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应力场研究在油气运移中的应用
华北地区东部应力场变化与油气运移

1 区域 概况
华北 地 区东 部是 华北 板 块 内的反 “ ” 中新 s形 生代叠加 复合 盆地 , 其东 西 两 侧 边界 分 别 为 N E N 向 的郯庐 断裂带 和太 行 山山前 断裂 带 。南北 两侧 分别是 近 E 向展布 的齐 河一 广饶 弧形断裂 带 和 W
维普资讯
小 型 油 气 藏
S l Hy rcro sror mal doab n Reev i s 石 油 地 质 20 0 7年 1 2月
华北 地 区东部应 力场 变 化 与 油气 运 移
宋 洪 亮 徐 守余 郑 丁
( 国石 油 大 学 ( 东 ) 球 资 源 与 信 息 学 院 , 东 东 营 27 6 ) 中 华 地 山 5 0 1
盆地 中东部 , 组 断 裂 系统 控 制 着 盆地 内 7个 坳 两 陷, 自北 向南 依次 是 下辽 河 坳 陷 、 中坳 陷 、 冀 黄骅 坳 陷 、 中坳 陷 、 清坳 陷 、 阳坳 陷及 昌潍坳 陷。 渤 临 济 7个坳 陷之 间 由 4个 隆起 间 隔 , 自北 至 南 为 沧县 隆起 、 邢衡 隆起 、 宁 隆 起 、 呈 内黄 隆起 。总 体 构成
运移、 聚集规律 , 预测 战略探 区具 有重要意义 。
比 , 果 不 相符 , 微调 最 大 主应 力 值 及 其 方 向 如 则
( 由于最 大应 力值 及方 向是通 过 多种 方 法测 量 并
加权 得 到 的 , 能 与 真 实值 及 方 向有 偏 差 ) 其 可 使
模 拟 出的结果 与 已知油 气 位 置达 到最 大 的吻 合 , 这样 模 拟 出未 知 区 域油 气 成藏 位 置 才是 准 确 的 。
应用地应力模拟技术研究断块区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 , 对油 田开发部署及老油 田
注采系统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区流体分布特征及应力场模拟研究
2 1 理 论依 据 .
1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变形特征
在平面应变 问题 中, 没有法 向上的应 变 , 同 等
研究区位于大庆油 田萨北开发区北二西 B — l
D — 46到 43井 与 B 1 1 3 2—3 —2 5到 3 9井之 间 , 所
向的正应力和在 面上的剪应力 , r 等于 r , 且 M aX和 ’ P; , 是该点沿 方 向和沿 y方 向的外力 , M a P。
几何 方程 :
一组平行 、 等距的裂缝而言的 , 当发育的裂缝组多 于一组时 , 需要定义综合裂缝指数( 来表示裂缝 ,) 组的密集程度 :
1 , 动力 系统复 杂 。 7条 水
研究 区所处的松辽盆地位 于古生代天山 一兴 蒙地槽 系东端 , 为近东西向古亚洲构造域与北东向
一
北北东 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 。它是于
中生代中期发育起来的一个大型裂谷盆地 , 呈北北
收稿 日期  ̄ 0 — 4 3 改回 日期:o6 7 8 2 6 0 —1; 0 20 —0 —2
大庆
130) 603
摘要 : 应力场数值模拟 不仅 能够重塑 出不 同阶段地应 力场 , 而且还可 以定 量 一半定量地预测 破 裂 的发 生、 裂缝 的方 向和 密度 , 进一步探讨 时间和空间上油 气运移的规律 , 为油 田勘探 、 开发提
供必要 的依据 。本 文以大庆 萨北开发 区北二 西断层 区为研 究对 象 . 过应 力场数 值模 拟研 究 通
的意义 。
度分散 , 分布状况极其复杂 , 尤其是在高压 持续 注 水条件下 , 油层 中渗流场和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相
多孔介质构造应力驱油的固流耦合分析

tco i srs il rvn i g smir t n a da c m uaini h n ih n a e ft ewetQad m sn,t efnt e tnc te sf d d iigo l a g a i n c u lt n te Na ys a rao h s ia Ba i h ii e - o o e
ee n u rc l t o s u e O d rv fe tv l i r s u ea d fu d p tn i l r m e t n ca e a e s r s ,a d t e lme tn me ia me h d i s d t e i e e f ci e f d p e s r n l i o e t o t co i v r g te s n h u a f Da c a i u e O g t t e fu d v l ct il s c u e y t e a t n o e t nc s r s ,t e r s ls ly f u d to s f r r y lw s s d t e h l i e o i f d a s d b h c i f t c o i t e s h e u t a o n a in o y e o p e it g t e f v r b e l c t n o i g s c l c in r d c i h a o a l o a i fo l a o l t . n o — e o Ke r s o o s me i m ;a e a e s r s ;f i o e ta ;o l& g s mi r t n o i n l i o p i g y wo d :p r u d u v r g t e s l d p t n il i u a g a i ;s l a d f d c u l o d u n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周心怀;张新涛;牛成民;刘豪;黄江波【摘要】郯庐走滑断裂带穿过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和莱西构造带,为了探讨走滑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依据方差切片、三维可视化及精细地震解释技术对走滑构造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内发育“云梯式”和“栅栏式”两种断裂体系,断裂演化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左旋走滑、古近纪伸展-走滑和新近纪强烈右旋走滑3个阶段.走滑构造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形成,而且还影响了中、深层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油气的富集层位.结合不同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特征,建立了走滑构造带内“中转站式”、“网毯式”、“复合式”及“阶梯式”等4类油气成藏模式,近些年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8页(P215-222)【关键词】成藏模式;走滑构造带;郯庐断裂;渤海湾盆地【作者】周心怀;张新涛;牛成民;刘豪;黄江波【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郯庐断裂带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巨型线性构造带,也是切割岩石圈深大断裂,沿NE向延伸约2 400 km,自南向北切过华南板块、大别-苏鲁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等4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1-2]。
郯庐断裂带沿线发育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多个含油气盆地,并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聚集成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3-8]。
近年来,渤海湾盆地郯庐断裂带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密切关系被勘探实践不断证实,先后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认识,如“晚期成藏理论”、“近源晚期优势成藏”[9-12]。
第六章 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演示文稿

在自由状态下边界值为: 淡水:压力梯度9.79Kpa/m; 饱和盐水压力梯度11.9Kpa/m。 大于该边界值为超压;小于该边界值为欠压。
28
3、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
〔1〕流体热增压作用 〔2〕剥蚀作用 〔3〕断裂与岩性封闭作用 〔4〕刺穿作用 〔5〕浮力作用 〔6〕粘土矿物成岩演变
29
1.流体热增压 随着地层埋深加大,经受地温升高,导致有机质成熟生 成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地层水会出现水热增压现象,在 烃源层及褚集层中都会造成异常高地层压力。
4
第一节 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地温场是地球内部热能通过导热率不同的岩石 在地壳上的表现。
随着深度的加大温度会不断增加。而温度的 变化又会对油气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5
1、地温梯度〔GT ;地热 增温率〕
——地球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所 增加的度数。OC/100米
• 沿着大断裂带常出现高GT • 大陆边缘三角洲沉积发育地区,常出现GT
6
TH 0 ×100
H
式中: —地温梯度,℃/100m;
TH—在井深H处的地层温度,℃; 0 —年平均地表温度,℃。
7
n 地温梯度的三个控制因素: 地层流体
热流值、热导率、
n 热流值 ( Q): 一定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的热量,
n 导热率 ( K) : 温差为 1度时,每 1s 内能通过厚 1cm、 面积为 1cm2体积的热力。
19
3、地温场与油气成藏关系
(1)地温对有机质向油气转化有决定性作用 • GT高:利于有机质向油气转化; • GT低或多次上升剥蚀:可延缓烃源岩热成熟
(2)地温增大,利于油气的运移 • T↑,有助于形成异常高压,促使排烃。 • T↑,流体粘度↓,利于二次运移。 • 温差:可导致热对流运移。
基于MSCMARC的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裂缝预测——以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

维普资讯
24 3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1 MA C有 限元软 件 简介 R
MA C公 司始 创 于 16 R 9 7年 ,是全 球 首家 非线 性 有 限元 软件 公 司 ,创 始人 是 美 国著名 布
朗大学应 用力学 系教授 、有 限元 分析 的先驱 P doM r l er a e。经 过 三十余 年 的不懈 努力 ,M R c AC
基 于 MS R CMA C的三维 构造 应 力 场数 值 模 拟 与裂缝 预测
— —
以宝 浪油 田宝 北 区块 为例
李 志 勇 , 曾佐 勋 ,黄 郑 ,刘 立林 ,魏 忠元 张 鲲
( . 国 地质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湖北 武 汉 1 中 2 华 中 构 造 力学 研 究 中心 ,湖 北 武 汉 . 3 河南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河南 南 阳 . 4 中国 地 质 大学 资源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 40 7 ; 30 4 407 ; 3 0 4 433 ; 7 12 407 ) 3 0 4
摘 要 :M C M R S A C的高度 非线性有 限元分 析 能力与 强大的二 次开发 接 口为复 杂 三
维 地 质 数 值 模 型 的 建 立 与 三 维 构 造 应 力 模 拟 与 非 线 性 分 析 提 供 了有 力 工 具 ; 并 可 以 通过 二次开 放子程 序 建 立 复杂 的岩 石本 构 与破 裂 准 则。本 文基 于 M CM R S A C建 立 了 新 疆 焉 耆 盆 地 宝 浪 油 田宝 北 区块 背 斜 构 造 三 维 有 限元 模 型 并 进 行 了构 造 应 力 模 拟
200 7 年 9 月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构造应力场与断层活动关系研究

构造应力场与断层活动关系研究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其表面上的构造和断层活动是地球内部动力学作用的表现。
构造应力场是指地壳内各个构造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场,而断层活动则是构造单元之间的相对移动行为。
研究构造应力场与断层活动的关系,对于了解地壳运动规律、预测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造应力场的产生机制构造应力场的产生包括地球内部热对流、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等多种因素。
首先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
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地幔对流和板块运动的形式向外传导,导致地壳不断发生变形。
其次,板块运动也是构造应力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外固壳被分为多个大板块和小板块,它们相对运动,不断产生位错和应力,导致构造应力的积累。
此外,地壳形变也是构造应力场生成的重要驱动力。
地壳形变包括地震、岳陡标志与构造样貌等方面。
二、断层活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断层活动是指岩石沉积物体发生断裂破坏,使岩层发生位移或滑移的现象。
断层的形成是构造应力场释放的结果。
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地壳会积累局部的应力,当超过岩石本身的强度时,就会导致岩石的破裂,形成断层。
其中,断层的滑动方式分为几种,包括水平走滑断层、倾覆断层、逆冲断层等。
断层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与构造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
当构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断层就会发生滑动,释放应力。
因此,研究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预测和理解断层活动的规律。
三、构造应力场与地震灾害的关系地震灾害是由地壳内部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导致断层滑动而引起的。
研究构造应力场与地震的关系,对于地震的预测和防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造应力场是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通过研究该应力场的特征,可以了解何种构造环境最容易发生地震。
例如,在强烈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大断层会产生大规模的地震。
此外,通过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人们还可以了解地震的频率和强度的演化规律,为地震预测和灾害应对提供依据。
四、构造应力场与岩石变形的研究构造应力场是导致岩石变形和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古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及展望

维普资讯
断
块
油
气
田
20 0 8年 5月
第1 5卷第 3期
文 章 编 号 :0 5 80 2 0 )3 0 1 0 10 — 9 7【0 8 0 — 3— 3
F U — L C I A I B 0 K 0 L& G S F E D A I L
一
步展 望 。
关键 词 古构 造 应 力 场 有 限元 数 值 模 拟 裂 缝 油 气运 聚
中 图分 类 号 . E 2 、 5 T l 1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Pr s ntst a i n a d p o p c fa plc to o n t l m e m e ia i ul to f e e iu to n r s e to p i a i n f rf ie e e ntnu r c lsm a i n o i pa a o e t n c sr s e d l e t c o t e sf l s i i
i d n a p t i o s b sn h c a mp r tt e r t la d p a t lsg i c n e frt e r s r or h r ce z t n f l s i er l ru a i,w ih h s a i o tn h o e ia n rc ia in f a c o h e e v i c a a t r a in a d e of o a c c i i o a ay i f y rc r o g ai n i er l r u a i . e p p r n r d c s h rs n i ai n o p l ain a o t h nt n lsso d o a b n mir t n a p toi o sb sn T a e to u e e p e e ts u t f p i t b u e f i h o o f h i t t o a c o t i e e e n u rc i lt no a a oe tn e s e s e d n i u s si e e o me t i ain l me t me a s n i l mu ai f l e t eo i t s l sa dd s s e sd v l p n t t . o p r f i c t su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等为约束条件 ,用有限单元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 ,为了 使 结果有更符 合约束条件 ,采用逐级 逼近 的方 法 ,通过对参数 的凋 试 ,实现构造 应力场数值模拟 ,建立研究 区相应的数学模型 。 最后进行应力场分析 , 将研究对象转向研 究渗流场问题 ,综合对 比油 田的实际情况 ,推测构造应力 引起的油气运 移的优势方位和油气
2 0 81)5 —5 0 2, (2:0 2
【 cadRoebr,Mi al hs,T o .hBa nomt n 6Rihr sn e j g c eC a h e h ma o .rnIfr ao R t i i Sri [ L s n e :ri KeerhIstt Unv rt f a fmi,1 9 e c M] o glB a s c tue ie i o C lb a 9 1 ve A s n a ni sy i 【】 王 九云 ,侯素 芳 ,张 立 运 动 疗法 干预 二 型糖 尿病 惠者 的 情绪 及 7 其 睡眠 质量 中国临床康 复 ,20 ,92) — 0 5 (3: 5 4 [】 8马启伟. 育运 动心理 学[ 】 州 :浙 江教 育 出版 社 ,19 体 M 杭 96
1 构造应 力场与油气运移
予其实际 的岩石力学参数 ,把求解研究区域内的连续场函数转化 为求 解 有限个离散点处的场函数值 。根据边界受力条件和平衡条件 ,计 算每个单元 内的应力和应变值 。
() 2 模型 的建立 。①地 质模型 。通过对盆地或区域地质构造特 征 系统的研究建立地质模型。② 力学模型 。力学模型要 符合庞大地质 体 的实 际 ,建立地 质模型 所对应 的地质体 的应力状 态 。③数 学模 型 。通过模型单元划分 、位移边 界条件 、应力边界条件 、 岩石力学参
2 0 ,2 ( : 3 4 5 0 5 44 4 — 6 )6
睡眠。
参 考 文 献 【】 王 哲蔚 , 高晓玲 .周 蕾等 更年 期妇 女健 康和 生活 质量 及其 影响 1 因素调查 U 中国妇 幼保健 ,20 ,1()9 - 9 】 03 8 : 5 2 8 52 【 黄 晖 ,张 立 。刘 艳骄 夜 生 理 状 态 Ⅱ. 2 ] ] 中国 中 医基 础 医学 杂 志 ,
7 7 由晦 技 21 5 00 期 年第
技 术 创 新
构 造应 力场 研 究 在 油 气 运移 中的应 用
黄 蝶 芳
(中 国石 油 大 学< 东> 球 资 源 与 信 息 学 院 ) 华 地
摘 要 构造 应力场研 究是 目前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 学的研 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介 绍构造应 力驱 动油气运移 的机制 以及构
聚集的有利区和部位 。
3 结 论
通过构造 应力场分析研究油气运移是很重要 的工作 ,也是多方面 学科的综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是这些 研究理论及成果最重要 的研 究技术。油气运移理论的完善和数值模拟 技术 的提高 ,会给油气运移 研究带来新 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1 】张 明利 ,万天丰 含 油 气盆地 构造 应 力场研 究新进展 【l I 地球 科 学 J 进展 ,1 9 ,1 ( :3 — 3 9 8 31 ) 8 4 【 2 】孙雄 ,洪 汉净. 造应 力 场 对油 气运 移的 影响 U 构造应 力场 对 油 构 ] 气运 移的影 响 ,19 ,2 () - 9 8 5I:I 6 f 3 1王红 才 ,王薇 ,王连捷 油 田三维 构造应 力场数 值模拟 与 油气运移 Ⅱ. 球学报 ,20 ,2() 7—18 】地 0 2 32:15 7
( 收稿 日期 :2 1 — 3 1 0 0 0 — 8)
析【. I 中国学校 卫生 ,2 0 ,2 ( : 0 ] 02 343 )5 f 庞宇渡 ,张慧 君 睡 前适 量运 动 对 失眠 自疗 功效 的研 究田 山 西农 4 ]
业 大学学报 .20 ,2()0 0 1 14: 2 4 [ 赵 红 勤 . 女 生 睡 眠 质 量 与运 动 的 相 关性 Ⅱ 湖 北 体 育科 技 , 5 ] 高校 】
造 应 力 场 的数 值 模 拟 在 油 气运 移 中的 应 用 ,阐述 现 今 人 们 对 构 造 应 力 场 与 油 气运 移 关 系的 研 究 现 状 : 关 键 词 构 造 应力 场 数 值模 拟 油 气 运 移
构造应力场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之 一。构造应力形成了油 气运移的通道 ,不连续状态 的瞬间构造应 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 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 力。本文将阐述构造应力场在油气运移中的 研究方法和内容 ,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 王 小凤 ,马 寅生. 田构造 应 力场驱 动 油气运 移的理 论和 方 法研 究 6 】 油 明 石 油学报 ,1 9 ,2 ( :7 1 9 9 05 ) —2
构造应力场模拟 是在边界力作用下先反演 、后正演模拟 地块 内部 的应力场状况 ,探讨构造 的形成条件 和分布规律 ,分析构造 演化 与油 气分布之关 系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起步晚 ,但随着三维构造应力 场数值模拟的发展 ,结果更符合实际的边 界条件 ,这样 的空间构造 应力场为研究油气运移分析提供了依据 。因此 ,本文将通过前人 的研 究介绍现 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的应用 。 ( ) 1 有限元模拟原理 。有 限单元 法是应 力场数值模拟 中主要 的 方法 ,是近似求解 一般连续介质问题 的数值求解法。其基本思路为 : 将地质体离散 成有限个 的单元 ,单元之 间以节点相连 ,每个单元 内赋 ( 9 ) 接3页承受能力 ,同样会导致机体紊乱 ,引发焦躁不安的情 绪 ,出现失眠 。所以 ,运动并不总是对睡眠产生积极影响 ,也许人体 存在~个运动强度或运 动时间长度 的阈值 ,一旦超过此阈值就会妨碍
( ) 2 研究构造应力场 的有关理 论。①弹性理 论。弹性力学 中的 虎克定律 ,即固体材料受力之后 ,材料 中的应力与应变之 间成线性关 系。通过虎克定律解 出岩体各离散点 的构造应力 , 括主应 力大小 、 包 方向及平均应力等与孔隙液体运移密切相关的应力指标。② 多孔介质 的渗流理 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遵循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呈线性关系
作者简介
韩勇 ( 97 17 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性疲劳与
( 稿 日期 :2 1 - 3 1 ) 收 ( 0 0 — 8 1
恢 复的理 论及应 用研 究。
[ 蒋鸣 ,席 薇 ,耿 家文等 大学生 失眠 现 象及体 育运 动 干预 效 果分 3 】
一
【】 成轩 ,王连捷 ,孙 宝珊 , 舍 油气盆 地三 维构造 应力场 数值模 拟 7谭 等 方法Ⅱ. 质 力学学报 ,19,31:7- 0 ]地 97 ( ) 1 8 【 侯 青 ,赵 健 ,回春 . 8 】 惠民 凹 陷构 造 应 力场 与 油 气运 聚模 拟 分析 U. ] 油气地质 与采 收率 ,20 ,1( :6— 5 06 31 2 6 ) [] 奎锋 ,杨坤 光 ,曾佐 勋, 黄骅 坳 陷 中区明下段 末期 构造应 力场 9扬 等. 三 维数值 模拟. 矿物岩 石地球 化 学通报 ,20 ,2 ( :8— 6 06 51 2 8 ) 作 者 简 介 黄蝶芳 (9 4 18一),硕 士 ,构 造地 质学 。
的运动规 律被称做达西定律。绝大 多数情况下它适用于孔隙含水层中 的渗流 ,一定条件下的裂隙含水层与岩溶含水层中的渗流也可用 。
( ) 3 构造应 力场对 油气运移的影响 。首先 ,应力大小 改变岩体 的渗透性 能 ,同一介 质在 不同的应力状 态下渗透性是 不相 同的。其 次 , 力的变化速率是一种驱动因素 。当地 层处于静态应力场时 ,地 应 下流体 的运 移只受流 场本 身规律的支配 ,和应力大小 没有关系 ;反
构造应力场就是在一个空 间范围内构造应力的分布 ,是导致构造 运动 的应力场 “ 。构造应力场按形成时 间分为古构造应力场 和现 今构
造应力场 。油气运移是贯穿整个生 、运 、聚过程的纽带 。 目 很多 前 学者 已对构造应 力驱动 油气运移作 了大量的研究 。 ( ) 1 构造应力场驱 动油气运移 的机理 。孔隙岩体中流体运移 的 因素是运移通道 和流体 势,运移通道 由岩石 中张开的裂隙和断裂 等组 成 ,岩石在地应力的作用下 ,发生挤压 、拉张或剪切变形 ,导致岩 石孔隙的体积发生变化 ,产生压力梯 度,岩石内流体势差推 动下发生 流动 。通过平 均应力将构造 应力 与流体压力联 系起 来 ,以推测 油 气运移规律。
之 ,构造应力场变化 ,从而存在流场势差 ,从而驱 动流体运移 。总 之, 构造应力场对流体运移的影响是 比较复杂的。
2 构造 应 力场 数 值 模 拟 的 应用
[ 4 】王连捷 ,王藏 ,张利容, 地应力驱动油气运移基本方程及有限 等. 元模 拟 Ⅱ_ 质 力学学报 ,19 ,51:2— 2 】地 99 () 7 3 【 5 】武红岭 ,王 小凤 ,马 寅生 油田构造 应 力场驱动 油 气运 移的 理论和 方法研 究Ⅱ. 】石油 学报 ,19 ,2 ( :7 1 99 0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