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委婉语的特点

合集下载

浅谈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

浅谈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
已使 对 方 保 留 了面 子 , 使情 感 受 益 。 双 方 的 分歧大大减少, A在一 定 程 度 上 减 少 对B的 心 理 的 事 件 往 往采 用 回避 的 方 式 , 在 不 得
抗议 等 , 也能 充分 考虑到双方 的面 子 , 从 情 感 对 立 。
不 说 的情 况下 会 选 择 使 用委 婉 语 进 行 掩 盖
及 态度 。 采 用 迂 回 的语 言 方 式 可 以 婉 转 、 含 蓄地 陈 述 事 实 、 主张 、 建议 、 乃至批 评 、 而 维 护 良 好 的 交 际氛 围 , 顺 利完成交际 目 的。 委 婉 语 在 外 交 活 动 中 发 挥 重 要 的 作
用 。
回避 敏 感 问 题 , 又 可毫 无保 留 地 表 达 情 绪 然 没 有 完 全 认 同A的 观 点 , 但 部 分 的 认 同 3. 3 传递言 外之 意的功 能
中 国人 民 是伟 大 的 人 民 。 我 们 以 借 鉴英 国学 者 利 奇 的 “ 礼 貌 原 《 ” 。 利 奇 伟 大 的人 民 ,
每 类 包括 一 条 准 两 国 人 民 一 向 是 友 好 的 , 根据 出现的语 言环境 , 我 们 把 汉 语 委 将 礼 貌 原 则 划 分 为 六 类 , 由于 大 家 都 知 道
在 日常 交 际 中 , 人 们 可 能 会 受 到 某 些 2 委 婉语 的语 用 理 论基 础
生 了主 战 与主 降 两 派 意 见 。 可见, 曹 操 的 外
语言环境的 限制 , 有 一 些 不 便 或 不 忍 直 说
的话。 为 了使 交 际 能 顺利 进 行 , 人们 会 采 用
2 0 1 3 NO . 1 3
0h a Ed u cat i on 1 n n ov Bt ] o n He r al d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特征和语用功能,展示了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委婉语; 社会因素; 语用因素; 语用功能; 交际过程一、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委婉语是与所有时代相联系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委婉表达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历史时期,委婉语的应用受到使用者和语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委婉语在古代的时候就产生了。

而到十八世纪委婉语的运用出现了高峰。

随着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委婉语也大量出现并且加速得到加速发展。

委婉语随社会而变化,也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

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交流的语言。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征1. 含蓄性委婉语的最大特征就是含蓄性。

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一些缓和的语气词,或以曲折,隐晦,回避,淡化的方式成功的实现交际目的。

如:Don’t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have a rest now?这句话体现出礼貌暗示的特点。

2. 习惯性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心理习惯,语言使用的倾向要受语境的制约,而且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语境中还会有所改变。

任何语言的心理习惯都是人们对他周围的社会文化认知的结果,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虽然委婉语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但熟悉英语的人很容易就听出言下之意,而且能被大众接受。

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

而且随着使用的广泛和普遍,这些表达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口语化的特点。

3. 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委婉语也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英语中的委婉语也体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性特征。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最新年文档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最新年文档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

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

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

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

“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试论委婉语的构成原则和语言特点

试论委婉语的构成原则和语言特点
种 社 会 语 言 学 现 象 ,委 婉 语 的 产生 与 发 展 与某 个 国家 或 社
原则。例如 : 当我们使用祈使句与对方交谈 时 , 虽然对 方
很 容易就理解 了你在对他提 出要求或下达命令 ,但 同时也
会感 到你的态度盛气凌人 、 专横跋扈 , 使接受要 求或执行命
令 的一方有 了一种被迫感 。与之相 比 , 同样是提出要求 或下
史 、 理 和 社 会 条 件 下 人 们 不 同 的价 值 观 、 德 观 和 心 理 状 地 道 态 。 同 时 , 为 社 会 文 化 的一 个 主 要 载 体 , 言 又 反 映 了 不 作 语
同社 会 、 化 的差 异 和 共 通 之 处 。 文
们 就会 想方 设法 寻找 另外 的表达 法来 替代 已被 禁忌 的语 言。不难看 出, 这种委婉 曲折表达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社 会心理 有着密切 的联 系 ,它从人们 的心理 上拉大 了语言 符 号与所 指禁忌物之 间的距离 ,暂 时消除了他们之间 的不 好 的联 想 , 以达 到 正 常 的 交 际 目的 。我 们 把 人 们 创 造 此 类 委 婉

理反应 。优美 、 动听 的语言表达能 给人 以愉悦 的美 感 , 而使 用令人敬畏 的或令人不快 的词语 时 , 又会 引起人们不 安 、 恐 惧或厌恶 的心理感受 。为 了帮 助谈 话者克服谈 论某些事 物 时 的心理 障碍 , 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 的联 想 , 在多种社 会 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 了委婉语 。 委婉语 ep e i uh m s m一词源 自希 腊语 ,前 缀 e一的意思 l l 是“ ” p e s 好 。一 hmi m的意思 是“ 说法 ”ep e i ,u h ms m的意思就是 “ 的说法” “ 好 ,吉利话 ” 。作为一种语言 学现象 , 同时也是 一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不同文化中使用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

禁忌语是一种被社会规范所禁止或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恰当的语言,而委婉语则是一种相对温和和礼貌的表达方式,常用于处理敏感或尴尬的话题。

1. 蔑视与忌讳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于某些话题的态度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相对开放,对于性或疾病这些敏感的话题并不太忌讳,而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话题被认为是不雅或令人不悦的,被禁止或不应该直接提及。

2. 否定与保守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于否定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不同的观点或批评他人是被接受的,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多地使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以避免冲突或伤害他人的感情。

1. 技巧与隐喻的使用: 在委婉语使用上,西方文化更多地使用技巧和隐喻来表达。

当你不喜欢某人的衣服时,你可能会说“这个衣服很特别”,这样表达了你的意见,但并没有直接批评对方。

而中国文化中,委婉语更多地借助于提问或回答问题时的模棱两可性来表达。

2. 礼仪与尊重的特点: 在委婉语使用上,中西方文化都注重礼仪和尊重他人的特点。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中,人们倾向于使用一些礼貌辞令和谦虚语气来包装自己的意见。

这有助于维系人际关系和避免冲突。

3. 情感与合作的重要性: 中西方文化都重视情感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委婉语使用上也体现了这一点。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和冲突,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和谐。

中西方文化在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个人权益、团队利益和面子的不同态度。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用法,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社会语言学陈原 委婉语

社会语言学陈原 委婉语

社会语言学陈原委婉语1. 委婉语的定义和作用委婉语是一种通过使用含蓄、间接或模糊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语言形式。

它在社交交往中起到调节和缓和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在交流中保持礼貌、尊重和友善。

委婉语常常用于表达敏感、尴尬或不适宜直接说出的话题,例如谈论他人的缺点、拒绝请求或批评他人。

通过使用委婉语,我们可以避免直接冒犯对方,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委婉语的特点和形式委婉语具有以下特点:•含蓄而模糊:委婉语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通过暗示、间接或模糊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礼貌而尊重:委婉语注重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

•多样而灵活:委婉语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对方的反应进行调整。

委婉语的形式包括:•借代:通过使用比喻、隐喻或类比等方式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

•否定转向:通过否定自己的观点或要求,间接表示不同意或拒绝。

•委婉批评:通过措辞温和、委婉地提出批评意见,避免直接指责对方。

3. 委婉语的应用场景委婉语在各种社交交往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负面评价当我们需要表达对他人行为或观点的负面评价时,可以使用委婉语来缓和情绪,避免直接冲突。

例如:•直接说法:你的工作做得很糟糕。

•委婉语:你的工作还有改进的空间。

3.2 拒绝请求当我们不愿意满足他人的请求时,可以使用委婉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保持良好关系。

例如:•直接说法:我不能帮助你。

•委婉语:我现在有些忙,可能没办法帮你。

3.3 表达不同意见当我们对他人的观点持不同意见时,可以使用委婉语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表达自己的立场。

例如:•直接说法:你错了。

•委婉语:我有不同的看法。

3.4 赞美和批评当我们需要表达对他人行为或能力的赞美或批评时,可以使用委婉语来尊重对方的感受,同时传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直接说法:你做得很好。

•委婉语:你的努力确实有成效。

4. 委婉语的使用技巧以下是一些使用委婉语的技巧,帮助我们在社交交往中更好地表达自己:4.1 使用缓和词语通过使用一些缓和词语来降低话语的冲击力,例如“可能”、“也许”、“有点”等。

汉语委婉语与其他语言替代现象的区别

汉语委婉语与其他语言替代现象的区别

汉语委婉语与其他语言替代现象的区别作者:黄海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4期摘要:汉语之中的委婉语,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为了避讳尊者称呼或者是回避一些禁忌的事物,才选择使用委婉语,这是为了达到对禁忌事物的弱化的处理的目的。

同时,委婉語也是语言替代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委婉语的特点,需要分析一下委婉语与其他的语言替代现象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保证真正的了解委婉语在汉语言之中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就是委婉语以及和其他的汉语言替代现象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和阐述,进一步研究委婉语。

关键词:委婉语;双关语;隐语;代语;逆反语汉语言之中的语言替代,是我国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委婉语,更是语言替代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利用含蓄的话语,阐述禁忌的事物,并且把事情阐述清楚。

同时因为委婉语和其他的语言替代现象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了解与其他的语言替代之中的关系,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委婉语,以及委婉语的特征和语言形式,及其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所以,委婉语对于汉语言来说,是一种表达思想,规避忌讳事物的有效的语言阐述手段和方式。

一、汉语委婉语概述汉语委婉语,主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弱化避讳事物。

第一是出于某些禁忌或者是需要避讳的事物,才选择使用委婉语,比如古代规避皇上的名字,给尊者写信的时候,为了避机会,某些字要少些一笔等,都是属于委婉语的起源。

第二,是起到弱化的作用,也就是说把某些忌讳或者需要规避的事物进行美化,把有关影响降低到最小,这就是委婉语存在的目的,也是委婉语存在的有条件。

同时也是委婉语与其他语言其他之间最大的区别和特点,就是为了弱化避讳事物。

二、语言替代的原理语言替代,在汉语之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即不直接的表现某些事物或者事情,而是通过一种间接的,特定的模式进行表述,这样既能起到表达事物本质的作用,又能够以一种能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

这是一种暗示的方式进行阐述相关的内容,就是利用某种符合来代替所有表达的意识,通过对符号的理解,就可以了解事情的本质和内容。

委婉语的修辞特征及功能

委婉语的修辞特征及功能

了比喻 、 代 、 借 降格 陈述 和迂 回说 法等 几 种 修 辞 手 法 在委 婉语 中的 运 用 ; 时 。 出 了委 婉 语 的功 能及 掌握 委 婉 语 的 同 指
作 用
关键词 : 婉语 ; 辞; 能 ; 用 委 修 功 作
中图分类号 :00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7 4 (0 2 - 3 0 7 - 2 10 - 5 0 2 1 )- - 0 8 0 0

se igw lo…” 对 …好 言 夸 之 )“ods eh ( 的说 p a n e f ( k l ,go p c ”好 e
2 借代手 ̄( n coh) . s ed c e y
借 代 手 法 就 是 在 描 述 人 或 事 物 的 时候 。 直 接 说 出 他 们 不 的名 称 , 是借 同他 们密 切 相 关 的名 称 去 代 替 。 而 比如 , 人 被 某 “ 职 ” 以 说 成 是 “ 了 乌 纱 帽 ” 这 里 是 借 乌 纱 帽 一 官 免 可 丢 。 一 衔 的象 征 来 代 指 官 职 , 了乌 纱 帽就 是 丢 了官 , 了 职 , 没 丢 免 虽
直说 。 种 委 婉 方式 表 达 出来 的意 思 却 更 明 了形 象 。借 代 法 这 还 可 以 指 用 整 体 来 代 表 那 些 不 便 直 言 的 局 部 。 b at乳 如 r s( e
法 ) “ od f odo n ( 言 ) 或 w rso go me ” 吉 。原 来 , 古 希 腊 祭 祀 时 , 在 人 们 一 般 都 得 说 好 话 , 吉 利 (s od f odo e ) 即 , 讨 U w rs o m n , e og 使 用 委 婉 语 。 委 婉 语 在 形 成 或 使 用 中往 往 要 借 助 于 一 些 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委婉语的特点
中国委婉语的特点
中国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人在交往、表达感情和处理问题时经常使用的词汇、语句和表达方式。

它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委婉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直接冲突。

中国委婉语是一种通过语言委婉表达,避免直接冲突的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或批评被认为是不礼貌和失态的行为,因此人们更喜欢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

比如,当不想接受别人的邀请时,可以说“我可能会有事”而不是直接拒绝。

2. 带有强烈的修饰色彩。

中国委婉语常常采用修辞手法进行修饰,以缓和语气、增加语韵和表达感情。

例如,当表达感谢时,可以说“大恩不言谢”或“感激不尽”,这样更加礼貌、温暖和感人。

3. 留下余地和推测的空间。

中国委婉语通常会留下一些余地和推测的空间让人们自己去理解和推断。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冲突,也可以表达
对对方猜测和推测的尊重。

比如,在询问对方的意见时,可以说“你
有什么想法吗?”而不是直接问“你同意吗?”。

4. 带有否定色彩的问法。

中国委婉语常常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态度、想法和感受。

比如,当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时,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不
是很懂,你可以再解释一下吗?”而不是直接表示反对。

5. 带有礼貌和尊重的色彩。

中国委婉语具有一种婉转、礼貌和尊重的
色彩,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种方式可以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和谐,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处理问题。

比如,
当询问对方的家庭情况时,可以说“请问你家里有几口人?”而不是
直接问“你有兄弟姐妹吗?”。

总之,中国委婉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了解和使用中国委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还可
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增加互信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