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占座位现象分析

大学占座位现象分析
大学占座位现象分析

“占位”的一般分析

;

每到期末时候,图书馆自习室便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面的座位的稀缺,导致学子为求自习位置而四处奔走,本人就有过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另一面是人去位不空的座位洒落在人群当中,在这些座位的旁边的是一本或两本的书,它们刺眼的告诉后来者,“此位有人,请君另就”归纳这种现象,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就是:资源稀缺的同时存在着资源的浪费行为。

众人皆知这是反常的现象,但反常的以至于令我们熟视无睹,或者少数的有识之士对此深恶痛绝,但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是从道义上的谴责,于是也就有了自习室门口这样的一幅宣传板:“轻轻的我走了,带走了桌上的东西,把空间留给更需要它的人”,宣传板很美,但也很微不足道,对于种种道德式的批评,我只能保持沉默,法律上有所谓的法不责众,同样当一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道德的力量在我看来是显的如此的轻。

从校方的角度来看,在非常时期(期末)有非常的措施,如张贴告示,专人定时清理空座位等,但正如前所述,违反规定的并不是单个或少数的行为主体,于是法律也就失去了效力,或者说在占位行为是普遍现象的前提下,法的执行对象缺失了,因为法是不会责众的。

在大学自习室占位现象严重的这样一个事实情况下,道德式的说教由于参与者(支持者)较少的情况,它失去了令人良心震撼的效果,法(校规)的执行由于对象的众多导致了效力的下降,使法仅成为一种警示作用。所以说以上两种方式并不是最终解决大学占位现象的有效途径。

依笔者个人的观点看来,占位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不是从道德也不是从法治的角度来谈论,而是从新制度经济学或者更准确的是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产权学说在结实占位现象上所提供的解释将会比以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学派)提供的解释来的更为有力。虽然我以产权经济学作为分析的工具,但我并没有抛弃新古典分析中资源稀缺以及边际分析这两个基本的学说。

关于产权的定义,理论界有多种版本,概念上的分歧源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目的。在这里,笔者并不想深究这些分歧。因为本文的需要,在这里我本人还是要阐述清楚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虽有学者认为产权即所有权,但我倾向于认为产权是一个比所有权有着更广范畴的概念。按经济学家张军的观点: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惩罚权。

自习室的作为从最终的归属权来看,它显然属于校方,它是社团产品,因此座位不存在着所谓主体缺失的问题(类似的分析可以参看经济学家周其仁对公共过道的分析)

虽然自习室的座位在实际产权主体存在过于抽象的问题(主体者是抽象的校方这个概念),但在我们所分析的占位现象中,代表校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校方后勤人员,他们起着执行者的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非所谓主体缺乏或主体抽象的问题,而是主体参与的力度问题,正是由于参与度的不足构成了占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以产权经济学分析这一现象之前,我先简要归纳一下我的分析框架:我以博弈的观点来看待占位现象,这种现象最后发生

的原因是或抽象或具体的四方主体的博弈结果。这四方分别是:校方(代言人为具体的后勤人员和校规),占位者,后来者,惯例。右图是分析模型,以下的要素在分析中并没有主次轻重之分。首先是环境因素:具体的环境要素又包括两个方面:存在不足的座位以及时间。因为临近期末,同学加紧复习,使原来较为宽裕的自习室一下子变的拥挤起来,资源的状态有剩余转为稀缺资源,于是人们为控制稀缺的资源必然会想尽办法去争取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于是环境的首要影响便显现出来了;环境影响的第二个因素是时间紧张,座位不足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环境的不确定性,没有一个同学可以保证在期末时候早上他坐这个位置,而下午或者晚上还能坐上去。由于行为主体受不确定性的影响,产生了对未来预期的无把握性。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是倾向于规避风险的,于是为了给自己安加一定的心理筹码,即使自己在下午或者晚上还能坐上位置,就产生了占位的念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理性人的行为。其次是惯例因素的影响。惯例对于产权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引用利贝卡普的分析…………

在平常的时期,座位并不是一个稀缺的资源,即使有人占了十个位置,没有人会指责他。甚至把书放在座位上一直从早上到晚上还是没有进行干预的。于是平日里占位的现象是很经常发生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占位的经历。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即占位子的惯例。由于这种的惯例子在平时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制止,甚至可以说是纵容,导致了这种惯例在时间上的延续。(关于惯例在产权上的过程更具体的分析可参看利贝卡普…………

分析的切入点选择座位这个物品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座位是属于学校而非学生公有的社团产品,在产权性质上它属于社团产权而不是集体产权。社团产权与私人产权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即完全重合。社团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使用社团某一资源为自己服务,但每个人都没有权声明这个资源属于他的财产。自习室的座位,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去坐,但座位实际上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座位的使用在社团内部并不具排他性。(集体产权与社产权不同,社团内部的每个人在使用社团资源的时候是无须事先与他人协商的,而一种产权如果是集体的,那么关于如何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又一个代表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的程序做出)

“由于产权界定的模糊,为了保持对价值资产的权利或保持通过暴力从别人那里夺取的有价值的资产的控制,相互竞争的权利要求者就有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从对社会有益的生产转向掠夺或防御性的活动中去”《产权的缔约分析》16

自习室的座位在实际产权中的界定就符合上文所述的情况,笔者也亲眼目睹过一位后来者与一占位者为一位置而争吵起来,于是将原本就已紧张的时间这一稀缺资源从对社会有益生产(认真复习,取得知识)转向了无谓的口水战中去了

“任何的资产都有多种属性(有用性或潜在有用性”)座位做为一种资产也不例外。它可以是做作业看书的地方,也可以是谈情说爱的地方也可以是放着一本书在上面什么都干的地方,这些属性完全由一个人完全占有往往不是最有效的产权安排,所以对一项资产的所有权安排往往分配给不同的人。

习惯与规则的博弈

(需要对习惯大于规则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习惯效力大于规则的情况下,座位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况与理论上所宣称的情况发生了分离。规则规定了座位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座位属于校方所有,但一旦位子被某人所占,则规则与事实脱离了,法律上是校方所有,事实上却是“私有的”某人占据某个位置,事实上他有占有权,但法律上他不受保护,他有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但他没有惩罚权,因此,占位者对所占的位置是不拥有完整的产权,只能算是有了“准产权”。

校方,占位者,后来者三者之间的博弈

产生这样的现象,有人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成本收益来分析的。这里,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是缺乏说服力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这一分析工具只能算是次要的因素。产生占位的最根本原因是产权在实际中的缺失,产权缺失是主因,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是次因。

根据巴泽尔的观点:“任何个人的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性都要依赖于(a)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b)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和(c)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换句话来讲,在具体使用座位这个问题,存在着校方,占位者,后来者三者之间的力量的博弈。其博弈的结果是导致现实中座位中座位使用的真实情况的一个诱因。

占位者行为分析

占位者有占位的动机并付诸实施的最根本原因并非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而是由于座位乃公共产品,本身存在着产权上难以准确的真实的界定这一困难,而后的原因才是成本收益分析。在产权实际缺失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下,占位者的占位行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资源的稀缺和不确定性,当占位者拥有了自己所坐的位置的准产权的时候,由于存在着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且他有了对此座位的一项或多项属性的使用权,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巴泽尔教授的观点,他会倾向于侵占处于“公共领域”中资产的属性,即即使人离开自习室,他还是要占用这个位子,即占位者拥有了对“公共领域”资源的权利,称为“福利摄取”。当然,这种摄取行为是不正当的,一贯的经济学训练还让我们知道,每个人所做出的行为都是基于其边际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的边际分析这一工具在这里还是有所应用的。摄取公共领域的资源对座位进行侵占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有1:减少占位者对未来是否拥有位置的这一不确定性2:可有更多的时间复习,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3:还有可能将作为转让给人,从而取得人情这一效益

占位者的边际成本:1:一个最大的成本是需要比后来者更早到,这需要花费宝贵的早睡的资源2:需要承当一定的道德风险(但这只是很小的程度上才有,正如前文所述,但占位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个人无须承当过多的良心的谴责)3:要冒着在同校方,后来者博弈的过程中落败的风险,但由于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可以预知习惯与规则博弈的结果,所以这一风险又大大的降低了,4冒着书被后勤人员丢到地上的危险,具体的分析将在下面展开

最后,占位者作为学生这一职业,在综合比较了成本与收益之后,最终决定了占位的行为。

后来者行为分析

由于后来者面临着与占位者同样的环境压力,他同样有着寻租的动机,按理论上来讲,在自习室里将发生一系列的冲突。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很少有发生后来者与占位者之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原因何在呢?

基于笔者个人的理解:一是后来者认为虽然是属于公共物品,并且被侵占了,但由于在判断是侵占行为还是位子的“主人”临时走开上,个人的有限理性在寻找信息获取上是不充分的,直接导致了判断是否正确的问题,而要想获取完备的信息,是需要高昂的成本的,如一直等待或者询问旁边的人(但得到的回答基本是“不知道”),于是在以往经验的作用下,他会再去寻找另外的位置而不会呆在原地;二是从人的习惯角度出发,人总是喜欢安逸的环境,人们尽量避免争吵,后来择在碰到抉择难题的时候,往往不愿意冒着被“赶走”的风险。即他还是倾向于继续寻找位子;三是即使后来者获得了完备的信息,判定空位子是确实属于占位行为那么他同样还是倾向于选择沉默,虽然在情理上他有胜利的把握,但由于惯例的原因以及第三方并不会及时赶到“案”发现场给予他以有利的支持。综上所述,由于信息的不完备,追求安逸的天性,一向的惯例和缺乏第三方的有力支援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后来者作出了让步的决定。对于后来者来说,让步同样是一种相对理智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软弱。

当然,以上对后来者的分析都是一种一般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少部分的人并不会基于以上的分析而做出了以外的决定——先做下来再说。

校方的行为

在占位分析中,校方,具体来讲就是后勤人员的行为更多的是当作一种第三方的力量而存在,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有着法定的权力。如上所述,它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占位者”寻租的成本。在这场占位与反占位的博弈中,校方具体参与的时段可分为两个过程。期末之前与期末时期,划分的关键是由于座位(资源)由非稀缺转为稀缺状态,这样的观点同样得到了中外学者的支持,如德姆赛兹先生的支持,“由于资源的稀缺才出现了产权制度”“只有资源从丰富变的稀缺的时候,才需法庭来决定它的使用权”中国的学者黄少安也曾指出:“在非稀缺的经济条件下,产权是不会出现的”正是由于资源使用价值的大大上升,为了降低或平息占位者与后来者已然或未然的冲突,同样怀着更有效使用资源的心态校方介入了。

“在制造和调整产权的讨价还价中,不同的协商几天所采取的立场总是由他们各自预期收益以及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影响所决定”而在使用自习室的座位上,具体/潜在的使用方只有占位者以及后来者,谁是“其他参与者”或巴泽尔教授所说的第三方呢?经过对具体现场调查发现,“第三方”的力量来自学校,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来自学校后勤部的后勤人员。虽然学校并不使用位置,但它的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占位者与后来者的行为,那么为何要介入呢?都一直介入吗?它的行为影响程度大吗?以上的疑问都是下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从理论上来看,按巴泽尔教授的观点:一个资产有许多属性。所以对一项资产的所有权往往被分割给若干个技能各异的个人。当这些个人的利益之间不是完全一致时,就产生了组织的必要性。因此为了对每一项权利施加限制条件。为监督和维护这些限制条件的执行,就需要组织。所以可以这么说,处于“公共领域”的物品很容易被私人所摄取,同样作为也有很多的属性,一个座位被占据而并没有被使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行为,这个时候,组织即学校就开始发挥了作用,它的介入是为了管理占位者与后来者之间的冲突。

另外,我还观察到这样一种情况,学校的介入并不是一直都在进行的,或者说介入的程度因不同时间而轻重不一。从经验上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有以下三个具体的原因了。1)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资源的稀缺,学校的介入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资源的使用率;2)为平息或降低潜在的冲突;3)关键时刻突显“政府”的角色,让学生感受校方力量的存在。(这个原因可能是无意义的)

学校的介入确实使原本存在的博弈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期末,校方在具体作为上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颁布一系列的公告,通知(这些告示的具体效力见习惯与规则部分的分析。)

第二:具体的执行人员对无人的座位进行定时的清理工作。

下面将就校方的第二个行为来做一个较为具体的分析:校方出台定时清理的决定来抵制占位行为,应该来说效果是有的,首先表明了校方在这场的较量中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也扮演着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由于校方是最终的产权主体,使得学校的发言权有了极大的分量,当然学校也不会以无理的解释让占位者从自己的座位上离开,但它却可有终止占位者占位行为的最终权力;其次:学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占位者寻租的成本;

第三:学校的介入给予那些后来者以一定的支援。即扮演支援者的角色。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校方作为“政府”的形象出现在这场博中,它的地位应该是崇高的,权威的,富有效力的。但真实的世界与理念世界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别,从实际出发,我发现学校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有限性。首先是自身的局限性,具体扮演学校角色的只能是后勤人员,相对学生来说,他们的人数是少的可怜。做这样一个计算:总共有四个自习室每个可坐三百人,四个自习室就可坐1200人,而具体负责这四个自习室的后勤人员总共加起来只有5人,而其中具体执行清理工作的只有一人。一人而已,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在清理座位时同样存在着一个信息不完备的问题。信息的不完备以及工作人员不足导致了直接后果是在进行清理工作的时候,只要看见座位没人而有书就直接把书丢到地上(除非旁边有人说),这样做的弊端是不言而明的。这样做包含了一个明显的与学校初衷不符的现象,它直接增加了位置的原“主人”与后来者的争执发生的机会,因为学校并没有具体规定暂时离开座位的同学回来后可收回座位的使用权。而假设学校有这样的规定那暂时离开的时间限定又是多少呢?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还是?这就产生了无法确切的界定同学是否暂时离开的问题。假使后来者与原先的“主人”发生了争执,那么评判者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其实评判者是谁的问题都不能找个)而且同学们也基本不会找个学校,只能是私了。而私了的代价无疑是高昂的,正如前面所说,时间与精力都从学习转到了口水战中去了,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学校的目前措施不是最佳但又不能缺失。

下面简要分析学校行为对占位者以及后来者的影响:对于占位者来说,在1200人当中,有占位行为的保守估计有100人,他所占的比率只是100/1而已,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要想让公民尊重法律,一个条件是要提高那些违法人的违法发现的几率。对于一个具体的占位者而言,他被发现的几率只是100/1而已,很低,这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侥幸的感觉,或者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法的层面,而且惩罚的力度也是很低的,对于占位者来说,学校对他们可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惩罚可言;其次:面对这100人,“执法者”要从1200人当中准确无误的找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原因是人数的少以及信息不完备和某些人的机

会主义行为,如狡辩这个位置的人刚刚出去(其实是他占的),所以执行的难度可想而知。由于以上的原因使的学校的行为对占位者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有关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姓名:陈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20102493 成绩:

目录 前言................................................................................................................................. - 3 - 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 - 4 - 二、场地分析............................................................................................................................... - 4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4 -(二)区域交通分析........................................................................................................... - 5 -(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 -(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 - 6 -(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 - 7 - 2.5.1自然资源.............................................................................................................. - 7 - 2.5.2 人文资源............................................................................................................. - 7 - 2.5.3 人工景观资源。................................................................................................. - 7 - (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 - 8 - 2.6.1 内部交通系统..................................................................................................... - 8 - 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 - 8 - 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 - 8 -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 9 -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 9 -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 9 -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 9 -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 - 9 - 3. 1、优势(strength)....................................................................................................... - 9 - 3.1.1 资源优势............................................................................................................. - 9 - 3.1.2 区位优势............................................................................................................. - 9 - 3.2劣势(weekness) ........................................................................................................ - 9 -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 9 -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 9 - 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 10 - 3.3机遇(opportunities) .............................................................................................- 10 -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 10 - 3.3.2校园文化氛围的深入和发展............................................................................- 10 - 3.4挑战(threats) .........................................................................................................- 10 - 3.4.1是否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10 - 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 10 - 四、主题确定.............................................................................................................................- 11 - 4.1区域内情况 ..................................................................................................................- 11 - 4.2场地内情况 ..................................................................................................................- 11 - 4.3 使用者情况 .................................................................................................................- 11 - 五、功能确定.............................................................................................................................- 11 -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11 - 七、分区详细设计.....................................................................................................................- 12 - (一)区域一.....................................................................................................................- 12 -(二)区域二.....................................................................................................................- 12 -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2020年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安徽大学2008年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1996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1997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1998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201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2016年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2016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2020年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大学2020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各大高校考研试题参考解答目录2020/04/29版 各大高校考研试题参考解答目录2020/06/21版 各大高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目录2020/06/04广州大学2013年高等代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广州大学2013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3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4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5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7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8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09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0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1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2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3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4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5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6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实变函数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2015武汉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5武汉大学数学分析 一、(40分) 1、.) 1()1)(1()1()1)(1(lim 2111------+--→k k n n n x x x x x x x 2、.sin cos cos lim 20x bx ax m n x -→ 3、).11(lim 132 n -+∑=∞→n k n k 4、已知 2 110n a a n n +≤<+,证明数列{}n a 极限存在。 二、已知曲面0)))((,))(((11=------c z y b c z x a F ,且),(t s F 二阶偏导连续,梯度处处不为零,(1)证明,曲面的切平面必过一定点;(2)()y x z z ,=,证明 .02 22222=??? ? ?????-?????y x z y z x z 三、0>n a ,01lim 1n >=??? ? ??-+∞→λa a n n n ,证明,()∑∞=--111n n n a 收敛. 四、求?????????????? ??--??-∞→t t y x t dxdy y x e e e 00t lim 的极限,或证明它不存在。 五、(1)、求积分()??+ππ 00cos dxdy y x 的值,(2)、10<<α,求积分()d t t f ?1 α的上确界,其中)t (f 是连续函数, ().110 ≤?dt t f 六、已知()dt x tx f ?∞+=0 21cos t ,证明, (1)、()x f 在()∞+∞, -上一致收敛; (2)()0lim =∞→t f t (3)()x f 在()∞+∞, -上一致连续; (4)()0dt sin 0 ≤?∞ t t f ;

武汉大学校园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武汉大学校园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武汉大学校园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撰文: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内容摘要]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武汉大学研究生会调研部在全校开展了校园生态文明调研,切实地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生态。本报告从校园环境的整体评价、研究生的环保态度和研究生的环保行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了研究生对校园生态的主观认知和态度行为。同时,也对生活区和樱花开放期间的校园生态做了针对性的对策分析,为建设“美丽武大”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 生态文明整体评价美丽武大 一、导言 武汉大学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武汉大学校园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300佳”单位;1998年又被湖北省评为首批园林式校园;,武汉市制定《山体湖泊保护条例》,把珞珈山、狮子山、半边山及之间的区域划为主城区“一级山体保护区”。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武大校园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近年来,武大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

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当然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占地面积广阔,宜居宜学的武汉大学,还是存在着生态漏洞,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生态代价。 在 3月10日至 3月25日期间,武汉大学研究生会调研部在社会热议话题——“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针对在校师生所关注的校园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了调研。调研对象为武汉大学研究生,经过利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参与观察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共回收141份有效问卷。 关注武大研究生对校园环境的整体评价,了解武汉大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漏洞,并在此基础上向相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对策方针,最大限度地减少美丽校园中的不和谐元素,制止危害校园环境的行为,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同时,关注武大学子的生态价值观,经过对生活于武汉大学研究生的生态环保态度和行为的调查,能够切实地认识并深刻反省自身行为,进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自发保护校园环境的行为养成,共建“美丽武大”,以武大靓丽的身姿迎接她的120岁生日。 二、现象描述 笔者从校园环境的整体评价、研究生的环保态度和研究生的环保行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经过简单图表分析和交叉分析,揭示了研究生对校园生态的主观整体评价及态度行为。同时,也对生活区和樱花开放 3 2020年4月19日

高校生活区学生宿舍外环境设计分析_以武汉大学为例

高校生活区学生宿舍外环境设计分析——以武汉大学为例 梁慧颖 摘要:本文就现在高校建设对学生生活区考虑较少的现状,以武汉大学为例,对生活区的学生宿舍外环境进行分析,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宿舍外环境设计不只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特点,同时也要反映学校特色。 关键词:高校 学生宿舍外环境 学生生活特点 学校特色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consider fewer to student's living quarters in university's construction now, take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students' dormitory of the living quarters,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the design of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dormitory should not merely accord with students' life characteristic,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mpus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University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students' dormitory Student's life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iversity 1 前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的现代大学,将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以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为契机,我国高校扩招扩建的序幕随之拉开,大学校园建设的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20世纪末,随着西方建筑观念的输入和国内经济稳步快速的增长,国内建筑界泛起了形式主义、功利主义风气。建筑文化表现为消费文化的特征:抄袭、复制、流于时尚变化。而这些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也体现出来。在一些校园规划设计中,设计者更多地研究图形效果和校园的外部形象,而不是去认真研究其具体的使用。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整体的校园规划设计中,入口、入口广场、主要教学楼、实验楼等均得到了精心的考虑和设计,而对学生生活区的关注却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被忽视,尤其在新建的校园中。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食堂—宿舍,可见大多数的学生每天至少在生活区度过三分之二的时间,所以,对于学生生活区的考虑也应当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学生宿舍的外环境不只是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物质空间,也创造了一个对学生具有一定心理影响的精神氛围,每个学生都要在这里度过青年时代的四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因此,学生宿舍的外环境设计同样应该得到一定的关注。 2 学生宿舍外环境设计要点 学生宿舍外环境即学生宿舍建筑外环境。建筑外环境指的是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建筑室内环境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的环境。

校园景观空间与学生的行为特征分析

校园景观空间与学生的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特殊的社区单元,具有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校园景观环境包括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从文化角度看,校园环境包含了人及社会关系,同样也渗透着文化属性。由此看来,大学校园所要担当的角色不仅是满足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功能,更要能为使用者提供新的交流平台和活动空间。现代校园空间形态更为开放、多层次,以便提供流通的、便于公共交往的建筑室内外空间。 从人的行为特征来分析校园景观空间,首先要分析下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人在空间的流动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分为三大类:1.目的性较强的人流; 2.随意性的流动; 3.静止。从这三大类来看,本文主要研究第三类静止,也就是景观空间设计中的休憩空间。室外休憩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水体、林荫道以及座椅等休憩设施的休憩空间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电子信息和网络广泛进入学生生活,学生更多地与电脑接触,减少了大量的户外活动。因此良好的室外休憩空间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为校园注入活力和生机,也为学生身心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如今教育应尽可能地发挥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更要使学生课内外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校园规划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为师生生活条件作出努力。由此可见休憩空间对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曾经有研究表明,认为人的空间行为是环境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使用者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思想和文化共享交流。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设计出能够反映设计完成后使用者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和心理感受的环境空间,并且设计出的物质和空间形式都能满足使用者的行为。以我校为例来探究大学生行为活动与休憩空间的关系。大学生具有 独特的交往需求,校园交往生活也是学生自身发 展的重要条件。休憩空间包含了休息、交往、独 处、晨读和学习等,这些决定了休憩空间的多功 能性和多层次性。良好的休憩空间可以满足大学 生交往的需求,最大程度上吸引、启发学生交往,为休憩空间注入活力和生机,为校园增添人文气息。左边这张表格是对学生休憩

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分析——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营造 “当东方的朝阳将第一缕晨光洒向路咖山麓,承载着110年历史和文明的武汉大学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历经了百余年的沧桑:这是一片骄傲的土地,见证了百余年的传奇;这更是一片希望的土地,在数代伟人和学者的耕耘下,武汉大学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历史长河,秉承传统、开拓创新,续写着中国教育史上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选址使洛咖校园依山傍水,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享誉海内外。校区环拥洛咖山,凭临东湖水,碧波万顷,登楼远眺满目苍翠。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灸,是至20世纪四十年代惟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佳作与典范。其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想之先进,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 20世纪初叶,东湖一带尽为荒山秃岭,乱石丛生,林木极少。当年,王世杰校长亲自带领师生从东厂口步行至洛枷山造林,半年植树50万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武汉大学林木葱笼,鸟语花香,被誉为花园式、园林式的大学,其间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群更为秀美壮观人。 ?——山水赋予园林景观的人文特色 ?一。山水骨架构筑校园景观不同的界面 ?校园景观空间的界面是校园景观空间界定的元素,可以是建筑实体的外墙,屋顶平台、一段防护栏、一排柱廊,也可以是自然的一排行道树、一段缓坡、一座山头、一汪水面。景观空间的界面有虚实、刚柔之分。由柱廊、植被界定的户外空间的界面是柔的、虚的,而由实体的建筑外墙围合的界面是刚的、实的。山水环境条件下地势的起伏、地形的多变、植被的多样,促成了许多天然的“不烦人事之工”的围合空间界面,如倾斜的草地,植被良好的山丘,具有多方向、多层次的立体感。不仅在水平方向,而且在垂直方向成为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的过渡。再如山地中常常有许多天然的冲沟,巧妙的利用这些冲沟形成变化的水体,也可以成为分割界定空间的元素。这些“天赋的财宝”,无论从校园整体空间的界定,还是空间的细部划分,均对一所大学空间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水格局主导校园景观丰富的类型 ?山水条件下的校园景观空间,不同的山水部位往往具有不同空间属性。山顶上的空间,中心性、标志性较强;而在山脊上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山脊两侧的空间有分割的作用;山腰处空间方向明确,可随水平方向的内凹或外凸形成内敛或发放空间,并随坡度的陡缓产生紧张感或稳定性;而山麓,类似于山腰,只是稳定性更强。山谷具有内向性、内敛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感。武汉大学将校园图书馆置于视觉最为开阔的山顶,以图书馆的广‘场、平台形成户外空间的氛围或者以其控制中心区,能很好地显示一所大学校园的气质。这些只是山地立面的空间特征。而在水平方向上,山的走势形成了大小、形状、方向、长短不同的地块空间,这些均是我们塑造新空间形式的良好素材。 ?山地的原始空间的多样化特点为创造校园开敞、半开敞、内敛的户外空间提供了契机。地势走向的多样化形成了校园景观用地平面形式的多样化,使校园景观同这些地形有机的融合,从而创造出多样的校园形式,这从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空间。 ?三。山水情趣赋予景观空间深远的意境 ?山水条件下,校园无论从平面还是剖面,呈现出来的都是“曲线”。山水校园中,曲线 ?形道路空间、蜿蜒流转的校园水体空间,均显示了山地校园中独特的品质,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为了缓解山地高差引起的高程上的变化,校园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解体和平台,使之具有适宜的宽度和坡度,在满足交通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富有趣味的校园交往空间。山地相比平原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人的视点和视高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不断变化,校园景观随着人视点的变化而呈现跌宕起伏的景观,因此屋顶的设计便显得至关重要,这同时也增加?了校园空间的趣味性;山地校园因为有远山的衬托,景观空间的视觉层次将更加丰富,如能巧妙的组织,便能形成近景、中景、远景犹如一副山水画般的景观意象。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设在山地条件中,也反映了山地条件所带来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便?是对事物的“猎奇”心理,带有强烈趣味性的景观空间往往会吸引大学生的聚集,这间接的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和激情。

武汉大学数学分析考试解答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科目代码:369 一、计算下列各题: 1. 2. 2212lim(...),(1)11()1lim()11(1)1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a a a a →∞→∞+++>-=-=---lim(sin 1sin ) 11lim 2sin()cos 2211lim 2sin cos 22(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3. 4. 20 30 220sin()lim sin()lim (')313x x x t dt x x L Hospital x →→==?法则2 1 11 arctan 2arctan(21)arctan(21)244 k k k k k πππ∞ =∞ ==+--=-=∑∑ 5. 4812 4812323 3 1... ()59!13!1()...3!11!15! ()()sin ()4()()()24x x A B e e A x B x x A e e e e B A x B x π π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 +++= ++++-?-=??==?--+= ??!7! 6. " '2"22' 2(,)()(),()(,) (,)()()()() (,)()(23)()(1)()xy x xy y xy x y y xy F x y x yz f z dz f z F x y F x y z f z dz x xy xf xy x x F x y f x y f xy xy y f xy y y =-=-+-= +-+-??设:其中为可微函数,求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考试必备]武汉大学数学分析考研试题集锦(1992,1994-2012年)

武汉大学数学分析1992 1.给定数列如下: }{n x 00>x ,?? ? ???+?=?+11)1(1k n n n x a x k k x ,",2,1,0=n (1)证明数列收敛。 }{n x (2)求出其极限值。 2.设函数定义在区间)(x f I 上,试对“函数在)(x f I 上不一致连续”的含义作一肯定语气的(即不用否定词的)叙述,并且证明:函数在区间x x ln ),0(+∞上不一致连续。 3.设函数在区间上严格递增且连续,)(x f ],0[a 0)0(=f ,为的反函数,试证明成立等式: 。 )(x g )(x f []x x g a x x f a f a d )(d )()(0 0∫ ∫?=4.给定级数∑+∞ =+01 n n n x 。 (1)求它的和函数。 )(x S (2)证明广义积分 x x S d )(10 ∫ 收敛,交写出它的值。 5.对于函数??? ????=+≠++=0,00,),(222 22 22y x y x y x y x y x f ,证明: (1)处处对),(y x f x ,对可导; y (2)偏导函数,有界; ),(y x f x ′),(y x f y ′(3)在点不可微。 ),(y x f )0,0((4)一阶偏导函数,中至少有一个在点不连续。 ),(y x f x ′),(y x f y ′)0,0(6.计算下列积分: (1)x x x x a b d ln 10 ?∫ ,其中为常数,b a ,b a <<0。 (2),其中为平面上由直线∫∫?D y y x e d d 2 D x y =及曲线31 x y =围成的有界闭区域。 武汉大学数学分析1994 1.设正无穷大数列(即对于任意正数}{n x M ,存在自然数,当时,成立), N N n >M x n >E 为的一切项组成的数集。试证必存在自然数}{n x p ,使得E x p inf =。 2.设函数在点的某空心邻域内有定义,对于任意以为极限且含于的数列 ,极限都存在(有限数)。 )(x f 0x 0 U 0x 0 U }{n x )(lim n n x f ∞ →(1)试证:相对于一切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列来说,数列的极限是唯一确定的, 即如果和是任意两个以为极限且含于的数列,那么总有 }{n x )}({n x f }{n x }{n x ′0x 0 U )(lim )(lim n n n n x f x f ′=∞ →∞ →。 (2)记(1)中的唯一确定的极限为,试证:)}({n x f A A x f x x =→)(lim 0 。 3.设函数在点的邻域)(x f 0x I 内有定义,证明:导数)(0x f ′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存在这样的函数,它在)(x g I 内有定义,在点连续,且使得在0x I 内成立等式:

武大的美学特色

武汉大学的美学特色 在武大生活了近半年,武大给我的印象用一个字足以相容——美。美在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建筑,浓郁的学术氛围。一直以来武大就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大学之一。自1893年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武汉大学,不仅以其卓越的教学科研学术成就蜚名中外,更因其蜿蜒起伏的地理环境,构思精巧的仿古建筑,绿树掩映的银墙碧瓦为世人称赞。让人身处其中就能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仿佛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被郭沫若称为最理想的“物外桃园”,如此教书育人的绝佳之地,其中自有深厚的“美”韵,珞珈山东湖水的生态系统联成一体,在武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建筑始终贯穿着其特有的美学原则。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武大美的基调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乃取胜的关键,这三点尽被武大占去。尤其是“地利”这两个字不得不让全国各高校都叹为观止。无论春夏秋冬在武大的校园里,总能看到山水相依,绿野相连,天然拥有美不胜收的青山碧水。此景得益于地质学家李四光慧眼识珠,选定东湖之滨、珞珈山麓的自然风光。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的武大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要评说武大的美,就美在有动景——除了环境和建筑的美感,还依山势而起,充满动感,东湖水的波光粼粼又为武大增添了几分灵动,让武大比北大平地而建更有几分美色。无论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还是一个校园的建设,正是要讲求这种动静结合的美学特色。 武大所处的丘陵山地,地形变化较大,校园的规划布局正是 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凸显武大的主要景观。并结合自然和地形的条 件,采用建筑体量相宜,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将武大的标 志性建筑——老图书馆布置在狮子山上。充分发挥了山势的作用, 因而具有雄伟壮丽的艺术效果。有山依山,有水傍水,把山水地 势之规律组织到景观的布局中去,武大正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充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美的特色 人与自然的融合,其首要原则是遵循和保护自然生态。优秀的校园园林景观规划更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原始的山丘、湖泊、植被、林木等自然因素。同时,慎重对待原生绿地

2016年厦门大学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厦门大学 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 1.(20分)已知f (x )在[0,+∞)上单调递减,且lim x →+∞f (x )=0,证明 ∞∑n =1f (n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0f (x )dx 收敛. 2.(20分)设f ∈C 1[0,+∞],f (0)=1,f ′(x )=1x 2+f 2(x ).证明:(a)lim x →+∞ f (x )存在;(b)lim x →+∞f (x )≤1+π2.3.(15分)已知lim n →∞a n n =0,证明lim n →∞max {a 1···,a n }n =0.4.(20分)已知f (x )有界,且在R 上连续.设T >0,证明:存在数列{x n },使得 lim n →∞x n =+∞,lim n →∞ (f (x n +T )?f (x n ))=0.5.(20分)设f 在[a ,b ]上二阶可导,且?x ∈(a ,b )有f ′′(x )>0.证明:?x 1,x 2∈(a ,b ),有f (x 1+x 22)<12 [f (x 1)+f (x 2)].6.(15分)设f 在[a ,b ]上可积,且有 ∫x a f (t )dt ≥0, ∫b a f (x )dx =0.证明:∫b a x f (x )dx ≤0. 7.(20分)设B 为单位球x 2+y 2+z 2≤1的区域,?B 为其球面.已知f 为k 次齐次函数,即f (ax ,ay ,az )=a k f (x ,y ,z ).证明:∫∫ ?B f (x ,y ,z )dS = ∫∫∫B △f dxdydz ,其中△f =?2f ?x 2+?2f ?y 2+?2f ?z 2.8.(20分)设有一张长方形纸片,要在上面涂颜色.长方形纸片内部涂颜色的面积为A cm 2,边缘有空隙:上下边宽度之和为r cm,左右宽度为h cm.意思是:在长方形纸片上给矩形求:当长方形纸片长(y cm)和宽(x cm)为多少时,长方形纸片面积最小? 注:感谢数学人才小基地群(342767800)Veer 提供的真题.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