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科技厅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云南省科技厅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18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云财教〔2018〕28号),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省科技厅部门预算编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牵头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科技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组织制定并实施省级科技计划,负责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的有关工作。

3.负责编制和实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拟订省重大科学工程等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规划,提出科研条件保障的规划和政策建议,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

4.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政策,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负责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5.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并制定措施和办法,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建设。

6.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织有关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7.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审核省属独立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布局。

8.负责本部门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年度预算执行中的科技经费预决算、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管理列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部门的省级科学事业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学技术普及经费和科技专项资金,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和措施建议,统筹协调推进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推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9.负责归口管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有关政策措施,负责省级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10.制定科学技术普及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促进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办法,负责科技保密管理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科技评估管理和科技统计管理。

11.负责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及“泛珠三角”区域、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拟订科技合作规划,制定年度科技合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2.拟订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办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

13.承担云南省科教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14.承办云南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1.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设置14个处室: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研究室)、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创新发展处(重大专项办公室)、基础研究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对外合作处(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办公室)、监督与绩效评价处、人事处(云南省科技人才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办公室、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

2.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所属单位7个。

(1)行政单位1个(云南省科技厅机关)

(2)直属单位6个(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教教育中心、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机关服务中心)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18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扎实推动创新型云南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培育云南创新发展新动能,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促进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跨越式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关键、引领作用,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五链统筹”,从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突出技术创新支撑重点产业、建设区域特色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云岭科技创新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扩大开放合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工作,为引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区域科技信息中心、区域现代农业研发辐射中心、区域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基础服务基地、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基地、科技人员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构建科技入滇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第四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第三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大会、南亚科技部长创新合作论坛。与全省16个州(市)协同联动开展科技入滇对接,吸引国内著名、世界知名机构和企业,在我省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及团队入滇开展合作。推动云南国际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云南丝路研究院落户云南。加强长江经济带、泛珠区域创新合作,深入

推进京滇、沪滇、粤滇科技合作。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0个。深入开展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创新行动计划,承担好“中—菲”“中—老”科技联委会确定的云南承担高科技合作任务,积极推进中缅科技合作。

3.围绕重点领域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战略支撑能力。强化具有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南亚东南亚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5个领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积极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面向2030年启动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科技创新纲要的编制工作。支持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评估,启动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省级创新中心建设。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个。争取省部共建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高原山地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民族药创制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取得突破。做好基础研究地方联合专项服务管理。继续推进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综合服务平台开放共享。开展科技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4.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继续推动落实《实现2020年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2.5%实施方案(试行)》任务,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 比例提高到 1.0%。组织实施好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先进装备、生物种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5个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力争昆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玉溪市和楚雄州进入创新型城市试点。推动曲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临沧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昆玉楚曲国家高新区联合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继续支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培育认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户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00户以上、省众创空间20家以上,培育和建设一批“星创天地”,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组织好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暨第四届云南省创新

创业大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

5.抓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确保完成考核目标。以州(市)为责任主体,将2018年度产业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州(市)。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基础,将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产业推进配合部门及各州(市)人民政府。加强部门以及省州市三级联动,力争出台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谋划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化园区,提升“云药之乡”品质,制定我省中药大品种产业发展子规划。启动实施生物医药产业重大科技专项19个重大专项项目。抓好研究开发基地、医药和保健品生产基地、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健康产品商贸流通基地等建设工作。

6.大力推进科技惠民,助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全面落实全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实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排“科技扶贫示范”资金,支持州(市)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扶贫示范,形成科技精准扶贫示范机制和效应。加大对迪庆藏区、怒江州、边境地区、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支持。支持澜沧县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县。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结合科技项目实施,形成科技扶贫“技术包”“成果包”,满足贫困地区对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依靠科技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打造成脱贫产业。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旅游文化、减灾防灾等重点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科技服务民生能力。切实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和“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巩固脱贫成果,以挂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为重点,有序推动脱贫退出步伐。

7.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立法进度,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继续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强化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实施财政科技投入后补助政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快构建科研诚信体

系,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加快云南省技术转移体系构建,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集中力量办大事;创新财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8.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队伍。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和创新政策,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科技型企业家、科技管理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做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引进及管理服务工作。完成年度云岭英才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工作。做好科技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选拔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左右、省级创新团队20个左右,引进云岭高层次人才10人左右。做好院士创新团队的遴选工作。加大推送云南人才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争取1.5万名以上专家信息进入科技人才专家库。

9.构建监督与绩效评价体系,强化计划项目监管。组织开展“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进行实地检查评价。落实《云南省科技厅科技监督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云南省科技厅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监督工作暂行规定》,指导项目推荐单位、承担单位设立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监督机构和人员,建立各层级的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培训指导各监督机构和人员确定年度监管项目,实现对在研项目监管的全覆盖。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以及信用管理工作力度,建立科技信用评级办法以及“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科技扶贫项目开展重点专项审计。推进完成各项监督、检查、巡视整改、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加强对厅直属单位的审计监督。

10.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自身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设、“七五”普法各项工作,动态调整省科技厅权责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工作。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实行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制,明确工作重点,加大部署、落实和检查考评力度。加强机关干部学习培训。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反对

“四风”。进一步发挥好工会作用,强化机关文体活动开展。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促进全省科技管理干部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增强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能力,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管理人才保障。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从政治上、精神上、生活上关心关爱离退休干部,扎扎实实为老同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科技宣传,强化新媒体在科技宣传中的应用,把科技宣传和舆论引导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工具,深入宣传解读科技创新政策,展示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总结推介经验做法。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部门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单位共8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8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云南省科技厅机关),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个(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6个。

截止2017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在职人员编制416人,其中:行政编制100人,事业编制316人。在职实有375人,其中:财政全供养375人。

离退休人员272人,其中:离休16人,退休256人。

车辆编制35辆,实有车辆38辆(实有车辆数含省科技厅机关公车改革已报废未办手续车辆6辆)。部门基本信息按单位分布情况如下: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务总收入96,424.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92,261.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1,291.09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41.00万元,上年结转2,830.97万元。部门总收支情况、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按单位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95,091.97万元,其中:本年收入92,261.00万元,

上年结转收入2,830.97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92,261.00万元(本级财力91,980.00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81.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8年部门预算总支出96,424.06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91,980.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052.00万元,项目支出84,928.00万元。

(一)财政拨款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行政运行1,937.95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机关服务469.48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其他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236.91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基础研究-专项基础科研10,019.00万元,主要用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出(含含省政府-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

科学技术支出-应用研究-机构运行328.51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5,90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专业服务能力众创空间补助资金、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云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院所专项)、科研条件建设、科技计划管理业务费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14,682.00万元,主要用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机构运行2,915.72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条件与服务-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4,480.00万元,主要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普及-科普活动300.00万元,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普及专项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90.00万元,主要用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交流与合作-重大科技合作项目3,700.00万元,主要用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重大项目-科技重大专项24,334.00万元,主要用于重大科技专项(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生物种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新材料)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科技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8,158.27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入滇专项、重点研发(工业领域)、重点研发(农业领域)、重点研发(社会发展)项目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科技奖励1,488.73万元,主要用于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转制科研机构1,300.00万元,主要用于转制科研院所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政策性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10,446.00万元,主要用于研发经费投入补助、2家省属科研机构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差专项补助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9.50万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行政单位离退休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事业单位离退休11.23万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系统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63.35万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409.35万元,主要用于省科技厅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支出。

(二)财政拨款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基本支出7,052.00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262.2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89.73万元);

项目支出85,209.00(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85,179.00万元,资本性支出30万元。

五、省对下转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为:州(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额76,47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各州市科技项目支出。

1.按州(市):昆明30,954.80万元、昭通1,908.10万元、曲靖6,854.80万元、玉溪4,796万元、红河5,770.70万元、文山2,934.50万元、普洱2,471.80万元、西双版纳1,148.50万元、楚雄3,614.30万元、大理3,758.70万元、保山2,303.90万元、德宏1,473.80万元、丽江1,875.20万元、怒江1,139.10万元、迪庆2,491.50万元、临沧1,735.40万元、宣威697.30万元、腾冲511.40万元、镇雄30.20万元。

2.按项目细化为:基础研究项目(含省政府-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828万元;重大科技专项(生物医药)94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新材料)1,803万元;重大科技专项(先进装备制造)1,53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节能环保)8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生物种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2,320万元;重点研发(工业领域)2,172万元;重点研发(农业领域)20万元;重点研发(社会发展)3,309.00万元;国际科技合作976万元;科技入滇4,395万元;R&D投入补助35,659.80万元;州(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10,470万元;科技金融结合1,087.2万元;科学技术普及专项328.00

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含创新创业大赛)2,390.00万元;扶持专业

服务能力众创空间补助资金2,560.00万元;科技创新基地建设589万元;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742万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4,271.00万元。

(二)无与中央配套事项。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基础研究专项828.00万元;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17,545.00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52,495.00万元;科技基地(平台)和人才专项5,602.00万元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78个,采购预算资金636.30万元。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一)基本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2018年一般财政预算基本支出7,052万元,比2017年增加1,236.93万元,增幅21.27%,主要是全省性工资调标、在职人员进档晋级,相应基本支出增加。

(二)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2018年一般财政预算项目支出161,679.0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项目161,398万元,省科技厅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成本性支出98万元,省科学技术院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成本性支出75万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成本性支出108万元),比2017年增加28325万元,增幅21.24%。增加经费原因: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的部署精神,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好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切实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有关批示精神;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研发投入引导作用,切实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八、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收入: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5)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科学技术支出科目

(1)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反映省科技厅机关(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机关服务中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

(2)基础研究:反映从事基础研究、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

(3)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反映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专项技术开发研究的支出,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和推广支出等。

(4)科技条件与服务:反映用于完善科技条件及从事科技标准、计量和检测,科技数据、种质资源、标本、基因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服务等为科技活动提供基础性、通用性服务的支出。

(5)科学技术普及:反映用于科技活动周等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

(6)科技交流与合作:反映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支出。

(7)科技重大项目:反映用于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有关经费支出。

(8)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反映除以上各项以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科学技术奖励的支出以及对已转制为企业的各类科研机构的补助支出等。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反映用于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反映用于住房公积金的支出。

5.“三公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支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元宝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6.机关运行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省科技厅机关运行经费435.05万元(含离退休人员公用经费9.5万元),其中:办公经费351.09万元,会议费30万元,培训费5.1万元,公务接待费8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75万元,维修(护)费2.97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8.14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17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17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部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四)“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云南省科技厅(含省科技厅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及5个直属事业单位)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428.82万元,其中:安排因公出国(境)费239.5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112.60万元,公务接待费76.69万元。2018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17增加6.7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云南省科技厅机关“三公”经费预算

云南省科技厅机关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176.21万元,比2017年增加17.9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预算增加2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0.03万元,公务接待费减少0.01万元。因公出国(境)预算增加的原因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大了我省科技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

(1)因公出国(境)费

2018年厅机关根据科技管理需要,拟安排出国(境)费预算120万元,比2017年预算增加28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医学制药、高原人群疾病防控诊疗及医药技术合作交流等,促进我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及推广;聚焦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团队到云南落地;围绕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建设,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发展等发生的出国(境)费用。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2018年厅机关拟安排公务用车运行费39.75万元,比2017年减少10.0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全省科技管理业务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

2018年厅机关拟安排公务接待费预算16.46万元,比2017年减少0.01万元,主要用于接待科技部检查指导、其他省(市)科技系统交流学习、我省州(市)科技部门工作汇报等产生的费用。

1.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以下简称“云科院”)及云南省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三公”经费预算

云科院及云南省科技厅5家直属事业单位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252.61万元,比2017年减少11.17万元。

(1)因公出国(境)费

2018年云科院、5个直属事业单位根据技术交流、科技项目需要,拟安排出国(境)费预算119.53万元,比2017年减少0.7万元,主要用于为推动材料基因组工程在云南的实施,引进材料基因组工程相关领域的人才;促进稀贵金属产业集聚发展;中国科技部批准在云南建设中国—南太平洋岛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根据科技部任务要求,为推进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我与南太平洋岛屿国家地区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等发生的出国(境)费用。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2018年云科院及5个直属事业单位拟安排公务用车运行费72.85万元,比2017年减少0.2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日常业务开展和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三)公务接待费2018年云科院厅

及5个直属事业单位拟安排公务接待费预算60.23万元,比2017年减少10.20万元,主要用于国内外科技专家、科技项目合作单位交流等产生的费用。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省科技厅无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