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古诗楷体硬笔书法

早发白帝城古诗楷体硬笔书法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的楷体硬笔书法。
说起这首诗啊,那可是超级有名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大诗人的文笔,真是绝了!要是用楷体硬笔书法来写这首诗,那感觉可不一样。
每一个笔画都得规规矩矩,横平竖直,就像做人一样,要有板有眼。
写“朝”字的时候,要注意那长长的一横,得稳稳当当的,就像早晨的阳光,平和又舒展。
“辞”字可不好写,左右结构得安排得妥妥当当,左边紧凑,右边舒展,就像和朋友相处,既亲密又有各自的空间。
“白帝”两个字,笔画稍多,可不能乱了阵脚。
一笔一划都得认认真真,就像对待重要的事情,不能马虎。
“彩云间”,这几个字写起来得有那种飘飘然的感觉,笔画要轻盈。
“千里江陵一日还”,哎呀,这气势!写的时候,力度得跟上,仿佛能感受到那船的飞速前行。
“两岸猿声啼不住”,猿字笔画多,得有耐心,就像听着那猿声,不慌不忙。
“轻舟已过万重山”,那舟字要写出轻盈的感觉,山字呢,要稳重,有依靠。
用楷体硬笔书法写《早发白帝城》,那是一种享受,能让咱们感受到古诗的美和书法的魅力!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侃侃《早发白帝城》的楷体硬笔书法哟!你想啊,这首诗多棒!李白大大一大早告别白帝城,那景色美如画,彩云缭绕的。
咱们用楷体硬笔来写,得把那种美展现出来。
写“朝辞白帝彩云间”,起笔就得有精神,就像李白大大那股兴奋劲儿。
“朝”字的竖要挺直,就像李白坚定出发的决心。
“辞”字笔画复杂,咱得细心,不能着急,就像慢慢告别一个好朋友。
“千里江陵一日还”,哇塞,这速度!写的时候,笔画得流畅,仿佛船在江面上飞速滑行。
“千”字简单,但那一撇一捺要有力量,“里”字要注意比例,不能写歪啦。
“两岸猿声啼不住”,“猿”字可不好对付,得多练习几遍。
“声”字上面的部分要紧凑,下面要舒展,就像猿声在山谷中回荡。
到“轻舟已过万重山”啦,“轻”字要写出轻松的感觉,“舟”字像小船一样灵动。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清明》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清明》来源: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清明》清明诗作者: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话译文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文学赏析《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
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
诗人希冀借酒消愁。
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
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中间书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内蒙古年度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北京爱维龙媒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
段俊平先生的书法秉承家学,从小遍临传统名帖,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天赋,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自成一家。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正大气象——紫禁城系列”作品赏析之中正仁和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正大气象——紫禁城系列”作品赏析之中正仁和
“正大气象——紫禁城系列”作品赏析之中正仁和(配书法作品图)
牌匾资料
“中正仁和”匾位于养心殿,是雍正所书。
此匾寓意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
创作背景
牌匾是一座建筑的魂。
紫禁城这样的巍巍宫禁,重重殿宇,无数楼舍披着历史的霞光默然而立,飞檐斗拱之间隐藏了数不清的故事,常令后人陷入无尽的幻想与追思。
紫禁城的牌匾,便是整个宫殿建筑精气神的汇集,是盘踞皇家的金龙欲要腾空而起,必先点上的那双眼睛。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先生近期取材紫禁城宫殿牌匾的书法系列作品,便也将这东来的紫气撷取入墨,令书作隐隐带上了属于皇家的气派与光辉。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渭城曲》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渭城曲》来源: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渭城曲》渭城曲诗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参考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诗文赏析《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
早晨的渭城,客舍驿道由东向西,一眼望不到头,晨雨也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洁净而又清爽,好像特意为送朋友远行安排。
这里从清朗的天气,到洁净的道路,从青色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美丽图景,为送别提供了特别的优美环境。
这是一场依依难舍的离别,这是一场慷慨激昂的离别,这里没有黯然销魂,更没有凄惨悲伤。
它透射出一种轻快明朗而富有希望的情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的后两句,主要描写具体的送别情景,但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进行舍去,只剪取了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的动人场景。
主人说,“兄弟呵,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之后,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主人的这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却深深表现了最强烈、最真挚、最缠绵的惜别之情。
诗里的“阳关”,在甘肃敦煌的西南,与正北的“玉门关”,都是通往西域的要塞通道。
唐朝国势强盛,边疆贸易活跃,西出阳关,出使西域,既要历经万里跋涉,又要备尝穷荒寂寞,被看作当时的伟大壮举。
唐诗楷书书法七言绝句

唐诗楷书书法七言绝句唐诗楷书书法七言绝句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唐诗楷书书法七言绝句,欢迎大家参考!1、《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段俊平书法艺术赏析—观字知人,洗尽俗尘返天真

观字如人,洗尽俗尘返天真——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书法艺术赏析作者:醉梅近来颇爱段俊平先生的草书,盖因品鉴书法作品格外能触及书法家的品格与天性,而草书尤甚。
清朝著名的理论家刘熙载在他所著的《艺概》中道:“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
”这与庄子“醉之以酒,而观其侧”的出发点异曲同工,大约人在极放纵极投入极忘形的时候,是很难虚伪矫饰其真性情的。
醉酒时如此,纵情书写时也是如此。
观看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最大的感触是赏心悦目。
每幅书帖中运笔圆转如轮,起落浑然一体、笔意连绵不断,作品不流于形式、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流畅,大有“道法自然”之旨。
笔画间的天真之意,并非不解世事,实则是出入红尘已无碍这种完满后无所畏惧也无所遮掩的天真淳朴,是天性的自然流露。
之所以段先生能达到如此境界,大概还是与平生的经历脱不开关系。
段俊平先生除了是蜚声远近的书法大家,还是著名的国学专家,他幼承祖父言传身教,埋首书斋,潜心文墨,对执笔的种种技法堪称烂熟于心,所以已经从追求“术”上升到了追逐“道”,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求道之途与中国传统文化合而为一,难以分割。
而段先生熟读国学经典,深谙释道精髓,这才能破除藩篱,返还天真。
观其字,知其人。
段先生的书法作品已经跳出了炫技的怪圈,以技法为表,以神韵为里,以字写情,以字述志,以字舒胸臆,却又不留一点刻意的痕迹。
例如他的大字书作《天地五行》,用墨饱满,行笔流畅如意,沉稳如千年古刹,大气如远望沧海,意态浑厚中不失飞扬之态,尤其以最后一个“行”字最为俊逸超脱,酣畅潇洒。
全幅作品毫不夸张弄险,却屡见笔锋间奇崛之态,正可谓“大成若拙,大巧不工,然锥处囊中,其锋自见”。
《天地五行》作者:段俊平2014年纸本拜读段先生的书法理论可以看出,他品鉴名家书作,更重视作品的文化性,也正是因为书法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情、文化修养,乃至格局。
如苏东坡所言,书法讲究的是“神、气、骨、肉、血”,犹如一个完整的生命,缺少任何一个关键因素,都不能称得上是一幅佳作。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是道法自然的心画艺术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是道法自然的心画艺术文: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是道法自然的心画艺术,以文化为底蕴写照本心”。
日前,著名书法家、著名国学专家、知名管理学者,爱维龙媒中国化管理商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精道解析,令人脑洞大开。
书法的“自然之美”汉字的起源是祖先对自然与人的本质的心灵观照的自然产物,是源于自然的象形文字。
段俊平先生认为,自然美是书法美的根本特征。
其书法作品比较追求自然、和谐之美,并非现代化书法风格,用道家说法,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所以他不刻意强求技法,以书法写照本心,做到本真。
莫言对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非常欣赏,并赞叹其书法作品有“自然之美”。
自然美,来自于书法作品的真率,它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
因此,庚肩吾的《书品》提出书法作品要符合“天然”之美,也就是这个道理。
段俊平先生指出,自然之美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书法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一定是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思想的,一幅能打动人心、有收藏价值的书法作品,是因为字里行间蕴含着充沛的感情,喜怒哀乐都非常鲜明。
所以人们欣赏名家书作,纵使相隔千年、万水千山,依然能隔着时空的距离,遥想创作者挥笔时的情景,产生心灵共鸣。
书写者和欣赏者通过客观作品主体,实现情感的共通和思想上的共鸣,也就是”书,心画也“的真正涵义,这也是“自然之美”的另一层面。
用毛笔书写的书法只有遵循“道法自然”,才能体现书法艺术中的中国文化哲学精神。
书法艺术来源于自然,也必须依赖于自然的客观存在和要求才能体现美学精神。
所以段俊平先生称自己的书法之“道”就是海纳百川、返璞归真,通过书法艺术描摹无与伦比的自然,展示它的力量和美感。
大道至简,无需多言。
文化底蕴对书法家创作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的书法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它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离不开深厚的东方文化土壤,在东方文化体系中自成一体,所以它的母体——也就是中国文化,对它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著名国学专家、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著名国学专家、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配书法作品
作品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段俊平
段俊平字国镛,别号儒道方家,逍遥斋斋主、吾观峰居士。
我国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国学著作连续两年荣登畅销书前三甲,国学文章及书法作品被数百种国内外媒体报刊杂志登载,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
2014年8月获泰国皇室授予“人类文化杰出贡献奖”和“中泰友好终身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14年11月获纽约中国书法国际大展“德艺双馨奖”和“艺术成就奖”等国际奖项。
段俊平先生的书法秉承家学,从小遍临名帖,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天赋,在传承的基础上自成一家,书法作品品味超凡脱俗;笔法天真自然,意境清雅高远,运笔神韵飘逸,笔法俊美古朴,深受中外收藏机构和个人追捧,并成为文化书法的典范。
所写书法论文被众多刊物登载,2012年被多家媒体评为最有天赋和升值潜力的书法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欣赏《早发白帝城》
来源: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作品《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诗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参考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李白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首句是写诗人离开白帝城。
诗人在此改“发”为“辞”,显得感情充盈,神采飞扬,亲切轻快。
“彩云间”三字,既说明白帝城地势的高峻,又表现出了其间景色的绚丽多彩,同时,也显出诗人“辞”别的不是荆棘坎途,而是旷逸仙境,更增添了诗歌情调的欢悦感。
次句是写诗人东归江陵的情况。
“千里”二字,写出了行程路途之遥;“一日还”三字,说明了还归的时间之短暂。
这里,“千里”与“一日”的鲜明时空对照,形象地表现了飞舟疾下的迅速,显得凝炼干净,简捷有力,大有“归心似箭”之意。
第三句是从听觉感受方面补叙归途之上的所闻。
这里的“猿声啼不住”,其实也是诗人心情欢愉的表现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激动兴奋的心情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正含意。
第四句是从瞬时的视觉感受补写归途之上的所见。
这里承接上句,只写“万重山”这一宏观客体,既能使人体会到江舟顺流疾行之迅捷,又能使人感受到诗人胸怀宽广明亮。
从这轻舟如飞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诗人欢快轻松的心境和重又燃起的豪情壮志。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中间书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内蒙古年度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北京爱维龙媒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
段俊平先生的书法秉承家学,从小遍临传统名帖,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天赋,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自成一家。
书法作品品位超凡脱俗;笔法天真自然、骄快飞扬;意境清雅和畅、禅定写心;神韵筋脉相连、古朴飘逸,深受国内外政要,商界精英和大众群体喜爱,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香港中华艺术馆、日本国立博物馆及众多艺术机构收藏,所写书法论文被《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中国美术》刊物刊登,并成为书法教学的教材,2012年被多家媒体评为最有天赋和最具升值潜力的书法家。
2014年8月被泰国皇室授予“人类文化杰出贡献奖”及“中泰友好形象大使”荣誉称号;2014年11月获纽约中国书法国际大展“艺术成就奖”和“德艺双馨大奖”等国际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