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件”的前世今生

京城“四大件”的前生今世
清朝末年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戴马聚源的帽子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缎做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最富有,有腰缠万贯之意。这句谚语至今尚有流传,常见于报端和电视剧中。

马聚源
马聚源 是以售帽为主的店铺,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上。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今已有185年的历史,它生产的帽子,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而著称于世。
清代宦官们用的顶带花翎的“红缨帽”,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瓜皮小帽”,一直到后来风靡一时的“四块瓦御寒帽”,气质不凡的“皮礼帽”,现代舞台上用的“舞蹈帽”,都是马聚源过去和现在的畅销产品。西藏班禅大师生前戴的珍贵皮帽和欧美一些国家领导人用的帽子都曾在马聚源订做。
 1958年由鲜鱼口迁至今址。文革中并入东升帽后,改为以经营少数民族帽为主。1986年恢复老字号,为北京第一家少数民族帽店。
瑞蚨祥
清光绪初年,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正式开办瑞蚨祥布店。
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顾客到来时,先由四个年纪较大的职工拉开大门,含笑迎接,然后由售货员上来请坐、看茶,根据顾客需要,送上商品,顾客要不要均可。
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提供的。1954年,瑞蚨祥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五个字号合并为一,改成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为主的布店。 
 近几年来,瑞蚨祥已有了自己的“品牌”,以神话中形似蝉的一对母子"蚨"为图案,申报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加工制作体现东方女性和中国丝绸特有风韵美的多款式的“瑞蚨祥”牌民族服装。
内联升
内联升鞋店是北京有名的老字号,开业于咸丰三年,创办人叫赵廷,原是一家制鞋作坊的学徒。后来在前门外开了一家专制靴鞋的靴鞋店,专供当朝权贵、王公大臣、豪绅贵族穿着的靴鞋,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店里对一些常来光顾的达官贵人,每定做一双靴鞋后,都留下尺码、样式等档案,汇订成册,叫做“履中备载”,在当时,这是

一种颇有心计的“生意经”。内联升以生产式样新颖美观、穿着舒适的各种布鞋饮誉京都。首要的是精心制作鞋楦,要能适合各种脚型;同一尺码的鞋楦,又有肥、中、瘦之分。再有就是缝绱做工精细。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穿起来柔软舒适,永不走样,吸湿性能好,坚固耐磨,因此备受人们欢迎。
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家百年老店,在保持传统特色基础上,扩大了服务方向,发展了轻便的千层底布鞋,生产出皮底、布底、塑料底的多种样式;改变了不做女鞋、皮鞋的旧规;恢复生产老年人喜穿的“老头乐”棉鞋,和各式各样的童鞋,并接受定做特型鞋和畸形鞋。老店为发展中国布鞋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大恒
“四大恒”是指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是祖籍浙江慈溪董姓人氏于清朝乾隆年间在东四牌楼摆设钱摊,兑换银两铜钱,逐步发展起来,由于资本积累渐丰,遂在东四牌楼附近开设了上述四家钱庄。
四大恒钱庄资本雄厚,据说内有慈禧皇太后的股本,故有“官方银行”的色彩。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京各家的银号、钱庄惨遭浩劫。据说四大恒的白银,八国联军用了三天时间才抢运完。所以“四大恒”“自庚子之役,颇受损伤,然犹支持十余年,始次第歇业。”恒源号、恒兴号歇业最早,恒利号曾维持到民国10年之后。 解放后金融资产归国家所有,至此恒利金店、老恒利银号依法结束了营业,所余资金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和遣散职工。“四大恒”的历史彻底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