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用含义
第4节 语用意义

(7)出于谦虚的需要
(8)出于拒绝的需要
4、违反方式准则:
(1)故意晦涩难懂。
(2)故意制造歧义。
1、违反量的准则:提Fra bibliotek适量的信息(1)有意减少信息量。
(2)有意增加信息量。
2、违反质的准则:
(1)有意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有意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违反关系准则:
(1)出于应对的需要
(2)出于讽刺的需要
(3)出于提醒的需要
(4)出于幽默的需要
(5)出于逃避的需要
(6)出于文艺的需要
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 朝学士秦少游写的一副对联云:
第四节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指话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所表现的意义。 语用意义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语面意义,包括语境意义和意 图意义。 二是语用含义,包括言外之意和预
设。
言外之意,又称句子的语用含义或 会话含意。从接受的角度说,它是受话 者根据发话者的话语推导出的语用意图。 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言外之 意。
(3)故意重复罗嗦。
词的语用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酸甜苦辣; 4 移就性相仿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把适用于说明某事物性状的词语用于另一事物; The room was easily traced by the noise that was coming from it It didn’t sound studious noise
由于red和read过去分词谐音;本句实际上说从来没有人读它
2 主观体验性Subjective experientiality
1个人的主观理解
南瓜pumpkin
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看到南瓜可能会想起苦日子;南瓜 与艰难的岁月联系在一起; 而美国人会想到Thanksgiving Day Halloween;南瓜与幸福生活紧密相连;
2词的感情色彩意义 a 一组意义相同 而语音形式和感情色彩各异的词
意义 人群;群众
身体超重 体重过轻
中性 crowd
overweight underweight
褒义
gathering; assembly portly slim
贬义 mob
tubby skinny
b 词的本义在具体语境中发生感情色彩意义的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还不清楚说话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然而一旦 有具体的语境介入;hand在各句中的语用意义就明确了: 假设在画廊里;a句的语用意义是画只能眼看;不可手触; 假设在某修理部;b句的语用意义是未经培训;缺乏技术; 假设在教室里;c句的语用意义是请你用手将我要用的笔递给 我; 假设在教师办公室里;d句的语用意义是学生已经交上了自己 的课外作业;
二 语用意义的特点
1 原词附属性Etymological subsidiarity 2 主观体验性Subjective experientiality 3 词义不确定性Meaning uncertainty 4 概念临时性Conceptual temporality 5 语境共生性Contextual interdependency
语用意义

一、什么是语用含义语用含义又叫言外之意,指人们利用语境表达出与话语表面意义不符甚至相反的意义。
语用含义常常表现出发话人话语交际时的真正的话语意图和交际目的。
例如:“今天有点儿冷。
”这句话本身没有歧义,表示“今天的气温比较低”的意思。
这是它的一般的和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叫做“语言意义”。
但在不同的情景下它的话语意图和交际价值就有所不同。
例1冬天的傍晚,主人和客人在聊天,客人坐在窗下,窗户开着。
忽然一阵寒风吹进来,客人对主人说:“今天有点儿冷。
”在本例中,它表示客人想请主人把开着的窗户关上。
例2冬天的早上,孩子背着书包要去上学,妈妈对孩子说:“今天有点儿冷。
”在本例中,母亲在提醒孩子应多穿一点儿衣服。
例3冬天的一个星期天,男朋友邀请其女友去公园,女友说:“今天有点儿冷。
”在本例中,女友试图拒绝男朋友的邀请。
这些同特定的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是难以穷尽列举的。
它们制约和规定了“今天有点儿冷”这句话的临时的、具体的和个别的意义。
这样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是在特定语境中表现出来的语用含义。
二、语用含义和什么有关1、话语意图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通过语用含义表达出来的话语目的或者动机就叫做“话语意图”。
2、语境语境是言语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包括:话题、上下文、情景、交际双方关系、民族心理等几方面。
3、对象参与言语行为交际过程的人物,主要有发话方和受话方。
4、表达方式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包括:1)直接言语行为方式;2)间接言语行为方式。
三、话语意图1、什么是话语意图人们的言语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或者动机就叫做“话语意图”。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或者叫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例如:实行每周双休日制度以后,星期五便成了周末。
有些学生想回家度周末的,就会在星期五中午的时候问老师:——老师,今天下午有没有事情?他的话语意图实际上是:1)下午最好没有事情,我不用请假就可以回家了;2)如果有事情,希望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好请假。
2.2 二语有关术语解释

现代语言学,英汉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术语解释1. 关于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比较大的观点。
2. 对比分析代表人物拉多的主要观点。
3. 错误分析代表人物科德对错误的分类。
4.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及对教学的启示。
5. 二语习得中的认知模式。
6. 二语习得中的有接口和无接口观点。
7. 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8. 动机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9. 性格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10. 卡罗尔的《现代语言学能测试》。
11. 场依存与场独立的区别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12.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参见要点综述)10.2 难点讲解10.2.1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外语从语言习得角度来看,第一语言即儿童最早或自幼习得的母语,如英国儿童习得英语,中国儿童习得汉语等;至于第二外语,大部分学者用来泛指母语以外的语言,但有些学者对此做出区分。
王宗炎指出,按美国习惯,“外语”与“第二语言”同义;按英国习惯,外语与第二语言有不同含义,区别如下:1)外语是一门课程,不是教学用语,也不在政府部门或工商企业里使用。
例如,英语在法国、日本和中国等就是外国语;2)第二语言虽不是本国语,但被广泛用于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通常除第二语言外,还有另一种或几种语言同时使用。
例如,英语在斐济、新加坡和尼日利亚等国就是第二语言。
10.2.2 语言迁移、正迁移、负迁移语言迁移即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如母语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或者先学习的语言影响后学习的一种语言。
当一种语言对外语学习起促进作用或有利于外语习惯形成时,则产生正迁移,这时母语与目的语一般有相同的形式。
如法语和英语都有table这个单词,且在两种语言中意义相同,那么学习者就比较容易掌握该词。
当一种语言对外语学习起干扰作用或阻碍外语习惯形成时,就产生负迁移,如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会造出The classroom has 6 chairs.的句子,因为汉语表达中往往说“房间里有六把椅子”。
二语学习者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的发展

二语学习者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的发展*谢媛媛,赵越(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江西南昌330009)[摘要]语用意识在语用能力培养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意识越高,语用能力就越强。
语用意识提升不仅可以激活已有的母语语用知识,提高成人学习者对语用信息的注意力和敏感性,而且可能克服迁移带来的负面效果。
在过渡语语用能力发展的认知理论框架下,探索外语环境下提升语用意识的方法,以激活学习者的普遍语用知识,促进过渡语语用能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视野;语用意识;语用能力发展[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0)03-0079-03Pragmatic Awarenes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Development of EFL LearnersXIE Yuan-yuan,ZHAO Yue(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Nanchang330009,China)Abstract:Pragmatic awareness has an ac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bility.The more pragmatic aware-ness learners own,the better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y have.The promotion of pragmatic awareness is not only helpful to brush up learners’pragmatic knowledge of mother tongue,but also good for adult learners to raise their pragmatic sen-sitivity and avoid negative transfer.Based on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the research put forward a method of raising pragmatic-awareness to accelerate EFL learners’pragmatic competence by stimulating learners’uni-versal pragmatic knowledge.Key words:cognitive view;pragmatic awareness;pragmatic competence development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程都有清醒的意识,敏感度的高低对语言习得具有决定性作用。
语境 二语教学

语境二语教学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二语教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二语教学的定义、重要性、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能力。
无论是出于工作需要还是个人兴趣,掌握多种语言都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因此,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学习目标。
语法-翻译法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通过翻译来进行语言的学习;直接法则是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通过模仿和直接交流来学习语言;交际法则注重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情景法则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进行语言学习。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然而,二语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和学习目标各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其次,语言的学习需要时间和毅力,学习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再次,语言教学的评估和测试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了有效地进行二语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首先,教师需要对目标语言有较深入的了解,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
再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的教师指导,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学科英语教育考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第一章1.目的语:又称“目的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它强调任何语言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都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例如,无论美国学生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他们的目标语言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学习法语,法语也是他们的目标语言。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母语对目标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习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二语习得这个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被视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跨学科和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第二章1.对比分析分为“强势说”和“弱势说”两者最大的差别是目标不同strong理论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唯一原因。
强理论强调“预测”,高估比较的预测功能,过于绝对。
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
后来的实证研究证明,第一语言不是学习者错误的唯一或主要原因,比较分析很难准确预测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
弱势说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解释;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
“二”的方言义来源分析

“二”的方言义来源分析1. 引言1.1 二的方言义起源二的方言义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两","两"是表示数量的数字词,也有表示对立或对比的意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地域的不同,"两"这个数字词逐渐演变成了方言中常用的"二"。
在方言中,"二"不仅表示数字上的二,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含义。
从"两"到"二"的演变过程中,很多方言中保留了古代"两"的意义,同时还衍生出了新的含义。
"二"在方言中可以表示较少的数量或程度,例如"二毛子"表示少量的毛钱,"二斤"表示少量的重量。
"二"还可以表示轻视或不重要,如"二爷子"表示不受重视的男子。
在一些地方,"二"还表示某种特定属性或特点,如"二皮蛋"表示皮薄的鸭蛋。
"二"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况,如"二犯子"表示脏兮兮的人。
"二"在方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词语。
通过研究方言中关于"二"的用法和含义,可以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 正文2.1 二在方言中的多种含义二在方言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不同地区的方言中对于“二”的解释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地方方言中,“二”常被用来表示次等或低劣的意思,如“二货”、“二百五”等,通常表示不中用或低劣的人或物。
在广东话中,“二”还表示“傻”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糊涂或愚笨的状态,例如“二佬”、“二瓜”等。
“二”在某些方言中还表示两个或第二个的意思。
在四川话中,“二”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上的第二个,例如“二哥”、“二姐”等,表示家中排行第二的哥哥或姐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用含义的推导有助于组成广义的同义句群。
第3页/共43页
2、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 —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76年 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格 赖斯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第9页/共43页
“会话含意”的推导: 利用“量”的准则推导的语用含义:
例一: 记者:社会上到处在议论,你们公司的
一个保安把顾客打成重伤。你能否谈一谈, 这个保安因什么事情与顾客发生争执?他 与顾客是否以前有过什么过节?这一事件 对贵公司的声誉是否造成不良影响?
经理:我们已经把这个保安开除了。
第10页/共43页
第15页/共43页
会话含义的特征: A、语境依赖性: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会话含义。
B、不可分离性:指某一命题信息在相同的语境下可 以产生相同的含义。 比如交际双方都知道“小王是一个吝啬鬼”。 小王把自己的钱袋看很紧。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很大方。
C、可推导性:含义产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一 定的语境因素推导出来的。
第16页/共43页
第20页/共43页
3、利奇,礼貌原则 既然要遵守合作原则,为什么又要故意
违反合作原则?布朗、列文森和利奇等人, 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与格赖斯的 合作原则相益补的礼貌原则。
第21页/共43页
A、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么点小事,天天跟我过不去,心胸只有 针眼大******
这时王总正朝员工A和B走来。 员工B马上大声说:要说泰国政局也 太不稳定了,红衫军居然敢跟政府对 抗……
第12页/共43页
利用“方式”准则推导的语用含义 :
例一: 小王是某公司的电梯看管员,朋友给 他介绍对象小李,第一次见面,小他问小 王:“你在单位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小王回答:“我分管全公司上上下下 的工作。”
B、质的准则:努力使你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第7页/共43页
D、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 避免歧义, 避免啰嗦, 井井有条。
欣赏电影片段《打死我也不说》
第8页/共43页
合作原则的遵守和违反
双方违反合作原则有几类: A、说话的一方悄悄地,不让听话人发觉 地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将听话人引入歧途,上 当受骗。 B、说话人宣布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 C、说话人可能有意地不去遵守某一准则, 但他相信听话人会觉察出这一点,并会认为他 们仍然是合作的,而听话人也知道,说话人并 不是存心让他受蒙蔽。
布什:“当时没有算到胜利这么快就到来。”
第5页/共43页
主持人:“难道这是整场战争中唯一的失 算?那后来伊拉克发生的动乱、到处蜂起 的游击突袭,加上美军遭受的重大伤亡, 难道都不是失算?难道都是原本计算之内 的?”
布什:“不,那都是同一个失算造成的结 果。”
第6页/共43页
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 A、量的准则: 所说的话应包括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语用含义
❖ 语用含义的定义和价值 ❖ 合作原则 ❖ 礼貌原则 ❖ 幽默原则
第1页/共43页
1、什么是语用含义? 句子本身的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这 个句子表达的实际意义有时是不同的, 我们如何真正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真 正意思。
第2页/共43页
语用含义的重要价值
❖ 语用含义不是揭示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告诉 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利用“质”的准则推导的语用含义:
例一: 甲:听人家讲,你昨天的臭豆腐生意特别 好,一天下来赚了不少啵? 乙:那是的,我昨天赚了一个亿!
例二: A:你可不要乱来啊,我爸可是城关派出 所的所长。 B:嘿,我爸还是公安部长哪。
第11页/共43页
利用“关系”准则推导的语用含义:
例一: 员工A和员工B在聊天。 员工A:王总真不是个东西,就为这
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特别是“合作原则”:谈话双方都怀着 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 解,共同配合。
第4页/共43页
2004年美国大选辩论会上,主持人以伊 拉克战争及伊拉克现状质问寻求连任的布什 总统。
布什:在战争与后来的处理中有“计算错 误的地方。”
主持人:“究竟是什么地方计算错了?”
第18页/共43页
于范玲:94次,这个我跟你说句实话, 那我不好回答你,我不太清楚这个问题, 这也可能不是什么,你说问题也可能不是 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一会儿找输血科和护士长,你可能一下 子就说清楚了,就是一目了然的东西,就 是我不太清楚这个东西。
第19页/共43页
练习三:分析将军与失职部属的对话,利用合作 原则推导会话含义。 将军: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南西(部属的妻 子)和三个孩子。 部属:我为将军作过贡献,我为将军做过贡 献......
练习:请利用“合作原则”推导语用含义。
1、 背景:《新闻调查》栏目记者对山西矿难的采 访,矿主殷三接受采访,不愿承认某一矿井事故与自 己有关。
记者:比如说出事的这个矿,王全全探矿,这个矿跟 你是什么关系? 殷三:他们自己的矿。 记者: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殷三:没有。 记者:他们不需要向你们交什么承包费吗? 殷三:就是承包费,就是有110万承包费。
第17页/共43页
2、在《患者住院67天花掉140万,高昂药费未 能挽回生命中,《新闻调查》栏目记者采访医院 工作人员。 记者:130多万还有漏收的? 于范玲:对。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呢? 于范玲:就是因为他这个病太重了,他要求我们 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全力抢救的代价就是高额医 疗费。 记者:那 这个一天之内在这个帐单中输血费收了 94次是不是意味着输了94袋血?
第13页/共43页
例二: 同学A:你爸对你可真好! 同学B:他对我好,什么事都关心,天凉了要 加衣服啦,晚上要注意休息啦,上街要小心车子啦, 有时间要锻炼身体啦******
第14页/共43页
练习一:请给下列对话填补上不同的话语,以使话语产 生不同的含义。
1、王:下午踢球去吧! 胡:
2、甲: 乙:他连假期都没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