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doc

合集下载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始事物;而比拟则是通过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使某个观念更加生动形象。

具体来说,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直接相比来表达某种含义,通常是采用“是……的样子”、“就像……一样”等
语言结构来构造。

比如说,“他的声音像是深夜里的寂静”就是一个比喻,通过将“声音”和“深夜里的寂静”做出直接的类比,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声音的特点和情感色彩。

相比之下,比拟则是通过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使得某个观念更加鲜明明了。

比如说,“这个房间像是一个马蜂窝一
样热闹”,就是一个比拟,通过强调房间和马蜂窝在热闹程度
上的相似之处,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房间内的喧闹氛围。

总而言之,比喻和比拟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前者通过直接比较来表达含义,后者则通过强调相似性来加强印象。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比喻比拟的区别

比喻比拟的区别

比喻比拟的语法区别
比喻句谓语动词一般是喻词
明喻的喻词:“像”、“似”、“好像”、 “像…似的”、“如同”、“好比”
暗喻的喻词: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比拟的谓语一般是行为动词
拟体始终不出现,出现的是模拟动作的动词
比喻比拟的区别
他声嘶力竭地狂吠 他像疯狗一样声嘶力竭地狂吠
比喻和比拟区别
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比拟?
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比拟:拟人、拟物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 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 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 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比喻比拟相同点
1.都拿两个事物作比:甲事物乙事 物 2.都可以让语言形象生动
比喻会误会成比拟,比拟一般不会 误会成比喻。 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会误作为拟人 句。
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
比喻比拟的内容词+喻体 暗喻:本体+喻词+喻体 借喻: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 的比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 (本体是隔阂,喻体是厚障壁)
比拟拟体始终不出现
比拟句子中出现的是拟词
拟词一般是行为动词,动词相 关部分是拟体

修辞手法之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联系

修辞手法之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联系

借喻与借代旳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同性,借代侧重有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即: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 我就懂得,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旳厚障壁了.(借喻)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旳隔膜像一层可悲 旳厚障壁)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旳关系,就是箭和靶旳关系。 (3)借喻。经典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论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有关点,借喻取两事物旳相同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连用几种比喻共同阐明一种本体。 雨最寻常旳,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4)名称代本体。 例:我买了一台“苹果”。
(5)材料代该事物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6)借作者代著作 如:读点鲁讯 (7)借产地替代事物 如:给客人沏杯龙井
(8)详细代抽象如: 枪杆子里出政权
从他旳祖父到
借代旳作用
他,三代不捏 锄头柄了。
①形象生动、要点突出。
②简洁、精炼。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构成 分类
本体
喻词
• 像、好像、好 明喻 有 像、犹如、似
、若
• 是、成、变成 暗喻 有 、 成为、看
成、化作
喻体
有 有
借喻 无


• 连用几种比喻,对同一本体 博喻 从不同角度、不同相同点进
行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有旳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旳事物。
(二)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旳性格很像他母亲。 ②表达猜度。例如:他刚刚好像出去了。 ③表达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 好像置身于天真灿漫旳少年时节。 ④表达举例。例如:此次考试诸多同学旳进步很大, 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

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怎样区别比喻和比拟

怎样区别比喻和比拟

怎样区别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使用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楚。

怎么样才能分清呢?关键是明确概念。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

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

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

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

如:“共产党像太阳。

”“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本体和喻体之间靠的是二者都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一相似点联系在一起的。

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

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

“鸟”和“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

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

你分开了吗?识别比喻句四法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

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

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

如句①可以变为“地主的家像个阎王殿”,句②变为“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则不能成立。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见《汉语修辞美学》447页)例如: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句①中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句②中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
关键是明确概念。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

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

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

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

如:“共产党像太阳。

”“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本体和喻体之间靠的是二者都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一相似点联系在一起的。

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

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

“鸟”和“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

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

你分开了吗?。

比喻与比拟的不同

比喻与比拟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比拟是直接把拟体当成本体来写,本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拟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也就是说,可以把人当作物也可以把物当作人写,本体和拟体的关系是重合,相融关系,彼此是混同的.因此,当物被拟作人或此物被拟作彼物时,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人"是什么样的人,"彼物"是什么样的东西.比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中的"山""河",我们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人,至于是天真的小姑娘,还是活泼的小伙子,无法回答."阳光洒在海面上"中的"阳光",我们也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可以洒的东西,至于是闪光的金子还是发亮的珍珠,也无法回答.比喻是借喻体表现或说明本体,本体同喻体的关系是类似关系,彼此不能混同.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引喻,喻体都是比较确定的.第二,两者的性质和表达效果不同.比喻通过事物的相似点使本体也喻体联系起来,重在"喻",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具体形象地感知事物.而比拟则是借助事物的不同特征,重在"拟",用模拟的方法刻画人或事物的情状,使一个事物具有它本来不具有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即拿甲物特征描写乙物,从而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第三,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无论哪一种比喻,都可以成为"主-谓-宾"式,这种主宾都全的句子,主宾之间是靠"象,是"等词连接的,一般说来,不用表示动作形为的动词作谓语.而在比拟的句子中,一般都是"主-谓"式.这种主谓句,主语若是由表示动植物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人的行动,感情的动词充当;主语若是由表示人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动植物行为(情状)的动词(形容词)充当.第四,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省去本体,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以拟体的某些特性赋予本体,拟体一般不出现,而本体必然出现.第五,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拟所描摹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现象.比如本文中的例(6)中所描写的人的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变成了荷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现象的.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篇一: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篇二: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即借助丰富
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
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
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
周围的道路观察;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
庄稼;拟物。

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
来写。

如: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
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比拟同比喻的区别:第一,比拟是直接把拟体当成本体来写,本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拟体可以是
物,也可以是人,也就是说,可以把人当作物也可以把物当作人写,本体和拟体的关系是重合,相融关
系,彼此是混同的.因此,当物被拟作人或此物被拟作彼物时,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人是什么样的人,
彼物是什么样的东西.比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中的山河,我们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人,至于是天真的
小姑娘,还是活泼的小伙子,无法回答. 阳光洒在海面上中的阳光,我们也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可以
洒的东西,至于是闪光的金子还是发亮的珍珠,也无法回答.比喻是借喻体表现或说明本体,本体同喻
体的关系是类似关系,彼此不能混同.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引喻,喻体都是比较确定的. 第二,两者的性质和表达效果不同.比喻通过事物的相似点使本体也喻体联系起来,重在喻,唤起人们的联想,
使人具体形象地感知事物.而比拟则是借助事物的不同特征,重在拟,用模拟的方法刻画人或事物的情状,
使一个事物具有它本来不具有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即拿甲物特征描写乙物,从而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第三,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无论哪一种比喻,都可以成为主-谓-宾式,这种主宾都全的句子,主宾
之间是靠象,是等词连接的,一般说来,不用表示动作形为的动词作谓语.而在比拟的句子中,一般都
是主-谓式.这种主谓句,主语若是由表示动植物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人的行动,感情的动词充
当;主语若是由表示人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动植物行为(情状)的动词(形容词)充当. 第四,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省去本体,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以拟体的某些特性赋予本
体,拟体一般不出现,而本体必然出现. 第五,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拟所
描摹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现象。

参考资料:
【篇三: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
说的某一事物。

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举例:她像一只瑟缩
地偎依在他的身旁。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
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
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
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
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
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
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
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1) 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 (2) 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 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
《金字...比拟: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是直接把人当作
物或把物当作人来写。

举例:小鸟在树上唱歌。

这就是拟人。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
说的某一事物。

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举例:她像一只瑟缩地偎依在他的身旁。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
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
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
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
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
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 “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
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
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
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

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

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
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
感情。

【篇四: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拟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月亮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比喻是把两个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

如:妹妹的脸红的像个大红苹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