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结构形式比较
屋盖结构形式

屋盖结构形式屋盖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护建筑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屋盖结构,以满足各自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屋盖结构形式,包括平屋顶、坡屋顶、拱形屋顶和穹顶。
一、平屋顶平屋顶是一种常见的屋盖结构形式,特点是屋顶平坦,没有明显的倾斜度。
平屋顶常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平屋顶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屋面防水层、保温层、防水膜和屋面铺装材料。
平屋顶常用于可利用屋顶空间进行绿化、太阳能发电等功能的建筑。
二、坡屋顶坡屋顶是另一种常见的屋盖结构形式,特点是屋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排水。
坡屋顶常见于住宅、别墅、教堂等建筑。
坡屋顶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屋面覆盖材料、屋面防水层、屋面保温层和屋架等。
坡屋顶的坡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较大的坡度可以更好地排水,但会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和建造成本。
三、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是一种采用拱形结构的屋盖形式,常见于教堂、体育馆等建筑。
拱形屋顶的特点是屋顶呈拱形,通过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将重力均匀分布到建筑物的支撑结构上。
拱形屋顶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拱顶、拱脚和拱墙等。
拱形屋顶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四、穹顶穹顶是一种将建筑物顶部呈半球形或圆顶形状的屋盖结构形式,常见于教堂、博物馆等建筑。
穹顶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采光效果。
穹顶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和玻璃、金属等材料的覆盖层。
穹顶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采光效果,同时还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美观要求。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屋盖结构形式,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屋盖结构形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屋盖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以确保屋盖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安全规范,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的结构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
它由柱、梁和水平和垂直的框架组成。
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力。
这种结构类型适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工业厂房等。
二、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指某一部分的重量超过了支撑它的主结构,从而形成了悬挑的结构形式。
悬挑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悬臂部分的重量通过主结构传递到地基上,同时也能够为建筑提供独特的外观效果。
这种结构类型常见于桥梁、大型体育场馆和舞台等建筑物。
三、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一种由弧形构件组成的结构类型。
拱形结构通过将外部力传递到弧形构件上,并使其产生压缩力来实现稳定性。
拱形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优秀的承重能力和自重分布性能,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桥梁等。
拱形结构还具有美观的外观特点,因而也常用于创建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
四、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主要通过墙体的刚性来承受及分散水平力和剪切力。
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在垂直平面上的刚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力等外部力。
这种结构类型常见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等。
五、索结构索结构是一种以钢缆或钢索为主要材料的结构类型。
索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主要承受拉力而非压力,因此具有较小的自重和较大的跨度。
这种结构类型常见于桥梁、大型空间结构和照明塔等。
六、壳体结构壳体结构是一种采用曲面薄壳构件形成的结构类型。
它具有曲面形式的外观和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能够提供优秀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壳体结构常见于体育馆、展览馆和机场站厅等大型建筑。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类型有框架结构、悬挑结构、拱形结构、剪力墙结构、索结构和壳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工程设计师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选用合适的结构类型,以保证建筑物在外部力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同房屋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不同房屋结构的类型和特征在房屋建筑物评估中确定成新率时,往往出现下列情况:两幢不同结构的房屋,墙体都出现了裂缝,一幢可评为危房,而另一幢则认为是局部问题,不影响房屋整体使用。
这是因为不同结构房屋的承重系统不一样,前者墙体为承重,墙体裂缝很可能导致整个房屋的倒塌。
而后者则是其他结构承重,墙体仅起围护作用,裂缝仅造成了使用功能的减迟。
因此,了解不同房屋结构的类型和特征对正确评估房屋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一、砖混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是砖墙承重结构,现以多层砖混结构楼房为例予以介绍。
1.砖混结构楼房的构造砖混结构楼房主要有屋盖(屋顶)、砖墙、钢筋混凝土楼盖扳、楼梯、砖基础及窗台、台阶、散水等部分构成。
2.砖混结构的结构特征砖混结构是墙承重结构,是由屋盖、墙体、楼板、过梁、砖基础构成的结构体系。
主要特征是:结构荷载是通过屋盖、楼板传到承重墙上,再由承重墙传到基础。
其传力方向为板一墙一基础,或为板一梁一墙一基础。
因此,承重墙砌筑质量的好坏、砌体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砖混结构的质量和寿命。
基础不均匀下沉,承重墙体出现裂缝,将意味着砖混结构的整体破坏。
砖混结构建筑层数-般只有五、六层。
二、排架结构房屋单层工业厂房、仓库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展览馆、火车站的大厅,要求室内有一个完整的大空间来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常采用柱和屋架构成的排架作为其承重骨架,这类建筑称之为排架结构建筑。
1.排架的构成。
排架建筑主要由屋盖结构、吊车梁、柱子、基础、支撑、围护结构构件组成。
2.单层排架结构的结构特征。
单层排架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栽,基本上都是通过柱子再传递到基础、地基的,所以柱子是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它的强度与稳定性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而其外墙墙体,仅起围护作用。
三、框架结构房屋框架结构房屋是以柱、梁、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作为丹架的建筑,如图1所示。
1.框架结构房屋的构成。
框架结构房屋由下列部位构成:(1)屋盖与楼板屋盖在建筑物顶部,既起承受屋面荷裁作用,又起防雨雪、保温的围护作用。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
结构特点: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
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2.框架结构
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
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经常使用的有拱形、空间网架、悬索结构、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等。
现代大跨度结构与古代的拱或穹隆相比具有极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如下:
(1)跨度大;
(2)矢高小;
(3)厚度薄,自重轻;
(4)平面形式多样。
以上结构有两个共同地方:一是它本身必须符合于力学的规律性;二是它必须能够形成或覆盖某种形式的空间。
没有前一点就失去了科学性,没有后一点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在建筑领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是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对比一下这四种结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能够自由地布置房间,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而且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因为其主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通过变形来吸收和分散能量。
在建筑高度方面,框架结构可以建造较高的建筑。
然而,框架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梁柱节点处的钢筋交叉较多,施工相对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而且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相对较小,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接下来看看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构造柱以及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施工难度较小,造价相对较低,适合于一些层数较低、规模较小的建筑。
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空间布局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而且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
此外,砖混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限制,一般适用于 6 层以下的建筑。
再来说说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抗震性能优越,适用于高层建筑。
而且由于剪力墙的存在,房间的分隔比较规整,空间利用率较高。
不过,剪力墙结构的缺点是空间灵活性较差,房间的布置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且剪力墙结构的自重较大,会增加基础的造价。
最后是钢结构。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材组成的结构。
它的优点十分突出,钢结构的强度高、重量轻,可以建造跨度大、高度高的建筑。
而且钢结构施工速度快,能够大大缩短工期。
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

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它承担着承重、抗震、抗风、抗火等重要功能。
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
1.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由钢材构成的骨架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可塑性好等优点。
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体育场馆等场所。
钢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钢柱、钢梁、钢桁架等。
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并且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2.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砂、石料等混合物构成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筏基、剪力墙等。
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来固定混凝土的形状,并且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既具有钢结构的轻巧、强度高的特点,又具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隔热性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如住宅、商业建筑、桥梁等。
4.壳体结构:壳体结构是一种采用曲面形式的建筑结构。
常见的壳体结构有穹顶、拱形结构等。
壳体结构能够通过利用曲面的受力特性来承受外力并分散到整个结构上,因此它具有较大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壳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需要考虑曲面的形状、受力分析以及材料的选择等。
5.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直线构成的骨架结构。
框架结构常见于住宅、办公楼等建筑物中。
框架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柱、梁、楼板等。
框架结构的轻便、灵活联动的特点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建筑物需求。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建筑结构,如拱形结构、索结构、网格结构等。
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需求,设计师在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形状、受力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美观性。
二建,常用结构体系

二建,常用结构体系
在二级建筑师考试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包括以下几种:
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包括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
2. 悬挑结构体系:悬挑结构体系是一种将结构主体悬挑在基础之外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体系常见于桥梁、空中走廊等建筑物中。
3. 空间网壳结构体系:空间网壳结构体系是一种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复杂结构形式,常见的有球面网壳、圆柱网壳等。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空间性能和结构美感。
4. 张拉结构体系:张拉结构体系是通过预应力装置将构件进行拉伸,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体系常见于大跨度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剧院等。
5. 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是一种呈现筒状或圆柱形状的结构形式,如圆筒形的建筑物、水塔等。
这种结构
体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利用效率。
以上是二级建筑师考试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掌握这些结构体系对于设计和施工都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建筑的结构形式分类

建筑的结构形式分类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也是现代建筑中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
它由水平和垂直的构件所组成,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框架结构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高层建筑、室内体育馆等大跨度的场所。
2.桁架结构
桁架结构是由各种杆件和节点所组成的骨架结构,可以有效地承受各种载荷。
桁架结构通常采用钢材或铝合金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它常被用于跨度较大的体育场馆、桥梁等场所,也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屋顶结构。
3.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利用弧面或曲面的形态来承受载荷,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形态。
常见的壳体结构有球面结构、圆弧形结构和双曲面结构等。
这种结构形式常见于大型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它可以提供较大的开间和自由度。
4.索结构
索结构是利用钢缆或钢索来承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可以实现大跨度的悬挑和悬索结构。
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桥梁、屋顶和网壳结构等。
5.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指的是不同结构形式的组合。
通过结合不同的结构形式,可
以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点,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组合结
构包括框架-壳体结构、框架-索结构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如悬挑结构、悬浮结构和海绵城市
结构等,它们在特殊的场合和环境中被广泛应用。
总结起来,建筑的结构形式分类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几种形式。
这些结构形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
的建筑物,能够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砖墙承重,叫做砖混结构
常用于7层以下的普通多层住宅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不适合复杂的建筑形式,层高、房间大小等构造要求严格,抗震能力稍弱。
由于砖的生产能够就地取材,因而房屋的造价相对较低。
但砖的力学性能较差,承载力小,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好。
设计中通过圈梁、构造柱等措施可以是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但一般只能建造7层以下的房屋。
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承重墙厚一般为370毫米或240毫米,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使房屋的有效使用率变小。
另外砖混结构的房屋的楼板较多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房间开间不能太大,否则,楼板会发生饶度,影响使用和美观,并会给使用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虽然,现在许多砖混结构的楼板结构采用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但因砖混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限制,开间仍不能设计的太大。
砖混房屋受到结构的限网架结构的不同分类形式制,空间布置不灵活,不能象框架结构那样,用户可以比较随意的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分割布置空间。
在隔音效果上来说,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一些高级的隔断材料的隔音效果要比砖混好,而普通的隔断材料,如水泥空心板之类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
2. 混凝土梁柱承重,叫做框架结构
常用于10层以下的多层公共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等。
在非地震区也用于高层建筑。
优点:室内空间大,可以满足复杂的建筑形式,抗震能力稍强。
房间隔墙可以随意拆改。
缺点:框架柱尺寸过大,不适合民用住宅。
在地震区很难超过7层。
3. 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承重,叫做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普通高层住宅,和房型非常复杂的多层洋房和别墅。
优点:承重结构为片状的混凝土墙体,房间不见柱子的棱角,比框架结构更适合用于住宅。
混凝土墙体的抗震能力最强,房屋安全度很高。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
混凝土墙体为高强度承重墙体,房间不能拆改。
4. 框架结构掺加部分混凝土墙,叫做框架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高层的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优点: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房间隔墙的拆改,和框架结构一样灵活多变。
抗震性能与纯剪力墙结构一样坚固。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