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合成色素范文
浅谈食用合成色素的安全性

浅谈食用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食品的色泽是购买食品时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食用合成色素是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但是合成色素的滥用近几年却引发了大众的信任危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一些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就食用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给出了评价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标签:食用合成色素;安全性;评价食品的色泽好坏是食品感观需要衡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来辨别食物新鲜程度最基础的工具之一。
因此,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提高商品的市场价值,在制作食品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在产品中的作用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是任何其他食品添加剂所不可比拟的。
一、食用色素的作用顾名思义,色素的主要作用就是着色,食用色素有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大多来源于动植物,提取纯化成本相对较高。
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色素,这些合成色素不但染色效果极佳,更为重要的是价格低廉、不容易褪色、稳定性好。
尽管合成色素有众多优点,但与天然色素相比,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具备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甚至它的违规使用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合成色素的最大缺点是它的毒性(包括致泻性和致癌性)。
研究怎样安全合理地使用合成色素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的一系列在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和使用吊白块(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苏丹红(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以及三黄鸡和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让人们患上了“食物焦虑症”,合成色素的使用正在引发较大范围的信任危机,以至于使一些人对合成色素产生了偏见,认为必须完全排斥合成色素而使用天然色素,但天然色素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食品工业的需求。
有关天然色素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还有待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因此,简单地说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安全性高,是不科学的。
二、食用色素的分类我国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合成色素共计28种,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有机合成色素,主要有新红、赤藓红、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亮蓝、日落黄和靛蓝及其铝色淀,喹啉黄;第二类为无机合成色素,主要有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红或氧化铁黑)和二氧化钛;第三类为天然等同合成色素,主要有番茄红素和B-胡萝卜素;第四类为其他合成色素,主要有叶绿素铜钠(钾)盐。
果蔬中的色素物质 科技短文

果蔬中的色素物质科技短文蔬菜、水果中含有不同种类的色素,所以它们的外观颜色才显得多姿多彩。
由于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使得蔬菜和水果表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将随着生长条件的改变或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
蔬菜和水果中的色素分为两类:一类是脂溶性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另一类是水溶性色素,主要包括花青素和花黄素。
1.脂溶性色素。
(1)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蜡状物质,在未成熟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多,随着蔬菜和水果的成熟,叶绿素在酶的作用下会逐渐分解消失,绿色逐渐消退,而显现出黄色或橙色。
所以果实色泽的变化常作为鉴定果实成熟度的标志。
叶绿素是叶绿素a(C55H7205N4Mg),和叶绿素b(C55H7006N4Mg)的混合物,在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其中的镁离子可以被其他离子取代,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提高蔬菜制品的质量。
例如蔬菜在酱制加工时,保持绿色叶绿素是很重要的,它是蔬菜制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们可以用含量极微的硫酸铜水溶液作为着色剂,以铜盐取代叶绿素中的镁,使叶绿体成为更美丽的绿色。
另外锌亦能使叶绿素的绿色保持固定不变。
(2)叶黄素(C40H6602):叶黄素为蔬菜水果中分布最广的黄色物质,并与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同时存在于植物叶部。
当果实成熟时,叶绿素受水解酶的分解逐渐消失,并同时合成有色物质,使果实具有美丽的色泽。
果实色泽的改变,可以作为鉴定果实质量的一个标志。
(3)胡萝卜素(C40H56):胡萝卜素是蔬菜和水果中分布最广的有色物质,它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很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一切绿色的叶子中均含有它,并和叶绿素、叶黄素同时存在。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
(4)番茄色素(C40H56):番茄色素足胡萝卜素的同分异构体,也称类胡萝卜素。
它同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同时存在于一切绿色植物中,只是它的颜色被绿色所遮盖而不明显,但在有些植物中却显出它的特色。
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研究

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人工合成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广泛而深入。
但是,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本文将对食物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进行研究。
一、人工合成色素的定义和分类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经人工合成加工达到某种特定颜色的化学品。
人工合成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给食品赋予色彩,增强美感度、保鲜和防腐的能力。
根据其来源和化学性质,人工合成色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黄铜染料、铜铬染料、酞菁染料等。
二、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评价众所周知,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过程中。
一方面增强了食品的美誉度和耐贮藏期,另一方面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也是消费者和制造商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安全标准来看,对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添加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定。
根据有关标准,某些人工合成色素可以被添加到食品中,但其添加量受到明确的限制,从而减轻了它们的潜在危害。
在日本,还执行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可能是日本的食品非常安全的其中一个原因。
虽然人工合成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其安全性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超量食用某些人工色素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症、猝死症等。
但是,不少研究也表明,人工合成色素在不超过安全添加量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人工合成色素的影响因素1.添加量人工合成色素的添加量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食品添加剂是适量的使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人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对于易过敏者或有过敏史的人,加入过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可能会引起对其过敏反应。
2.使用方式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方式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工合成色素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

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引言:色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食品来说,颜色更是至关重要。
食品的色彩不仅为人们的视觉感官提供了愉悦的享受,还能影响人们的食欲和购买决策。
为了增加食品的色彩鲜艳度,食品工业利用合成色素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合成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担忧。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合成色素的定义与分类合成色素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用于给食品着色。
根据结构和来源的不同,合成色素可以分为三类: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和类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或分离出来的色素,如胭脂红、胡萝卜素等;人工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获得的,如孔雀蓝、日落黄等;类天然色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来模仿天然色素,如类胡萝卜素。
第二部分:合成色素的优点与应用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应用广泛,并且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合成色素稳定性较高,能够在食品制作、烹饪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较好的颜色稳定性。
其次,合成色素的使用量较少,能够在食品中获得明亮的色彩效果,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此外,合成色素还能够提供一些特殊的颜色,如金黄色、蓝色等,增加了食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合成色素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如糕点、饼干、糖果、饮料等。
它们让食品具有更加诱人和美味的外观,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某些糖果产品中使用的红色色素,能够使糖果表面呈现出诱人的红色,让人们无法抗拒它的诱惑。
第三部分:合成色素引发的争议与担忧然而,合成色素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合成色素被视为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某些合成色素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有害物质,一些研究还发现,长期摄入过量的合成色素可能与癌症、过敏和行为异常等问题相关。
此外,过度依赖合成色素的应用也可能会对食品的整体营养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食品厂商为了增加食品的色彩鲜艳度,会过量添加合成色素,并在此过程中牺牲了食品的营养成分。
因此,对于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食品色素论文食品安全论文范文

食品色素论文食品安全论文范文食品中的色素与儿童健康儿童喜欢鲜艳的色彩。
所以,孩子的衣服和玩具都设计得五彩缤纷。
食品也不例外,像花花绿绿的糖果、色泽诱人的蛋糕、色彩丰富的饮料……色彩鲜艳的食品使人赏心悦目,还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所以人们制作食品特别是儿童食品时,常使用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
我国目前使用的食用色素分为两大类: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是“时尚”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微生物、动物等的可食部分用物理方法提取精制而成,安全性好,价格相对合成色素高,果蔬中的色素有的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源,是重要的营养成分。
天然色素主要有:红曲红、辣椒红、栀子黄、姜黄等,近年来,天然色素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如:红曲红用于火腿肠、午餐肉的着色,辣椒红用于饼干喷涂,栀子黄用于方便面着色,姜黄用于酸奶着色。
许多高档食品都采用食用天然色素着色,一些发达国家更是完全禁止在食品中添力口合成色素。
提倡采用天然色素,对保护儿童健康的意义很大。
应用天然色素是世界的大趋势。
合成色素对儿童的危害合成色素是用化学方法从煤焦油中提取合成的。
自19世纪问世以来,由于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使用方便,又可任意调色,在我国现阶段是主要的着色剂。
但是合成色素不仅没有营养价值,大多数还对人体有害,主要是轻微毒性、致泻作用还有致癌可能。
有资料证实,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可以使人和动物发生肝癌,儿童多动症就与食用含有橘黄色素的食品饮料有关。
我国规定在婴儿食品中禁止使用任何色素,但是在儿童食品中,着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食品时要把好关,多为孩子的健康着想,尽量挑选不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以限制色素的摄入量。
色素与饮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种类的丰富,我们喝饮料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孩子特别喜欢,如碳酸饮料和果汁类饮料,但它们都含有大量合成色素,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视它的危害。
食用色素和水融合形容写作文

食用色素和水融合形容写作文“哇哦,今天我们要玩超级酷的科学实验啦!”小明兴奋地大喊,他的脸上写满了期待。
“小明,你知道吗?我们要用食用色素和水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法哦!”小华也跳起来,眼睛亮得像两颗小星星。
“小华,这真的是魔法吗?”小明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小华,“我一直以为魔法只是书上的故事。
”“当然啦,这就是科学魔法!”小华用手指着桌上的几个小瓶子和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说,“我们先看看这些瓶子里面的颜色。
”桌上摆着红色、蓝色、黄色,还有绿色的食用色素,每个小瓶子上都贴着标签,像是宝藏的地图一样。
“小明,先来给水加点颜色吧!”小华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小瓶子,轻轻地挤了一滴红色的食用色素进了玻璃杯里。
“哇,哇,哇!”小明看着杯子里的水瞬间变成了红色,像是被太阳晒过的西瓜汁一样,“太神奇了!”“对呀,”小华开心地笑了,“现在我们试试其他颜色!”他们先后加入了蓝色、黄色和绿色的食用色素。
每次加完色素,水的颜色都像变魔术一样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每个颜色都像是会跳舞的小精灵,把水染成了五彩斑斓的样子。
“看!水变成了彩虹!”小明高兴得跳了起来,“这真的是太好玩了!”“对呀,”小华点点头,“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色素其实是用来给食物上色的,但我们现在用它们来做科学实验,真的很有趣!”“我可以再加点色素吗?我想看看更多的颜色!”小明满脸期待地问。
“小明,你可以试试混合颜色。
”小华拿起一个透明的小瓶子,倒了一点红色和蓝色的色素进去,“看看会发生什么?”小明小心翼翼地把混合好的色素倒进了玻璃杯里。
水面上立刻出现了紫色的波纹,像是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水中绽放。
“哇!水变成了紫色!真像魔法一样!”小明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是啊,”小华笑着说,“这是因为红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变成紫色。
这就是色素的奇妙之处!”“那如果我把所有的颜色都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小明好奇地问。
“好问题!”小华拿起所有的颜色,一滴一滴地加进去。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1、色素分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
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
2.合成色素特点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3.我国允许的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
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
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9种,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4、合成色素简介及限量标准①苋菜红苋菜红简介: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耐光、耐热性(105℃)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在碱液中则变为暗红色。
人工色素对人体的影响作文

人工色素对人体的影响作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色彩鲜艳、让人垂涎欲滴的食品和饮料,常常会有人工色素的身影。
可您知道吗,这些看似能让食物变得更诱人的人工色素,对咱们的身体可能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先来说说人工色素是啥。
简单来讲,它就是为了让食物看起来更好看而被加进去的一些化学物质。
比如说,您看到的那瓶亮蓝色的汽水,或者那块红得过分鲜艳的糖果,说不定就是人工色素的“杰作”。
这些人工色素进入我们身体后,可能就开始捣乱啦。
有的可能会让小朋友变得特别好动,注意力都不集中了,就像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安静不下来。
还有的呢,据说会影响我们的肠胃,让肚子里闹起“小脾气”,不是消化不良,就是肚子疼。
而且啊,长期摄入过多的人工色素,还可能对我们的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
这俩“小伙伴”本来每天工作就挺辛苦的,再被人工色素这么一折腾,可就更累啦!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工色素还被怀疑可能会致癌呢!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这也足够让我们警惕起来啦。
所以说,咱们在选择吃的喝的时候,可不能只被那漂亮的颜色迷惑。
要多看看成分表,尽量选择那些天然、没有人工色素的食品。
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能让这些小小的人工色素在我们身体里“兴风作浪”!
为了咱们的身体,让我们一起对人工色素说:“离我远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1、色素分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
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
2.合成色素特点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3.我国允许的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
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
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9种,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4、合成色素简介及限量标准①苋菜红苋菜红简介: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耐光、耐热性(105℃)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在碱液中则变为暗红色。
易溶于水,呈带蓝光的红色溶液,可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本品遇铜、铁易褪色,易被细菌分解,耐氧化、还原性差,不适于发酵食品应用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两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 ②胭脂红简介: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黄光红色,单色品种。
可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英文名:PONCEAU 4R分子式:C20H11N2O10S3Na3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两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豆奶饮料、冰淇淋最大用量为0.025g/kg(残留量0.01g/kg);虾(味)片0.05g/kg,糖果包衣0.10g/kg。
③诱惑红诱惑红简介:诱惑红是食用色素,英文名:ALLURA RED 化学名称:6-羟基-5-(2-甲氧基-4-磺酸-5-甲苯基)偶氮萘-2-磺酸二钠盐。
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深红色,单色品种。
该色素稳定性优良,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
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深红色,广泛应用于糖果包衣、冰淇淋、雪糕、糖果、糕点、饮料等的着色。
限量标注: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0.085g/kg,用于冰淇淋、炸鸡调料最大使用量为0.07g/kg④日落黄日落黄简介:日落黄,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与2-萘酚-6-磺酸偶合,经精制而得。
主要用于食品和药物的着色,也可用于制造铝盐色淀颜料。
溶于水呈黄光橙色澄清溶液,不溶于油脂,几乎不溶于乙醇,遇浓硫酸呈红光橙色,稀释后呈黄色。
其水溶液遇浓盐酸不变色,遇浓氢氧化钠呈棕红色,具有酸性染料特性,能使动物纤维直接染色。
ADI为0-25。
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糖果包衣、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用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9g/kg。
⑤柠檬黄柠檬黄简介:柠檬黄又称酒石黄、酸性淡黄、肼黄。
柠檬黄,拼音Níngméng huáng,英文Tartrazine或Lemon yellow,本义为一种颜色,印刷,食品等行业有不同定义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嫩黄色,单色品种。
适量的柠檬黄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
中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日落黄和靛蓝。
它们分别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以及糕点表面上彩等。
这些合成色素的确把食品表面装扮的格外惹人喜爱,但是,它们禁止用于下列食品:肉类及其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
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虾(味)片、渍制小菜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糖果包衣、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用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2g/kg;植物饮料、乳酸菌饮料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⑥亮蓝亮蓝简介:亮蓝为红紫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有金属光泽,无臭。
它具有酸性染料的特性,能使动物纤维着色。
文别名[[[4-[N乙基-N-(3′-磺基苯甲基)-氨基、苯基、-(2′-磺基苯基)-亚甲基]-2,5-亚环己二烯基]-(3′-磺基苯甲基)-乙基胺二钠盐、C.I.食品蓝2(42090)、食用亮蓝、双[4-(N-乙基-N-3-磺酸苯甲基)氨基苯基]-2-磺酸甲苯基二钠盐、食用色素亮蓝;罂红二钠盐;亮蓝1、酸性蓝9 [CI 42090]、蓝1 [CI 42090];食品蓝1/羊毛罂红A;食用青色1号(日本名)、食用色素蓝1号;乙基-间磺基苄基-{4'-[4''-(间磺基苄基-乙基氨基)苯基-邻磺基苯基亚甲基]-2',5-亚苯基}-氢氧化铵内盐之二钠盐、食用色素蓝1号、乙基-间磺基苄基-{4'-[4''-(间磺基苄基-乙基氨基)苯基-邻磺基苯基亚甲基}-2'5-亚苯基}-氢氧化铵内盐之二钠盐;食品蓝1/羊毛罂红A /亮蓝。
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不宜食用)0.10g/kg,用于青梅、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025g/kg;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22g/kg;用于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10g/kg。
⑦靛蓝靛蓝简介: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
用于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妆品的着色。
主要用于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该颜料是重要的还原染料靛蓝的颜料化处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光、耐气候牢度及耐热稳定性,给出蓝色调,并可制备出液体分散体剂型,主要应用于粘胶纤维原浆着色及印染。
用于生化药剂和指示剂以及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等。
限量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腌制小菜,最大使用量为0.01mg/kg;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不宜食用)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青梅、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025g/kg;用于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6]5、潜在威胁前苏联在1968-1970年曾对苋菜红这种食用色素进行了长期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致癌率高达22%。
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显。
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可形成丙种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动后与靶细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肿。
此外,许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物有毒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入砷和铅。
过去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早已被证实可以导致人和动物患上肝癌,而其它种类的合成色素如橙黄能导致皮下肉瘤、肝癌、肠癌和恶性淋巴癌等。
长期摄入生产糖果和软饮料时经常使用的人工添加剂会导致多动症等行为障碍。
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FSA)对这一研究结果拨款75万英镑委托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6种人工色素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柠檬黄、日落黄会影响儿童的智力,严重时可导致儿童的IQ值下降5.5分。
中国对在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也有严格的限制:凡是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醋、酱油、腐乳等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100006、天然色素优势、缺点天然色素简介:以植物和水果皮为原料,可制备许多种有用的食用色素,可作各种食品的着色剂,如果酱、果汁、果冻、果酒、汽水、饮料及糕点等,同时也可作为化妆品或营养添加剂的着色剂。
制备这些上述原料丰富,价格低廉,食用色素用途广泛,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及日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产品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天然食用色素的品种、产量、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缺点: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与开发,还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缺乏具有商业利用价值的色素资源;其二就是天然食用色素本身的稳定性问题。
这样就导致了天然食用色素价格昂贵,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其在应用上的普及。
潜力:天然食用色素的最大特点是安全性高,市场巨大,国内从事研究、开发的单位也日益增多。
有关天然食用色素的新资源、新品种及生产新技术的报道和专利每年都有几十篇。
特别是在寻找色素新资源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头,如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天然色素。
质反应,生成色素中间体,当改变pH、温度和氧气条件时,可获得青、蓝、红等色调,从而获得栀子蓝、栀子青、栀子红等新色素,由此还可以调配成其他色调,这样就扩大了天然食用色素的应用范围,从而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