对)和准确性确认使用Panther 与Tigris进行常规标本的平行检测。
50份联检及20份鉴别样本的两台仪器检测结果一致,通过公式计算性能指标,Panther 与Tigris的联检及鉴别定性检测符合率为100%。
参照2017原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准确度为100%。
本实验室Panther混样联检及拆分定性检测符合《核酸检测项目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中正确度性验证通过标准。
2.3 干扰实验采用Panther对中低度脂肪血标本和中低值对照标本进行联检、HBV-DNA、HCV-RNA及HIV-RNA鉴别检测,结果一致。
制成的中轻度溶血标本进行联检、鉴别检测,与经试剂盒检测的对照阴阳性标本检测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中轻度脂血、溶血对核酸联检及鉴别检测结果无影响。
2.4 检测灵敏度本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指标见(表1),符合试验要求,验证通过。
2.5 系统稳定性评估2017年1—12月,Panther系统稳定运行后的检测情况总测试数50 653,无效测试数1 560,无效测试率3.08%,仪器故障总次数22,平均每月仪器故障次数:1.8。
3 结论有效开展核酸检测系统使用前的确认活动是NAT的前提,是降低实际运行过程中风险的有效手段[2],葛红卫等[3]提出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实验室除在血液检测方法使用之前还应在一定周期内,对已经过确认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进行性能验证,识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倚,并及时加以纠正。
卫计委在全面推进血站NAT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中要求建立NAT实验室质量体系,为实现血液安全与之相关的过程均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和确认。
另外本实验室每年定期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澳大利亚室间质评(CITIC)也是动态评价核酸检测系统性能的必须质量保证活动。
表1 血清盘检测结果检测项目编号浓度(IU/ml)总样本数(n)检测阳性例数(n)检出率(%)HBV DNA 2017-HBV-1~2017-HBV-19 12 19 19 100 HBV DNA 2017-HBV-21~2017-HBV-39 4 19 19 100 HBV DNA 2017-HBV-41~2017-HBV-58 1 18 10 55.56 HCV RNA 2017-HCV-61~2017-HCV-79 20 19 19 100 HCV RNA 2017-HCV-81~2017-HCV-99 6 19 19 100 HCV RNA2017-HCV-101~2017-HCV-117 1.5 17 17 100 HIV RNA 2017-HIV-121~2017-HIV-139 75 19 19 100 HIV RNA 2017-HIV-141~2017-HIV-159 25 19 19 100 HIV RNA 2017-HIV-161~2017-HIV-178 5 18 18 100考虑到Panther 与Tigris 2套NAT系统并行检测,仪器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本实验设计了采用献血标本进行仪器比对的测试。
从联检及鉴别结果可以看出2台仪器检测结果一致。
在10份卫生部核酸室间质评标本中,两种核酸检测系统全部正确检出,这表明两种系统均能较好地胜任日常NAT工作。
在操作性能方面,TIGRIS的检测通量大,可以实现每天1 000人份标本的检测,Panther升级后可实现750人份检测,通量比TIGRIS 系统稍少,但是Panther比TIGRIS灵活,每套试剂只需要一套校准品,24小时内随时上标本进行检测,而TIGRIS每个列表均需要跟校准品和质控品。
但是Panther在检测累计达到一定数量后,可能出现稳定性下降的现象,每周需要重启设备进行自动校准,以减少仪器故障发生的频率。
NAT结果受脂肪血和溶血等干扰因素的影响[4],但是通过本试验数据可以看出,一定浓度的脂肪血和溶血对联检及鉴别的定性检测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
在实际工作中,标本的采集、离心处理保存不当,均会造成核酸酶污染的假阳性或病毒核酸降解的假阴性,从而影响NAT结果的真实性,故标本的前处理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