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捕蛇者说》中的文段。

(8分)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1】下列哪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2分)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B.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又安敢毒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D.故为之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小题2】下列哪一项加点词的词性活用情况与其它三项不同?( )(2分)A.然得而腊之以为饵B.置人所罾鱼腹中C.名之者谁D.殚其地之出【小题3】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并请结合文章举出一例。

(2分)【小题4】文中写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从中看出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什么,联系下面这则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案【小题1】C(2分)【小题2】D(2分)【小题3】对比(t分)①乡邻“十室九空”与蒋氏“以捕蛇独存”对比;②悍吏扰民鸡犬不宁的`情形与蒋氏“弛然而乐”“熙然而卧”对比;③乡邻“旦旦有是”与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对比。

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

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

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原文】捕蛇者说(选段)柳宗元蒋氏大威,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窃,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询询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问题】19.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4分)①向吾不为斯役向:②则弛然而卧然:③谨食之食:④故为之说故: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旬子。

(4分)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1.选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参考答案】19.(4分)①假使②……的样子③喂养④所以(每小题1分)20.(4分)①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2分)②回来后,心满意足地吃我地里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余年。

(2分)21.(3分)苛政猛于虎(或“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意同即可)。

捕蛇者说_阅读附答案(2013云南昆明中考试题)

捕蛇者说_阅读附答案(2013云南昆明中考试题)

捕蛇者说阅读附答案(2013云南昆明中考试题)(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

(12分)【甲】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常常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12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但是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但是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

谌震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代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

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én):人名。

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宛。

⑤判:状纸。

⑥舆:抬。

⑦衣:包扎。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2分)(1)汪然出涕曰涕:(2)竭其庐之入入:(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2、选出以下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捕蛇者说教案及练习、对比阅读

捕蛇者说教案及练习、对比阅读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â)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jī)死者数(shuò)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gē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â)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字词注释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中考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很多中考生一直在文言文阅读上难以取得高分,文言文阅读需要大家做练习题,这样才能积累文言文阅读答题经验,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高分。

捕蛇者说(节选)【唐】柳宗元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③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署,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④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初中阶段还学过柳宗元写的一篇文章是(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死于捕蛇。

B、选文第②、④两段中悲的原因相同,但程度有所差异。

C、作者将蒋氏的生活境遇与乡邻对比,为了赞叹蒋氏的幸运。

D、蒋氏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赋敛之毒更胜于蛇毒的残酷现实。

1、(2分)《黔之驴》《小石潭记》2、(3分)(如果)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三)阅读下面《捕蛇者说》片段,回答问题。

(共22分)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会以蒋氏观之,犹信.。

鸣呼!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中观人风者得焉。

17、解释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1)余:(2)于:(3)尝:(4)是:(5)以:(6)信:(7)孰:(8)为:18、给下列字注音。

(4分)(1)孰(2)敛(3)俟(4)夫19、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1)苛政猛于虎也。

译:(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20、作者听了蒋氏的话后更加悲伤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答:21、作者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答:22、作者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什么?。

(2分)答:23、这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答:24、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什么?。

(4分)答:(只要说得有理即可)《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谓:尝:然则: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柳宗元《捕蛇者说》晁错《论贵粟疏》比较阅读及答案

柳宗元《捕蛇者说》晁错《论贵粟疏》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13~16题。

(共13分)【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选自晁错《论贵粟疏》)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君将哀而生之乎(▲)(2)又安敢毒耶(▲)(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4)备水旱(▲)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5.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处:▲16. 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语文网13.(4分)(1)使&&活下去(2)怨恨(3)两次、两顿(4)防备(答对一个给1分)14. (4分)(1)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文言文阅读题)捕蛇者说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捕蛇者说阅读答案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给大家整理了捕蛇者说阅读答案。

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甲】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范文骋�?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

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n):人名。

④巽(xn):同逊,这里指委婉。

⑤判:状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

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捕蛇者说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

(12分)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

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én):人名。

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

⑤判:状纸。

⑥舆:抬。

⑦衣:包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汪然出涕曰涕: (2)竭其庐之入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4、【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

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

(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乡邻蒋氏
不是死亡就是辗转迁移———— A
B ————可以放心地睡下
C ————一年受到两次死亡威胁
5.【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分)
答:
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词
2、(2分)A
3、(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4、(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5、(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

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

(意对即可)
这篇“捕蛇者说选段对比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