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9年科技统计公报
2009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发布日期】2010.03.20
【实施日期】2010.03.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9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2010年3月20日)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更是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抓经济与重民生相结合,在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逐渐朝着积极方向转化,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
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9:50.0:44.1调整为5.2:52.6:42.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比上年增加5718元。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09年合肥统计公报

2009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2010年3月20日)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更是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抓经济与重民生相结合,在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逐渐朝着积极方向转化,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9:50.0:44.1调整为5.2:52.6:42.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比上年增加5718元。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小幅下跌。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99.1%,下跌0.9%。
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2.6%、1.2%和0.9%;居住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2.8%、2.9%、1.5%和1.1%。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8%。
200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0.96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8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51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万人;“零就业家庭”援助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485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2009年度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09年度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为深化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提升合肥自主创新能力,根据2009年合肥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特制定本指南。
一、本年度征集科技项目的计划类别2009年度科技项目分为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研发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经中间试验或工业性试验能尽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光机电、农副产品深加工。
其申报指南另行通知。
重大科技项目与应用研发项目可同时申报,但不重复支持。
本次征集的应用研发项目包括:工业类、农业类、社会发展类、软科学研究、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一)工业类项目以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重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重点产品、重大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申报项目的技术水平须达到国内先进,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有望在两年内取得技术突破,推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形成较大产业规模。
优先支持我市工业立市中确立的“八大重点产业”,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项目。
(二)农业类项目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通过开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高效种植、养殖技术,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支撑我市特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的项目,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经济。
(三)社会发展类项目主要支持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安全技术、医疗卫生与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项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软科学研究项目主要针对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具有创新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能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参考。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皖政[2009]124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皖政[2009]1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0796fb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5.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皖政〔2009〕12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省政府决定,对2009年度为发展我省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授予尹同跃、陈国良同志省重大科技成就奖,授予“汽车大型覆盖件液压机柔性冲压生产线”等15项成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等37项成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20项成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授予爱斯贝特先生省技术合作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求真务实,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全省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力攀登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和加速安徽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附件200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重大科技成就奖(2人)尹同跃陈国良一等奖(15项)1.汽车大型覆盖件液压机柔性冲压生产线2.深井低透气性煤层揭煤防突关键技术研究3.特种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4.ABAF/OBAF前置生物膜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及应用5.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关键技术和设备及其产业化6.体育竞技项目综合测试与训练指导系统7.MT/AMT/AT变速器综合性能试验技术及装备8.奇瑞A3轿车研发9.客运专线有砟轨道工程综合施工技术研究10.番茄系列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11.安徽江淮区域小麦高产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12.绿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13.高钢级X70-X80热轧管线钢的研制14.反应堆中子学方法与包层新概念研究15.复杂网络的结构、功能与动力学研究二等奖(37项)1.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2.淮北临涣、涡阳矿区(井)下组煤开采灰岩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3.AD130/1000型动力头钻机研制与工程应用4.高效无毒难选铁矿石浮选药剂研制及应用研究技术5.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长期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关键技术研究6.5A-100A/50V-1100V快恢复二极管(FRD)方形芯片制造技术7.卫星数字传输同步广播技术8.安徽电网动态安全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9.高压大容量变频调速系统产业化项目10.复合软包装材料高性能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1.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12.吡虫啉原药工业化技术研究13.高效环保聚马来酸酐复合阻垢缓蚀剂的研制14.HFC4DA1-2B柴油发动机产品研究与开发15.HFC6470A4HR3E3商务车产品开发16.CPD-600LB型两位三通粉体换向阀研制17.空调器配管数字化设计与动力分析系统18.雷达结构自主协同设计技术研究19.现场物流管理与质量追溯系统20.通透肋式拱梁傍山隧道修建技术研究21.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应用22.深基坑支护及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3.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新组合两优6326的选育与应用24.印花镍网循环利用技术25.淮河流域闸坝对河流水环境及生态影响研究26.无铅高性能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27.CSP流程M50W800电工钢研制28.糖尿病炎症发病机制及干预的系列研究29.子宫颈癌及癌旁微小转移的分子界定和治疗方法研究30.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与推广31.CO2激光切除喉癌前病变、早期喉癌及部分下咽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32.难治性癫痫的基础与外科治疗研究33.氨基酸支持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应用研究34.新型无焰燃烧技术在煤改气及燃气工业锅炉中的研究与应用35.氧化锌紫外光电功能薄膜36.一般线性李超代数的Kac-模的结构和李代数的顶点表示37.泛函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研究三等奖(120项)1.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及应用2.板栗膏药病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3.皖南黄鸡(配套系)的研究4.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安全开采水文地质保障技术研究5.长管注浆在煤矿巷道穿越含水断层破碎带中的研究及应用6.煤矿深井岩巷掘进动态破岩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7.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新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8.闭坑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9.极复杂软弱地层井巷工程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10.深井岩爆与地压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11.三软高瓦斯大采高综采面安全开采技术12.抗反射膜玻璃13.500kV宜华直流输电线路覆冰断线倒塔故障及防冰减灾措施研究14.汽车氙气灯数字电子镇流器15.安徽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与事故处理辅助决策系统16.双电源智能切换装置17.基于统一电网模型的一体化管控系统18.GJG4(A)红外甲烷传感器19.KYN28A-12/5000-50 (GZS1)户内交流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20.高重频短脉冲大型磁开关铁芯技术研究与应用21.SFSZ11-50000/110节能型电力变压器22.GS-P-A型高速单元组合式集成电路自动冲切成型系统23.AV4942A 卫星通信综合测试仪24.合宁客运专线“四电”集成施工技术研究25.神七舱外航天服照明及报警装置26.从废钒催化剂提取高纯五氧化二钒27.二水磷酸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8.6-羟基-2(1H)-喹啉酮绿色洁净生产新工艺29.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30.水相悬浮法ABS改性专用氯化聚乙烯31.结构可控的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32.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研究与开发33.高纯度2,6-二氯喹喔啉产业化34.氨基醇琥珀酸盐合成工艺35.NK系列超高吸水性树脂36.垂直链传动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37.高能牵引蓄电池38.全液压系列挖掘机开发项目39.AKBZ系列双联驱动桥总成40.CPCD200-250-Vo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41.安凯HFF6137K07D豪华客车的研制与应用42.高效、节能、环保LZ68CY型家用冰箱压缩机43.陶瓷壳消失模?熔模复合精密铸件44.6.2-7.2kg变频控制斜开式滚筒洗衣机45.热连轧精轧机组重载鼓形齿式接轴46.QBZ-2×80/660(380)F矿用隔爆型双电源双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47.汽车废气再循环阀门48.核电站用1E级K2、K3类无卤低烟阻燃补偿电缆49.椭圆滚道的单排球式回转支承50.薄板精密成型自动化成套设备51.晶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52.公安情报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53.通用流体机械测试软件54.矿山安全生产快速反应联动监控重大灾害的监控预警技术55.安徽省科技奖励网上申报评审管理系统56.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煤矿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57.马钢新区能源中心实时监控和能源管理系统(EMS)开发和应用58.基于ADSL的远程污水处理自动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59.安徽省公路建设工程动态管理系统60.超高、大幕墙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61.木质素磺酸盐改性剂的研究和应用62.大跨度薄壁箱形钢桁架桥的制作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63.工程-生态复合防护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研究64.深圳湾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上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65.60m直径无中心支承、有侧限网壳结构屋面水泥熟料库关键技术应用66.250km/h有砟高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67.大跨度拱桥施工过程空间仿真分析研究68.黄山市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项目69.提高泥鳅、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70.安徽优质牧草高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71.“矮败小麦”应用的研究72.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花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73.皖桑系列新品种的育成及示范推广74.安徽大别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恢复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75.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0的选育与应用76.黄桃罐藏专用型新品种“皖83”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推广77.安徽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78.沿江江南集约型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79.皖南主要落叶阔叶树种育苗与造林技术模式研究80.汽车用玻璃纤维纺织增强材料的应用与开发81.河蟹分割加工保鲜关键技术及HACCP体系研究82.生瓜子安全贮运关键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83.特种脱水蔬菜深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84.科罗索酸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及其在相关产品开发中的应用85.果蔬脆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86.山洪灾害易发区水文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87.淮河流域涝灾成因及治理技术措施研究88.长江芜湖东梁山河段强崩岸治理新技术研究89.掺烧30-70%高炉煤气135MW发电机组的工艺及设备开发90.多通道喷枪铜熔炼工艺91.中厚板剪板机冷热剪刀片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艾灸》的研究93.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94.超声内镜诊治胃肠道黏膜下病变的研究95.戊乙奎醚肺保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96.单蒂全腭瓣修复颊腭部缺损的应用研究97.前胡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98.复杂类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99.利用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改良林可霉素产生菌及产业化开发100.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101.皮瓣移植与创面修复、体表器官再造102.CT导引125I粒子植入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及细胞凋亡实验研究103.先天性无阴道合并宫颈闭锁畸形矫治研究104.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临床基础研究105.RhD阴性孕妇胎儿RhD血型产前基因诊断及相关HDN预防和治疗的研究106.类风湿关节炎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及HLA-DRB1等位基因的临床研究107.垃圾焚烧炉尾气、废渣一体化处理系统设备的开发研究108.石化污水场废气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开发及应用109.大型快速沸腾式烘干机的研究及脱硫消烟一体化装备的开发110.黄山光明顶高海拔花岗岩山地景观生态修复技术111.环氧树脂高盐废水膜蒸馏浓缩-盐回收新工艺及装备112.蛋形内水压双气箱组装式沼气池113.系统芯片SoC自测试方法研究114.基于飞秒激光的双光子微纳加工基础技术与装置的研究115.功能性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116.自适应谱线增强与盲均衡优化算法117.复合高活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研究118.基于移位寄存器的全程伪随机序列簇算法及实现方法研究119.基于有限域代数曲线上的纠错码120.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发畜禽损伤机理及其拮抗因子研究技术合作奖(1项)爱斯贝特——结束——。
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10.02.11
【实施日期】2010.0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2010年2月11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省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
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克难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成效明显提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00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6 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4902.8亿
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654.5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结构为
14.9∶48.8∶36.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391元(折合2400美元),比上年增加1944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5438元/人,比上年增加2548元。
2009年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09年合肥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对比

2009年合肥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对比2010-3-24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具有得天独厚的南北居中、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是安徽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三大推进”,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加大产业和结构调整力度,工业、投资、消费等多驾齐驱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达到2102.12亿元,3年实现由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增长17.3%,连续6年保持17%以上速度;占全省比重达到20.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与省会城市相比,呈现经济增长快、总量份额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总量份额及位次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与省会城市中前列城市的差距在缩小或逐步赶超,领先后列城市的优势在扩大。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在省会城市中实现进位。
(一)主要指标份额提升2009年,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我市生产总值(GDP)所占份额由上年的2.6%提高到2.9%。
主要经济指标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7.51亿元,占省会城市的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8.42亿元,占省会城市的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42亿元,出口总额44.48亿美元,分别占省会城市的2.3%和2.9%,与上年基本持平(见下表)。
(二)GDP位次进一步稳固“十一五”以来,我市GDP总量在省会城市中连超三市。
2006年超越太原,居省会城市17位;2008年超过南昌和昆明,列15位。
2009年,GDP总量达到2005年的2.4倍,较14位福州市的差距由上年的619.32亿元缩小为422.16亿元;比16位南昌市的优势由4.76亿元扩大为264.62亿元;相当于武汉、长沙和郑州的比例分别为46.1%、56.1%和63.7%,比上年提高4.1、0.6和8.3个百分点,是太原市的136%,比上年扩大22.6个百分点。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09年安徽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结果的通知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09年安徽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
品认定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科高[2009]135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09.09.09
【实施日期】2009.09.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09年安徽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结果的通知
(科高〔2009〕135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企业提出申请,各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初审,省科技厅或各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公示无异议,“爱普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管理系统”等267项产品被批准认定为2009年安徽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现将结果予以公布。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自批准之日起享受国家和省对高新技术产品给予的优惠政策。
附件:2009年安徽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名单
二○○九年九月九日
附件:
高新技术产品名单及认定证书号码。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1.24•【字号】合政秘[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合政秘〔2009〕1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合肥市人民政府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牵头负责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责任,进一步细化分解所承担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并报市政府备案;涉及到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市政府将适时进行调度,实施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合肥市人民政府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2009年,是合肥抢抓机遇、继续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加快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
强化政府服务保增长、集中财力保增长、突出企业和项目保增长、加强银政企合作保增长、深化改革创新保增长、推动全民创业保增长,全面实现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政府各项目标任务。
一、不断扩大有效投入1.突出项目抓手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围绕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三农”、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现代服务业等,谋划和筛选一批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力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
(牵头负责领导:张晓麟、魏晓明;牵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协同单位:市经委、农委、建委、科技局、环保局、商务局、交通局、创新办等)2.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实施领导联系领衔负责、督查督办等制度,继续推进省“861”及市“1346”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09年科技统计公报
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统计局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一、科技综合发展情况
二、高新技术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2001-2009)
(二)高新技术产业分县区、开发区产值情况表(2009)
注:高新技术企业数指按照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高新技术企业
截止到2009年底,按照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新认定标准,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6家。
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117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4家)。
全市营业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录
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3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4 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5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6 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7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 合肥海尔信息产品有限公司
9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0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11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13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14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15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16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17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 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19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 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
21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23 中国电子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24 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
三、科技产出
(一)专利
合肥市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表
各县区2009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表
(二)科技成果
合肥地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名录
合肥地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名录
合肥地区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名录
注:另外两项获国家科技奖项目为军工保密项目
(三)技术转移
合肥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情况(2009)
四、科研机构(一)中央驻肥科研机构12家
(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科技企业孵化器: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8个。
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个,省级孵化器8个,以软件园为代表、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孵化器5个,以大学科技园和民营科技园为代表、面向特定创业者群体的专门性孵化器2个。
孵化场地面积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40家,年营业总收入26亿元,已累计毕业企业532家。
2、生产力促进中心:截止2009年底,全市纳入统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10家,主要为中小企业开展咨询诊断、质量认证、协助申报科技项目等服务。
3、专利代理机构:截止2009年底,全市现有专利代理机构5家。
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24.6%、76.3%。
(三)科研条件
在肥科研平台情况表
在肥国家科研平台名录国家大科学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录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