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地全面介绍
救生艇的种类、维修保养、要求

救生艇的种类、维修保养、要求一、救生艇的种类开敞式救生艇部分封闭式救生艇全封闭式救生艇自由降落救生艇(尾抛艇)救助艇图片刚性/充气式救助艇高速救助艇常见吊艇架及绞车:重力倒臂式吊艇架单吊臂救助艇降放装置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降放装置二、救生艇、救助艇和吊艇架、绞车平时保养时的注意事项:A、救生艇和救助艇平时保养时注意事项:(1)救生艇和救助艇的艇体:救生艇和救助艇的艇体和体内结构,平时应保持清洁,注意不要沾油污。
(2)吊钩释放装置:经常检查吊钩释放装置,当发现艇艏尾钩不能同步时,应调节艇艏尾钩传动软轴底角螺丝。
软轴钢丝绳平时应涤牛油,以防锈蚀。
(3)救生艇、救助艇的释放装置在检修或更新时,应在艇艏和艇艉的艇钩上至吊艇架的固定点上安装两只葫芦保险,以防在检修或更换释放装置时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4)艇的动力推进装置:艇机和齿轮箱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定期检修。
艇机的燃油和润滑油要经常检查,艇机启动后注意水温、油温、油压是否正常,艇机应每周运转一次,注意电瓶容量。
(5)其他方面:救生艇附件检查(桨、桨叉、雨篷、紧固件、手摇泵等)。
艇内属具数量及保质期。
B、吊艇架和绞车平时保养时的注意事项:1、吊艇架:⑴如果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应该更换新钢丝绳:a、钢丝绳断裂;b、如发现钢丝绳蚀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标准或者使用达到5年(取早者),应更换;(2)检查固艇钢丝绳,如果钢丝绳导套破损应及时更换;(3)调整吊艇钢丝的长短,使艇距离两边吊臂及艇支撑的位置一致;(4)释放器装置中的吊环如果有明显的变形或过多的磨损,应及时进行更换;(5)所有吊艇架应加润滑油的地方,每个月至少加一次;(6)钢丝绳润滑应定期检查,以防止油脂流失,钢丝绳一般每2个月加一次润滑油;2、绞车:⑴操作绞车时应注意齿轮箱有无异常声音;(2)注意检查绞车齿轮箱油位及油质。
(3)定期检查齿轮箱内齿轮间隙及各齿的磨损情况。
(4)根据刹车片磨损情况,调节重锤角度或更换刹车片。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船舶救生艇筏是船舶上的重要救生设备,用于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转移和救援行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船舶救生艇筏可以分为救生艇和救生筏两大类。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救生装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一、救生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艇的种类救生艇按照使用方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手动救生艇、气压救生艇、浮筒救生艇等几种类型。
手动救生艇是最常见的一种,需要船员手动打开和组装,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气压救生艇是通过充气系统将救生艇充气并展开的,操作更为简便快速。
浮筒救生艇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的救生装备,适用于船舶瞬间沉没等极端情况。
2. 救生艇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在紧急情况下,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和组装方式非常重要。
船员应该经常进行救生艇的演练,了解救生艇的组装和展开步骤,确保能够熟练操作。
(2)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操纵救生艇的关键。
船员应该迅速做出决策,并指挥其他人员有序地进行救生艇的组装和(3)确保救生艇的稳定性:救生艇的稳定性对于顺利转移人员至关重要。
船员应该注意救生艇的航向和平衡,确保救生艇在恶劣海况下能够保持稳定。
(4)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在救生艇下水后,船员需要熟练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包括划桨、掌舵等。
这样才能在海上保持艇的稳定,并迅速到达安全地点。
二、救生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筏的种类救生筏按照使用方式和充气方式,可以分为手动充气救生筏和自动充气救生筏两种类型。
手动充气救生筏需要船员手动充气和展开,适用于小型船舶。
自动充气救生筏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充气的救生装备,无需人工干预。
2. 救生筏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筏相对于救生艇来说更为简单,下面是几个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同样,船员需要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和组装方式,确保能够迅速展开和使用。
在选择救生筏时,也要注意其承载能力和适用范围。
救生艇释放操作说明

救生艇释放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救生艇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常见于船舶、油井平台等海上工作场所。
在船舶遇险时,救生艇能够起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
因此,熟悉救生艇的释放操作是每一个船员都必备的技能。
二、救生艇的类型及功能救生艇根据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手动救生艇、自动充气救生艇、开放型救生艇和闭合型救生艇等。
不同类型的救生艇在设计上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功能都是为了逃生和救援。
三、救生艇的准备工作1. 检查救生艇的完整性:确保救生艇的外壳、气密舱、船体和附属设备没有破损或缺陷。
2. 确保救生艇的装备完备:检查救生艇内的安全设备包括救生衣、急救药品、口粮、饮用水等是否齐全。
3. 确定救生艇的释放位置:了解救生艇的放置位置和释放装置,掌握相应的操作方式。
4. 做好救生艇的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救生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救生艇的释放操作步骤1. 拆卸救生艇的保护装置:解开救生艇的固定绳索、布带和安全锁等保护装置,确保救生艇能够自由释放。
2. 手动释放方式:如果是手动救生艇,则通过拉动释放装置上的手柄或绳索来释放救生艇。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释放装置的畅通和准确性。
3. 自动释放方式:如果是自动充气救生艇,一般有机械、电气或气体等方式进行自动释放。
根据救生艇的设计和操作手册的要求,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自动释放操作。
4. 救生艇的下水:救生艇释放之后,要迅速将其下水。
在下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艇体平衡和稳定,确保救生艇不受损。
五、救生艇的应急操作1. 登艇:逃生时,尽量选择适当的时机登上救生艇,避免被大浪冲倒。
2. 系好安全带:在救生艇内,船员应该始终系好安全带,防止意外滑倒或被摔出艇外。
3. 锚泊或漂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救生艇的功能决定是进行锚泊还是漂流等操作,尽量减少对生存和救援的不利影响。
六、救生艇的维修与保养1. 定期维护:按照救生艇的使用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洁、防锈、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
救生艇施放程度及注意事项

救生艇施放程度及注意事项救生艇在海上遇险情况下,可以提供乘客和船员的逃生和救援。
救生艇的正确使用和施放是保证人身安全的关键。
下面将详细介绍救生艇的施放程度及注意事项。
1. 救生艇的施放程度:救生艇有两种施放程度:自动施放和人工施放。
自动施放:自动施放是指救生艇在水面上自动弹出的一种施放方式。
当船只遇险时,救生艇会通过自动启动装置,利用绳索和气体压力将救生艇从船上顺利地推入水中。
自动施放的优点是快速、简便,适用于紧急情况。
人工施放:人工施放是指通过手动操作将救生艇推入水中的一种施放方式。
人工施放一般需要一群人合力进行操作,通过绳索将救生艇从船上滑入水中。
人工施放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施放的速度,减少救生艇受损的可能性。
2. 救生艇的注意事项:(1)熟悉救生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乘客和船员在登上船只时,应该先熟悉救生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包括救生艇的操控装置、安全装置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使用。
(2)了解救生艇的装备和储备物资:救生艇通常会装备有救生衣、食品、水和急救箱等物资。
乘客和船员需要了解这些物资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施放救生艇后能够及时获取和使用。
(3)保持艇舱内的安全和整洁:在救生艇施放前,乘客和船员应保持艇舱内的安全和整洁。
移除任何可能导致跌倒、碰撞或滑倒的物品,确保施放过程中不会因为物体的移位而发生意外。
(4)正确穿戴救生衣:救生衣是在船只遇险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
乘客和船员在施放救生艇前应正确穿戴救生衣,确保系带牢固,尽量减少水流进入救生艇。
(5)注意救生艇的施放速度:在人工施放救生艇时,要注意施放的速度。
过快的施放速度可能造成救生艇受损或人员受伤,而施放过慢则可能延误紧急情况下的救援。
(6)避免救生艇与船体的碰撞:在施放救生艇时,要避免救生艇与船体发生碰撞。
碰撞可能损坏救生艇或使救生艇施放不畅,导致救援目标无法实现。
(7)保持救生艇的逃生通道畅通:船上的救生艇必须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以确保乘客和船员在遇险时能够迅速、顺利地进入救生艇。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
它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必备的救生设备。
但救生艇重量大,吊艇设备占用甲板面积大,其主要作用是在船舶遇难时帮助人员脱险待救,此外还可作为临时短程水上交通工具。
救生艇的构造﹀﹀﹀救生艇按建造材料可分为木质、钢质、铝合金、玻璃钢等类型。
玻璃钢救生艇易于建造和保养,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
救生艇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开敞式、全封闭式和部分封闭式等。
开敞式遇4-5级以上风浪时,乘员就会受到海水侵袭,在低温或暴晒时乘员还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因此,《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客船应配有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货船与油船应配有全封闭式救生艇。
(1)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是传统的救生艇,它没有盖只能架设临时的顶篷,对乘员保护能力差。
开敞式救生艇的骨架有龙骨、首柱、尾柱、肋骨、横座板、纵座板(边座板)等。
这些骨架保证船壳救生艇的强度。
它的外壳有艇壳、护舷顶缘材(或称艇缘)等部分组成。
艇壳不但保证救生艇的浮力和水密,而且也保证艇体的强度。
护舷材在艇的两舷起保护作用。
艇缘是两舷的上缘,在它的上面有桨叉孔划将时可以插桨叉,艇缘内侧还装有顶棚架插座,供架设尼龙布顶篷用。
为了保证救生艇在灌满水或破漏时仍有浮力,在边座板下设有空气箱或硬质闭孔泡沫塑料浮体,其外面设护板加以保护。
艇的首尾踏板上装有吊艇钩,艇底有垫板(或格板)、艇底排水孔及艇底塞。
在横座板下面艇底垫板的上面还设有搁脚板,艇员乘坐在横座板上时两脚可以搁在搁脚板上面。
为了划桨方便在搁脚板上还可以设置套在脚上的脚套。
救生艇的外面设有两舷悬链状的可浮救生索(把手索),供落水人员抓扶,也可以作为攀登上艇的踏脚。
在艇底两侧设有舭龙骨或龙骨扶拦以及经龙骨底系于两舷艇缘的把手索。
当艇倾覆以后乘员可以抓住把手索爬上艇底并扶住舭龙骨,在倾覆的艇上待救。
开敞式救生艇有机动艇和非机动艇之分。
没有发动机的非机动的开敞式救生艇,艇上除配桨、篙外还有桅帆并在横座板上设有夹桅环(桅箍),艇底上设有桅座,艇缘上设有供装桅支索及缭绳导索滑车用的小眼环。
救生艇地全面介绍

第一部分全封闭救生艇的介绍1.1、主要参数总长7.10m型长7.00m总宽2.80m型宽2.70m型深1.10m最大高度3.10m吊距6.60m吊钩中心距基线高度(约)前1585m,后1645mm 乘员(最大)50P航速(大于)6knots空艇重3030kg乘员重(75KG/人)3375 kg满载艇重6405kg机型380J-3油箱容量195L螺旋桨直径400mm吊钩工作负荷(每钩)4000kg救生艇属具清单2、登陆(1)、所有仓盖均设有把手,并分别标有“开”和“关”标记。
(2)、转动把手至“开”位置,然后推或拉,该舱即可打开,并可固定在打开位置。
(3)、前舱、侧门、驾驶舱操作类似。
(4)、当关闭门窗时,首先从固定处松开,如是侧门,一旦关闭应检查头靠和安全带。
(5)、救生艇每一座位用黑色标记标明。
(6)、在束紧安全带前,确保两肩处皮带在正确位置。
(7)、安全带为交互带扣式,通过拉动右边突出部分来束紧。
第二部分操作步骤1、放艇前准备1、船员携带SART(搜索和救助的雷达收发机)到集合区。
2、驾驶员或其他指定人员携带VHF(双向甚高频)无线设备到集合区并检查其操作。
3、指定人员收集多余的燃料、水、衣物/毯子和其他设备,并穿上救生衣。
4、驾驶员和指定的操作员进入舱,并执行以下任务:a、确定艇架控制缆接通艇部;b、艇底塞关闭;c、蓄电池开关位于开位置(必要时)d、断开充电电缆;e、检查燃油和冷却水水位,开关是否在(打开)位置;f、检查吊钩释放互锁位置是否在安全位置;5、指定人员到大船甲板执行以下任务并同时检查:a、首缆固定在艇首并和大船相连;b、免维护“悬—挂”式吊艇和艇相连;c、另外,设备属具递给艇人员存放;d、检查降放区是否有障碍物,如无,通知操作人员并报告“准备”放艇;e、操作人员发出命令登艇和放艇。
步骤2、登艇1、乘员从储放位置直接登陆,担架上的伤员安全进人艇,然后束紧安全带,驾驶员启动机器;2、最后登艇人员再次确认释放区无人;3、关闭所有门、窗、通风口。
船舶救生设备简介

船舶救生设施知识一、什么是船舶救生设施船舶救生设施是为救援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退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施及其附件的总称。
二、船舶救生设施的要求有哪些1、紧迫时马上可用,停靠、航行时,设施为可用状态;2、在- 30℃到 65℃空气温度范围寄存而不致破坏;3、淹没在海水中,在- 1℃到 30℃海水温度范围内可用;4、能防腐化、耐腐化,其实不受海水、原油和霉菌侵袭的过分影响;5、裸露在阳光下,应能抗老化变质;6、有助于探测的部位拥有鲜亮易见的颜色;7、有益于探测的地点张贴逆向反光资料;8、清楚地标志同意的资料,包含同意的主管机关及任何操作限制;9、主管机关应确立简单老化变质的救生设施的使用限期。
三、船舶救生设施种类和使用方法1.救生艇救生艇不单有足够的干舷和丰裕的稳性,并且艇内设有由水密的空气箱或泡沫塑料浮体组成的储备浮力,以保证艇在载满额定乘员、属具并灌满水时也不会淹没。
别的艇内还备有干粮、淡水、药品、帆、桨等物件。
2.救生筏传统式救生筏为刚性救生筏,周边有空气箱或硬质泡沫塑料浮力块。
气胀式救生筏依赖自己装备的二氧化碳加氮气混淆气体充胀成型,并浮于水面。
3.救生浮救生浮是以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壳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帆布制成的。
浮具的中间设有绳网和木格踏板,外头设有一圈救生索并有浮子把手,但无食品、淡水,只合用于沿海和内河使用。
4.救生圈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施的一种,往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余比重较小的轻型资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能够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5.救生衣救生衣是用帆布或尼龙制成的,其浮力资料能够是木棉或闭孔软质泡沫塑料。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条约》的新要求:对国际航行的客船,要求装备能自动扶正的部分关闭救生艇或全关闭救生艇。
8min 的耐火救对运载易燃货物的油船、化学品船等,要求装备能防火起码生艇。
对 2 万总吨以上的大型货船,要求其救生艇能在船舶以 5kn 航速航行是下降下水。
应急救生船使用范围

应急救生船使用范围应急救生船是一种重要的救援工具,其使用范围广泛且多样化。
本文将介绍应急救生船的使用范围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一、海上事故救援应急救生船在海上事故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海上遇到船舶翻覆、着火、漏水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急救生船能迅速投入使用。
它们可以运送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将被困船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同时,应急救生船也配备了应急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艇、气体检测器等,能够提供必要的生存和救援工具。
应急救生船还可用于海上事故的搜救任务。
当发生人员失踪、漂流或从其他船只落水时,救生船能够在广阔的海洋中搜索并将他们救回。
应急救生船通常配备有定位系统、搜救灯、声音信号器等,以提高搜救效率。
二、河道污染应急处置河道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周围生态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在应对河道污染时,应急救生船可以发挥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携带吸油设备、围油栏和清洁工具,快速到达污染现场,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和造成更大的损害。
同时,救生船还能协助相关部门收集和处理污染物,确保污染得到安全有效地处理。
三、自然灾害救援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经常给受灾地区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在这些灾难发生后,应急救生船可以成为救援部队的重要工具。
它们可以携带救援人员、食品、药品和医疗设备等物资进入受灾现场,提供紧急救援和救助。
在水灾中,救生船可以用于疏散被困的居民,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点。
四、船舶故障拖曳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机械故障或其他问题,导致无法继续航行。
此时,应急救生船可以派遣出去进行拖曳作业,将受困船只安全地引导至最近的港口或船厂进行修理。
救生船通常配备有强大的拖曳设备和油田,能够有效地协助受困船只,并确保拖曳过程中不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五、科学考察与海洋调查应急救生船不仅仅用于救援和救助工作,还可以用于科学考察和海洋调查。
它们可以携带科学研究人员和相关设备前往海洋中进行样本采集、海洋生物观测和环境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全封闭救生艇的介绍1.1、主要参数总长 7.10m型长 7.00m总宽 2.80m型宽 2.70m型深 1.10m最大高度 3.10m吊距 6.60m吊钩中心距基线高度(约)前 1585m,后1645mm 乘员(最大) 50P航速(大于) 6knots空艇重 3030kg乘员重(75KG/人) 3375 kg满载艇重 6405kg机型 380J-3油箱容量 195L螺旋桨直径 400mm吊钩工作负荷(每钩) 4000kg救生艇属具清单2、登陆(1)、所有仓盖均设有把手,并分别标有“开”和“关”标记。
(2)、转动把手至“开”位置,然后推或拉,该舱即可打开,并可固定在打开位置。
(3)、前舱、侧门、驾驶舱操作类似。
(4)、当关闭门窗时,首先从固定处松开,如是侧门,一旦关闭应检查头靠和安全带。
(5)、救生艇内每一座位用黑色标记标明。
(6)、在束紧安全带前,确保两肩处皮带在正确位置。
(7)、安全带为交互带扣式,通过拉动右边突出部分来束紧。
第二部分操作步骤 1、放艇前准备1、船员携带SART(搜索和救助的雷达收发机)到集合区。
2、驾驶员或其他指定人员携带VHF(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到集合区并检查其操作。
3、指定人员收集多余的燃料、水、衣物/毯子和其他设备,并穿上救生衣。
4、驾驶员和指定的操作员进入舱内,并执行以下任务:a、确定艇架控制缆接通艇内部;b、艇底塞关闭;c、蓄电池开关位于开位置(必要时)d、断开充电电缆;e、检查燃油和冷却水水位,开关是否在(打开)位置;f、检查吊钩释放互锁位置是否在安全位置;5、指定人员到大船甲板执行以下任务并同时检查:a、首缆固定在艇首并和大船相连;b、免维护“悬—挂”式吊艇和艇相连;c、另外,设备属具递给艇内人员存放;d、检查降放区是否有障碍物,如无,通知操作人员并报告“准备”放艇;e、操作人员发出命令登艇和放艇。
步骤 2、登艇1、乘员从储放位置直接登陆,担架上的伤员安全进人艇内,然后束紧安全带,驾驶员启动机器;2、最后登艇人员再次确认释放区无人;3、关闭所有门、窗、通风口。
步骤 3、吊艇架A、吊艇架绞车控制器——以下几点非常重要1、拉动控制缆绳,提起自动装置,开始下降,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控制下降速度2、该制动装置具有一自动控速器,但不可通过控制缆来减少降速,如这样做将会导致自动装置断裂及吊艇钩上负荷的振动等;3、该艇应以自动控制的速度降至水中,以便可以容易自动脱钩。
B、本艇中的吊钩释放系统具有以下安全因素:1、艇离水时,自动保护互锁装置应锁住吊钩中心操作机构,一旦进入水中,立即释放。
2、如该机构失灵时,应备有一装置可以脱开自动互锁装置或应急情况下脱开。
3、在艇未如(1)所述漂浮状态时,不可移动释放手柄。
4、在吊钩未锁住前,释放手柄不可复位。
5、即使在成功锁住情况下,仍应装有调节指示器,应通知船员注意本系统。
步骤 4、放艇1、放艇前,确认所有放艇索可移动并检查首缆一端是否固定在释放吊钩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船上;检查艇底塞是否关闭。
2、准备妥当时,应使用和维持一固定力拉动舱上部的控制缆。
3、救生艇会自动降放,下降速度会自动控制。
但如制动装置失灵,救生艇可允许通过缆绳进行释放,由于制动装置会断裂,停、放、停状况应避免发生。
以自动控制的速度降放至水中并超越吊艇索,使吊钩容易脱落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中心释放机构的操作:1、介绍:本艇在两端各设置一特定吊钩,通过一灵活“推-拉”软轴与中心释放系统相连,确保可以同时脱钩,无论艇在水中或悬挂多少米,应意识到在任何时候均可以脱钩,无论如何,当艇不在水中时,应设计一不同的操作以使操作员意识到跌落至水中的危险性。
2、操作原则:a、该中心释放机构包含一自动互锁装置,在艇离水时关闭,入水时脱开。
通过水压操作的液压操作会导致自动锁住杆在中心释放机构移开操作杆自身,无论如何,当艇不在漂浮或液压不能正确操作时,应提供一合适装置。
b、艇两端的吊钩以吊架间销轴为中心轴转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艇体结构上,该吊钩通过一释放销(见图A、B1、B2)锁住在工作位置,其支撑住吊钩尾部,直到吊钩操作杆操作。
Ⅰ.水中释放在艇漂浮和吊钩无负荷情况下放艇,操作过程如下:a) 自动锁住杆自动打开(见图 A ⑤);b) 移开保险销(见图 A⑥);c) 根据图 A 转动操作杆(见图A ①步骤Ⅰ);d) 吊钩处于释放状态(见图 B 2)Ⅱ.应急释放正如本节所介绍,应急释放可在任何时候操作,漂浮或否,也正如前所说的存在很多危险。
仅仅当互锁装置无法保持平衡时,应急脱钩才可以使用。
除非真的愿意冒着受伤或生命危险在距水面的任何高度放艇,否则,互锁装置的故障,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当解决,其中导致的因素可能是静水压力软轴或销轴维护不好或自动锁住上的断裂点,在降落之前进行一些测试可避免伤害。
应急释放操作过程如下:1、移开自动锁住杆罩(见图A⑤)2、移开保险销(见图A⑥)3、提起自动锁住杆(见图A⑤)4、根据图A,转动操作杆(见图A①步骤Ⅰ)5、吊钩处于释放状态(见图B2)Ⅲ.吊钩复位一旦降落水中,首要任务是回复吊钩,这是一项任务,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有时间,再次检查是否正确,没有问题或困难,并多次培训对对该吊钩型号不熟悉的乘员。
在吊钩已释放且艇在水中准务起吊时,操作过程如下:1、把释放杆移动步骤Ⅱ位置(见图A①);2、确保两吊钩在起吊位置(见图A② & 图B1);3、把释放杆移至锁住位置(见图A① & 步骤三);4、插入保险销;5、检查两吊钩及自动锁住杆是否锁紧(见图B1);6、联接吊环,并束紧吊艇索;7、使艇的龙骨刚离开水面;8、确保两吊环在正确位置;9、在全部控制下,开始缓慢起吊。
在任一吊钩锁住前,不可使用。
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和纠正,尽管有必要吊起艇脱离水面,但在未得到修复前,是不可操作的。
应原因检查:当中心释放杆不在其正确位置,如发生一个吊钩或两个吊钩均不能复锁住时,应检查以下原因:--- 中心释放杆操作时,吊钩不在其正确位置;--- 止动块升起不够高,未能固定吊钩尾端;--- 或软轴松弛/弯曲或止动块已弯曲。
降放救生艇降放救生艇意味着从吊艇索到艇和艇架上的某一特定连接点转移其重量,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维护、修理及其吊钩释放系统安全操作的训练。
为了实现上述事宜,大船应提供:搬运吊艇架、一副合适长度的缆绳、锚链或带钩环的环索,能够承受艇重和乘员重,吊艇架的一端系在艇架上部固定点上,另一端系在救生艇吊钩悬挂点上,然后缓慢从吊艇索上释放直到降至足够吊架艇承载其负荷。
一旦救生艇安全降至大船侧端,脱开吊艇索。
海上艇的操作为了起到援助目的,在其他环境下降放和搬运救生艇是必要的。
从航行的大船上释放救生艇,所有的救生艇均应设计成可从航行的大船上释放,也适用于从停泊在沼泽和急流的大船上或在有强风的情况下释放。
在任何情况下,尤其在航行中降放救生艇,以下几点必须考虑:a、为了从吊钩上取下负荷,应有适当的首缆装置可使艇尽可能接近吊艇索垂直下方;b、.流经艇体的水会导致旋涡现象并影响吊钩释放机构的脱离,因此有必要使用应急情况下的互锁装置;c、应在所有乘员都在艇内并穿好救生衣,且机器转动的情况下释放;d、一旦脱钩,在释放首缆前,为防止水流,舱内主机必须是运转的;f、使用带钩艇篙迅速从大船侧划开,其水流可能会导致船首的下降,通过增加机器功率,加速前行。
A.降放到海中可能有必要降放至波涛汹涌的海上或有冰岛经过大船时,水面的起伏会引起剧烈震动及可能导致艇的破环,一旦浮出水面,艇将会被倾斜,应立即控制。
如果以下两因素得以立即执行,完成上述目的将会变得很容易。
a、在艇释放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吊艇架绞车控制缆处于张紧状态,这样会防止吊钩摇晃和振动。
b、一旦艇接近水面,降低释放速度并使舵越过船首指向船的边侧,一旦脱钩,将会从艇内脱开。
如可能,艇尾吊钩操作人员协助此过程,然后驾驶员加速机器,从大船逃开。
B.离水应急释放在水上紧急释放救生艇充满危险,并且要求在使用前慎重考虑,实际上,仅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考虑应急释放:翻船和弃船情况。
a、当海面状况非常严重,带负荷降放救生艇比正常“无负荷”放艇还危险时;b、在正常下降中,吊艇架绞车制动装置失效且阻止艇接近水面时。
另外,无人在大船一侧来操作登乘梯以使艇乘员返回,而且情况非常危险时。
C.返回母船其他人员拿掉的滑架应重新固定(必要时,移开它们),艇返回母船。
艇首缆应垂直挂在大船侧并且第一步要连接和恢复。
a. 风/潮流/水流状况决定最好的连接角度和方向,但一旦首缆眼重新连接至其释放钩前端,将会帮助艇接近其吊艇索。
b. 应注意在吊艇索上的艇不应严重撞击,检查系在吊钩上的吊环,并向吊艇架绞车控制者发生命令,开始起吊救生艇刚脱开水面,然后停止。
c. 在起吊中,两操作员应仔细检查其吊钩,从内外任何视线检查移动情况,如发生任何问题,都应立即汇报驾驶员。
d. 当脱离水面时,吊钩释放互锁装置应目测且确认已自动锁紧,在发出继续起吊前,如一切顺利且登乘梯可用时,可以小心下船,其他乘员仍应穿着救生衣,束紧安全带正确就座,这时机器可以停止转动,但之前不可。
D.艇的储存吊艇架制造商的操作手册应包含其操作,连接吊艇索/止动销的指示等。
a. 一旦储放,和乘员在艇内时1. 所有备件应重新储放;2. 无线电应交给船长再次充电;3. 重新更换燃油、润滑油及冷却液;4. 再次连接充电线路;5. 打开艇底塞;6. 脱开吊艇架绞车控制缆。
发现任何问题,如需要修理或维护,应立即执行。
最后,打开通风口,关闭门窗,使艇处于准备状态,以便应急使用。
E.吊钩尾部复位本手册前面已简单介绍过,在此扩充一下,以便所有船员熟悉安全操作。
在脱离大船后,吊钩应立即复位,并必要时应多次重复,以检查他们的操作,训练他们正确使用,不要错过任一机会。
以下步骤必须包括在内,但不仅限于此:--- 选择船员,复位吊钩;--- 驾驶员发出命令,门窗打开;--- 根据驾驶员命令,吊钩慢慢移至准备位置,然后驾驶员慢慢恢复中心释放杆;--- 驾驶员发出命令“调试吊钩”,操作员试着手动打开吊钩,摇动检查是否会脱钩,并向驾驶员报告;--- 最后检查艇内、吊钩下面的“推-拉”软轴是否固定在其托架上。
在吊释放系统布置和安装中,软轴应正确排整齐并标明“吊钩锁住”和“吊钩未锁”位置,该最终检查是为了确保布局准确;--- 两操作员移至驾驶员处并讨论复位操纵,确认以下两点:a. 两吊钩可以灵活移至其起吊位置;b. 释放杆移动自由、灵活。
F.吊艇架负荷限制操作员应清楚意识到吊艇架的设计仅仅用于降放满负荷的艇,如超过核定乘员数量则绞车不能恢复。
如救生艇同时兼作大船的救助艇,则最小3 倍,最大6 倍。
G.恶劣气候下的回收如前面所述,不仅仅在水面平静情况下回收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