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泵故障判断余处理

合集下载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随着石油产量不断增长,抽油机井已经成为石油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抽油机井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井下故障并进行处理,对于保证抽油机井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抽油机井常见的井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了常见的故障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以期为抽油机井的运维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1. 抽油机井抽油出现阻力大、抽程异常,甚至停抽现象2. 抽油机井抽程异常波动3. 抽油机井动液器异常频繁4. 抽油机井抽油杆断裂5. 抽油机井抽油泵损坏6. 抽油机井管柱扭曲或断裂7. 抽油机井井下电缆故障二、故障判断及处理1. 抽油机井抽油出现阻力大、抽程异常,甚至停抽现象故障判断:(1)检查油管、套管、泵下钻杆等是否有卡砂,可通过下塔器上置换油管、套管的方法进行检查;(2)检查泵上节流环是否被砂粒卡死;(3)检查内外冲击泵是否正常工作。

故障处理:(1)清理井筒中的杂质,保持泵的畅通;(2)清洗节流环;(3)更换内外冲击泵。

2. 抽油机井抽程异常波动故障判断:(1)检查抽程仪表是否准确;(2)检查液面计是否波动;(3)检查动液器是否异常。

故障处理:(1)调整动液器的压力;(2)调整泵里油眼的压力;(3)紧固泵杆、泵扛。

4. 抽油机井抽油杆断裂故障处理:(1)紧固管柱的连接处;(2)调整管柱的挠度;(3)更换腐蚀严重的管柱。

故障处理:(1)更换受潮的电缆;(2)更换磨损的电缆;(3)修复断路的电缆。

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种类繁多,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

在进行井下故障判断和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井下环境以及设备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对于一些复杂的故障,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意外发生。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安全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抽油机井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产出。

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运维人员会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故障判断方法和处理经验,为油田的稳产稳定作出贡献。

抽油泵故障判断余处理50页PPT

抽油泵故障判断余处理50页PPT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0
抽油泵故障判断余处理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பைடு நூலகம்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措施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措施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措施【摘要】抽油机是机械采油的主要设备之一,加强对抽油机的维护保养,避免抽油机发生故障,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效率,开采出更多的油流,满足油田生产的技术要求。

对抽油机常见的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恢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P键词】抽油机;故障;判断;处理措施引言综合分析抽油机的运行状况,通过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变化,判断抽油机系统的故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抽油机系统安全运行,达到预期的采油生产效率。

提高对抽油机故障的判断与处理的能力,加强对抽油机系统的维护,使其更好地为采油生产服务。

一、抽油机采油技术措施抽油机采油生产过程中,利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三角皮带的传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的输人轴,经过减速处理后,输出为曲柄齿的低速圆周运动。

如何经过曲柄连杆结构的处理,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行,引起抽油机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动力,带动井下的抽油泵活塞运行,将井内的液体开采到地面上来。

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抽油机的维护保养,会导致抽油机系统故障频发,影响到抽油机的安全运行。

通过观察抽油机运行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抽油机的故障问题,采用科学的故障诊断方式,确定抽油机系统的故障,并及时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解除故障状态,保证抽油机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的抽油效率。

加强对抽油机系统的循环检查,及时发现机械故障,紧固各部位的螺栓,保证动力的正常传递,促使抽油机系统各个部件安全运行。

结合抽油杆传递动力的作用,判断抽油杆是否存在偏磨的情况,通过示功图等测试资料,判断抽油杆的弯曲变形及断脱的故障,采取修井作业技术措施,及时解决抽油杆的故障问题。

通过油井的动态分析,油井生产压力的变动等情况,分析井下抽油泵的运行状况,及时解决抽油泵的故障,如抽油泵漏失、泵充不满、气体影响等,采取最优化的采油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抽油泵的泵效,满足采油生产的需要。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摘要:阐述了如何利用技术方法来对井下故障进行判别,同时在井下故障分析与判断过程中,还要同地面故障分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井下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抽油机井下故障判别处理方法一、常见井下故障判别方法及处理1.1抽油泵故障(1)游动凡尔漏失。

油产量下降、示功图增载缓慢,液面上升,上电流比正常时小,下电流正常,蹩压时,上冲程压力上升缓慢。

(2)固定凡尔漏失。

油产量下降,上电流正常,下电流稍大。

抽蹩时上冲程压力上升,下冲程压力下降,压力蹩得越高,上下冲程压力变化越大,待压力升起后再将驴头停在下死点稳压,若固定凡尔漏失则稳不住压。

(3)双凡尔漏失。

量油产量下降,液面上升,增载卸载都很缓慢,图形圆滑,双凡尔漏失严重时的功图与断脱功图相类似,上电流较低,下电流稍大,严重漏失时不出油,抽蹩压力上升缓慢,严重时不升,驴头停在上、下死点都稳不住压力。

蹩压时,先停蹩压力稳定不升时再启抽蹩压,以检验泵的工况。

停蹩时要记录每分钟压力值,抽蹩时要注意上下冲程时压力变化情况。

处理方法:一般来讲,造成游动凡尔漏失,由于结蜡严重,蜡卡游动凡尔,也可能是由于凡尔球与球座磨损漏失,对于前种情况可采取长时间热洗方法处理,洗后在管柱内充满洗井液的情况下,再进行测示功图和蹩压工作以确定是否还漏失。

(4)凡尔未打开。

游动凡尔打不开:不出油,液面到井口,示功图与固定凡尔失灵差不多,载荷卸不下来。

蹩压时上冲程压力上升,下冲程压力下降,变化值基本不变。

这类井热洗时将活塞提出泵筒能洗通,放入泵筒内就洗不通,电流:上电流正常,下电流比正常时要小。

固定凡尔打不开:不出油,液面在井口,示功图不能卸载,类似于游动凡尔打不开,电流上冲程大,下冲程小(因为泵抽空产生吸力)。

对于这类井应查清是否有井下开关,若有井下开关则按井下开关失灵处理,若无井下开关采取高压热洗处理,无效后作业检泵。

(5)凡尔关不上。

抽油机运转中故障判断与处理措施

抽油机运转中故障判断与处理措施

抽油机运转中故障判断与处理措施作者:吴淑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5期【摘要】抽油机是油田中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它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期,可靠的工作,在油田的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述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特点,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油田抽油机故障判断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80-011 抽油机运转时故障与处理(1)抽油机正常运转时曲柄销子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如果是曲柄销子发出的异常声音,则可能是由于冕形螺帽松动,销子和衬套的锥度配合不当,曲柄销子轴承损坏及衬套坏所致,应及时拧紧冕形螺帽,更换衬套或销子,如损坏严重,就应及时更换衬套和轴承。

(2)连杆销子响或外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此故障的性质是连杆与横粱松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销子扭、拉紧螺丝松动、润滑不好造成干磨、定位螺丝松脱。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销子、拧紧并加注润滑油、拧紧定位螺丝及调整游梁或重新校正中心来解决。

(3)连杆碰擦曲柄及平衡块边缘。

发生此问题也有较大响声,它主要是因为抽油机游梁歪斜,安装时没有达到技术质量要求,或者调冲程时操作不当所造成,使连杆与曲柄不平行或平衡块制造粗造,表面有凸出部分,使连杆和平衡块摩擦。

处理方法可采用调整游梁使连杆与曲柄完全一致,除去平衡块凸出部分即可解除。

(4)运转时抽油机震动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抽油机震动主要原因是:①抽油机的负荷太大,平衡状况不好。

②各连接及固定螺丝松动或装配不合适。

③抽油机底座与基础处有悬空。

④减速器齿轮、曲柄键有松动或损坏所引起。

解决办法:找出负荷大的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拧紧抽油机各部位固定螺丝并加强巡回检查;找出底座与基础悬空处垫平;认真检查减速器齿轮是否有损坏。

(5)减速箱内发出敲击声原因:①在轴上齿轮与轴的配合松弛。

②齿轮制造不正确,齿轮强烈磨损或折断。

抽油机井下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抽油机井下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抽油机井下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作者:张宝元孙红军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1期[摘要]抽油机是油田中的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采油设备,其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原油生产。

作为一名采油站技术人员,对抽油机井井下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对维护及处理故障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分析了目前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方法及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井下故障后作业现场跟踪鉴定方法。

[关键词]井下故障判断方法处理方法现场鉴定方法中图分类号:TD608 文献标识码:TD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96―01一、抽油机井下故障诊断方法1、光杆示功图法就是利用安装在悬绳器上的动力仪,直接测出示功图,然后与理论示功图进行对比,观察实测示功图各部缺失情况进行泵况判断。

光杆示功图法,对于冲次较低,泵深较浅的抽油机井,可以得出较准确的泵况诊断。

2、井下示功图法根据波动方程原理,用计算机技术将实测光杆示功图或信号转化为井下任意深度的示功图后,再靠人的视力和经验诊断泵况。

井下示功图法对于采油井示功图形状复杂时,判断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井下示功图的诊断模型,是以带粘滞阻尼系数的波动方程为基础,其粘滞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引起井下泵功图的失真。

3、憋压诊断法用憋压时所取得的油管井口压力与憋压时间的关系曲线来分析泵况的方法。

1)启机憋压:就是抽油机在正常生产时,关闭生产闸门所进行的憋压,简称“抽憋”。

2)关机憋压:当抽憋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停止抽油机运转,在相对高压下进行憋压,简称“关憋”。

3)停机憋压:将正常生产的抽油机停转后,关闭生产闸门进行憋压,简称“停憋”。

二、常见井下故障判断方法的应用及处理方法1、抽油泵故障机械磨损或井下液体的腐蚀,都会导致抽油泵凡尔漏失、失灵,卡泵等故障。

2、抽油杆故障抽油杆在工作中承受交变载荷,所以会发生疲劳破坏,造成断裂;另外,如果抽油杆丝扣没有上紧,会发生脱扣事故。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

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判断及处理抽油机井是石油开发中重要的采出设备之一,其稳定运行对整个油田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长期的生产中,抽油机井也会遇到一些井下故障,如何及时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抽油机井常见井下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一、泵杆断裂故障泵杆断裂是抽油机井常见的故障之一。

通常出现在载荷突变、抽程过大、泵杆疲劳损伤等情况下。

一旦出现泵杆断裂,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将影响抽油机井的正常运行。

判断方法:1.观察杆组长度变化:若泵杆突然变短或变长,则有可能是泵杆断裂所致。

2.观察抽油卡点击动情况:若抽油卡点击动失灵,则可能是泵杆断裂。

3.切断泵杆上部连接件:若断口处发现明显的疲劳裂纹,则可判断为泵杆断裂。

处理方法:1.停机检查:及时停机检查泵杆断裂的位置和原因。

2.更换断裂杆组:根据断裂位置以及断口的状况,更换相应的泵杆杆组。

3.降低抽程或更换抽油泵:通过降低抽程或更换抽油泵,使其运行在合适的载荷范围内,避免再次出现泵杆断裂。

二、泵挂故障泵挂故障是抽油机井常见的故障,主要由于泵挂部件因长期运行受到磨损、变形而出现故障。

泵挂故障会严重影响抽油机井的产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及时检查处理。

1.检查压力表:如果发现抽油机井的压力指示偏高,可能是泵挂故障所致。

2.观察液面变化:若液面高度突然波动、液面下降速度快,则可能是泵挂故障。

2.更换泵挂部件:根据故障具体情况,选择更换相应的泵挂部件。

3.加强泵挂维护:增加泵挂部件的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泵挂部件的磨损情况。

三、阀门故障抽油机井中的阀门主要包括底阀、顶阀、截止阀等。

阀门故障经常出现在开关不灵、泄漏、卡死等情况下,会导致抽油机井的产量下降,甚至停止生产。

1.观察压力表:若发现压力表波动过大,则可能是阀门故障所致。

2.听取音响:若听到阀门砰然作响或嘶嘶声,则很可能是阀门发生了泄漏。

1.停机检查:停机对故障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

抽油泵常见故障及对策

抽油泵常见故障及对策

抽油泵常见故障及对策摘要:本文结合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对其工作状况、影响因素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油田抽油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抽油机械;抽油泵;常见故障;对策油田采油过程中,抽油泵出现故障的频率不断增加,使采油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抽油泵的作业加重,油田企业额外投入资金增加,产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采油过程中经常出现阀门断开、脱落凡尔刺漏以及活塞被卡的现象这些故障,这些故障的出现会对抽油泵带来较大的损害。本文对于深井抽油泵井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探讨,分析了抽油泵在操作过程当中出现阀罩脱落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展开了一系列的井下故障的分析及治理工作。1抽油泵整体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了保持油田稳产,多年来油田采取多种工艺措施使油井产量稳中有升,在工艺措施中除机械工艺外,酸化、解堵等化学药品的介入造成抽油杆、抽油泵腐蚀加快,抽油杆、抽油泵断脱、管杆偏磨、管泵漏失等井下泵故障明显增加,油井检泵周期明显缩短。抽油泵是机械采油工艺的心脏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原油产量,针对抽油泵环节我们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提高泵筒-柱塞运动副和各阀、罩组件的耐久性,以适应各种复杂开采条件是延长检泵周期的有效方法。经过对拆检泵的分析,抽油泵被砂粒堵塞的现象占泵损情况的41%,严重影响抽油泵的质量,也是抽油泵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故障属于地层故障,通过对地层砂的治理和加强防砂工艺能够使这一现象得到控制;阀罩脱落、凡尔刺漏等综合因素占51%,这些部分也是影响抽油泵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抽油泵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高泵筒、阀门及柱塞运动的质量及耐久性,从而提高抽油泵的质量。2抽油泵常见故障及原因2.1阀罩断脫扣抽油泵阀罩在抽油泵运行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结合实践情况分析,不少油田在进行机械采油环节,经常会遇到抽油泵阀罩断脫扣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一是在设备运行维护环节,没有能够对防冲距进行合理调整,在防冲距不足的情况下,抽油泵运行中阀罩会出现频繁碰撞泵体的情况,引发相应的阀罩断脫扣问题;二是介质腐蚀性较大,对抽油泵阀罩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腐蚀,产生了薄弱点,继而引发腐蚀断脱的情况;三是阀罩的材质不达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损伤,产生断脱问题;四是实际运行中,荷载的变更比较频繁,同样可能引发阀罩断脫。2.2柱塞泵筒拉伤柱塞和泵筒拉伤的情况在抽油泵运行中同样比较常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一是间隙配合相对较小,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在得不到充分润滑的情况下,反复的磨损最终会导致泵筒拉伤;二是压裂砂和地层砂进入了抽油泵的泵筒中,工作人员重视不足,没有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同样会引发拉伤的问题;三是抽油泵中的柱塞和泵筒本身在表面强化方面做的不到位,强度相对不足;四是化学腐蚀以及磨损的共同影响下,引发了柱塞和泵筒拉伤的问题。2.3卡泵卡泵故障是很多泵体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故障,结合抽油泵运行的实际情况,引发卡泵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原油和水体中的泥沙阻塞了泵体;二是泵体本身在长期没有清理的情况下,存在着结垢卡泵的可能性;三是在泵体维护中,没有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对间隙进行合理选择,在间隙过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卡泵问题。2.4凡尔刺漏凡尔实际上是一种音译,属于特殊的单向阀,包含了内部的凡尔球、凡尔球座和外部的凡尔外壳体。流体在经过凡尔时,凡尔球从凡尔球座上离开保持通道畅通,流体逆向流动时,因为压力的作用,凡尔球会被牢牢压在球座上,阻碍流体的通过。凡尔刺漏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当高温高压液体流过时,会在凡尔球和凡尔球座的表面形成相应的喷刺作用,引发刺漏问题;二是在运行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凡尔无法正常开启,会加剧喷射作用的产生;三是化学腐蚀现象会导致凡尔刺漏故障。3抽油泵故障的应对和解决3.1阀罩断脫扣故障应对针对阀罩断脫扣故障,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需要充分重视起来,结合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执行,确定好科学的扭矩数值,同时在对凡尔罩的制作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考虑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优先选择不锈钢3CR13-4CR13材料。在清洗丝扣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腐蚀问题,应该使用专用的清洗剂,然后涂上厌氧胶进行粘结。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抽油泵的具体型号和参数,对防冲距进行调节,避免出现频繁碰泵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抽油泵,如φ38mm和φ44mm的抽油泵,需要运用加长活塞。另外,技术人员应该重视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研究一些能够有效防断脱的阀罩。通过对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抽油泵阀罩的抗拉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减少阀罩断脫扣故障发生的概率,配合先进的施工工艺来保证抽油泵运行的效果。3.2柱塞泵筒拉伤故障应对对于柱塞以及泵筒拉伤的故障,在防范和应对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应该加强对于修复工艺的研究,对照油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好抽油泵的间隙;二是应该注重防砂工作,从工艺的角度来提高泵筒的密封性,避免砂子进入到泵筒中引发磨损的情况;三是应该选择质量可靠的抽油泵以及配件,规避油泵和配件质量缺陷引发的故障;四是应该对施工设计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作业对于抽油泵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使用抽油泵进行抽油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措施,尽可能减少柱塞泵筒拉伤的问题,提高泵筒-柱塞运动副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延长抽油泵检修周期。3.3卡泵故障的应对对于卡泵故障的应对,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是做好配合间隙的合理选择和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卡泵问题的发生;二是应该对相应的工艺措施进行完善,减少乃至避免泥沙和管垢进入到泵筒内;三是应该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减少泵内结垢的问题;四是应该做好防冲距的合理调节,防范结垢原因引发的卡泵问题。另外,在对卡泵故障进行应对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抽油泵柱塞往复运动环节受到的交变应力矛盾,在抽油杆上设置相应的扶正器,一方面确保向下的惯性力与抽油杆本身的重力以及泵轴线重合,另一方面避免力矩力臂的产生,确保在游动阀罩上不会交替出现较大的应力。3.4凡尔刺漏故障的应对针对凡尔刺漏故障的处理,一是应该积极引入相应的材料技术,提高凡尔本身的耐磨损和抗疲劳能力,同时强化其抗喷射能力;二是应该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阀罩损坏的同时,使得阀球能够正常开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使得凡尔达到不刺不漏的效果。4结语总而言之,抽油泵在油田生产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其运行质量会对原油开采产生直接影响。技术人员需要切实做好抽油泵故障的诊断和管理工作,了解每一口油井的工作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档案,推动油井地面工程、采油工程与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在针对抽油泵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需要重视各项基础数据如电流、电压等的准确记录,必要时做好现场验证工作,确保各项资料能够相互符合,避免出现资料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确定好抽油泵故障的原因后,还需要制定具备良好可行性的应对措施,防范故障的反复出现,对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和应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误报率,提升抽油泵运行的实际效果,继而带动石油开采行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王义顷.有杆泵抽油机械效率提升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0):30-31.[2]王微微.油田机械采油工艺[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3):48-49.[3]崔东华,孙佳星,刘奕良,等.探讨抽油机械中螺杆泵的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7):64,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5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9.6/76.5×100%=12.5%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1.0时: H沉=H泵深 -L 动+
=
1.0×100 0.86
1000-950+116=166m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港5井B
5、补充地层能量
放套管气情况统计表
套压 MPa 沉没度 (m) Nhomakorabea4.0 3.5 3.0 2.2 1.8 1.5
-10 10 80 207 239 240
液 量 (吨) 6.12 11.0 16.2 18.4 18.6 18.5
油量 (吨) 3.06 5.28 7.29 7.91 7.44 6.85
含水 % 50 52 55 57 60 63
=1000-600=400米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2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9.0/47.4×100%=18.9%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2.0时: H沉=H泵深 -L 动+
2.0×100
0.86
=1100-750+233=583米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1井生产征象:
无液量,井口憋不起压力,光杆发黑、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2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2井生产征象:
液量逐渐下降,保温套及四通 内有蜡,取样有蜡块喷出,驴头 上行负荷增大,下行负荷减小, 电机电流上、下行都增大,示功 图肥大,严重时抽油杆下行困难, 甚至下不去——蜡卡。
工作制 液量 m3/d 度 含水 % 气量 m3/d 油压 MPa 套压 MPa 回压 MPa 液面 m
生产 状况
2.4/9
6.12
50
2500
0.5
4.0
0.5
1150

功 图
港4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6.12/47.3×100%=12.9%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4.0时: H沉=H泵深 -L 动+
修井质量
工作方式

地质因素
蜡 腐蚀 供液能力
泵径偏大 数据误差 泵有脏物 泵杆组合 冲数大 丝扣连接
冲程大

二、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
碰泵 防冲距大 操作方法 井斜 泵深 泵质量
停抽
泵的选择
日常管理
设备因素
三、基本思路 1、收集资料:生产数据、示功图、动 液面及管柱结构。 2、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对比,找出原因。 3、根据分析判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造 成 气 体 影 响 的 主 要 因 素
气量大、套压高 沉没度过小 油井供液能力差 工作参数偏大
冲程 冲数 泵径 泵下入深度不够
防冲距过大(余隙容积大)
减小气体影响的方法
1、合理控制套压(放掉部分套管气) 2、选择合理沉没度(适当加深泵挂) 3、确定合理工作制度(调整S、N、D 之间关系)
4、井下安装防气装置
4.0×100
0.86
=1200-1150+465=515米
4#抽油井生产征象
间 歇 出 油 、 产 量 波 动 大 井 液 温 度 低 、 结 蜡 严 重 套 压 高 、 气 量 大 动 液 面 不 稳 定
泵 效 低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含砂 ‰ 微 微 微 微 0.5 1.0
关 系 曲 线
含 油 水 量
60 10
液 量
沉 没 度
5.0 200 4.0 3.0 2.0 0 1.0
套 压
20
40
5 20
15
100 10 5
1
5
10
15
20
25
效果分析:
套管放气过程,通过录取资料、 现场观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套 压值定为2.2MPa较为合适,且使用
抽油泵故障判断及处理
目 录 一、为什么要对抽油井泵况经常性的分析 二、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 三、基本分析思路 四、根据分析、判断结果,确定处理方法 五、举例说明
一、为什么要对抽油井泵况经常性的 分析
因为深井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 产能、设备、工艺流程及管理等诸多 因素影响,而达不到最佳泵效。因此 根据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综 合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及规律,及时 整改、处理,并提出下步措施,确保 抽油井正常生产。
分析结果:
根据抽油井生产征象综合分析,该井 由于管柱结蜡,增加油流阻力;泵吸入口 结蜡,固定凡尔开关迟缓,造成漏失.导 致产量下降。
处理方法:
采取定期热洗请蜡、加药化学防蜡方 法。
港3井生产基本数据
生产井段:1400—1500m 基本 生产层位:明化镇 泵径:Φ56mm整筒泵 泵深:1000m 理论排量76.6m3/d 数据
工作 生产 制度 状况 2.4/9
液量 含水 气量 油压 m3/d % m3/d MPa 30.6 90 800 0.5
套压 回压 液 面 MPa MPa m 0 0.5 600



港3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30.6/76.6×100%=40%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0时: H沉=H泵深 -L 动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4井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5井生产征象 1、间歇出油,产量低 2、泵效低(泵充不满液体) 3、动液面接近泵吸入口
抽 油 井 动 态 控 制 图
示 功 图 法
电 流 变 化 法
负 荷 变 化 法
井 口 憋 压 法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900 1000 H(米)
发烫,电机电流:驴头上行时I下降、
下行时 I上升,悬绳器毛辫子松弛, 示功图呈窄条状,并且接近基线。
判断:
根据抽油井生产征象综合分析,该井为 抽油杆断脱(杆断、脱扣、脱卡器开)。
处理:
如果断脱点接近井口,可采取打捞、对
扣方法(若脱卡器开,可按碰泵操作接挂, 但只能碰一次),否则检泵作业。
抽油杆捞筒
工作 生产 制度 状况 2.4/9
液量 含水 气量 m3/d % m3/d
油压 MPa
套压 MPa
回压 液 面 MPa m
2.0
75
400
0.5
0
0.5
150
示 功
10mm

港1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2.0/47.4×100%=4%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零时: H沉=H泵深 —L 动 =1100-150=950m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4井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分析结果:
通 过 生 产 数 据 及征 象 的 变 化 ,综 合分 析 , 可 判 断 为 该井 为 气 体 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