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共127页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血浆脂蛋白主要特征:
各类脂蛋白颗粒的密度及体积
0.95
乳糜 CM 微粒
VLDL
1.006 1.02
IDL LDL HDL2 CM残粒 Lp(a)
1.10
1.15 1.20
HDL3
直径(nm)
10 20 40
60 80 500
5
大致为球形颗粒,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疏水性的内核和 亲水性的外壳。内核由不同量的CE与TG组成,表层由载脂 蛋白、PL及FC组成,FC及PL的极性基团向外露在血浆中。
血浆脂蛋白分类:
超速离心法: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
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分离方法 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质的表面电
从而介导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进一步调 节细胞外脂蛋白的水平。
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LDL受体是一种多功能蛋白,由836个氨基 酸残基 组成36面体结构蛋白, 分子量约115kD, LDLR由五种 不同结构域组成
LDL受体结构
(1)亲和性:
其配体为ApoB100和ApoE,能与含这些载脂蛋 白的脂蛋白结合,故其又被称为ApoB-E受体。 ApoB48不是其配体。
(2)功能:
在细胞结合、摄取和降解LDL及其它含ApoB100
的脂蛋白(如VLDL、β-VLDL )过程中起中介作 用,对维持细胞和全身胆固醇平衡起重要作用。
注:β-VLDL为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一种异 常血浆脂蛋白。与正常VLDL比较: ①密度范围相似,但琼脂糖电泳相当于 β-LP的位置; ②在组成上,其核心富含CE,主要Apo 为ApoE,而ApoC含量远较VLDL少。
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武汉大学医学部周新涂建成主要内容一、血浆脂蛋白二、载脂蛋白三、脂蛋白受体四、脂蛋白代谢五、神经鞘脂代谢六、脂蛋白代谢紊乱七、脂蛋白代谢紊乱与AS八、高脂蛋白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九、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学评价第一节血浆脂蛋白脂蛋白属于一类微溶于水的脂类复合有多种存在形式共同的形态特征.核心,不溶于水的TG和CE。
表面,覆盖有少量蛋白质和极性的PL、FFA,亲水基因暴露在表面突入周围水相,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地分散在水相血浆中。
一、血浆脂蛋白分类二、血浆脂蛋白特征血浆脂类包括:●总胆固醇酯 (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 (EC)●磷脂(PL)●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糖酯等●血浆脂类简称血脂外源性食物脂类内源性肝合成的脂类及脂肪组织血浆脂质总量:4.0~7.0g/L血浆脂蛋白 HDLLDLVLDLLp(a) IDL脂蛋白结构一、血浆脂蛋白分类超速离心法 :● CM● VLDL● IDL● LDL● HDL电泳法:● CM●preβ-LP●β-LP●α-LP人血浆脂蛋白主要特征CM VLDL IDL LDL HDL Lp(a)电泳位置原点前ββ-和前β之间β- α- 前β-主要脂质外源性TG 内源性TG 内源性TG、CECE PL CE、PL主要载脂蛋白AI B100 B100 B100 AI (a),B100合成部位小肠粘膜细胞肝细胞血浆血浆肝、肠、血浆肝细胞功能转运外源性TG转运内源性TG转运内源性TG、CE转运内源性CE逆向转运CE二、血浆脂蛋白特征第二节载脂蛋白一、载脂蛋白的蛋白组成与特征二、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基因定位ApoEApoBApo (a )一、载脂蛋白的蛋白组成与特征二、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基因定位载脂蛋白基因结构类同特点除ApoAⅣ,B、(a)外,Apo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内含子插入外显子的位置大致相同,基本上按照生理功能的不同,将其加以分隔。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ppt

三、清道夫受体
(一)清道夫受体结构
(二)清道夫受体配体
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有:
1、乙酰化或氧化等修饰的LDL。 2、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多聚鸟嘌呤核
苷酸。
3、多糖如硫酸右旋糖酐。 4、某些磷脂,如丝氨酸磷脂; 5、细菌脂多糖,如内毒素等。
(二)电泳法
二、血浆脂蛋白特征
第二节 载脂蛋白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载 脂 蛋 白 ( apolipoprotein , apoprotein , Apo) 载脂蛋白的功能:是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 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活性。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 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第七节 脂蛋白代谢紊乱与 动脉粥样硬化
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研究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非常复杂,它是遗 传、环境和年龄、性别等到多种原因相 作用的结果。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种病因中, 脂蛋白代谢紊乱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 指动脉内膜的脂质、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 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等不同程式 度病变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病理过程。
2、LDL代谢
VLDL在血液中LPL作用下TG不断的被水解 转变成IDL。 IDL的去向有两条代谢途径:
1、直接经肝细胞ApoE受体结合摄取进入肝 细胞代谢。
2、经肝脂酶(HTGL)作用转变成以 ApoB100和游离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LDL, 经末稍组织的ApoB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直行 代谢。
(二)HDL代谢
如此广泛的配体谱的共同特点均为多 阴离子化合物。
4-第四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高HDL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 原发性高HDL血症的病因有:
• ①CETP缺损;
• ②HTGL活性降低;
• ③其他。
• 继发性高HDL血症病因有:
• ①运动失调; • ③饮酒过量;
• 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⑤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引起; • ⑥其他。
二、低脂蛋白血症
• (一)低脂蛋白血症的诊断 血清TC在3.3mmol/L以下,或TG在0.45mmol/L以下, 或LDL-C在2.1mmol/L以下者,属于低脂蛋白血症。 TC和TG同时降低者多见,脂蛋白中多见HDL、LDL和 VLDL降低。 • (二)病因 原发性低脂蛋白血症的原因有ApoAⅠ缺乏或变异、 LCAT缺乏症、无α-脂蛋白血症(Tangier病)、无 β-脂蛋白血症、低β-脂蛋白血症等。
※中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
(二)电泳法
• 根据血浆脂蛋白表 面电荷量大小不同, 在电场中,其迁移 速率也不同,分为: • ☆乳糜微粒 • ☆β-脂蛋白 • ☆前β-脂蛋白 • ☆α-脂蛋白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关系
二、神经鞘脂代谢
软脂酰CoA 丝氨酸 鞘氨醇 脂酰CoA
神经酰胺
CDP胆碱 CMP 神经鞘磷脂 神经节苷脂
神经鞘磷脂代谢示意图
UDP-半乳糖 UDP 脑苷脂
第六节 脂蛋白血症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高脂蛋白血症
•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中 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 • 由于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因而 实际上高脂血症就是高脂蛋白血症 (hyperlipoproteinemia,HLP)。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Apo-B Apo-C
B100 肝 B48 肠 肝
LDL CM VLDL
Ⅱ型高脂 血症 Ⅴ型高脂 血症 Ⅳ型高脂 血症
Apo-E
肝
VLDL (主要) HDL
受体识别, HDL形成
★ 血浆脂蛋白代谢
高甘油三脂颗粒 (CM、VLDL、β- VLDL) LDL颗粒 HDL颗粒
肝和肠
盘状HDL(FC )
LCAT
球状HDL(CE ApoE) 肝代谢(胆汁酸) 肝外细胞(清除胆固醇)
脂蛋白( ) ( ) 脂蛋白(a)Lp(a)
β-脂蛋白抗原成分 结构类似LDL,含Apo (a) 与纤溶酶原有高度同源性 促AS的独立危险因子 主要由基因控制,不受性别、年 龄、体重、适度锻炼和降胆固醇 药物的影响。
TC LDL VLDL TG IDL TC TG
VLDL TG CM TG VLDL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高糖/高脂膳食、肥胖(VLDL↑) 饮酒(VLDL↑) DM(高TG血症) 肾病(NS Ⅱ型 Ⅴ型) 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胆阻塞) 药物(如利尿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内分泌功能紊乱(雌激素 Ⅳ型)
VLDL 代 谢
肝 合成 VLDL(内源性TG) LPL 同TG
IDL
LDL (Apo-B100 )
表面残基(PL FC Apo-C)
HDL
β- VLDL 代 谢
亦名漂浮β-脂蛋白( Apo-B Apo-E) 化学组成类似Ⅲ型高脂血症 代谢同CM、VLDL
LDL 代 谢
LDL(70%TC Apo-B ) LDL代谢即Chol代谢 LDL↑∝AS、CHD 促动脉粥样硬化或促冠心病因子 受体代谢途径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PPT课件

-
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 生化特点;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 因;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
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各个检验项目的临床意 义和应用。
-
合成部位:① 在血浆中由VLDL经过IDL转化而来(主要)
② 一部分肝细胞合成(次要)
-
15
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应用:LDL相对较小,易于穿过动脉内膜,是首要的致AS性脂 蛋白。已证明AS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循环中的LDL。
-
16
4、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
20
TG-rich Lipoprotein
CM
90~95% 2~4% 2~6% ~1% 1~2%
TG
50~65%
CE
8~14%
PL
12~16%
FC
4~7%
Apo
6~10%
VLDL
Ch-rich Lipoprotein
Sf 20~400 直径30 ~80nm 电泳时preβ-LP 位
化学组成:载脂蛋白5-10%: ApoB100、C、E
脂类90-95% (TG 50-70%, CH 10-25% PL 15-20%)
-
13
合成部位:肝细胞 功 能: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应 用:血浆VLDL水平升高已被确认为冠心病
2
概述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三)载脂蛋白 (四)脂蛋白受体 (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PPT课件

病例一: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
总结词
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血 浆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异常。
详细描述
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通常表现为血浆白蛋白减少、 球蛋白增加或白/球比例倒置。由于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 主要器官,当肝脏受损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同时降解 增加,导致血浆蛋白质水平下降。此外,肝脏受损还可 能导致蛋白质代谢紊乱,如氨基酸代谢异常、脂肪代谢 异常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血浆蛋白质代谢紊 乱疾病,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 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 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可能导致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基础疾病,如肝炎、 肾病综合征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和干预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
详细描述
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血浆蛋白质合成和分解障碍,进而 引起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异常变化。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受损时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平衡被打破,导致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异常。
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
总结词
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肝性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长期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同时,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也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分类
血浆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分为蛋白 质合成障碍和蛋白质分解代谢亢 进两类。
发病机制
蛋白质合成障碍
由于基因突变、酶缺陷等原因,导致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异常,引起血 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或质量异常。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脂蛋白受体、与脂蛋
白代谢有关的酶类和特殊蛋白质;脂蛋白紊乱与致动脉粥样
硬化关系;基质效应;高脂血症的饮食和药物治疗;血脂异
常治疗目标值和血脂测定的标准化。
来源
食物脂类
体内合成脂类
血
脂
脂库动员
去路 氧化供能 进入脂库贮存 构成生物膜 转变为其他物质
医学课件ppt
6
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 lipoprotein, LP) 是血浆脂类的主要存在形式与运
输形式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血浆脂蛋白特征
医学课件ppt
7
医学课件ppt
8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血脂
超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根据
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速率不 分离 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方法
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 质的表面电荷不同,利用电泳将其分离, 并与血浆蛋白质的迁移率比较以判断
其部位。
医学课件ppt
9
1.超速离心法
密度 0.95 (g/ml)
VLDL
乳糜 C微M 粒
标准的分析方法是在密度为1.063g/ml(相当于1.75mol/L Nacl溶液的密度)的介质中进行
漂浮快慢以Sf值的大小来表示
Sf (Svedberg floatatio医n学课r件apptte)
11
2 电泳法 (electrophoresis method) 依据血浆脂蛋白分子中蛋白质表面电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