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合集下载

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具体生动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学习的任务,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内容过于抽象,缺乏细节描写和形象化的语言,导致作文显得单调乏味。

所以,如何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具体生动,成为了家长和教师们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小学生的作文写作。

一、引导学生观察与体验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而体验是写作的源泉。

为了使小学生的作文更加具体生动,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透过观察去感受、体验它们。

例如,在校园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小动物、操场上的活动等,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然后再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经验出发,写出更加具体生动的作文。

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写作的灵魂,它能够使作文的内容具象化,并让读者产生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我们可以运用想象力让学生进行“看图作文”等活动,通过图画和图片让学生触发联想,并且要求他们经过思考后,用文字来表达出图画中的细节和情景。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对抽象概念的恐惧,使他们的作文更加具有形象感。

三、让学生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文的血肉,它可以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注意他们的衣着、动作、表情等,然后进行描写;或者让学生观察自然景物,注意它们的色彩、形状、气味等,再进行描写。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事物中的细节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例如让学生观察某个物体的细节特征,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细节来进行描述。

四、鼓励学生运用感官语言在作文中运用感官语言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文中所描写的事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感官语言,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语言训练。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感官词语来描述物体的外貌、声音、味道等,或者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感官刺激的事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出相关的感觉和体验。

小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小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四、词句积累法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地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地是扩充一些精妙地词语和生动地句子.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地孩子来说,地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地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地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地良好环境.、卡片积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我准备了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每当他学完一篇新地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总是指导他收集较好地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地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地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如“颜色”地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地、弯弯地、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有时吃水果,我就会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地特点地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这种卡片积累法需要家长有足够地耐性和恒心,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游戏积累要活跃孩子“写话”地思维,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地事物.因此词句地积累应联系生活地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太重地学习压力,我常常以各种游戏地方式来激发孩子说话地兴致. ()、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如孩子带回数学试卷,他得了一百分.此时,我故意问他:“你地心情怎样?”“我高兴极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笑着又问他:“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他想了想,说:“我开心极了!”我又鼓励他多换几种说法,孩子经过思考和查书寻找,最后竟找出了好几种都能表示“高兴”地词语.()、仿一仿,看谁仿得像?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地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地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在公园里散步.我指着草坪说:“小草钻出来.”孩子抬头四处望望,跟着说:“太阳升起来.”我又说:“嫩绿地小草钻出来.”孩子说:“火红地太阳升起来.”“嫩绿地小草从土里悄悄地钻出来.”“火红地太阳从山上慢慢地升起来.”这样地训练,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想一想,用怎样地话儿来形容?外面下雨了,我让孩子去听一听,雨声是怎样地?看一看,滴落下来地雨花是怎样地?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湿了自己地手,感觉是怎样地?孩子兴冲冲地跑出去体验,可回来时却皱起了眉头,“妈妈,我会学那种雨声,可不知用什么词来说?”我提醒他:“你去找你收集地表示“声音”地词语卡片.”孩子一查,果然找到了好几个写雨声地词语:沙沙、哗哗、淅淅沥沥.我说:“你读读这些词语,再仔细听一听,用哪个词最合适?”孩子听了听,又想了想,说:“外面下雨了,沙沙地响.”我提示说:“雨滴落下来,形成——”“一朵朵白色地雨花.”“用手轻轻地接着,感觉——”“真凉啊!”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从留意生活地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地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比一比,谁想得妙?主要是培养孩子丰富地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有时,我有意地带引导孩子观察天上地云彩,我说:“一团一团地白云像棉花.”孩子想了想,也说:“一堆一堆地白云像墙壁.”我又说:“天上有个雪人儿在对我笑.”他朝向远处地天边,看了看后说:“天上有个小白兔在蹦蹦跳跳.”适当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开发孩子地语言思维能力.一天,我同孩子一起逛商场.忽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正在玩气球,我对孩子说:“你能把气球想像成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吗?”孩子眨着调皮地眼睛,冲着我说:“气球在跳舞.”“能说得再详细些吗?什么样颜色地气球,在什么地方,怎样地跳舞呢?”孩子思索了一会儿,得意地说:“又红又圆地气球在空中开心地跳舞.”我连声夸奖,买了个气球作为奖励,孩子高兴地拿着气球真地跳起舞来. 这样地活动多在生活中开展,孩子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地喜悦,比起单一地听课,比起枯燥地家教,比起紧张地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五、积极鼓励法不管我们使用哪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写话”,但我认为最好地方法还是“积极鼓励法”.对于处在低年级地孩子来说,“写话”就如同幼儿“丫丫学语”一样艰难.家长要想做好孩子地启蒙老师,就应像期待宝宝喊出第一声“妈”、“爸”那样耐心而充满希望.对孩子地要求不能过高,“话”中出现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鼓励、表扬.鼓励地方法有多样:或用喜悦地神情大声朗读孩子地“佳作”;或让孩子邀请家里地其他成员、邻里地叔叔、阿姨,来听一听,评一评“自己地佳作”;或将“佳作”直接发表在电脑网页上、家里地墙壁专设地“美文栏”里,并在好词好句下面划上醒目地红色波浪线,表示这里最精彩;或利用周末带他去公园玩玩,去他喜欢地地方转转;或赠送他平日里最喜爱地一件礼物等等. 只要让孩子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成功地愉悦,使他对于“写话”产生浓厚兴趣,由爱说、爱写到能想着说,能认真写,这就等于说孩子真地“入门”了.。

小学作文如何做到生动具体

小学作文如何做到生动具体

小学作文如何做到生动具体在我看来,要让小学作文生动具体,那可得下一番功夫。

这就好比做菜,得有新鲜的食材、合适的调料,再加上精心的烹饪,才能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写作文也是如此,得有丰富的内容、细腻的描写,还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才能写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文。

就拿我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有一年暑假,爸妈带我去了乡下的奶奶家。

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子,四周都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边流过。

一到奶奶家,我就像脱缰的野马,满村子疯跑。

那天午后,阳光特别灿烂,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约好一起去溪边捉鱼。

我们带着小水桶、渔网,兴冲冲地奔向溪边。

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像一条流动的银色丝带。

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还有一群群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哇,好多鱼啊!”一个小伙伴兴奋地叫了起来。

我们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踏入水中。

溪水凉凉的,舒服极了。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了那些小鱼。

“看,那儿有一条大鱼!”另一个小伙伴压低声音喊道。

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肥肥的鲤鱼正悠闲地在水底游动。

我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地把渔网撒下去。

可是,那鱼机灵得很,尾巴一摆,就从网缝里溜走了。

“哎呀,就差一点儿!”我懊恼地叫着。

小伙伴们也都纷纷尝试,可每次都让那些鱼儿逃脱了。

“这可怎么办呀?”大家都有点着急了。

这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们可以在溪的下游用石头和泥巴筑起一道小坝,把水拦住,这样水浅了,鱼就跑不快了。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说干就干。

我们有的搬石头,有的挖泥巴,忙得不亦乐乎。

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下来,我们也顾不上擦。

经过一番努力,小坝终于筑好了。

溪水被拦住,下游的水变得浅浅的。

“哈哈,这下看你们往哪儿跑!”我们欢呼着,再次拿起渔网,开始捉鱼。

这次,那些鱼儿果然跑不快了,我们很轻松地就捉到了好几条。

“哇,我捉到一条大的!”“我也捉到了!”小伙伴们兴奋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把捉到的鱼放进小水桶里,看着它们在桶里游来游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如何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实用经验分享

如何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实用经验分享

如何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实用经验分享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经验,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1. 激发想象力和观察力想象力和观察力是写作的基本功,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构思并描绘出生动形象的情景和人物。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进行各种游戏和练习,如给学生一个图片或者一个简单的情景,让他们展开联想,讲述自己的设想。

而观察力可以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件,并进行记录和描述来培养。

这些练习将有助于学生写出更加丰富细致的作文。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写作的灵感之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如诗歌、故事、童话等,通过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描写手法,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为自己的作文积累素材。

3. 创造轻松的写作环境小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在放松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专门的写作角落,帮助学生专注于写作任务。

此外,提供一些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种有趣的探索。

不给予过多的压力和评判,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挖掘自己写作的潜力。

4.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词汇和修辞手法是写作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它们,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提供各种修辞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增加作文的生动性。

5. 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过程可能是比较困难和模糊的。

因此,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和写作阶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写作指导材料。

在指导材料中,可以包括写作步骤、写作结构、写作技巧等,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标和要求,有条理地进行写作。

总结起来,帮助小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需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轻松的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并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 实用方法解析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 实用方法解析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实用方法解析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写作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其中,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以帮助引导小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

一、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引导他们在校园或自然环境中观察事物,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细节。

比如,引导学生注意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或者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举止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观察到事物的特点,从而写出更加生动的描写。

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力训练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请学生进行游戏或故事创作等方式,鼓励他们动脑筋,展开自由的想象。

比如,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或一个图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写,培养出他们独特的想象能力。

二、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作文描写需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用具体的形象来描绘事物。

比如,不要使用简单的形容词或抽象的词语,而是使用形象的描写手法,例如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惯用语和修辞手法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

比如,学习一些形容词的具体用法,如色彩的明亮、音乐的悦耳等。

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反问等,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三、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文描写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事物的细节,并将其融入到作文中。

比如,描写一个花园的时候,可以描述花的颜色、花香的味道、花瓣的形状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除了注重描写事物的外部细节,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心理描写,描述人物的情感和感受。

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并为读者创造出更加真实、立体的形象。

四、借鉴优秀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描写,可以让学生参考优秀的作文范文。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描写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描写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描写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而写作中的描写又是让作文更加具体生动的关键。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描写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培养观察力要写出具体生动的描写,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写作的基本素材,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准确地描绘事物的特点。

引导小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可以通过组织观察游戏、鼓励他们亲自体验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在校园中带领学生观察花草树木的外形、颜色和芳香气味,或者带领他们观察动物的行动和特征,从而使他们对事物的细节进行有意识的观察。

二、用形象的词语描写在写作中,小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形象的词语和细节来描写。

形象的词语可以让读者产生直观的印象,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例如,如果要描写一只花猫,可以用“娇小可爱的花猫”来描述它的外貌;如果要描写一个清晨的景色,可以用“薄雾弥漫的田野,太阳嗅鼻的光辉”来描绘。

通过大胆运用形象的词语和细节,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更加丰富有趣。

三、运用五感描写为了使描写更加具体生动,小学生应该学会运用五感来描写事物。

眼观、耳听、鼻嗅、口尝、手捏,通过五感的感触,可以让描写更具有立体感。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五感去感受事物,然后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感受。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不同材料的质感,并描述它们的触感是柔软、光滑还是粗糙;或者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用形容词来描述不同声音的音量、音调和节奏。

通过运用五感描写,小学生的作文将更富有感染力。

四、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是描写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富有表现力。

引导小学生学会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使他们的描写更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将春天形容成一个醒来的女人,描述她轻盈的步伐和灿烂的笑容;或者让学生将雨水比喻成天使的眼泪,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雨水的轻柔和飘逸。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小学生可以写出更加别致和生动的描写。

五、创设情境进行写作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描写,可以为他们创设情境进行写作。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作者:代文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把握好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按大纲规定‎进行作文教‎学。

《大纲》要求低年级‎: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不拘形式,自己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大纲》要求中、高年级: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其次,作文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留心生活‎,感悟生活,认识事物,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要转变‎观念打破以‎往陈旧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作‎文不感到厌‎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主‎自愿的写作‎。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要求学生把‎课外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观察人物时‎要提醒学生‎,不光注重他‎的五官衣着‎,更要留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他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说和‎做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你对他的所‎做有什么看‎法?观察事物要‎抓住它的特‎征。

如:“花”,抓住它开放‎时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气味‎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定时‎抽查学生的‎观察日记本‎,对其中写得‎生动、具体的片段‎,适当进行点‎评。

二、指导学生描‎写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写作时抓住‎“细节”才能使人物‎生动形象的‎再现。

描述“细节”时教师要作‎具体安排、细微引导。

例如;一天早晨我‎从讲台上走‎下去,把教室的日‎光灯关掉了‎,我就让学生‎观察这个细‎节然后口述‎。

当提问时第‎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把灯了‎。

”对他的回答‎我表示肯定‎。

作文写得生动具体的小技巧

作文写得生动具体的小技巧

作文写得生动具体的小技巧
许多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写作文,那是很苦恼的事情,然而,我在教学中得出,只要按照以下方法去写作文,你的文章一定会越来越生动。

1、(人物神态或修饰语)+动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你想好人物会有哪些动作,然后,你想好这个人物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情或神态,也可以加上一些修饰语。

例如:
母亲走了。

“走”是个动作,这样写就显得不生动,也不具体,让读者感到很空洞。

如果在走的前面加上神态或者修饰语,那就生动了。

“母亲叹了口气摇着头走了。


“叹了口气摇着头”可以看成是人物的神态或者表情。

2、(动作、神态)+语言
人物说话都是有神态或者动作的,如果一篇文章就是你说我说他说,显得有些单调枯燥,而且让人觉得有些平铺直叙,因此,在写人物的语言时,你一定要想好人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动作或者神态。

例如:
母亲说:“我走了。


可以改成:母亲摇摇头,叹了口气说:“我走了。

”3、描写外貌+抒情或议论
如果只是为了写外貌而外貌,这样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母亲满头银发。

改成:母亲满头银发,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或者:母亲满头银发,看上去显得苍老。

4、事物具体化
如:我喝了一杯饮料——应该改成:我喝了一杯奶茶。

他拄着拐杖走了——应该改成:他拄着一根两头磨得光溜溜的已经破了的竹拐杖慢吞吞地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2015-05-29 钟文博小学好教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让同学们建立两个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

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就不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库满满”。

有空闲时拿出来一读,加强记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找出来。

如果读的时候文思有所触发,不可以随手写下来,或片断,或文章。

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

同学们可以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

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一、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

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

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

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
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

”针对这句话,我向儿子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四、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

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

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我准备了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

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总是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

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

有时吃水果,我就会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的特点的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

这种卡片积累法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和恒心,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2、游戏积累
要活跃孩子“写话”的思维,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的事物。

因此词句的积累应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太重的学习压力,我常常以各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致。

(1)、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
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

如孩子带回数学试卷,他得了一百分。

此时,我故意问他:“你的心情怎样?”“我高兴极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说。

我笑着又问他:“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他想了想,说:“我开心极了!”我又鼓励他多换几种说法,孩子经过思考和查书寻找,最后竟找出了好几种都能表示“高兴”的词语。

(2)、仿一仿,看谁仿得像?
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的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的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在公园里散步。

我指着草坪说:“小草钻出来。

”孩子抬头四处望望,跟着说:“太阳升起来。

”我又说:“嫩绿的小草钻出来。

”孩子说:“火红的太阳升起来。

”“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悄悄地钻出来。

”“火红的太阳从山上慢慢地升起来。

”这样的训练,能让
孩子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

(3)、想一想,用怎样的话儿来形容?
外面下雨了,我让孩子去听一听,雨声是怎样的?看一看,滴落下来的雨花是怎样的?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湿了自己的手,感觉是怎样的?孩子兴冲冲地跑出去体验,可回来时却皱起了眉头,“妈妈,我会学那种雨声,可不知用什么词来说?”我提醒他:“你去找你收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卡片。


孩子一查,果然找到了好几个写雨声的词语:沙沙、哗哗、淅淅沥沥。

我说:“你读读这些词语,再仔细听一听,用哪个词最合适?”
孩子听了听,又想了想,说:“外面下雨了,沙沙地响。

”我提示说:“雨滴落下来,形成——”“一朵朵白色的雨花。

”“用手轻轻地接着,感觉——”“真凉啊!”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从留意生活的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的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4)、比一比,谁想得妙?
主要是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

有时,我有意地带引导孩子观察天上的云彩,我说:“一团一团的白云像棉花。

”孩子想了想,也说:“一堆一堆的白云像墙壁。

”我又说:“天上有个雪人儿在对我笑。

”他朝向远处的天边,看了看后说:“天上有个小白兔在蹦蹦跳跳。


适当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

一天,我同孩子一起逛商场。

忽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正在玩气球,我对孩子说:“你能把气球想像成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吗?”孩子眨着调皮的眼睛,冲着我说:“气球在跳舞。

”“能说得再详细些吗?什么样颜色的气球,在什么地方,怎样地跳舞呢?”孩子思索了一会儿,得意地说:“又红又圆的气球在空中开心地跳舞。

”我连声夸奖,买了个气球作为奖励,孩子高兴地拿着气球真的跳起舞来。

这样的活动多在生活中开展,孩子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比起单一的听课,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紧张的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
五、积极鼓励法
不管我们使用哪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写话”,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积极鼓励法”。

对于处在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就如同幼儿“丫丫学语”一样艰难。

家长要想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应像期待宝宝喊出第一声“妈”、“爸”那样耐心而充满希望。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话”中出现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鼓励、表扬。

鼓励的方法有多样:或用喜悦的神情大声朗读孩子的“佳作”;或让孩子邀请家里的其他成员、邻里的叔叔、阿姨,来听一听,评一评“自己的佳作”;或将“佳作”直接发表在电脑网页上、家里的墙壁专设的“美文栏”里,并在好词好句下面划上醒目的红色波浪线,表示这里最精彩;或利用周末带他去公园玩玩,去他喜欢的地方转转;或赠送他平日里最喜爱的一件礼物等等。

只要让孩子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成功的愉悦,使他对于“写话”产生浓厚兴趣,由爱说、爱写到能想着说,能认真写,这就等于说孩子真的“入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