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7.06.14

【实施日期】2017.06.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局(农委)、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局):

为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业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全省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经研究,拟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立足产业特点,结合本区域需要解决的共性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重点围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施、秸秆综合利用、田间废弃物回收、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对本地实际形成的标准化、规模化或虽未形成规模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总结凝练。所涉产业可以是种养结合,也可

以是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

二、时间安排

2017年6-7月,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2017年8-9月,组织专家通过书面审查、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评选;

2017年10-12月,开展一次“生态循环农业环岛行宣传月”活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推介发布典型模式,如条件具备,将组织召开1次现场会。

三、有关要求

(一)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深入实际调研总结本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认真遴选,反复酝酿,总结提炼。

(二)征集的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要求名称准确、内容生动简洁、图文并茂,字数不限。撰写格式详见附件1。

(三)各市县至少推荐3种模式,每种模式可署名3位作者,由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收集汇总后,于2017年7月31日前将正式和电子文本一并报省农业厅科教处(电子邮箱hnsnytkjc@https://www.360docs.net/doc/479726414.html,)。我厅将组织有关专家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模式,策划编印成册,在全省加以推广。

联系人:刘云,电话:65351355;

地址:海口市海府府59号省政府办公大楼1202室。

附件:1.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报送格式

2.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摘编汇总表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7年6月14日

附件1:

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等关于公布

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等关于公布2015年监测与认定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多种经营 【发文字号】琼农字[2016]48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水务厅海南省林业厅海南省地方税务局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南省国家税务局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 【发布日期】2016.04.28 【实施日期】2016.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水务厅、海南省林业厅、海南省地方税务局、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南省国家税务局、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中国银监会海南监管局、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公布2015年监测与认定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通知 (琼农字〔2016〕48号)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农科)局(农委)、农经总站(中心)、发展与改革局、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水务局、林业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银监分局(监管办)、供销社、农信社:

为深入推进全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全省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根据《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监测认定暂行办法》(琼农字〔2014〕67号)和2015年海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席会议(简称厅际联席会议)精神,结合落实涉农审计中合作社存在问题的整改,经过市县推荐、初审、实地考察、征求意见、媒体公示等程序,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席会议现将64家监测合格和10家新认定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予以公布。 省级示范社作为全省合作社的先进典型,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做大做强;要强化服务成员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保障成员权利;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守法经营,团结互助,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在规范化建设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提升海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 各市县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积极支持省级示范社发展,要加强监督管理,实行动态监测,建立淘汰机制,不断提升省级示范社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引导广大农民合作社向省级示范社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农户能力,为发展海南热带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件:7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经济效益: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

省化肥开支约200元;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经济效益: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现有规模: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海南名牌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副产品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7.10.26 【实施日期】2017.10.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 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局(农委)、畜牧兽医局(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琼府〔2013〕70号)、《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质发〔2016〕6号)、《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切实推进“三品一标”发展的意见》(琼农字〔2017〕3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海南农业品牌发展,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无公害农产品 1、申请主体为具有组织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承担责任追溯能力的农产品生产企

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申请认证产品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农业部第2034号)范围内; 3、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4、区域范围明确,相对集中。种植业生产规模宜为:粮油作物66.7hm2以上,露天蔬菜10hm2以上,设施蔬菜5hm2以上,茶、水果10hm2以上,食用菌10000m2以上。畜牧业生产规模:蛋用禽存栏3000羽以上,肉用禽年出栏6000羽以上,生猪年出栏6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奶牛存栏60头以上,羊存栏180只以上; 5、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6、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7、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二)绿色食品 1、申请主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资质为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以及其他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等生产单位; 2、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 3、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 4、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至少稳定运行一年; 5、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 6、申请前三年内无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7、与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或检测机构不存在利益冲突; 8、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应当符合《绿色食品产品适用标准目录》,并具备下列条件:

最新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自然的本质是循环。 循环农业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农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有循环农业的实践。当前,循环农业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一、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 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有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

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该模式可有效缓解该地区水、土资源短缺问题。 典型: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三、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化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清洁能源、有机肥料和生物基料。 典型:兔-蚯蚓-鸡(猪)循环养殖 兔子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一部分兔粪饲养蚯蚓,蚯蚓长成后用来饲养土鸡,一部分经过发酵后用来饲养土猪。成兔屠宰后,兔皮经过鞣制加工成裘皮服装直接销售,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 实施方案 (此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修改编辑)

目录 一、项目概述 (2) 二、项目背景 (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四、市场分析 (9) 五、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0) 六、项目定位和选址 (10) 七、项目建设目标和技术路线 (10) 八、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 (10) 九、资金筹措 (11)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13) 十一、运行机制 (13) 十二、效益分析 (14) 十三、结论 (14)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 2、建设单位:xx市xxx区xxx镇双庙村委会 3、主管单位:xx市xxx区农业畜牧局 4、建设地点:xx市xxx区xxx镇双庙村 5、建设年限:2年 6、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设内容概括为“四园一线”,“四园”即生态农业示范园、畜禽养殖园、农业科普园、农产品工业园;“一线”即休闲农业旅游线,项目以“绿色餐厅”为中心,通过田间路网,将各园区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北部以自然生态和果蔬采摘为主线,中部以农业科普展示、苗木观赏为主线,南部以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为主线”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政府扶持2000万元,自筹4000万元。按建设内容划分,生态农业示范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畜禽养殖园计划投资1800万元;农业科普园计划投资1200万元;农产品工业园计划投资1500万元;“绿色餐厅”计划投资500万元。 8、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年均利润可达到13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2%。投资回收期为4.62年。可以看出投资风险小,回报率高,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2)社会效益分析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 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第五种: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千克。 第六种: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 第七种:牛-鱼模式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 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 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 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三、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农技示范推广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农技示范推广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7.04.10 【实施日期】2017.04.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农技示范推广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畜牧、农技、农机、热作(局、委、办、中心、站),各有关单位: 根据《海南省农业厅关于编制2017年部门预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农字〔2017〕18号)要求,为做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我厅编写了《2017年农技示范推广项目申报指南》、《2017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申报指南要求抓紧组织申报。 海南省农业厅 2017年4月10日

2017年农技示范推广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目标 为切实完成“十三五”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目标,重点依托优势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和企业,推广示范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优势特色品种;研究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高农业科技对我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不断推进我省农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内容 1、种植业:(1)推广示范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优势特色新品种新技术;(2)研究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 2、畜牧业:(1)重点支持海南猪,肉牛,黑山羊等品牌改良研发培育的新品种;(2)研究解决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3、其他符合我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内容符合指南要求。 (二)申报单位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在相关领域业绩突出。 (三)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单位联合申报。 四、申报程序 (一)具备条件的单位可根据本指南相关要求,编制项目申报书。每个市县及省级单位限报5个。 (二)项目申报书经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于4月15日之前以正式文件向省农业厅科教处报送,其他省级单位可直接报送省农业厅,申报材料一式3份,同时发送电子邮件。逾期不予受理。

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申 报 书 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提要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1.3 项目建设目标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5 项目特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2.1 农业行业大环境背景 2.2 常宁市及湘南地区环境背景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9) 3.1 国家政策可行性 3.2 农产品市场可行性 3.3 农业技术可行性 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0) 4.1项目建设方针 4.2 项目实施步骤 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11)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财政资金的使用 (15) 第九章总论 (16) 第十章附录……………………………………………………… 附表2-3-1 财政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表2-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汇总表 附表2-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投资与效益情况表 附表2-3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图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复件 附图3 合作社中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件 附图4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件 附图5 合作社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附图6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图7 合作社风采照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 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 项目责任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3 项目建设地点:常宁市兰江乡元山村元山组 4 项目负责人:刘贞禧 5 估算总投资:468.38万元 6 技术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常宁市农科所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固定资产288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创社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野猪和湘黄鸡的养殖和育种工作,以及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并获得湖南省林业厅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合作社目前已建有生产示范基地20余亩,建有20立方沼气池5座,农业技术培训室5间,现有存栏特种野猪种猪100头,湘黄种鸡1000只。为发展需要合作社与常宁市正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依托正雄职校农学师资力量,培训农民。在培训方面,已做出不少成绩,并于2010年元月,经常宁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常宁市农民工培训学校”,专门从事农民农业生产方面及农业相关技能培训工作。合作社现以“合作社+农户社员+培训学校”的组织形式,集产、学、研、示范、推广为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绿色有机食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论文】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生产能力的提升,传统农业对于环境的破环愈加严重,各国都在寻求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寻求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寻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提出一些模式创新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创新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的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放置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以此获取更高的经济成果、对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更加高效的进步点。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一种结合生态发展理论的实践,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引入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各种资源在农业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应用和分配。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而言,就是转变传统农业仅仅追求高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追求更加科学全面的目标: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质量、更加的环保。将和谐的观念注入农业生产中,在三种更好的追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传

统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只有更加重视生态,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业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新观念,其中就有生态农业的思想开始形成。随着对于生态农业这一方向的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开始有了快速的进步。在91年举办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解释,在这基础上,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循环农业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我国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起步阶段一直以其他国家为蓝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农业也亟待发展进步。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以求基于中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在人类发明农药与各种化肥杀虫剂之时有过一次巨大的进步,依托各种农药化肥的加持下,农产品的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产量提升的同时,因为农药的大批无节制的利用,越来越多的有毒物质开始进入生态循环之中,毒素在农作物与大量动物体内积累浓缩,随着人

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提要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1.3 项目建设目标 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5 项目特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 2.1 农业行业大环境背景 2.2 **市及湘南地区环境背景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9) 3.1 国家政策可行性 3.2 农产品市场可行性 3.3 农业技术可行性 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0) 4.1项目建设方针 4.2 项目实施步骤 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11)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 第八章财政资金的使用 (15) 第九章总论 (16) 第十章附录……………………………………………………… 附表2-3-1 财政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表2-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汇总表 附表2-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投资与效益情况表 附表2-3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图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复件 附图3 合作社中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件 附图4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件 附图5 合作社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附图6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图7 合作社风采照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 项目名称: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 项目责任单位:某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 3 项目建设地点:元山村元山组 4 项目负责人: 5 估算总投资:468.38万元 6 技术依托单位: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市农科所 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 某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固定资产288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创社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野猪和湘黄鸡的养殖和育种工作,以及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并获得湖南省林业厅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合作社目前已建有生产示范基地20余亩,建有20立方沼气池5座,农业技术培训室5间,现有存栏特种野猪种猪100头,湘黄种鸡1000只。为发展需要合作社与**市正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依托正雄职校农学师资力量,培训农民。在培训方面,已做出不少成绩,并于2010年元月,经**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市农民工培训学校”,专门从事农民农业生产方面及农业相关技能培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 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 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 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鸡舍建设:一般6.67hm2的果园,在果园的角落建设标准化鸡舍,面积较大的果园在果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一、前言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二、定义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上,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三、作用 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三、遵循原则: (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四)是“可控化”,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四、几种常见的生态循环模式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7.06.14 【实施日期】2017.06.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局(农委)、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局): 为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业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全省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经研究,拟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立足产业特点,结合本区域需要解决的共性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重点围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施、秸秆综合利用、田间废弃物回收、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对本地实际形成的标准化、规模化或虽未形成规模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总结凝练。所涉产业可以是种养结合,也可

以是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 二、时间安排 2017年6-7月,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2017年8-9月,组织专家通过书面审查、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评选; 2017年10-12月,开展一次“生态循环农业环岛行宣传月”活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推介发布典型模式,如条件具备,将组织召开1次现场会。 三、有关要求 (一)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深入实际调研总结本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认真遴选,反复酝酿,总结提炼。 (二)征集的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要求名称准确、内容生动简洁、图文并茂,字数不限。撰写格式详见附件1。 (三)各市县至少推荐3种模式,每种模式可署名3位作者,由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收集汇总后,于2017年7月31日前将正式和电子文本一并报省农业厅科教处(电子邮箱hnsnytkjc@https://www.360docs.net/doc/479726414.html,)。我厅将组织有关专家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模式,策划编印成册,在全省加以推广。 联系人:刘云,电话:65351355; 地址:海口市海府府59号省政府办公大楼1202室。 附件:1.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报送格式 2.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摘编汇总表 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7年6月14日 附件1: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农业系列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农业系列技术资格评审工作 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7.09.12 【实施日期】2017.09.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农业系列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局(农委),省直有关部门,农业系统各企事业单位: 为做好2017年度农业系列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全省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均可申报。 (二)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资格 根据琼人社发〔2017〕170号文件要求,原则上只受理我省省直单位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申报材料;各市县申报人员原则上在市县申报,暂时不具备开展评审条件的市县,可以委托省农业厅受理和评审。

二、申报条件 (一)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条件 申报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等专业农业学校毕业,取得农业系列技术员资格并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以上的,可申报相对应专业助理级技术资格。 2、高中毕业学历,连续从事农业系列技术工作4年以上,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可申报相对应的技术员资格。 3、其他专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连续从事农业系列技术工作3年以上,可申报相对应的技术员资格。 4、其他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农业系列技术工作3年以上的,可申报相对应专业助理级技术资格。 (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条件 申报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农业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农业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4、中专毕业,担任农业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6年以上,并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10年以上。 (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条件 申报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具有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担任农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农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生态循环农业商业计划书

生态循环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商业计划书 二零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总论4 1.1、项目定义4 1.2、计划目标5 二、项目基本情况6 2.1、项目背景6 2.2、项目选址7 2.3、区位条件7 2.4、项目占地面积7 三、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8 3.1、技术可行性8 3.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9 四、实施方案12 4.1、开发计划12 4.2、建设规模和布局12 4.3、生产工艺方案12 4.4、生产方案13

4.5、销售方案13

五、投资预算 15 5.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5 5.2、流动资金估算16 5.3、投资总规模17 六、效益分析 18 七、资金筹措 26 八、风险分析 27 九、项目拓展 29 一、总论 1.1、项目定义 本生态循环养殖采用综合利用生态链式养殖模式,项目以蝇蛆养殖消耗、处理动物粪便等废物为循环基础,是以蝇蛆动物活性蛋白作为畜、禽等动物饲料添加剂为核心的绿色、环保、安全的现代工厂化、规模化生态养殖项目 生态链式养殖循环示意图

1.2.1总体目标 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86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 养殖部分建设期为9个月,项目完成生产达到设计规模,将形成年产动物活性蛋白1500吨;饲养纯种母猪250头,年出栏5000头(约500吨)三元商品猪;育雏、育成和蛋鸡年存约10万只,其中蛋鸡约7万只,年产鸡蛋2140万个(约850吨)。 种植部分占地约1520亩,建设周期约3年时间,项目完成形成蔬菜种植面积700亩,年产量2000吨;果树种植面积210亩,年产量480吨,粮食种植面积610亩,年产量218吨。 生态展示体验中心占地约50亩,建设周期暂定一年,项目完工运行,预计年收入近2000万元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二) 2011-02-12 信息来源: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概述 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户为单元,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广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按模式化、标准化运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猪粪和农村秸秆等废弃物下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后供农户烧饭点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利用沼肥浸种、施肥、喂猪、养鱼,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池—农业生产这种往复循环的生产模式,其中沼气是核心环节,其本质是强化农业生态体系中微生物还原功能,成为农业各产业之间、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链条,在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和土壤形成四个方面均比以往生态农业有着新和更广泛的意义。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技术要点 “猪-沼-果(鱼、菜)”生态模式技术是以农户为生产主体,通过发展养殖业,将畜禽粪便直接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利用发酵残余物种果(或养鱼、或种菜),来提高产量和品质,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利用沼液喂猪,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猪的育肥周期,降低成本。该模式操作简单,投资少,生产出的农产品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减少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内容:建一“三结合”沼气池、养一栏猪、种一园果(或养一塘鱼、或种一园菜)。技术要点及操作方法:1.沼气池:做好沼气池的规划,将沼气池与猪栏、厕所连通修建,粪便自流入池,最好将沼气池建在猪栏下面。沼气池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造和试压验收。2.猪栏、果园(鱼塘、菜园)建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畜产品 【发文字号】琼农字[2018]59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4.24 【实施日期】2018.04.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琼农字〔2018〕59号)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局(农委)、畜牧兽医局(中心),洋浦经济发展局,厅属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全省屠宰行业监管能力,维护屠宰环节质量安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农办医〔2018〕8号)、《海南省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有关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重点,促进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开展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各市县屠宰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和《海南省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监管”原则,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活动,坚决关停不符合设立条件的生猪屠宰场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生猪屠宰场点的关停压缩任务。 (二)全力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各市县要在审核清理基础上,积极谋划,科学规划,围绕设施标准化、环境整洁化、生产规范化、检测科学化、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要求,结合我省《畜禽屠宰企业等级要求》,全力建成一批“三证齐全”的生猪屠宰场。有条件的市县要按照《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示范引领为着力点,做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建设工作,通过标准化创建活动,主攻“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屠宰行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引导规模屠宰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深入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各市县要继续深入推进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组织开展2018年度生猪屠宰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保持对屠宰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严防出现区域性、系统性生猪屠宰环节质量安全风险。东方市、临高县等有关市县应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加强对乳猪屠宰活动的引导和规范。各市县应建立健全举报核查制度,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四)积极推动牛、羊、禽类定点屠宰。各市县要高度重视牛、羊、禽类屠宰管理工作,按照省食安办《关于做好牛羊集中屠宰和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琼食安办〔2017〕63号)要求,以加快建设牛、羊、禽类屠宰场点(设施)为基础,积极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