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广告概述
第一章广告概述

2、现代新出现的广告形式
广播广告
橱窗广告 霓虹灯广告 月份牌广告
四、当代广告(1949——) (一)当代广告概况
当代中国广告史,大致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可以命名为“文化 大革命”前的广告、“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告和“文化大革命”后的广告。
(二)当代新出现的广告形式
第二节 广告的内涵与构成
一、广告的内涵 (一)广告一词的来源 有三种说法1、源于中国;2、源于日本:灵木保良观点;
广告在日本最早出现在明治五年(1872年),明治二十年(1887年)被 统一使用。在此之前有引扎、报条、报贴、告条 公告和禀告等多种名称
3、源于英国:adverter(拉丁文) →advertise advertisment
第一节
广告的历史
一、广告的起源
(一)广告的起源 (二)人类社会最早的广告形式 实物广告 口头广告 (三)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文字广告 据说,地球上最早的文字广告就是在古埃及时代的 “搜捕逃走的奴隶”的寻人广告,这是当年英国军队在埃 及底比斯(现在卢比索)发现的散发广告,原件现存在伦 敦大英博物馆。
三、外国广告简史
(一)古代时期(1450年以前)
这个时期是广告起源和发展缓慢的时期
(二)1450年谷年时期腾堡发明活字印刷——1850年
西方印刷品广告的开端。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广告出1625年,是英国发行的《信使报》登出的一份书籍出版现在的广告。由 此开始,报纸作为第一种大众媒介出现了,这样广告就逐渐摆脱原先狭窄的传播范围,进入大众传播 时代。 从事广告业务的人出现了。
广告学概论讲义

导论“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
”——法国著名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
广告是人与人沟通的行业。
我们应永远力行这个原则。
——广告大师李奥·贝纳“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广告学概论》课程体系结构:第一章广告概述第一节广告概述一、“广告”一词的来源“Advertising”指称广告。
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re”,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情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所使用的一直手段”。
一般认为“advertisement”指的是独立的广告作品,而“advertising”指的是完整的广告活动。
二、广告概念的流变●News about product or service(广告是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
——1890年●Salesmanship in print, driven by a reason why(广告是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
——Albert Lasher 1894年●广告是由可确认的广告主,对其观念、商品或服务所作之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性的陈述与推广。
——美国营销协会1948年广告到底是什么?三、广告的传播模式四、广告的定义现代广告:是指由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委托广告公司将其产品、服务、观念等相关信息进行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通过传播媒介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广告定义的核心内容1.广告必须有可识别的“广告主”。
(1)广告主可能是商业企业、非赢利性组织、政府或者个人。
(2)广告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广告活动。
(3)广告主要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
(4)广告主要履行在广告中做出的承诺。
2.广告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
3.广告所传播的不单单是关于有形产品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服务和观念的信息。
4.广告,一般指商业广告,是有偿的。
5.广告是由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构成的。
基础广告学广告学导论第一章广告概述

广告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无论是在广告产品或服务等各项承诺方面还是广告发布后使得消费者产生的感受方面都要努力做到客观准确和真实不过分夸张不以次充好不以偏概全讲究信誉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实的欺骗行为不仅会损害公众利益而且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情节严重的还将扰乱社会秩序受到法律的制大众性原则由于广告的传播和营销属性广告主当然希望广告的传达范围越广越好能够传达到的目标消费群体的基数越大越好说服效果实现程度越强越好
广告学导论
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章 广告概述
内容提要: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章 将主要围绕广告的定义和分类、现代广 告的主要特点、现代广告的发展 轨迹等问题展开论述。
广告学导论
2
第一章 广告概述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广告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三节 现代广告发展因素与趋势分析
广告学导论
13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4.广告既传递产品信息,也传播服务信息和消费观念 现代广告的传播内容并不局限于有形的产品信息,还包括服务和消费观念等无形信 息。产品和服务广告是最常见的宣传内容,一般具有短期性、促销性特点。而消费观 念和形象广告,相对来说是广告中更为深刻的传播内容,一般基于长远的发展目标, 旨在倡导某种新观念或者树立企业形象。
广告学课件-第1章广告概述

1.2.4 社会作用
广告在传播各种经济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社会文化信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 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告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各个国家传播 媒体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大众媒体经营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为了争取广告市场 份额,大众传媒不断提高质量,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织物空气清新剂
2)感性诉求广告:广告采用感性的表现形式,触动受众群体的情感,激发人们 对广告物的情感付诸,从而使广告物在受众者心理产生好感,最终发生相应的行 为变化。如日用品广告、食品广告、公益广告等常采用这种感性诉求的方法。
珠宝网站广告
GLIZY服饰广告
1.5.3按照广告媒介的使用分类 按广告媒介的使用进行分类是较常使用的一种广告分类方法。使用的媒介不同, 广告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选用何种媒介作为广告载体是制定广告媒 介策略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内容。
图1-1-3KEDS品牌鞋广告
图1-1-4“MAC”品牌广告
1932年美国《广告时代周刊》公开征求的广告定义是:“广告是个人、商务、劳 务、运动,以印刷、书写、口述或图画为表现方法,由广告者出费用作公开宣传,以促 成销售、使用、投票或赞成为目的”。
美国营销协会对广告的定义是:“所谓广告,是由一位被确认的广告主,在付费 的原则下,所进行的观念、商品或劳务,非人员揭示及促进活动。”日本广告协会对广 告的定义是:“被明确表示出来的信息发送方对诉求对象所进行的有偿信息交流活动 (1993)。”
1.5 广告分类
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对广告类别的划分也不同,现代广告类别的划分逐渐 趋于模糊,为了提供一个好的切入角度,更好地认识广告的功效,有效地制定广告 策略,从而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广告媒介。将广告类别一般划分以下五类。
广告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广告概述一、广告三阶段:在公元17世纪,“advertise”表示“通告“的意思。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演变成向消费者进行说服。
20世纪50年代后,广告的作用又进一步发展成说服性沟通,以沟通为目的,向目标消费者进行告知、诱导和说服,促成购买。
二、我国约在20世纪前后开始使用和流行“广告”一词。
1907年刊发的《政治官报章程》中,广告一词的运用就比较正式了。
三、广告的基本特征1.为广告出资人服务2.传递特定的信息内容3.传播对象具有选择性4.非人际传播方式5.进行说服性沟通6.一种付费的传播广告营销由“4P”——“4C”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地点(place)销售促进(promotion)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 传播、沟通(communication)广告活动与传播:1 广告信源 2 广告信息 3 广告信道 4 广告信宿广告的类别——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分三类:政治广告;公益广告;个人广告商业广告分类:1.按广告的诉求对象划分为三类(消费者广告;工业用户广告;商业批发广告)2.按广告的诉求地区划分为三类(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地方性广告)3.按广告的诉求目的划分为三类(推销商品;树立形象;建立观念)4.按广告的诉求方式划分为两类(情感广告;理性广告)5.按广告的传播媒体划分为三类(大众传播;小众传播;新兴媒体)第二章广告发展过程广告活动的分期:1 原始广告时期(1450年以前)地中海沿岸2 近代广告时期(1450~1850)英国3 近代到现代过渡时期(1850~1920)英国~美国4 现代广告时期(1920年以后)美国1.世界上最古老的广告实物是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一张写在纸莎草纸上的广告(悬赏缉拿一个逃奴),它出自大约1000年前的埃及。
★广告要素分析例子P372.1141年(12世纪),在法国的卜莱州,出现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叫卖组织。
广告学概论笔记

《广告学教程》笔记倪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广告概述一、名词解释 1、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广告活动:是指广告信息传播的全部过程,包括广告内容、表现方式、运作行为以及所产生的效果。
5、市场营销组合:企业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针对目标市场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就要运用各种策略手段,组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营销策略,以实现经营目标。
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6、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广告传播的演进、广告运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广告活动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广告学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现代广告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
最早创立于美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代表人物是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狄尔·斯科特。
二、简述 1、广告活动的特点及其内容。
⑴特点: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构成体系。
⑵内容:①进行广告调查;②制定广告计划;③创作广告作品;④传递广告信息;⑤测评广告效果 2、企业与广告活动的关系。
⑴企业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积极使用新技术,以便提高广告传播的质量和力度。
⑵广告也能对企业产生一种反推力,激发企业加固核心竞争力,以得到更强有力的广告诉求点。
三、论述1、广告的意义和基本特性。
⑴意义: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要为企业的经营服务,有助于企业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是企业诸多营销传播工具的一种。
⑵基本特性:①广告主明确;②付费传播;③非人际传播;④特定的信息内容;⑤说服的方式;⑥传播对象具有选择性。
2、广告的影响和作用(99年)。
⑴广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作用:①沟通产销信息,促进商品销售;②激发竞争活力,推动企业发展⑵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和作用:①提供商品信息,帮助选择消费;②刺激和引导消费,影响消费观念变化⑶广告对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①促进大众传播媒体发展;②美化市容环境,丰富文化生活 3、试述广告学与市场营销、新闻和公共关系学的关系。
第一章 广告概述1

四、旗帜广告
旗帜广告在唐朝十分盛行,随处可见,在唐 诗中就有许多关于洒旗的描写。唐代诗人杜牧的 《江南春绝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张籍在《江南行》中写道,“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白居易在《曲 江》中曾描绘“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刘 禹锡的《堤上行三首》写道,“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显然,“酒旗”飘飘引路人。 这些诗句的描写,突出了当时酒旗广告的盛行。
自从人类有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有 了买家和卖家:有了市场,便产生了广告活动。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商品信息,招揽顾客,沟 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便使供求关系达到 一定的平衡。 为了促成交换贸易的顺利发展, 便需要传播商品信息,这样就出现了最早的广告。 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传播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 一样。于是,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一、实物广告
实物广告是当时交换推销商品的一种最原始 的广告形式之—。这种广告形式在古代的埃及、 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国家,都是 使用比较普遍的。《诗经·氓》中记载:“氓之蚩 · 蚩,抱布贸丝”。余冠英《诗经选译》中译为 “抱着布来换丝”,即有—个满脸堆笑的汉子, 抱着布来与我交换丝。这里的“布”是交换媒介, 就是一种实物广告
八、灯箱广告
灯笼原本是我国的照明工具,使用者通 常在宅院、府衙门前的灯笼上题字以示区 别,不知不觉之间便成厂灯箱广告。
九、招贴广告
莎草纸寻人文字招贴
十、印刷广告
在宋代,民间作坊开始兴盛,由于印 刷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生产作坊的标记, 而且具有相当大的流通量,以济南刘家功 夫针铺的牌记为例。
二、口头广告
口头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之一,它是 适应那时物物交换需要的一种手段。当时人们牵 着羊或赶着牛到一个集市去进行交换的时候,首 先是要让人们知道他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其他人进 行交换,同时他还要告诉别人他要换回什么东西, 当然就离不开大声喊。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记 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并在 《楚辞·天问》中提到:“师望在肆,……鼓刀扬 声。” 师望就是吕望,即姜太公,他在未被周文 王起用之前,曾在朝歌这个地方当屠宰之人。姜 太公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一是为了招揽生意: 二却是为了毛遂自荐,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 见,姜太公不愧是叫卖广告的好手。以后的各种 各样的敲打、吹击之乐实际上是口头广告的延续, 并演变成了音响广告。
第一章 广告概述 《图解广告学》PPT课件

1.2 广告要素
媒体传播、广告费使用、广告受众(顾客、消费者)在译码中对信息不同程度的
理解等的干扰,这些干扰对信息传播活动会带来预料之中或预料之外的消减作用。
广告是信息传播科学的一部分,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广告协
会、《广告专业基础知识 》和《中国广告大词典》都把广告归属为一种信息的传
播。从这个角度认识广告,可以把广告业归为信息传播产业,广告科学属于信息
1.广告对媒体的要求(见图1-8) 凡是适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物质, 都可以用做广告信息传播。空旷的蓝 天、装牙签的纸袋,天上飞的、地上 跑的、水中游的,传统的商品实物本 身、声音、对联、门楼,现代化的微 电子新产品中——手机,广场上、街 头的大屏幕电子显示屏,高楼屋顶、 墙面,人行隔离带,城市边沿、高速 路两侧伫立的高杆广告牌,人的头顶、 脸上、后脑勺、躯干,电视、报纸、 广播、杂志,都可以用来做广告信息 传播的媒体。
这些广告的实践者、经营者、受益者,对广告都有各自深浅不一的看法和理 解。
“广告”一词从字面解释是“以某事公告于众”即“广而告之”的意思。英 语“广告”advertise源于拉丁语,有“注意”、“诱导”等意思,后来引申为 “唤起大众注意某事物,并诱导于某一特定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18世纪末 至19世纪初,英美等国家的商业广告日趋发达,英语“advertise”一词成为现 代广告的含义,通行于世界各国。
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广告概述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告已深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一节 广告的特性一、广告含义的演变据有关资料介绍,广告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Adverture",意思是引起注意、进行诱导。
公元1300年至1475年间,中古英语里有了“Advertise",含义为“某人注意到某事”,后演变为引起别人注意,通知别人某件事。
在17世纪或18世纪,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Advertise'’开始被广泛使用,而且有了名词“广告”。
现在的Advertising具有动名词的性质。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商品促销的一种方式,广告也由原来的“告知”方式转变为“说服”方式,也就是通过说服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因此,美国广告撰稿人E.肯尼迪说:“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推销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告的作用又发展成为“说服性沟通”。
现代广告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广告”大约在20世纪初在我国使用和流行。
最初把“advertising”多译成“告白”、“告帖”等,用“广告”一词,最早应见之于1907年的《政治官报章程》。
按照汉字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广而告之,广泛劝告,向公众说明、告知某件事的意思。
二、广告的定义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广告,是指所有的广告活动,一切为了沟通信息、促进认知的广告形式都是广告,主要有商业广告与非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是指那些传递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能够带来盈利的广告。
非商业广告——是指商业广告之外的一切广告。
如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发布的公告、声明、启事,个人传递的广告信息等,这些广告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如公益广告。
狭义的广告,是指商业广告。
本课主要介绍商业广告。
广告的定义很多。
我国出版的《辞海》(1999年版)对广告的定义是“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和企业信息等的一种宣传方式。
一般指商业广告。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向公众传播社会人事动态、文化娱乐、宣传观念的都属于广告范畴。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给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由明确的广告主在付费的基础上,采用非人际传播的形式,对观念、商品或劳务进行介绍、宣传的活动。
”本书给广告定义为: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介向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三、广告的基本特征根据广告定义,广告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有明确的广告主所谓广告主,就是广告的发布者。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个人,都可以成为广告信息的发布者,成为广告主。
在商业广告中,广告主通常是企业。
(这里出现一个概念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如企业等。
“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如报社、电视台等。
广告主也可以发布广告,如户外广告;但是有的广告主没有能力发布广告,只能委托广告发布者如报社为他发布广告,这时你能说这个企业不是广告主?所以,把广告主定义为广告发布者是概念错误,把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弄混淆了)明确广告主的意义有两个:1.广告主是广告的出资者,付出费用必须得到回报,只有明确了广告主,才可能经济回报。
如“穿猴王皮鞋,走金光大道。
”这是小六龄童做的皮鞋广告,知道了皮鞋的品牌,就知道了制造破鞋的厂家,消费者买了猴王皮鞋,就等于企业得到了经济回报。
如果是“穿皮鞋,走金光大道”,那么这个广告就是白做了,白花钱了。
因为没有广告主。
所以,在广告中,广告主的标识要鲜明、突出、简捷,易于广告接受者识别和记忆。
2.能够明确广告责任广告主负有一定的责任,对消费者的承诺必须兑现。
明确了广告主,可以防止欺骗性广告出现,一旦有了虚假的、误导的广告信息,就能追究广告主的责任。
(二)是付费传播广告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策划、制作、通过媒体传播、进行效果调查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但既然付出费用,广告主也就购买了对广告信息传播权的控制权,有权决定广告的内容、表现方式、发布的时间和空间等。
(三)是一种非人际传播广告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媒体,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是一种非人际传播。
(四)具有特定的信息内容广告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品、劳务方面的信息,而且涉及形象、观念方面的内容。
广告内容要求真实、简洁、生动、具体、精彩,能够产生促销效果。
同时,还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要受到一定的管理和约束。
(五)采用说服的方式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使目标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影响购买行为,促进销售。
在商品生产不发达时期,商品产量低,品种少,广告的主要形式是向消费者告知商品信息。
在市场竞争时代,产品相当丰富,广告就变成了说服。
(六)传播对象具有选择性广告活动并不是向所有的消费者进行宣传,而是有特定的目标公众。
有了目标公众,可以制定广告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四、广告活动(一)广告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广告活动是指广告信息传播的全部过程,包括广告内容、表现方式、运作行为和广告效果。
广告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广告活动的起源。
原始的广告活动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
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交换的形式主要是物物交换,通过介绍和展示自己的物品来达到广告目的。
因此出现了“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
口头广告也称“叫卖广告”,或者“市声”。
实物广告也称“展示广告”,它经历了几个阶段,即:实物展示(所卖的一推粮食)——样品展示(一个麦穗)——抽象展示(饭店的箩圈、理发店的三彩滚筒、青楼的红灯(怡红院、春香阁)等)——符号展示(如“当”“茶”“酱”)——形象展示(图画、海报、招贴)。
第二阶段: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广告进入了现代广告阶段。
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商品量激增,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竞争变得激烈起来,需要各种方式来推销商品。
广告是首选的形式。
另一方面,报纸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
这时,出现了广告公司。
1869年美国艾耶父子广告公司成立,开始代理广告业务,标志着广告业的诞生。
第三阶段:广告竞争的出现。
19世纪后期,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把大批产品推销出去,就要借助于广告手段,广告越发受到企业的重视。
促使企业加大广告投入,广告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第四阶段:广告传播手段更加丰富。
在现当代,广告经营活动日趋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发挥巨大作用。
广告公司的规模在向大型化、综合性方向发展。
跨国广告公司越来越多,我国进入世贸后,外国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对我国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我国广告界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广告事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二)广告活动的构成完整的广告活动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进行广告调查调查是开展广告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进行广告调查,就是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正确了解把握市场环境、商品、目标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等状况,做到胸中有数,为广告决策提供参考。
2、制定广告计划制定出详细而周密的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的核心任务。
在广告调查的基础上,对目标市场分析研兜,结合广告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广告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广告战略和战术,并撰写出广告计划书。
3、创作广告作品创作广告作品,要根据广告总体策划目标和要求,创作出既有强烈艺术魅力、又能产生理想的营销效果的作品。
4、传递广告信息就是选择一定的媒体,把广告作品发布出去,有效地影响目标受众。
5、测评广告效果广告发布出去后,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企业营销有多大促进作用?需要进行广告需过评估和测试,这也是广告活动的重要一个环节。
(三)广告活动的参与者1、广告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2、广告经营者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一般是指为广告主和广告媒体提供服务的广告公司。
3、广告发布者指为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广告主可以自行发布广告,但主要是通过广告经营者委托大众传播媒体来发布广告。
4、广告主体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5、广告受众(广告客体)指广告的目标公众,或称目标消费者。
6、广告管理者指执行国家和政府依法对广告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的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第二节 广告的类别广告可分为两大类: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活动,亦称经济广告;非商业广告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而是为实现某种宣传目标所发布的广告,亦称非经济广告。
一、非商业广告(一)政治广告以政治为目的的广告。
如以广告形式发布的政府法令和政策,运用广告进行竞选等。
政治广告在广告业发达的国家较多,随着我国广告活动的不断深化,政治广告在也逐渐开展起来。
(二)公益广告也称为公共广告。
一般来说,公益广告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德,帮助改善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开展的广告活动。
这类广告的内容,主要是有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交通、公共服务等,涉及人们当前关心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公益广告的主要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为社会共同利益服务,体现了企业等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如《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北京电视台》的“广镜”等,就是公益广告。
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一种与公益广告相类似的倡议广告、意见广告、问题广告、抗议广告、争论广告等。
2000年1月23日,《中华工商时报》首次刊载了一则抗议日本大阪举行“南京大屠杀——20世纪谎言”集会活动的广告,就是此类广告。
(三)个人广告为满足个体单元的各种利益和目的,运用媒体发布的广告。
如个人启事、声明、征婚、寻人、婚丧大事等广告。
解放前报纸经常有个人广告,如某某人结婚等。
二、商业广告(一)按广告的诉求对象分类广告按诉求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消费者广告广告的诉求对象是一般消费者,广告主多是生产和销售日常生活用品的企业和零售业。
在整个广告活动中,这类广告要占绝大部分i2.工业用户广告也叫产业广告。
这一类广告由生产与经营原材料、机器设备及零配件、办公用品等的生产部门和批发部门发布,诉求对象是消费这些产品的企业、机关、团体等。
它的目标对象,往往是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可能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有一定影响的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