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学习总结(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职责。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
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职责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
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
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学习总结(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整理好心情再出发这句话历来为中国众多爱国者们津津乐道,闲来无事吟上几句,聊以自慰。
但是,爱国者们并不明白,(或者说绝大多数爱国者们),这句话还有上半段。
这上半段就是: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
无论上半段还是下半段,都是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的话里面演化出来的。
顾炎武的原话是:唯美网名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从那里来的。
但是,不明白是有意还是无意,顾炎武这段话的前半段"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却很少被人提起。
顾炎武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讲,他明确地把国家和天下分开来,说保国家是那些为君为臣的、那些当官的、有肉吃的人的事情,老百姓不用去管;保天下,才是每一个老百姓要努力的。
中国的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其含义也有许多变化。
顾炎武老先生已经仙逝,我们无法再向他请教何谓国家,何谓天下?如果我们按照此刻的好处来理解国家,那么有人说"国家兴亡老百姓不用去管",那这个人肯定会被扣上一个"卖国贼"的帽子。
小学生日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学生日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让我们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重要意义。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于是就在日记里写下了这句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说每个人
都有责任为国家的兴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
做出努力。
这句话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不是由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每
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奉献。
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告诉我,爱国不仅仅是要为国家而战,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哪怕只是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说,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祖国,维护国家的繁荣。
我还记得去年的国庆节,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植树。
虽然只是一棵小树,但我觉得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为祖国的繁
荣发展出一份力。
爱护环境,爱护祖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家里,我也会做一些家务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我知道,家庭的和睦和温
馨也是国家繁荣的基石,每个人都应该为家庭的幸福出一份力。
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内涵,不仅仅是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为每个人的家庭、社会做贡献。
今天,我再次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义。
我决定,今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名言,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早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其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列女传》。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语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亡国”是指改朝换代,调个王帝,国号。
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
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夺利的人去谋划。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驾驭国家的赶车人的马匹优劣(用人)有直接责任。
句子中的“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率:带领。
带着野兽来吃人。
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匹夫”,按字义为服侍马匹的马夫,意指:用人是否恰当,是否驾驭千里马有必然的关系。
典故《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四年》: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
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 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
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缾之罄矣,惟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
” 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乃徵会於诸侯,期以后。
注释:1.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五一八年。
2. 王子朝,宋大夫。
3. 郑伯,郑定公。
4. 晋侯,晋顷公。
5. 子大叔相,相,辅也。
6. 范献子,范鞅,谥献(献,音贤)。
7. 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简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简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拼音】: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释义】: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后来,梁启超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爱国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这八个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为激励中华名族奋进的力量。
造句:
1、在动乱中团结,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学生应该是最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的一群人。
3、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端正党风,人人有责。
5、读书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孤雄于此,莫敢不从。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英雄不出,孰能救民于水火,一统天下以安乐土?
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班会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班会教案【导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孟子的名言。
意思是,国家的兴亡是每个普通人都应该担负起责任来共同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本节主题班会旨在通过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目标】1. 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背景和含义;2. 探讨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学习内容】1. 孟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 从小事做起,履行个人责任3. 集体合作,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学习过程】Step 1 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背景和含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孟子的思想,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和主要观点。
2. 分析和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含义,强调每个个人都应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
Step 2 探讨如何履行个人责任(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履行个人责任。
2. 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Step 3 学习集体合作,共同推进社会进步(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2. 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如社区清洁日、环保行动等,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3. 小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计划,并就如何实施进行讨论和反馈。
Step 4 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持续履行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主题班会,学生能够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背景和含义,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后体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后体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名言出自《汉书·刘向传》,意味着每个人都对世界的兴衰负有责任。
读完这句话,我深感其中的深意和重要性。
天下兴亡不仅仅是指一个国家的兴衰,更是指整个世界的兴衰。
每个个体都是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世界的兴亡负有责任,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庭,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需要。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可能无法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无论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都是我作为一名匹夫应尽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面对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勇于发声,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我们还应该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整个地球的未来。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家园,为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感的呼唤,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不断提醒自己,不断行动起来。
无论我们的力量有多小,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为世界的兴衰做出贡献,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世界的发展。
无论我们的力量有多小,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世界的兴衰贡献一份力量,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公平和正义。
关于天下兴亡的名言

关于天下兴亡的名言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帝国崛起和灭亡。
有些帝国崛起后经久不衰,有些则短暂而瞬间消失。
这些帝国的兴亡,留下了无数的教训和启示。
从这些教训和启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于天下兴亡的名言,它们不仅是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的话。
意思是说,天下的兴亡是每个人的责任。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不是单靠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漠不关心,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和灭亡。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亡不是天命所定,而是人所为。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二、兴亡之机,瞬息万变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说过的话。
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在瞬息之间。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和灭亡。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它是否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和灭亡。
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安石说过的话。
意思是说,天下的大势是不断变化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是一个周期,经历了分裂和战争后,最终会重新合并和统一。
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是一个周期,经历了分裂和战争后,最终会重新合并和统一。
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一个国家不能一味地追求统一和稳定,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分裂和冲突。
只有在稳定和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学习总结(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
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职责。
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
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
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职责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
为是顾炎武说的。
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
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
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