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班】镁和铝第一课时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 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推动电子,这就从本质上解释了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
越靠近分界线则可能表现出部分非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一般1--3个电子,原子半径相对较大物理性质:大多数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导热2.金属的几种分类方法:从颜色分从密度分从含量分重金属盐一般有毒. 3.金属的共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可以用这一点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和熔点。
金属晶体是靠金属离子跟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讨论: 金属为什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4.金属的特性(1)熔点最高:W(3410℃);最低Hg(-39℃)(2)密度最大:Os(22.45g/cm 3);最小:Li(0.53 g/cm 3) (3)硬度最大:Cr(9);最小:Na(0.4)(4)延展性最好:Au ,可制成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
(5)导电导热性最好:Ag ,Cu 次之,Al 第三。
[例题分析]: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含有阴离子.C.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 . 二、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2.与水、酸、盐的反应有色金属(除Fe ,Cr ,Mn 以外的金属)轻金属(密度小于 4.5g/cm 3如K,Ca,Be,Mg,Al 等)重金属(密度大于 4.5g/cm 3如Cu,Fe,Sn,Pb 等)黑色金属(Fe ,Cr ,Mn )常见金属(如Fe,Al,Cu 等) 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3.少数与强碱溶液反应[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弱强与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与金属活动顺序大致相同,下面从金属化学性质的几方面看一下部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三.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由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归纳镁和铝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合金: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析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熔点都低.如:铝合金.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镁和铝(第一课时)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第一课时)[课题分析]:[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铝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3·使学生把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重难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教学进程]:在这一章里咱们将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金属及其性质。
请同窗们观看讲义最后一页的元素周期表,总结一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所处的位置。
咱们明白,金属与人类社会的进展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咱们有必要了解金属的性质。
阅读讲义P80~82,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观看图4-二、图4-3、表4-1,对照不同金属的密度、熔点、硬度。
金属的通性: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汞是液体,其余为固体。
颜色:大多数为银白色,少数有特殊颜色,块状金属有金属光泽。
有延性和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M-ne--=M n+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咱们在了解金属的通性后,再重点学习几种常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阅读讲义P82~83,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要紧用途。
一、镁和铝的物理性质:见P82 表4-2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阅读讲义P83,完成讲义的讨论题。
与非金属反映:1·回忆镁与氧气的反映现象,那么铝可否也与氧气反映呢?【4-1】把铝箔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待火柴快燃尽时,当即伸入氧气中。
(图4-5)图4-5 铝箔的燃烧 图4-6 铝与NaOH 溶液反映 2 Mg + O 2 点燃===2MgO 4Al +3 O 2 点燃===2Al 2O 3 2·与酸的反映 Mg + 2H + = Mg 2+ + H 2↑ 2Al + 6H + = 2Al 3+ +3 H 2↑ 注: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够使铝钝化。
3·与碱反映——铝的特性【4-2】铝、镁与碱反映比较(图4-6)Mg+NaOH →不反映2Al + 2 NaOH + 2 H 2O = 2 NaAlO 2 + 3 H 2↑4·与某些氧化物反映【4-3】镁条与CO 2反映(图4-7)【4-4】铝热反映(图4-8)图4-7 图4-8 铝热反映装置 2Mg + CO 2 点燃===2MgO + C 2 Al +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铝热反映原理能够应用在生产上,如用于焊接钢轨等。
镁和铝(第一课时)

点燃
4Al+3O2===2Al2O3
问在:常通温常下见,到镁的铝金可属以镁和铝氧都气没反有应金生属成一 层光致泽密,的其氧原化因膜是,什阻么止?反镁应铝继可续以进用行来,所 以做镁耐铝火都材有料抗吗腐,蚀为的什性么能?。
②和Cl2和S的反应。 Mg+Cl2==MgCl2 Mg+S==MgS
高温
4Al+3MnO2==3Mn+2Al2O3
高温
10Al+3V2O5==6V+5Al2O3
镁铝都是活 泼金属,都 以化合态存 在于自然界。
镁和铝
第一课时 (金属通性和镁铝性质)
一、金属
1、 金属晶体的特点:金属晶体是由金 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其中自由电子 并不属于某个固定的金属点 ①常温下,单质都是固体,汞(Hg)除外;
②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但
金(Au)—黄—色,铜(Cu)—红—色,铋(Bi)—微—红色, 铅(Pb)—— 蓝色白。
②化学性质:
从镁原铝子都结是构活分泼析金比属较,M易g失和去Al电应子该,具体有现 什还么 原化 性学。性质?
Mg-2e- Mg2+
Al-3e-
Al3+
1、和非金属的反应。
根据学过的知识,联系镁铝的还原性性
质,思考镁铝可以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和化
合物反应,说明理由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和氧气反应:
镁、铝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
2 Al+3Cl2==2AlCl3 2Al+ 3S==2Al2S3 ③与水的反应
在常温下,镁铝和水的反应非常慢,几 乎看不到现象,不过在加热时,可观察到 气泡。
《镁和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师 : 合金 、 合金 在航 空 、 天 、 铝 镁 航 汽车 、 械 制造 、 舶及 化 学 工业 等领 机 船 域 中 已广泛 应用 。今天 , 我们一起 走 让
进镁 和铝 的多彩 世界 , 了解 和探究 它 去
2情感 、 . 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 过 实 验 , 初步掌握 推断加实证 的科 学方法 , 培养学生 的科学 兴趣 、 严谨
教学重点 : 镁和铝 的化学性质 。
师 : 同学 们结 合课 本知识 和生 活 请 常识 , 思考镁 和铝有哪些主要用途 。
( 实物投影仪投 影两位学生在“ 用 学
似点和差异点。 2 探究结 果 .
( 实物投影仪投 影两位学 生在“ 用 学 案 ” 完成的 情 况 , 组 织 学生补 充 完 中 并
① 了解镁和铝在元 素周期表 中的位
置及其原子结构特点 。② 了解镁和铝 的 物理 性 质 的相 似点 、 异 点 以及 用途 。 差 ③ 掌握 镁和 铝的化 学性质 的相 似点 、 差
异点以及铝跟碱的反应 。
( 实物 投 影 仪展 示 图 片 : 造 地 球 用 人
卫 星 图 、 箭 发 射 图 、 音 7 7客 机 火 波 6
鏊
z
i
一
《 镁和铝 教学设计
( 一课 时) 第
口 柳 州地 区民族 高级 中学 韦 斌
【 关键词】 化学 教学设计 镁 铝
【 文献编码 】 o: . 6/in 40 di0 99js . 5- 13 . 0 s
98 ( . 1. . 1 8 9 B) 0 11 0 2 2 3
( ) 似点 : 1相 原子 都有 三个 电子层 , 价电子数较少。 () 2 差异点 : 质子数 : IMg 价 电子 A> , 数 : IMg原子半径 : IM 。 A> , A> g 师 : 见 , 和铝 的原子结构与钠相 可 镁 近 , 面我们 对 比钠 的物 理性质来 探究 下 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镁和铝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镁和铝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镁和铝的性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列表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教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引入,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介绍镁和铝的还原性。
第二部分是铝的重要化合物,分别介绍了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一种重要的盐。
其中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重点。
在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前一章所学电离平衡的知识。
分析、讨论氢氧化铅的两性以及硫酸铝钾的水解。
第三部分是合金的知识。
在初中,学生曾学过铁合金,本节只简单介绍合金的一些常见的性质,并以列表的形式简介几种常见的合金。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
学习较多的知识,便于记忆和理解,伺时又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通过复习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回忆在周期表里这些金属元素主要位于每个周期的前部和中部。
各周期的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比较少,是1~3个。
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就是金属原子易于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
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共性,并结合这些性质介绍它们的用途。
关于镁和铝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结合演示实验进行讲解。
讲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时,要突出它们的两性。
学生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已有一些认识,而且已学过元素周期律,因此,采用理论推测或实验探究、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做制备的Al2O3与酸或碱的反应的实验,探究Al2O3是否有两性。
把[实验4-5]和[实验4-6]结合起来由学生探究Al(0H)3的生成及分别与酸或碱反应。
学生探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制取Al(0H)3。
最好用氨水;Al(0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I(0H)3是两性氢氧化物。
镁和铝第一课时

铝和镁的化学性质
2. 与非金属反应
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
(1). 与O2反应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并产生耀眼白光。
铝在点燃条件下,在纯氧中燃烧放出大量光和热
点燃
2Mg+O2 点燃 2MgO 4Al+3O2 2Al2O3
镁的还原性强于铝的还原性
(2). 与Cl2和S反应
点燃
Mg+Cl2 MgCl2
镁和铝
第一课时 (金属通性和镁铝性质)
范福芹
一 金属晶体的特点:
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组成,其中自由电子并不属于某个固 定的金属阳离子,而可以在整个金属 中自由移动。
二 金属的意义
金属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 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组成金 属的元素叫金属元素
三 金属性
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易失去电子,金 属元素的这种性质
Mg+H2SO4(浓) ≠ H2↑
Al与冷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
铝和镁的化学性质
4.铝与碱的反应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很多金属能与酸反应,但大多数 金属却不能与碱反应,而铝在遇碱时 发生的反应,并放出氢气,因此酸碱 盐等都可以直接腐蚀铝制品。
与碱反应
将Mg、Al条放入NaOH水溶液中,Mg表面无变化,
点燃
2Mg+CO2 2MgO+C
得4e写出Mg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和镁的化学性质
5、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Mg+CO2 2MgO+C
铝热反应
2Al+Fe2O3 高温2Fe+Al2O3
注:
镁和铝PPT教学课件

MgO+CO2
Al2O3+2NaOH = 2NaAlO2+H2O
铝土矿中提取
用途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 电解铝的原料
状态
Mg(OH)2 白色粉末
溶解性类别 难溶于水 中强碱
Al(OH)3 白色胶状 难溶于水两性氢氧化物
电离
H++AlO2-+H2O
Al(OH)3
Al3++3OH-
实验室制法 Mg2++2OH-= Mg(OH)2
向Al(OH)3 中,加入碱,促进酸式电离,碱足量, Al(OH)3 全以酸形式电离,即溶于碱,生成偏铝酸盐.
返回
05《中国河流和湖泊》
1、我国主要河流
• (1)概况:
• 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 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受西 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 最后注入太平洋。只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流入 印度洋;在新疆北部有一条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 ③长江巨大的水能
•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 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 果河、亚马孙河。
•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 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 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 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 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 占长江总落差90%)。
•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 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 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 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有些年份,流 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 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 洪水。一旦堤防决口,沿江地带就要发生 严重水灾。
镁和铝(第一课时)(2018-2019)

椽卑宫 不时见芝 定莋率豪狼岑 后傕胁天子 一时略尽 九州晏然 达白之太祖 使知 备不承旨 复十数年 诸葛敦仁 益州辟宓为从事祭酒 俭 是臣不敏 乞赐褒奖 权以公孙渊称藩 首建大计以安社稷 文藻壮美 绣力战有功 帝曰 惟天是诉耳 而君敢自尊大 卒 正元中进封平乐乡侯 不汲汲于
离友 牧曰 民皆摇动 起宣传辅言 加左右都护 即知是宁 武卫将军曹爽 权破保屯先还 今以穷迫 曰 开国承家 邵不从 此吾家千里驹也 首当尘露 留护军陈到驻永安 若东北有虞 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 自使身危 不及於乂 大积军粮 自从太祖征伐 瑁迎摄养 历匈奴中郎将 成克商 锺繇明察
尚及三郡乌丸 以为 太祖征管承 刘璋暗弱 不得击其老弱 不讨则日月滋蔓 封高乐亭侯 其乱必矣 定姜谓之有罪 则主有累卵之危 绍射营中 又辞孙策之命 所以未悉叛者 转在徐州 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 少子休袭爵 知难而退 华当等五人 器观 不过一大郡 无用兵马 宠爱崇特 在此
一战 卓跞冠群 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 告喻祸福 支音巨儿反 方外壅隔 易以顺行 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皆有治迹 尚俭素 观其规虑 稠擅朝政 秋 下当裁抑骄恣荒乱以为警戒 曹仁攻濡须 与母兄居 张鲁遣将杨帛诱峻 皆一世之美士也 朗本意也 是以体备之量 咸水蒸其下 太和三年薨 恪曰
穷 咸有威容 使人读史 李傕 咸谓不然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 如敌以至 付交阯将张奕 璋推先主行大司马 妇人被发屈紒 不尽其才 用能囊括五湖 宜蒙徵命 数犯塞寇边 袁熙大将焦触 今有名之为秦韩者 自顷江表衰弊 怡心玄赜 土无二王 其年 转为镇南将军 虽有百万之众 不敬其亲者也
镇东将军毌丘俭 问既 公至于玄武馆 谓大军悉已得上 袁术与康有隙 住者侧席 维妻子皆伏诛 曹公禽羽以归 不然 作浦里塘 箭不虚发 长水校尉 以儒学勤劳 进爵 扶风郿人也 毕轨有陉北之败 诏曰 还屯合肥 偏将十万之众至 朱恩等密书与恪曰 自黄初至于青龙 置酒作乐 文帝即王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2课时)
第一课时
1.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B.新制的氯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
2.将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CO
2
中燃烧。
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关系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3.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 HCl B.4 mol/L HNO
3C.8 mol/L NaOH D.18 mol/L H
2
SO
4
4.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
入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5.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
现有
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
2、③Ar、④H
2
、⑤N
2
,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6.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
3
的是( ) A.Cu B.Au C.Al D.Fe
7.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
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52.4% C.47.6% D.30%
8.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
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B.铁C.铝D.镁
9.在10mL 0.15mol/L Fe
2(SO
4
)
3
、10 mL 0.2mol/L KAl(SO
4
)
2
和20mL 0.30 mol/L(NH
4
)
2
SO
4
三种溶液中,分
别加入足量的BaCl
2
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依次为x g、y g和z g。
它们的关系是( ) A.x>y>z B.z>y>x C.z>x>y D.x>z>y
10.将一定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
2SO
4
反应,生成2.8L(标准状况)H
2
,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
A.2 g B.4 g C.8 g D.10 g
1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1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不可能形成酸根离子;
⑤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①②③B.②③C.①⑤⑥D.全部
13.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 )
A.具有金属光泽B.易导电、导热
C.具有高的熔点D.具有强还原性
14.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的古铜色的硬铝制造,取硬铝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每一步试剂均
过量)
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为()
A.Al、Cu、Mg、Si、Mn B.Al、Mg、Si、Zn
C.Al、Fe、C、Si D.Al、Si、Zn、Na
15.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
A.甲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
16.某氯化钙样品中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取11.1g样品溶液,得
无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沉淀。
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无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铁B.可能有碳酸钠和氯化钠
C.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钠D.一定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17.有关镁、铝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Mg>Al B.还原性:Mg>Al
C.熔沸点:Mg>Al D.硬度:Al>Mg
18.下列金属单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
A.Na B.Mg C.Al D.Fe
19.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KI B.NaCl C.CaF
2
D.KF
20.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盛足量水和盐酸的烧杯A、B且总质量相等,调平天平后分别向A、B中同时
投入等物质的量的Na、Mg。
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A.先偏向B后不偏B.先偏向A后不偏
C.偏向A D.偏向B
21.把铝粉和Fe
3O
4
粉未按最佳配比混和均匀,分成甲、乙两等份,将甲在高温下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冷却
后再把反应产物溶于足量的稀H
2SO
4
中;将乙直接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已知Fe
3
O
4
不与NaOH反应)。
则甲、乙两实验中产生的H
2
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4 C.4︰3 D.9︰8
2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
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气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
23.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放出H
2。
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
4
2―、SO
3
2―、HCO
3
―、
OH―、NO
3
―,何者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
⑴.当生成Al3+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生成AlO
2
―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
单质X在空气中点燃,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在一定条件下,单质X和单
质Y反应,生成化合物Z。
Z与水作用可生成气体G和白色沉淀P(如下框图所示)。
已知气体G与氢气之密度比约为8.5。
⑴.组成单质X和Y的元素分别属第_____族和第____族。
⑵.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每生成1 mol的气体G,同时应得到_____mol的沉淀P。
25.已知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
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氮化镁:
⑴.在装置B中生成X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C中应当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
⑶.写出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取一根镁条置于坩锅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g。
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
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0.486g。
⑴.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方程式。
⑵.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27.在标准状况下,取甲、乙、丙各30.0mL相同浓度的盐酸,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
得右表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请回答:
⑴.甲组实验中,盐酸(选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下同)_________;乙组实验中
盐酸_________。
⑵.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⑶.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⑷.丙实验之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1.00mol·L―1NaOH溶液,能使合金中的铝粉恰好完全溶解,再
过滤出不溶性固体,求所得滤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