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的税收筹划(一)(精)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合理筹划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合理筹划每到年关,笔者总会接到一些咨询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电话,他们比较关注这笔年终奖到手的能有多少,如何发放能更好地保护雇员的收益。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详细地了解年终奖征税问题,现将年终奖的税收政策及常见的处理方式作个总结。
一、税收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法[2005]9号)(以下简称“国税法[2005]9号文”)的规定,全年一次性取得的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将雇员取得奖金的当月工资薪金和费用扣除额进行对比,可以将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分为两种处理:如果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如果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费用扣除额,应纳个人所得税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适用税率根据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假如一雇员每月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为4000元,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5000元,则该雇员应纳个税的计算方法为:15000÷12=1250,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为3%和0,则该雇员应就年终奖缴纳个税=15000×3%=450(元),税后所得=14550(元)。
如果雇员每月的工资为3000元,其余条件仍不变,则其个税的计算方法为:15000÷12=1250,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为3%和0,则该雇员应缴个税=(15000-3500+3000)×3%=435(元),税后所得=14565(元)。
二、税务筹划1、避开“缩水去”企业在进行年终奖发放过程中,应当事先筹划,否则,就有可能产生多发一元奖金,多缴上千元个税的情况。
如仍以雇员每月工资4000元为计,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根据上述方法,可得该雇员应缴纳的个税=540元;如果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001元,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为10%和105,该雇员应缴纳的个税=18001×10%-105=1695.1元。
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

根据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年终奖属于一次性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方式为累进税率法,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然而,针对年终奖的纳税筹划,个人可以通过一些合法的途径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下面将介绍一些年终奖纳税筹划的方法。
1.分割年终奖发放时间企业可以将年终奖的发放时间分割成两个或多个月进行发放,从而减少年终奖被高额累进税率所吞噬的情况。
比如,将一部分年终奖在12月发放,另一部分在次年1月或者2月发放。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年终奖的纳税额,让个人所得税呈现出平稳的变化趋势。
2.合理安排薪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降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比如,可以将年终奖以奖金或者股票的形式给予员工,这样可以通过延迟支付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收入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
3.合理使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一些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个人可以适度利用这些扣除项目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通过这些扣除项目,可以有效地降低年终奖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4.合理规划年终奖的数额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年终奖的数额进行合理规划。
比如,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和公司的经济状况,适当调整年终奖的数额,使其在不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前提下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5.合理安排社保规模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社保规模。
由于社保是在税前扣除的,因此合理安排社保规模可以降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企业可以让员工选择缴纳不同的社保金额,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年终奖纳税筹划的一些方法,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在进行年终奖纳税筹划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使每一份年终奖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实际收益。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点的计算非常简单 ,只要按照个 人所得税税率表各级税距的上限乘 以
1 2 f l J 可得 出。这些临界点分别为 1 8 o o o  ̄、 5 4 o o o  ̄、 4 2 o o  ̄ 、 6 4 O O O O 元 、9 6 0 o 0 o 元。不过 , 这种 临界点 附近 “ 多发少得”的现象在奖金增 加幅度大到一定数额( 或称 “ 平衡点 “ ) 时叉会消失 ,重新回到奖金增加 的幅度大于纳税额提高的幅度的状态 。笔者对平衡点进行了测算 。以
2 8 3 .3 3 元 间任意数的税后奖金都小于税前t  ̄, k . 1 8 o 0 0 元税后奖金1 7 4 6 0
元 。同理 , 这样 的区间还有 : 5 4 0 0 0 — 6 0 1 8 7 .5 O 元等。在这些区间内, 企业增大发放年终奖的数额 ,不但 不会使员工税后所得增加 , 相 反,
华人民共 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4 8 号) 规
定,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从原来的2 0 0 0 元提高到3 5 o o N, 级 ,第 1 级税率为3 %。修改后 的个人所
得税法于2 0 1 1 年9 月1 日 起施行 ,其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表 l 。 个人取得的年终奖属于工资薪金收入的范畴 ,应根据税法对工资 薪金所得的规定征收个人 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的年终奖 ,单独作 为一 个月的工资 、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 年终奖负担 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 1 ) 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 ( 或等于 ) 税法规定 的费用扣 除
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

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全年一次性奖金在企业管理中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措施,可激励员工在业绩和绩效方面取得更好的表现。
一次性奖金也需要进行税务筹划,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税额,让员工能够获得更多实际收入。
本文将就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进行详细探讨。
一、了解税法相关规定在进行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税法相关的规定。
税法对于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式和税率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一次性奖金的税收政策也可能不同。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税法和相关政策,以准确合规地进行筹划。
二、选择合适的税务筹划方式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务筹划,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分批发放:将一次性奖金分批发放给员工,使得每一批奖金都控制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从而减少每批奖金的税率,最终减少员工的纳税额。
2. 调整发放时间: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税法规定,合理调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时间,可以将税款分摊到多个年度中,降低纳税额。
3. 考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根据当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规定,合理控制奖金金额,使得员工的奖金收入能够尽量避开起征点,并减少应纳税额。
以上筹划方式主要是从发放方式和时间上对一次性奖金进行筹划,通过合理的分配和调整,能够有效减少员工的纳税额,使员工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收入。
三、了解个税优惠政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针对一次性奖金往往有一定的个税优惠政策,例如免征、减免或者税收优惠等。
对于这些政策,企业和员工都需要了解清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利用。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可以根据当地的个税优惠政策,合理调整发放时间或者分批发放奖金,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员工的纳税额,提高实际收入。
四、咨询专业税务顾问针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务筹划,企业和员工也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进行帮助。
税务顾问能够根据员工具体情况和当地税法规定,提供个性化的税务筹划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税额,使得员工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收入。
年终奖个税的筹划路径及案例分析

年终奖个税的筹划路径及案例分析一:年终奖个税筹划路径备注: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含年终奖)-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有人说为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要和36000元作比较呢?这个数有什么依据呢?这个数肯定不是笔者掐指一算出来的。
我们首先看居民个人工资薪金个人综合税率表,其中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而如果按照年终奖计算方式,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36000/12=3000元,按照年终奖个税税率表,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发现没此时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下,两种税率和都是3%,速算扣除为0,那么显然两者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至于为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时,就应该选用工资薪金和年终奖一起计算个税,这个就更简单了。
既然全年应纳税所得(工资+年终奖),计算是小于0的。
那就不需要纳税了,此时你还单独把年终奖拿出来算税?4:年应纳税所得额>36000元,年终奖单独计税更有利(即工资和年终奖分别计算个税),但是需要看年终奖部分是否存在盲区,如果存在盲区,则将年终奖总额,部分归入工资薪金纳税,剩下年终奖单独纳税。
具体怎么测算,本文第三部分有详细案例介绍。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案例注意:以下案例,笔者直接拿前一篇文章中的案例数据,为了辅助说明以上年终奖筹划路径图。
如果已经看过,可以略过,直接阅读本文第三部分。
本文第三部分将直接阐述,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6000元时,且年终奖存在盲区,年终奖划归多少作为年终奖,划归多少进入工资薪金计税,以此达到税收最优的筹划路径。
(一)单独计算优于综合计算(1)单独计算案例A:研发部王二,2019年每月税前工资为20000元(基本工资10000,薪级工资3000,绩效工资2800,加班费2400,津贴补助1800),代扣社保合计1050元,代扣公积金500元,2019年12月发放年终奖120000元,王二每月专项附加扣除为3500元2019年之前没有享受年终奖个税计算政策。
公司职工年终奖金税收筹划

公司职工年终奖金税收筹划汤 健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很多公司为了进一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经常会在年底对职工发放年终奖。
然而,很多公司在对年年终奖的发放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做好税收的筹划工作,经常会导致事与愿违情况的发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为此,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公司职工年终奖金税收筹划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公司;职工;年终奖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218-02很多公司会根据员工全年的工作情况,对其发放年终奖。
如果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其属于工资金的范畴。
在个人所得税交授的过程中,比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税的金额越高,其税率也相对就高。
由于当前税收制度的影响,如果不合理对年终奖金额进行规划,就非常容易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收入增加的情况。
如果不注意避开年终奖的税收盲区,就会直接造成事与愿违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减少员工的税收所得,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税收成本。
为此,有必要对税收盲区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在保证全年收入的情况下,达到合理纳税的目的。
一、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在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计税的过程中空,其主要体现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调整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其规定纳税人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直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所得,其个人所得税需要在发放过程中,由公司进行代缴。
2.其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应该根据年终奖除以12后的商数,并有效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1]。
3.如果当月工资的薪金不低于税法所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其所需缴纳的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当月的工资金额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可以直接从年终奖中来扣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
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

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在一年一度的年终奖季节,企业往往会给员工发放一次性的奖金以奖励员工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和表现。
对于员工来说,这笔奖金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也是一种激励和鼓励。
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如何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务筹划问题,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一些建议。
针对企业1. 把握最佳发放时机企业在发放一次性奖金时,应该考虑最佳的发放时机。
通常情况下,年底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点,因为这样可以将奖金作为员工的年终收入且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
如果考虑税务因素,企业可以选择在税务年度结束前发放奖金,员工可以将奖金作为下一年度的收入,这样可以推迟一年的税款缴纳,降低员工的税负。
2. 分批次发放奖金企业可以考虑将一次性奖金分批次发放,这样可以避免员工因为一次性奖金造成税负过重的问题。
可以将一次性奖金分成多次发放,每次发放金额不超过个人免征额,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个税负担,并可以避免收入过高导致个税税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
3. 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企业发放奖金所支付的税额可以抵减企业的应纳所得税,企业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合理享受税前扣减优惠,减少企业税负。
企业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提高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使用效果。
4. 考虑个税补缴问题企业应当注意在发放一次性奖金时,员工会收到较高额度的收入,需要提醒员工及时向税务机关进行信息申报,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时进行个税补缴。
企业也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关社会保障缴费和个税申报指导,帮助员工合理安排资金计划。
对于员工1.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优方案员工在领取一次性奖金时,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
如果员工正处在某一年的收入较低,可以选择推迟领取奖金的时间,以降低个税税率,减少个税负担。
如果员工在某一年有其他收入,可以考虑提前领取奖金以平摊收入,避免超过不同级别的个税税率。
2. 合理使用个税优惠政策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个人可以享受一些个税优惠政策,如个人免征额、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等专项扣除,员工应合理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将收入合法地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个税负担。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怎么做?

纳税筹划之个税例:王五月工资10000元,三险一金800元,专项附加扣除每月1000元。
年终奖金80000元。
方案一:年终奖单独算年收入:10000*12=120000元基本扣除:5000*12=60000元五险两金合计:800*12=9600元专项附加扣除: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 1000*12=12000元年中拿到公司奖金8万元1、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00-60000-9600-12000=38400元应纳税额=38400*10%-2520=1320元2、年终奖个税=80000*10%-210=7790元共计缴纳个人所得税=9110元。
方案二:年终奖计入综合所得年收入:10000*12=120000元基本扣除:5000*12=60000元五险两金合计:800*12=9600元专项附加扣除: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 1000*12=12000元年中拿到公司奖金8万元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00-60000-9600-12000+80000=118400元应纳税额=118400*10%-2520=9320元方案三:奖金细分化年收入:10000*12=120000元基本扣除:5000*12=60000元五险两金合计:800*12=9600元专项附加扣除: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 1000*12=12000元年中拿到公司奖金8万元,其中绩效奖4400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36000元。
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00-60000-9600-12000+44000=82400元应纳税额=82400*10%-2520=5720元年终奖个税=36000*3%=1080元共计缴纳个人所得税=68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终奖的税收筹划(一)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此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新规定的颁布及实施,大大拓展了年终奖税收筹划的空间。
年终奖的税收筹划涉及亿万工薪阶层的切身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一、年终奖税负,新办法比旧办法低,但并未给低薪阶层带来福音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俗称“年终奖”),旧办法规定,对境内个人取得的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不扣除费用,全额作为所得直接按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款。
而新办法规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其雇员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仍作为单独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具体为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见表1。
表1:新办法与旧办法年终奖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对比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年终奖(新办法)税率速算扣除数(旧办法)1(0,500](0,6000]5%02(500,2000](6000,24000]10%253(2000,5000](24000,60000]15%1254(5000,20000](60000,240000]20%3755(20000,40000](240000,480000]25%13756(40000,60000](480000,720000]30%33757(60000,80000](720000,960000]35%63758(80000,100000](960000,1200000]40%103759(100000,+∞)(1200000,+∞)45%15375新办法降低了年终奖的适用税率,例如,年终奖为6000元,旧办法适用税率为20%,而新办法适用税率仅为5%。
大大降低市民年终奖税负,年终奖将可以更多地“落袋”。
因此,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对年终奖计税方法的调整,将工薪阶层过重的税收负担降下来,改变目前以工薪税收占主体的个人所得税格局(工薪税收占个人所得税收的比重为65%)。
通过分析发现,年终奖计税方法的调整,并未给年薪在156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带来福音,而年薪超过156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从中受益,并且收入越高,受益越多。
(详见第4、5部分)。
因此,要真正减轻低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应增加扣除项目或提高扣除标准。
二、年终奖税负,理论算法又比实际算法低,实际算法更为合理根据新办法,税务部门在实际计算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时,将年终奖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月工资薪金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而根据税收理论,速算扣除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税基×(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公式(1)因此,实际算法与理论算法的税率一致,但实际速算扣除数与理论速算扣除数存在差异,导致年终奖税负存在差额,理论算法比实际算法低。
见表2。
年终奖税收若采用理论算法,虽然符合公平原则,但是会造成年终奖的过度发放(年终奖将达到年薪所得的一半),既不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也不利于工薪税收的均衡入库,而且年终奖实际算法的不公平现象是完全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避免的(详见第8部分)。
因此,相对而言,年终奖税收的实际算法较为合理。
三、月薪应均衡发放,不宜发放季度奖和半年奖除年终奖外,工薪发放单位应运用收入分劈技术,将工资薪金尽量平均到每个月均衡发放,在累进税率下,将实现纳税最小化。
新办法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新办法同时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每年只允许采用一次。
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也按此办法实行。
而此前的规定是,除年终加薪外,数月奖金或劳动分红可单独作为一个月以全额确定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在新办法下,单位发放半年奖和季度奖,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造成月薪差距过大,使税率攀升,从而多缴税。
因此,除年终奖外,月薪应均衡发放,不宜发放季度奖和半年奖等数月奖金。
四、低薪职工发放年终奖多缴税前面的分析是就年终奖谈年终奖,或者就月薪谈月薪;下面,笔者将年终奖与月薪、全年工资薪金(以下简称“年薪”)综合起来进行税收筹划。
例1:张某年薪9000元,其中每月月薪均为500元,年终奖3000元。
则张某月薪无须纳税,而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000+500-800)×5%=135(元)若张某年薪不变,无年终奖,每月月薪均为750元,则无须纳税。
此例中,当张某有年终奖时,每月800元扣除费用没有扣完,而年终奖却要纳税,导致多缴税。
因此,国内人员年薪不足800×12=9600元,外籍人员年薪不足4000×12=48000元,不宜发放年终奖。
表2:年终奖税负理论算法与实际算法的差额级数年终奖税率实际速算扣除数理论速算扣除数税负差额1(0,6000]5%0002(6000,24000]10%253002753(24000,60000]15%125150013724(60000,240000]20%375450041255(240000,480000]25%137516500151256(480000,720000]30%337540500371257(720000,960000]35%637576500701258(960000,1200000]40%103751245001141259(1200000,+∞)45%15375184500169125表3:不同年薪区间,年终奖最佳发放额(国内人员适用)区间年薪Y年终奖E月薪M1(0,9600]0(0,800]2(9600,21600)(0,6000](800,1300]3[21600,45100]6000[1300,3258.33]4[45100,57600)[11500,24000)28005[57600,115600]24000[2800,7633.33]6[115600,129600)[46000,60000)58007[129600,364600]60000[5800,25383.33]8[364600,489600)[115000,240000)208009[489600,949600]240000[20800,59133.33]10[949600,969600)[460000,480000)4080011[969600,1669600]480000[40800,99133.33]12[1669600,1689600)[700000,720000)8080013[1689600,+∞)720000[80800,+∞)五、中高薪职工发放年终奖可节税例2:李某年薪30000元,无年终奖,每月月薪均为2500元。
则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500-800)×10%-25]×12=1740(元)若李某年薪不变,年终奖为6000元,每月月薪均为2000元。
则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000-800)×10%-25]×12+6000×5%=1440(元)此例中,李某年终奖为6000元时,年终奖税率仅为5%,低于月薪税率的10%,比无年终奖,全年可少纳税300元。
因此,国内人员年薪超过9600+500×12=15600元,外籍人员年薪超过48000+500×12=54000元,合理发放年终奖可节税,而不发放年终奖导致多纳税。
六、不论年薪多高,年终奖上限为72万元例3:王某年薪240万元,其中每月月薪均为12.5万元,年终奖为90万元。
则王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25000-800)×45%-15375]×12+900000×35%-6375=794805(元)若王某年薪不变,年终奖为72万元,每月月薪均为14万元。
则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40000-800)×45%-15375]×12+720000×30%-3375=779805(元)此例中,王某月薪已达到最高税率45%,年终奖为72万元时,税率为30%,而年终奖为90万元时,税率为35%。
年终奖为72万元比年终奖为90万元,少纳税15000元。
因此,不论年薪多高,年终奖上限为60000×12=72万元。
七、根据职工年薪所属区间,确定年终奖发放金额设国内人员每月月薪(不含“四金”等免税项目)均为M,年薪(不含“四金”等免税项目)为Y,年终奖(月薪不足9600元不发放年终奖)为E,则Y=M×12+E公式(2)设税率为t,速算数扣除数为S,月薪税收为TM,年终奖税收为TE,年薪税收为TY,则TM=(M-800)×t-S公式(3)TE=E×t-S公式(4)TY=TM×12+TE公式(5)根据上述税率表和计算公式,运用税负平衡点法和试错法,并借助电子表格,可得表3。
表3中,当年薪为45100、115600、364600、949600、1669600元时,存在两个节税点。
例4:赵某年薪为45100元,年终奖为6000元,每月月薪为3258.33元。
则赵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258.33-800)×15%-125]×12+6000×5%=3225(元)若赵某年薪不变,年终奖为11500元,每月月薪为2800元。
则赵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800-800)×10%-25]×12+11500×10%-25=3225(元)此例中,多发年终奖,少发月薪,年终奖税率上升,而月薪税率下降,年终奖税收增加的幅度恰好等于全年月薪税收减少的幅度,处于税负平衡点。
根据表3,年薪不同,年终奖也不同。
比如,在第2区间,年薪Y∈(9600,21600),则年终奖E∈(0,6000]且月薪M∈(800,1300)最节税。
比如,在第3区间,年薪Y∈[21600,45100],则年终奖E=6000元,月薪M∈[1300,3258.33]最节税。
工薪发放单位应估算职工的年薪,根据职工年薪所属区间,确定年终奖和月薪的发放金额。
表4:不同年薪区间,年终奖最佳发放额(外籍人员适用)区间年薪Y年终奖E月薪M1(0,48000]0(0,4000]2(48000,60000)(0,6000](4000,4500]3[60000,83500]6000[4500,6458.33]4[83500,96000)[11500,24000)60005[96000,154000]24000[6000,10833.33]6[154000,168000)[46000,60000)90007[168000,403000]60000[9000,28583.33]8[403000,528000)[115000,240000)240009[528000,988000]240000[24000,62333.33]10[988000,1008000)[460000,480000)4400011[1008000,1708000]480000[44000,102333.33]12[1708000,1728000)[700000,720000)8400013[1728000,+∞)720000[84000,+∞)表5:年终奖临界点税收跳空缺口级数年终奖临界点年终奖税收跳空缺口1-26000275-13=-2752-3240001375-275=11003-4600004125-1375=27504-524000015125-4125=110005-648000037125-15125=220006-772000070125-37125=330007-8960000114125-70125=440008-91200000169125-114125=55000由于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扣除费用为4000元,根据表3可得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