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被判贪污罪获刑15(图)(整理精校版)
健力宝产权之争的案例分析

问题折射
分析从该案例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包括所折射出的关于商业 伦理与道德问题。
反思启示
通过对案例的总结,我们 从中所能获得的一些启示和反 思。
李经纬个人生平简介
目 录
李经纬,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遗腹子,父亲死于战
乱,母亲无力抚养,在广州东山区孤儿院长到少年。擦过皮鞋,做
发展历程
产权之争 问题折射 反思总结
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没进过一天学堂。 1984年创办健力宝饮料厂。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月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
董事局主席。 2002年10月13日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2011年11月2日,因贪污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
前后三次拟股权变更,最终李经纬饮恨
目 录
1) 2001年11月间,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与三水市政府草签了协议,
发展历程
双方议定,三水市政府出售健力宝45%股权,作价3.8亿人民币,新加坡第
产权之争
问题折射 反思总结
一食品公司还支付了60万美元的定金。但后来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却宣布
放弃收购,因为健力宝净负债高达16亿人民币。并且李经纬对新加坡收购 健力宝也是采取抵制态度,他认为要“保护民族品牌”。因此,新加坡方 案很快就失败。 三水政府也与健力宝已到了势同水火、无法调和的对立局面。政府方 面认为,健力宝改制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资金问题,同时管理机制、人才体 系也已经到了非换血不可的地步。
发展历程
出。最为突出的是李经纬的经营团队安插家族亲信进入公司担任要职,令健
力宝在事实上演变为一个盘根错节的内部人控制企业。健力宝集团中层干部 平均学历不到初中,且对“外地人”进入管理层有一定的排斥。 这种文化氛围不但使健力宝集团更像一个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而且导 致企业内部许多重大问题悬而不决。企业制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的问 题,对中国企业来说,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企业管理者的心态问题, 才能建立好企业发展的根基。
健力宝的大事件

健力宝的大事件健力宝,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为许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
然而,却不是人人都知其跌宕起伏的历史。
现在,让我们看看健力宝的大事件,了解它的好与坏,从而加深对这个品牌的了解。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
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
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1994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到了广州。
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
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礼氏物语礼品网专卖:新疆昆仑雪菊罗布麻茶阳澄湖大闸蟹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
7月,三水市政府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九成与会官员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
2002年5月,健力宝全新产品“第五季”正式推出。
2002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李经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减刑存徇私舞弊

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减刑存徇私舞弊2014年01月20日09:51 金羊网-羊城晚报我有话说(5人参与)2005年1月11日,张海在广州宁彪/摄统计数据显示,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1985年达到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制图/李焕菲14岁成特异功能神童、16岁是气功大师、28岁健力宝掌门人、31岁身陷囹圄,就算出狱后,舆论对他减刑造假的质疑亦没有消停。
他就是今年40岁的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
今年1月,张海案多次走进公众视野。
最近一次,是三天前的广东省“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时提到了张海案,在场的广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黄武说,张海或已跑到国外,但省高院已对张海案立案审查,或进行再审。
昨天,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在受访时透露,张海系列减刑舞弊案系由驻监所检察室发现。
刚入不惑之年,张海传奇般的人生同样令人“不惑”。
有人说,张海的每一次变脸,都迎合或制造了当时社会的热点。
羊城晚报记者董柳神童大师早在入主健力宝集团前,少年张海即已凭借他的特异功能在河南当地成名。
在据央视曾经的报道中,张海说,看了他发功过的录像带,就能接收到他发出的神秘信息,有病的人病除,没病的人也能延年益寿。
当时,张海年仅18岁。
张海出生于河南开封,十四五岁时已在街坊邻里颇有盛名。
一位老人说,她亲眼看见过张海表演特异功能,当时大家非常惊奇。
一位邻居则描述,张海把树叶放到嘴里,拿出来时树叶能由大变小,或者由小变大。
另一个让人觉得神秘的,是张海能用意念拨表,让钟表和手表的指针倒着走。
这些神奇功能不仅让街坊邻居崇拜,也让一些学者专家们难以解释。
不过,也有人揭开背后的谜团,说其实不是特异功能,而是魔术——事先在嘴里多放一枚树叶,就可以任由它变大变小;手表指针倒转更容易,只要趁人不注意拨动指针就做到了。
就在张海四处作报告时,气功界出事了,当时国内的头号气功大师因招摇撞骗被举报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不久,张海也“消失”了。
中国企业高管极易触犯的十大罪名

中国企业高管极易触犯的十大罪名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文彬公众号:hnhyxwb无论是国有公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国企高管”),还是非国有公司、企业的高管(以下简称“民企高管”),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表面上位高权重、风光无限,实则法律风险重重。
一不小心,无论有意无意,一旦触犯刑律,轻则牢狱之灾、失去人身自由;重则性命不保、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永无翻身机会。
以下是企业高管最容易触犯的十大罪名,对此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不谨慎。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重要级别★★排名:第十名国企高管因涉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被追诉审判的案例时有发生,不可小觑。
《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犯罪作为立案追诉的前提。
因此,国企高管因工作疏忽导致签订、履行合同被骗造成一定损失的,就有可能触犯此罪。
典型案例:原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进出口五部经理梁汉钊因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原重庆铁路分局集经分处处长陈世明因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重要级别★★★排名:第九名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少国企高管本着这样的理念,利用自身职务之便为亲友牟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国企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普法讲座.ppt

国企及其高管犯罪原因解析 1. 确实有罪 2. 无意识犯罪 3. 因法律界限不清导致犯罪 4. 被诬陷导致犯罪
专题一 无意识如何构成犯罪
广东中山李启红案
李启红,原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68年6月参加工作, 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前任中山市市委副 书记、市长,被外界誉为“十大明星市长”。 2010年5月因经济问题双规。2011年4月6日至 7日,李启红将在广州受审,其被控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两项罪名。
报告显示,09年中国可统计的落马企业家有 95位,10年该数据上升到155位,11年突破
国企高管犯罪特点 1. 数额高 2. 6个数罪并罚、4个一罪一罚 3. 重刑(8死缓,1无期,1有期15年) 4. 无死刑立即执行 5. 共犯比例高(40%)
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原董事长宋文代,涉 嫌贪污5290多万元、黄金58.9公斤,挪用公款 2100万元,使这家几度被评为“中国黄金行业 之首”的大型国有企业濒临绝境。
国企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国企刑事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
一、国企刑事法律风险何以成 为一个话题
1. 一组数据
84万件
105.1 万人
2. 不可逆转性
3. 一种普遍的心态
国企与民企
背景材料一
2012年6月,深圳卫生系统掀起一股反腐 风暴。据深圳市检察院通报称,已对该市 市、区两级13家医院的16名管理人员以涉 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其中包括9名正(副) 院长、7名科室负责人。
1. 民 企 涉税、涉发票、非法集资、集资
诈骗、诈骗、行贿、串通投标、注 册资本、非法经营、强迫交易、敲 诈勒索、涉黑等
2. 国 企
媒体盘点2011年十大国企企业家犯罪 ——来源:《法制日报》
李经纬因贪污公款买保险获刑15年

李经纬因贪污公款买保险获刑15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机电工业》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原广东健力宝集团“掌门人”李经纬贪污案近日一审有了结果。
佛山中院认为李经纬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
据透露,李经纬贪污健力宝饮料有限公司资金331.88万元为自己购买保险,而在法庭上,李经纬对于这件发生在11年的陈年旧事声称已经完全“不记得”。
【总页数】1页(P2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45
【相关文献】
1.买地建“小产权房”出售获刑 [J],
2.出钱买树违法获刑 [J], 邱有元
3.男子抢一块钱买糖获刑四年五个月 [J], 李杨
4.保险欺诈、害人害己——聚焦上海首起伤者因参与保险欺诈而获“实刑”案件[J], 马弋锝
5.小偷进别墅区偷走住户保险箱朋友帮忙窝藏二人均获刑 [J], 童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令人同情的李经纬

令人同情的李经纬4月22日13点56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李经纬先生去世,年仅74岁。
这位悲剧人物以罪人之身辞世。
2002年,63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
2009年9月3日,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出庭受审。
2011年11月2日,佛山中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李经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他的罪名是,“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很难想像,一个见惯大财富的企业家会倒在区区300万元的保费上。
1997年,健力宝集团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4月,国家工商局评定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健力宝赫然在榜,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第一。
按照通胀率倒退,健力宝的销售额相当于现在的百亿元以上。
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有可能现在健力宝已经成为销售额达到500亿的大企业,比照一下娃哈哈。
这是三输局面,中国失去一家知名大企业,消费者失去一个选择,地方失去重要企业与税收来源。
这也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
一个悲剧的时代,找不到罪犯。
我们可以指责三水市政府,他们一手引进了一个不靠谱的职业经理人,将真正的企业家弃如弊屣。
1997年,健力宝在香港上市方案受到阻挠,三水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上市方案。
广州建总部大楼与总部搬家,使得三水政府将李经纬看成了三水经济的叛徒,转移资产的怀疑挥之不去。
矛盾变得尖锐,你死我活。
1999年,三水政府换届后,李经纬开出的所有条件被一一拒绝。
如健力宝集团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4.5亿资金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3年内分期付清。
三水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据称是“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
如李经纬团队持股75%,三水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遭到政府方面的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纪实

李经纬简介世,享年74岁。
简历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
1984年创办健力宝饮料厂。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月因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
2002年10月13日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2011年11月2日,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13点56分在三水病故,享年74岁。
早期李经纬,1939年出生在广东省三水县一个叫白坭的小镇上,当他还在母亲肚里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战乱中死去。
因母亲无力抚养,便把他放在了广州东山区孤儿院,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稍大后,他就开始自谋生路。
他给人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打过扇,没进过一天学堂。
20世纪70年代,因喜欢玩球,李经纬被县体委看中,提拔到县体委当了副主任,几年后,他又被县政府调到三水酒厂当厂长。
这时,李经纬36岁,每天亲自背着米酒,到佛山和广州挨家挨户推销,当时这个小酒厂最高产值也只有130万元人民币。
创业1982年初,一个叫欧阳孝的教授找到李经纬,向他推荐自己研究的一种新型饮料,这种饮料和占据中国内软饮料市场主流的普通碳酸饮料不同的是,普通碳酸饮料只是在口感和降暑方面发挥一定功效,但饮用过后对人体体力的恢复和矿物质的补充并没有任何作用。
而欧阳孝研究出的新型含碱电解质饮料,优势在于对人体流汗后矿物质的迅速补充能发挥作用,劣势则在于没有普通碳酸饮品的口感好。
如果有人投资对这个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将口感、营养和微量元素补充三者结合,就可以取代原有普通的碳酸饮料。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酒厂仅有的一点微薄赢利拿出来作为欧阳孝教授的研发资金。
当时,他作好了两种准备:如果成功,企业将从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失败,酒厂的生产经营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李经纬经过权衡,认为成功的几率占九成,失败的几率仅为一成,而且一旦不能成功,还可以利用他本人在体育界的关系,通过变通手段将手头的技术转卖给其他厂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被判贪污罪获刑15年(图)素材汇编
1105 1208
李经纬资料图片。
健力宝“四大老臣”受审现状
11年前,李经纬与“四大老臣”动用超千万元购买个人保险,其个人保费达331万元
李经纬因“脑中风”延迟两年受审,他在法庭上声称已“不记得”买保险的事
本报佛山讯(记者刘艺明通讯员黄志庆)因为“脑中风”,72岁的广东健力宝集团的前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在广州珠江医院度过两年,“躲”过了两年前的审判;两年后,他最终接受了审判,并于前天被佛山中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15年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目前尚未知李经纬是否要上诉。
据透露,李经纬贪污健力宝饮料有限公司资金331.88万元为自己购买保险,而在法庭上,李经纬对于这件发生在11年的陈年旧事声称已经完全“不记得”。
案情:
用公司资金购巨额保险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0年6月,李经纬及同案人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均已判刑)、于善福(另案处理)在某次健力宝集团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经研究决定用其下属子公司广东健力宝饮料有限公司的职工福利资金为其5人购买个人商业保险。
6月底,杨仕明安排饮料公司财务部经理梁某在工商银行三水市支行某储蓄所专门开设尾数为999的健力宝饮料公司工会账户,并从饮料公司原有工会账户中转入该账户职工福利资金1300万元,后通过该账户将其中的1141.385万元作为保费转账给三水人保公司。
其中李经纬投保的保费为331.88万元;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于善福4人保费分别为187.56万元、200.91万元、229.185万元、191.85万元。
李经纬:
“我不记得保险的事了”
“我不记得有没有安排黎元庆为全体职工购买保险的事情了。
”庭审时,李经纬曾经以“不记得”来回避罪行。
佛山中院回应说,同案人杨仕明、黎元庆、阮钜源的供述均证实李经纬、于善福曾在2000年初一次集团公司班子例会上决定既为5位老总又为全体职工购买保险,但后因李经纬改变意见而取消为全体职工购买保险的决定。
后来,他们5人在2000年6月的另一次领导班子工作例会上决定用公司的职工福利资金单独为5人购买商业保险,3名同案人的供述相互吻合。
因“脑中风”
审判迟来两年
李经纬是健力宝创始人,正当他要功成身退时,忽然被“脑中风”击垮,随之因涉嫌贪污,被罢免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
2015年9月3日,李经纬、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涉嫌贪污一案开庭审理。
第一被告李经纬因病缺席审判。
直到今年8月佛山中院决定对其恢复审理。
同月29日15时30分,在广州珠江医院审理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