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新分类标准和治疗进展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持续改进
根据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定期对癫痫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指南的时 效性和先进性。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 升我国癫痫诊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治疗方法(如:生酮饮食、神经调控等)
生酮饮食
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方式,可用于治 疗某些类型的癫痫。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神经调控治疗
包括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等,通过调节神经活动达到治疗 癫痫的目的。适用于部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
心理治疗
癫痫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需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病因多样
癫痫的病因包括遗传、结构、代谢、免疫、感染、外伤等 。
分类方法
根据癫痫发作的起源、传播方式、临床表现等,可分为局 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不能分类的发作。
• 局灶性发作
起源于大脑某一局部的异常放电,可表现为运动性、感觉 性、自主神经性等症状。
• 全面性发作
异常放电起源于双侧大脑半球,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 搐等症状。
癫痫的典型发作症状包括抽搐、意识障碍、感觉异常等,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 者的发作症状,包括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病史采集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等,了解是否存在癫痫的危险 因素和诱发因素。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检查手 段,能够记录脑部电活动,帮助 医生发现异常放电,确定癫痫灶 的位置和范围。
发作记录
患者或家属应学会记录癫痫发 作的情况,包括发作时间、症 状等,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信
息。
癫痫患者的心理支持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一、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作为一种确诊困难、治疗难度大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癫痫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二、病因据研究表明,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到遗传、外伤、感染、药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脑部结构异常、遗传基因突变、神经元传导异常等。

脑部结构异常包括先天性脑结构异常、肿瘤、外伤、炎症、缺血性损伤等。

遗传基因突变包括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等。

神经元传导异常包括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抑制性下降等。

三、诊断1. 临床表现癫痫的常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抽搐或失神,这些症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且在不同病例中表现也不尽相同,可能是瞬时的,也可能持续数分钟。

在癫痫发作期间,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强直阵挛、口吐白沫等症状。

2. 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癫痫的诊断:神经生理检查(EEG)、脑磁图(MEG)、脑电图(MRI)、脑PET、脑CT等。

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EEG,临床上多采用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监测,可帮助寻找到患者是否存在癫痫发作。

这些辅助检查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苯妥英酸、卡马西平、丙戊酸等以及新一代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采用药物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治疗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药物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治疗反复、难以根治的问题。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局限性癫痫,包括脑内肿瘤、脑积水等情况。

手术治疗可减少癫痫发作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其他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还可以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神经刺激治疗、间歇性电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针对特定的癫痫类型。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行为和感觉异常。

癫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癫痫治疗的新进展也日益突出。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即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神经科学的深入研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逐步提高。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大脑切除术大脑切除术通常用于癫痫焦点位于大脑较为局部的患者。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检查结果,确定癫痫的确切部位,然后通过手术将有问题的脑组织切除。

2. 癫痫灶切除术癫痫灶切除术是一种局部性手术,主要适用于癫痫病变局限于大脑某个区域的患者。

手术时,医生会在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的指导下,定位到癫痫病损组织,然后通过手术将其切除,以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3. 神经调节手术神经调节手术也被称为神经刺激治疗。

该方法主要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大脑或神经,来抑制癫痫的发作。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癫痫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或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癫痫治疗的第一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新药的研发,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癫痫药物共有20余种。

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 苯妥类药物苯妥类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突触的放电。

常见的苯妥类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2. 地西泮地西泮是一种类似于苯二氮卓的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抑制癫痫发作。

它比苯二氮卓的起效时间更快,更容易控制短暂癫痫发作。

3. 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对广泛性癫痫、小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效果明显。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一、综述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当前抗癫痫药物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在抗癫痫药物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药物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帕金森、托吡酯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癫痫方面各有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副作用大等特点,使得许多患者难以耐受。

因此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新型抗癫痫药物通常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少的副作用以及更好的疗效,这使得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除了关注药物的选择和副作用外,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其作用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改变离子通道活性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作用机制,可以为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药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抗癫痫药物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

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你正在享受着一个美好的时刻,突然间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些奇怪的画面,然后你开始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手脚不听使唤地抽搐,甚至口吐白沫。

这种状况不仅让你痛苦不堪,还会让你的家人和朋友担忧不已。

因此研究抗癫痫药物,帮助这些患者摆脱病痛,重返正常生活,是我们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癫痫研究新进展

癫痫研究新进展

癫痫研究新进展一、概述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癫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癫痫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包括癫痫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在发病机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逐渐揭示了癫痫发病的复杂过程。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脑内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癫痫的发生。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癫痫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诊断技术方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癫痫的诊断手段也日益丰富和精准。

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能够精确地定位癫痫病灶,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脑电图(EEG)等电生理技术也在癫痫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时监测脑电活动,为癫痫的发作预测和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在治疗方法方面,癫痫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和个体化。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以及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逐步应用于癫痫的治疗。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癫痫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在预防策略方面,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预防策略也逐渐从单一的药物预防向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环境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癫痫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癫痫研究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癫痫的诊疗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1. 癫痫的定义与流行病学概况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它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发的慢性疾病,这种异常放电会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

癫痫病的分类及治疗

癫痫病的分类及治疗

癫痫病的分类及治疗癫痫(癫痫)【分类】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癫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

(一)原发性癫痫:又称真性或特发性或隐原性癫痫。

其真正的原因不明。

虽经现代各种诊查手段检查仍不能明确。

(二)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

指能找到病因的癫痫。

见下述常见病因。

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 1)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

发作时(痉挛发作期) ,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后既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使秒钟,阵挛期呼吸恢复,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现血沫)。

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识逐渐恢复。

( 2)小发作,可短暂(2~15秒)意识障碍或丧失,而无全身痉挛现象。

每日可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

( 3)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寻找、叫喊、奔跑、挣扎等)。

病人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

病人对发作经过毫无记忆。

( 4)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可扩散至身体一侧。

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癫痫病因病理】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癫痫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病变一般认为与下列四种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在一些有癫痫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现癫痫;2脑损害与脑损伤在胚胎发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可以引起癫痫;胎儿生产过程中产伤也是引起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颅脑外伤也可引起癫痫;3颅脑其它疾病脑肿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等;4环境因素;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稍多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另外发热精神刺激等也是癫痫发生的诱因。

中 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

中 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众多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癫痫的临床诊疗,提高诊疗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南。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的完整内容。

一、癫痫的定义和分类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

根据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癫痫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全面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等)、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不能分类的发作。

准确的分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癫痫的诊断1、病史采集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癫痫的关键。

包括发作的症状、频率、诱因、发作前的先兆、发作后的状态等。

家族史、出生史、既往病史(如头部外伤、脑炎、脑血管病等)也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等可以帮助捕捉到癫痫样放电,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脑电图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癫痫的诊断。

3、影像学检查头颅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的结构性异常,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外伤后遗症等,这些病变可能是癫痫的病因。

三、癫痫的治疗1、药物治疗(1)治疗原则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和综合征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2)常用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每种药物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药物副作用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嗜睡、皮疹、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异常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脑部有明确致痫灶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癫痫灶切除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2015癫痫发作的分类一、概述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的仍是ILAE在1981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分类(附录2)。

2010年ILAE分类工作报告对癫痫发作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部分修订。

二、癫痫发作的分类(一)1981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以临床表现和EEG改变(发作间期及发作期)作为分类依据,将癫痫发作分为:1.部分性癫痫发作:最初的临床发作表现和EEG改变提示“一侧大脑半球内的一组神经元首先受累”。

按照有无意识障碍,将部分性发作进一步分为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和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癫痫发作:最初的临床发作表现及EEG改变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同时受累”。

3.不能分类的发作(二)2010年ILAE分类工作报告:保留了对发作的“两分法”(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建议把部分性发作称为局灶性发作。

建议取消对局灶性发作的进一步分类(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但提出可根据需要对局灶性发作进行具体描述(参见描述发作症状的术语,附录3)。

2010年分类报告对癫痫发作的概念进行了部分修订。

1.局灶性癫痫发作:发作恒定的起源于一侧大脑半球内的、呈局限性或更广泛分布的致痫网络,并有着放电的优势传导途径,可以继发累及对侧半球。

局灶性发作可以起源于皮质下结构。

某些患者可以有多个致痫网络和多种发作类型,但每种发作类型的起始部位是恒定的。

2.全面性癫痫发作:发作起源于双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所构成的致痫网络中的某一点,并快速波及整个网络。

每次发作起源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均不固定。

全面性发作时整个皮质未必均被累及,发作可不对称。

1981年及2010年ILAE关于癫痫发作分类的对比见表2-2。

表2-2 1981年及2010年ILAE癫痫发作的分类对比1981年分类2010年分类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大发作)∙失神∙肌阵挛∙阵挛∙强直∙失张力∙强直-阵挛∙失神-典型失神-不典型失神-伴特殊表现的失神肌阵挛失神眼睑肌阵挛∙肌阵挛-肌阵挛-肌阵挛失张力-肌阵挛强直∙阵挛∙强直∙失张力部分性发作局灶性发作根据需要,对局灶性发作进行具体描述∙简单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复杂部分发作(有意识障碍)∙继发全面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发作类型不明∙癫痫性痉挛三、常见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一)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1.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 GTCS)是一种表现最明显的发作形式,故既往也称为大发作(grand m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肌阵挛发作 • 眼睑肌阵挛(eyelid myoclonus) 不伴有失神 伴有失神 • 肌阵挛失张力发作 • 负性肌阵挛(negative myoclonus) • 失张力发作 • 全面性癫痫综合征中的反射性发作
自限性发作类型
局灶性发作(focal motor seizures)
• 局灶性感觉性发作 表现为简单的感觉症状 表现为经验的感觉症状 • • • • 痴笑发作(gelastic s作 • 局灶性运动性发作 表现为单纯阵挛性运动症状 表现为不对称强制性运动发作 表现为典型(颞叶)自动症 表现为过度运动自动症 表现为局灶性负性肌阵挛 表现为抑制性运动发作
关键术语的定义(二)
• 癫痫性脑病:癫痫性异常本身造成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 (新概念)
• 良性癫痫综合征:一种易于治疗,或不需治疗,不留后遗症 的癫痫综合征。(澄清的概念) • 反射性癫痫综合征:全部癫痫性发作都是由一定的感觉刺激 所诱发的综合征。同时由自发性发作的全面或局灶性癫痫的 反射性发作应归于癫痫发作类型。单一的反射性发作也可见 于不需诊断为癫痫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热或酒精戒 断)诱发的发作不属于反射性发作。(修订的概念)
Focal epilepsies and syndromes Symptomatic and idiopathic
Generalised epilepsies and syndromes
Symptomatic and idiopathic
Seizure type PHB PHT CBZ OXC VPA LTG TPM GBP ESM
+ +
+ + +
+
+
抗癫痫药的选择
发作类型 全面性 强直阵挛 失神 肌阵挛 失张力 部分性
VPA、 PHT、 CBZ VPA、 ESM VPA VPA CLB、 GBP、 LTG、 PB、 PRM、 TGM、 TPM、 VGB AZM、 CLB、 FBM、 LTG 、 TPM AZM、 CLB、 CBZ、 FBM、 LTG、 TPM CLB、 FBM、 LTG、 TPM
癫痫综合征-癫痫性脑病(癫痫样异常可
能导致进行性功能障碍) • • • • • • • • 婴儿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大田原(Ohtahara)综合征 West综合征 Dravet综合征 非进行性脑病中的肌阵挛状态 Lennox-Gastaut综合征 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 慢波睡眠中持续棘慢复合波的癫痫(不含LKS)
奥卡西平
替佳宾 左乙拉西坦 唑尼沙胺
Oxcarbazepine
Tiagabine Levetiracetam Zonisamide
OXC
TGB LEV ZNS
曲莱
Trileptal
Gabitril Keppra Zenegan
非氨酯
Felbamate
FBM
Felbatol
抗癫痫药物的抗痫谱
Syndromes
癫痫综合征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
• 见具体疾病
有癫痫样发作但不需诊断为癫痫的情 况
• • • • • • • • 良性新生儿惊厥 高热性惊厥 反射性发作 酒精戒断性发作 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诱发的发作 外伤后即刻或早发性发作 单次发作或单次簇性发作 极少发生的重复性发作
核心 4 癫痫的病因
核心 5 癫痫的损伤程度
关键术语的定义(三)
• 局灶发作和综合征:代替“部分性发作”和“部位相 关性综合征”。(修订的术语) • 单纯和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这些术语不在推荐使用, 也不用其他名词代替。可能的情况下描述单次发作中
的意识障碍情况,但不再用来对特殊发作类型做出分
类。(新概念)
关键术语的定义(四)
• 特发性癫痫综合征:除了癫痫没有大脑结构性 损伤和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未做 修订的术语) • 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癫痫性发作是由大脑一个 和多个可证实的损伤引起的综合征。(未做修 订的术语) • 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为隐源性癫痫的同 义词,但更倾向于用这个词。指被认为是症状 性癫痫综合征,但目前病因未明。(新术语)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Lamictal)
机 制 抑制神经元膜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及门冬 氨酸)的释放,弱的GABA释放作 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197-189.
背景(二)
1997年7月,ILAE对分类系统进行考察和修改 成立了分类和术语工作组,分为四个工作小组:
对发作是症状的描述 发作类型 综合征与疾病 损伤
癫痫性发作患者和癫痫患者的诊断建议方案
5个核心
• 核心1:发作期症状学,根据发作时症状学描述性术语词汇对发作时 症状进行详细的不同程度的描述。 • 核心2:发作类型,根据发作类型表确定患者的发作类型。如可能应 明确在大脑的定位;如为反射性发作,需要指明特殊的刺激因素。 • 核心3:综合征,根据已被接受的癫痫综合征表进行综合征的诊断。 应理解有时这种诊断是不可能的。
癫痫综合征 -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局灶性癫痫
• • • • •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 家族性颞叶癫痫 病灶多变的家族性局灶性癫痫
癫痫综合征-症状性(或可能为症状性)
局灶性癫痫 • 边缘叶癫痫(limbic epilepsies) 伴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癫痫 根据特定病因确定的颞叶内侧癫痫 根据部位和病因确定的其他类型 • 新皮质癫痫 Rasmussen综合征 偏侧抽搐偏瘫综合征 根据部位和病因确定的其他类型 婴儿游走性部分性发作
AEDs作用谱
SPS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苯二氮 乙琥胺 氨已烯酸 苯丙胺酯 加巴喷丁 拉莫三嗪 托吡酯 PB PHT CBZ VPA BZ ESM VGB FBM GBP LTG TPM + + + + + + + + + CPS + + + + + + + + + + GTCS + + + + + + + + + + Myocl + AB
核心 2 癫痫发作类型详细的描述
癫痫发作类型
• 自限性发作类型-全面性 、局灶性 • 持续性发作类型 • 反射性发作的刺激因素
自限性发作类型
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
• 强直阵挛发作(包括开始于 阵挛期或肌阵挛期的变异型) • 阵挛发作 没有强直成分 有强直成分 • 典型失神发作 • 不典型失神发作 • 肌阵挛性失神发作 • 强直发作 • 痉挛(spasms)
癫痫的新分类标准和治疗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朱国行
癫痫的国际分类标准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
背景(一)
• 目前国际通用的分类
1981年,ILAE的《癫痫发作的分类》 1989年, ILAE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 临床实践中,部分病例不能归入上述两分类中的 任何一种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ICIDH-2功 能和残障的估计分类标准制定 • 现正在进行中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
癫痫治疗在过去十年中较大的进展
– 癫痫诊断的新的仪器设备的问世, 如VEEG – 抗癫痫新药在临床越来越多的使用 – 癫痫外科定位及术前评估的完善和手术治疗 – 生酮饮食
Karceski S, Morrell M, Carpenter D. The Expert Consensus Guideline Series: Treatment of Epilepsy. Epilepsy Behav. 2001;2:A1-A50.
± consciousness impairment ± secondary generalisation
Tonic
Atonic
GTCS
Myoclonic Absences
Indicated Depakine
(1) (2)
LTG can worsen myoclonic seizures
Loscher W.Basic pharmacology of valproate: a review after 35 years of clinical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CNS Drugs 2002;16(10):669 Elger CE, et al. Aggravation of focal epileptic seizures by antiepileptic drugs. Epilepsion 1998;39(53):S15-8
反射性发作的刺激因素
• 视觉刺激 闪光:如可能说明颜色 图形 其他视觉刺激 • 思考 • 音乐 • 进食 • • • • • • 躯体感觉 本体感觉 阅读 热水 惊吓 操作
核心 3 癫痫综合征和相关情况
癫痫综合征 -婴儿儿童特发性局灶性癫痫
• • • • 良性非家族性婴儿惊厥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早发性良性儿童枕叶癫痫(Panayiotopoulos型) 迟发性儿童枕叶癫痫(Gastaut型)
持续性发作类型
• • • • • • • 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 强制性癫痫持续状态 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

• • •
Kojevnikov部分性持续性癫痫
持续性先兆(aura continua) 边缘性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伴有轻偏瘫的偏侧抽搐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