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

合集下载

2013年初试703《城乡规划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2013年初试703《城乡规划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城乡规划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考查考生的城乡规划基本知识与理论,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建设史(外国部分)、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等课程主要内容;2.重点考核考生城乡规划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其一般运用的能力;3.综合考核考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城市有关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研究、综合处理的能力;4.考核考生的科学研究基础能力与潜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城市规划原理(约70分)2.城市道路与交通(约40分)3.城市建设史(外国部分)(约25分)4.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约1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本科目试卷题型,以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可包括判断题、计算题、绘图题等。

三、考查范围1.城市规划原理,包括:《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1/3节,第二章1/3/4节,第三章1~4节,第四章1~4节,第五章2~5节,第六章1~3/5/6节,第九章1~4节,第十章1~5节,第十一章第1~7节,第十二章第1~3节,第十三章第1/3/4节,以及相关国家法规、技术标准等;2.城市道路与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绪论,第二章1~3节,第三章1/2/4/5节,第四章2~4节,第五章1~4/7~9节,第六章2/3节,第七章1~3节,第九章第3节,第十章第1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册)》绪论,第一、二、四、八、十、十二章各节内容,以及,第三章1/2/4/5节,第五章1~3节,第六章1/3~5节,第七章1~4/6节,第九章1/2节,第十一章2/3节,第十三章第1节,第十四章1/2节;3.城市建设史(外国部分),包括:《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章第3节,第三章第2节,第五章3、/4节,第六章1/3/4节,第七章1~3节,第十章1/3~6节,第十一章1/2节,第十二章1~4/6节,第十三章1/2节,第十四章1~5节,第十五章1/2节,第十六章1~4节,第十七章1~5/7~12节,第十八章1~13节;4.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包括:《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五、七、十、十二章各节内容,以及,第一章1/3节,第二章第1节,第三章第2节,第四章第2节,第八章1/2节,第十四章1/3/4节,第十五章3/4节。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3.东非文明 (1)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 教的传入。 (2)概况 ①政治: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②经济: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 城市繁荣。
4.西非文明 (1)马里:征服加纳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2)桑海 ①崛起与强盛: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纪达于极盛。 ②表现:实行 中央集权 ,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政治);扩 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兴建学校, 鼓励文化发展(文化)。 ③衰落:16 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5.南非大津巴布韦 (1)4~5 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2)11 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3)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梳理(二) 古代美洲文明 1.玛雅文明 (1)繁荣 ①发展了以种植 玉米 为主的农业。 ②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 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 ④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 表意 文字,用复杂的历 法纪年,采用 20 进位制。 (2)衰落:15 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探究]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字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 文明中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
[提示] (1)特点:属于象形文字;独具特色,较难破译; 由音符和意符组成;在美洲水平最高;主要由祭司主持雕刻描 写;主要记录玛雅历史和文化。
都是他们的战争以及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各个城邦在相互之 间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被削弱摧毁了,从他们在伯利兹的一个 地方发现的武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一次发 掘中发现了成堆的人头,从这些被砍下的头颅中,考古学家得 出了相似的结论,并估计玛雅人在公元 820 年前后,其数量就 锐减到其以前的 5%。

04第四章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

04第四章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

蒂瓦坎城的影响还扩展到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是当时美洲最
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直到公元8世纪初,这座古城 突然被废弃成为废墟,居民也随之消失。
特奥蒂瓦坎城太阳金字塔
26
丹诺奇迪特兰城
提卡尔城
坐落在危地马拉,被一望 无际热带丛林所包围的提卡尔 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整个遗址面积为10.5KM2,其中 心地带包括广场、金字塔、祭 坛等建筑多处。中心大广场东 侧的美洲豹金字塔,塔高56米, 分为9级,塔顶建有尖形小庙; 西侧是2号金字塔,高46米最高 的金字塔75米。建筑物分布在 南北向的院落和广场的周围。 金字塔脚下通常有一些四合院 式的建筑物,大抵是宫殿或祭 司们的住所。
第四章
第一节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
古印度城市
莫亨约-达罗城 哈拉巴城 华氏城 第二节 古代美洲的城市
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
古马雅地区--提卡尔城、奇清依扎城 古印加地区
第一节
古印度城市
一、古印度文明与城市的兴起 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 3000年左右,印度北部的原始部落即已开始解体,出现了 许多奴隶制国家。 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600—1500)的早期城市主要是通 过在莫亨约-达罗和哈拉巴两地的发掘而闻名于世。1922年 经考古发据,证实了公元前2500—1500年间的史前文化—
黄 泉 大 道
城堡占地6.75万 平方米
羽蛇神庙 宗教、贸易和行政管理中心。
24
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众神之都,是印第安文化的发祥地之
一,也是当时国家的都城,巨大的宗教中心。 坐落在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的山谷间,面积18KM2,最盛时 大约有20万人口。开始建设约在公元前1世纪,最繁荣的时期约 在3—9世纪。 当时农业相当发达,手工业也有一定规模。古城同外地贸易 来往频繁,逐渐成为宗教、政治、经贸和社会文化的中心。特奥

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

第一节小亚细亚与大叙利亚历史文化概述 第二节小亚细亚的工艺 第三节中东地区的工艺
第一节爱琴海早期文明历史概述 第二节米诺斯和爱琴海诸岛屿工艺 第三节特洛伊和迈锡尼的工艺
第一节上古伊朗的历史文化概述 第二节前伊朗和米底亚王国的工艺 第三节古波斯时代的工艺 第四节希腊化以后的伊朗工艺
第一节古希腊历史文化概述 第二节古希腊的装饰和工艺 第三节古罗马历史文化概述 第四节古罗马的建筑装饰和工艺
第一节中亚与亚欧大草原历史文化概述 第二节中亚古国和希腊化时代的工艺 第三节草原工艺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时期 第二节拜占庭 第三节早期蛮族文化 第四节加洛林时期 第五节奥托时期 第六节罗马式 第七节哥特式
第一节早期伊斯兰 第二节伍麦耶王朝时期 第三节从伊拉克到埃及:阿巴斯王朝早期(750年10世纪) 第四节伊比利亚半岛和西北非的伊斯兰世界 第五节埃及和叙利亚 第六节伊朗东部和中亚 第七节西亚、中亚和亚欧草原 第八节奥斯曼帝国和萨菲帝国
第一节商—西周历史文化概论 第二节夏、商—西周的青铜工艺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玉器、陶器等多种工艺 第四节商周纹样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节金属工艺 第二节漆器工艺 第三节陶器与瓷器工艺 第四节东周至秦汉的织绣工艺
第一节三国魏晋的工艺 第二节南北朝的工艺 第三节隋唐之盛
第一节中晚唐—五代十国—宋 第二节吐蕃 第三节南诏—大理 第四节回鹘 第五节西夏 第六节渤海 第七节辽 第八节金
精彩摘录
这是《中外设计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本书为通史类教材,囊括了世界各民族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历史概要。
目录分析
第一章中国史前文化 第二章商—西周
第三章东周—汉代
第四章三国——魏晋 南北朝—盛唐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知识1一部分史前人类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二部分古代西亚诸文明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四部分古代印度文明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五部分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

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1.罗马共和国时代要注意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3.屋大维为维护元首政治采取的内外政策;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的政策措施及历史地位。

4.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园林史》》习题

《《园林史》》习题
园林史习题集
性质: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功能:古今中外的园林,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猎),游玩(游戏), 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演说,主题性公园,纪念地, 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
园林史习题集
3).园林发展有哪四个历史阶段?四大园林体系在 哪一阶段产生的?
答: 历史阶段:世界园林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发展阶段。 产生时间:四大园林体系在“农业文明”时期产生。
园林史习题集
古巴比伦: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 。特征:受 自然条件及宗教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圣苑,树木呈对称行列种植。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程技术的保证,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 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出现了以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宫苑,其特点 最主要即是采取屋顶花园的形式。猎苑以森林为主题,以自然风格 取胜造园。
园林史习题集
园林史: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 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 、体系,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 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通过和运用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 园实践方法与经验表现;论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的现象 分析的园林理论与实践。
园林史习题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何谓“囿”?何谓“苑”?
答: “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 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 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
园林史习题集
“苑”:到了秦汉时代,囿的生产功能逐步消退,观赏游乐功能成为 主要目的。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园林,称宫 苑,汉起称苑。“古谓之囿汉谓之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 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园景供皇帝游憩,朝贺,处 理朝政。我国古典园林汉代的皇家禁苑上林苑,一方面苑中养百兽供帝 王狩猎,这完全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苑中又有宫与观(供登高远望的建 筑)等园林建筑,为苑的主题,自然条件的人工内容成了很重要的组成部 分。

外国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外国城市建设与规划史

外国城市建设与规划史第一编古代的城市城市的起源古埃及的城市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古印度和古代美洲的城市古希腊的城市古罗马的城市最早的原始人聚居地在法国尼斯NIZZA地区考古发现的迄今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的原始人聚居地,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筑城市的起源•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旧石器晚期---相对定居、土窑•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三个特点:有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示社会等级辟邪与占卜•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城市产生的意义:对传播人类文化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古居民点城市的起源掌握:•城市的产生•第一批城市诞生的时间•城市产生的意义古埃及的城市一、社会背景•1、历史沿革4000BC. 原始社会过渡奴隶社会---3500BC. 上下埃及---3200BC.第一(MENES)王朝•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150年•晚期——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2、政治体制:政教统一、中央集权、皇帝(法老)专制2、宗教信仰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3、建造水平大量人力物力,多工种的合作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学、几何学、工程机械等发展防御水患古埃及金字塔古埃及地图二、城市概况•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洪(Kahun)就是十二王朝时期于公元前2000多年建成的。

重大外城建史考研总复习

重大外城建史考研总复习

三、1918~1945年欧美城市的城市建设及理论
1、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卫星城市理论与田园城市 3、社区运动、邻里单位和划区理论 4、区域规划 5、雅典宪章 6、广亩城市 7、带形与指状城市 8、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城市建设 9、苏联社会主义城市 重点:1、勒.柯布西耶的主要思想及明日城市、光辉城市的特点 2、霍华德、柯比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 3、田园城市、卫星城市、新城的建设特点 4、恩温的卫星城市的主要内容 5、雷德伯恩体系 6、邻里单位理论 7、赖特的广亩城市 8、中心地理论 9、增长极理论 10、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先进性、局限性。 11、马塔提出带形城市的特点及图示 勒.柯布西耶在20年代提出的两个著名的城市规划方案是什么?表明了他的什么规划思想? 简述4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疏解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主要规划理论及实例 光明城 带形城市 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有哪些时代的局限性?
第七讲 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
1、战后的城市重建 2、新城建设 3、 “功能城市”的城市建设实践:印度昌迪加尔、巴西巴西利亚 重点:1、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 昌迪加尔规划 朗科恩新点 在卫星城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西方规划师们如何解决城市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与工作机会这两种要素的矛盾?
重点: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建设特征 2、威尼斯及圣马克广场特点 3、锡耶纳坎波广场特点 4、佛罗伦萨及西格诺里亚广场特点 试从选址、城墙、主要建筑、道路、广场等方面简要概括西方中世纪城市布局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城镇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由此带来什么样的城市特色? 论述欧洲中世纪以后城市变化的功能化特征 简述中世纪时期欧洲城市的特征
五、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华盛顿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古代美洲的城市 约在一万年至五千年前,
墨西哥地区 古玛雅地区
古代印加地区
马 丘 比 丘 遗 址
二、古代美洲城市
从选址来看,古美洲城市很少考虑交通方便,而主要考 虑距肥沃土地的远近,就地取材是否方便,水源如何等等, 还考虑到用山坡地进行建设,有利于防卫。
特 奥 蒂 瓦 坎 城
蝴蝶宫
“黄泉大道” 全长4公里,宽 45米,南北纵 贯全城。
28
隐在丛林中的宏大金字 塔遗迹——危地马拉尤 卡坦半岛上的提卡尔城。 在提卡尔城的中央有一 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的 周围建有各种庙宇和卫 城。
危地马拉提卡尔城中的金字塔
30
奇清依扎城(奇骞伊扎) (Chichén Itzá)
公元7世纪初,多尔台克人从墨西哥高原来到奇清依扎城, 与原来的土著玛雅人共同建造—了这个城市。其中最重要的是
婆罗门这样宣 传的用意何在?
佛 教 的 传 播
早中 的国 官,早 方洛在 佛阳汉 教的朝 建白时 筑马, 。寺佛 就教 是就 我传 国入 最了
约在公元前1000年某些定居点四周开始筑起护墙。
住宅与城镇也开始制定规划准则,有些准则内载有建筑和
雕塑规范。 住宅和城镇的“吉兆”首先要求严格按罗盘基本方位定朝 向。城内土地分块要按某种规格进行。 每一城镇有东西长街叫做街道。另一条南北向街道,叫做 宽街。 城内顺城墙根有一环城街,供宗教游行用。 城市中心是块高地,后来代之为窣屠婆塔楼。
第四章
第一节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
古印度城市
莫亨约-达罗城 哈拉巴城 华氏城 第二节 古代美洲的城市
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
古马雅地区--提卡尔城、奇清依扎城 古印加地区
第一节
古印度城市
一、古印度文明与城市的兴起 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 3000年左右,印度北部的原始部落即已开始解体,出现了 许多奴隶制国家。 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600—1500)的早期城市主要是通 过在莫亨约-达罗和哈拉巴两地的发掘而闻名于世。1922年 经考古发据,证实了公元前2500—1500年间的史前文化—
城西卫城
摩亨佐达罗遗址2
摩亨佐达罗遗址1
14
摩亨佐达罗遗址
谷仓遗址
大浴场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15
东市街地
以道路划成较大的街坊,坊内又以众多的小径划分为更
小的坊。居住房屋面向小径,面积大小不一。有的房屋是两
层的。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
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二楼冲 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 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 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
一座24米高的金字塔式的庙。塔分9层,底座75× 75米,塔前
不远有一密排柱子的大型建筑物。此城还有一座圆形的庙。
有 一 个 盘 子 , 显 然 正 拖 着 供 品 。
斜 倚 的 墨 石 西 雕 哥 人 的 像 奇 , 骞 所 伊 有 扎 这 有 类 玛 的 雅 人 风 物 格 雕 的 像 遗 的 迹 胃 。 部 一 都 32尊
(1)印度河早期文明中有哪两个著名城市?其规划布 局有何特点?有何成就?
(2)古代美洲曾形成哪三个文化中心?各有哪些著名 的城市?城市有哪些主要要素?其规划布局有什么特点?
33
古玛雅地区包括现在的墨西哥 印加人在11—13世纪时期在安 一、古代美洲历史文化概况 墨西哥地区已出现较高的石器 的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 第斯中部的库斯科谷地。公元 1438 时代文化。约在公元前 10 世纪 斯等国。玛雅文化也是世界著名的 年征服了一些部落,建立了国家。 中期,出现了奥尔梅克文化。 古代文明之一。 统治的地区从现在的厄瓜多尔和哥 玛雅人的历史遗迹始于公元初 奥尔梅克人用整块石头雕凿了 伦比亚南部到智利和阿根廷北郎, 期。在尤卡坦半岛南部的贝登伊查 重达 30多吨的巨大石刻人头像。 包括秘鲁和玻利维亚在内。 湖东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的城邦 到公元前 10世纪末期,以墨西 印加的文化达到较高的发展水 国家,其中最大的是提卡尔城。此 哥城西北数十公里的特奥蒂瓦 平。印加人也是伟大的石工建筑家, 后兴起了大小不同的玛雅城邦不下 坎为中心,建立了最初的奴隶 能从山上开下重量二百吨的大石块, 百余个。公元 5—6世纪之间建立了 制国家。公元 1325年阿兹台人 通过几十里山地运到目的地,建造 奇清依扎城。公元 10世纪时多尔台 宏丽的金字塔式的庙宇和城堡。他 从北方来到墨西哥地区,建立 克人征服玛雅。 们的建筑大量保存在马丘比丘。印 玛雅是美洲文明的摇篮。玛雅 丹诺奇迪特兰城,这就是现在 加人还是建筑道路的能手,有两条 的天文、历法和数学达到很高的水 墨西哥的前身。 平。 大道纵贯全国,长达数千公里,建 设质量极高。
黄 泉 大 道
城堡占地6.75万 平方米
羽蛇神庙 宗教、贸易和行政管理中心。
24
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众神之都,是印第安文化的发祥地之
一,也是当时国家的都城,巨大的宗教中心。 坐落在墨西哥城东北40公里的山谷间,面积18KM2,最盛时 大约有20万人口。开始建设约在公元前1世纪,最繁荣的时期约 在3—9世纪。 当时农业相当发达,手工业也有一定规模。古城同外地贸易 来往频繁,逐渐成为宗教、政治、经贸和社会文化的中心。特奥
交错,遍布整个城市。
16
17 摩亨佐达罗城(电脑复原再现)
垃圾箱
巷道
18
2.哈拉巴城 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中心 , 距拉
哈尔约 250公里西南 35 公里处,也是印
度河流域古文明遗址中发现最早的。 哈拉帕考古遗址发现于 1920-1921 年 ,
规模比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要大。它
的西城中央也有高地城堡,设置行政 中心。北部有仓库和劳动人民居住地。 道路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住宅区布置 都证明当时技术水平曾达到相当高度, 计划性相当周密。
蒂瓦坎城的影响还扩展到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是当时美洲最
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直到公元8世纪初,这座古城 突然被废弃成为废墟,居民也随之消失。
特奥蒂瓦坎城太阳金字塔
26
丹诺奇迪特兰城
提卡尔城
坐落在危地马拉,被一望 无际热带丛林所包围的提卡尔 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整个遗址面积为10.5KM2,其中 心地带包括广场、金字塔、祭 坛等建筑多处。中心大广场东 侧的美洲豹金字塔,塔高56米, 分为9级,塔顶建有尖形小庙; 西侧是2号金字塔,高46米最高 的金字塔75米。建筑物分布在 南北向的院落和广场的周围。 金字塔脚下通常有一些四合院 式的建筑物,大抵是宫殿或祭 司们的住所。
—哈拉帕文化的存在。
2
3
古代印度地图
印度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 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
4
农业 农 具 谷 仓
牛 车
谷仓(电脑复现图)
5
手工业
一组陶器
大王
6
商业贸易
统一的砝码
有孔的小珠子
7
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 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 口变为婆罗门(僧侣贵族),双臂变为刹帝利(王族 官吏、双腿变为吠舍(一般公社成员),两脚则变为 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贱民”。)
潘陀族的首府印特拉勒斯特城和枯鲁族的哈斯底纳波勒城
被当时的史诗描绘成气象万千的美丽都城。据传说,那两城是 按天堂模式建造起来的。
二、古印度城市概况
1.莫亨约-达罗城(摩亨佐达 罗) 莫亨约-达罗城是奴隶社 会初期达罗毗荼人所建。莫1公里见方。当时人口 估计为3—4万人。有3条南北 大道与两条东西大道,分划 如棋盘。棋盘内又分别划成 直角交错的小径。城市主要 干道与建筑物均按当地主要 风向取正南北向。
19
3.华氏城 华氏城始建于公元前5、6世纪,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最 有名的首都。因位于恒河与桑河两大河流的汇合处,使它具有 商业及战略上的重要性。根据公元前4世纪一个在孔雀帝国的希 腊使节记载说,华氏城大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城市和文 化中心,在它的晚期也许只有汉长安可与之匹敌。华氏城长9.5 里,宽1.75里,城的周围有城墙和宽阔壕沟,上有570座城楼和 64座城门。城中的孔雀皇宫较当时的波斯王宫还要奢华,有些 记载显然是夸大的,但也说明此城的工程浩大。它有一所著名 大学和图书馆吸引整个文明世界的学者们来访。城中有宏大的 宫殿、庙宇、广场和公园。华氏城的巨大宫殿是一组华丽的建 筑,来访者无不对它的宏伟和国务接待处的大批朝臣、顾问和 宾客肃然起敬。我国著名僧人法显于公元5世纪初访问过印度, 在华氏城住了3年,看到有2个大佛教寺院,吸引了来自印度各 20 地的佛学学生,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