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合集下载

梁板式筏型基础设计说明

梁板式筏型基础设计说明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1.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衡阳市平安小学综合楼法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下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1.500m。

基础面积为16m×61m,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基础埋深5.2m,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底板厚800mm,钢筋采用HRB235级钢。

基础梁受力筋为HPB335,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上部结构竖向荷载见表7.1;基础平面布置图见图7.1;地质情况见第1部分第一节。

1.1.柱荷载图1.1竖向标准荷载分布图柱荷载基本组合 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合力(kN)下载可编辑.专业.整理. 图2基础平面布置简图2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2.1基础底面地下水压力的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防渗等级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1.5米处,此处不考虑水的渗流对水压力的影响。

查《混凝土防渗规范》将底板混凝土防渗等级确定为S6。

2.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由柱网荷载图可得柱的标准组合总荷载为:iN ∑()22417291930811865⨯+++=()22934353037592340⨯++++()22839348836292135⨯++++()22525312530711722⨯++++=90398kN其合力作用点:0=c x ,基础左右两边均外伸0.5m3.6)22934235302375922340[(903981⨯⨯+⨯+⨯+⨯⨯==∑∑iii cNy N y7.8)22839234882362922135(⨯⨯+⨯+⨯+⨯+ ]15)22525231252307121722(⨯⨯+⨯+⨯+⨯+=7.5m基础下边外伸长度0.5m ,为使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形心重合,基础总宽度为:()()my b c 1625.75.025.0=⨯+=⨯+=则:基础上边外伸长度为:m 5.05.01516=-- 由以上计算,可得基础底面面积为:219760.6116m A =⨯=基础底面积为2976m ,上部基本组合总荷载为111916kN,基低净反力Pa ANp j k 7.114976111916===∑2.3地基承载力的验算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地基受力层不存在软弱粘性土的建筑物且不超过8层高度在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04G101-3(筏形基础)图集钢筋层面布置图解读

04G101-3(筏形基础)图集钢筋层面布置图解读

04G101-3 (筏形基础)图集钢筋层面布置图解读
崔秉安 (镇江市华普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04G101-3图集页38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位)底部钢筋层面布置图,绘出 3个钢筋层面并有注明,这是很好的,但不易读懂。

为了便于理解,本人将该图加上箍筋、基础梁(设双向等高)上部筋,改绘如图1:X(Y)向可为筏基纵向或是横向,东西向或南北向,由设计或施工酌定;板筋下1保护层为a min1,板筋下2、梁筋下1保护层均为a min1+d 1,梁筋下2保护层为a min1+d 1+ d 2,梁筋上1保护层为a min2,梁筋上2保护层为a min2+d 3;X 向梁箍筋肢高(内皮尺寸)y1min11min 23h h (a d a d )=-+++,Y 向梁箍筋肢高y2min112min 2h h (a d d a )=-+++,h yl 、h y2若不等,可统一取用较小的,d 1、d 2对于热扎带肋钢筋,不是指的公称直径,d 的数值约比公称直径大一级;板筋下2与Y 向梁箍筋之间,宜加2φ6~φ10垫筋。

以上所述,原则上也可用于梁板式条形基础或是肋梁楼盖。

图1 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位)钢筋层面布置。

16G101钢筋教程讲义-筏型基础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

16G101钢筋教程讲义-筏型基础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

集中标注
必注内容
基础梁编号 JL × (×B)、 JCL × (×B) 截面尺寸 b × h
配筋
基础梁的 平面注写
原位标注 16G101-3 P30-33
选注内容
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
梁支座的底部纵筋
附加箍筋或吊筋
外伸变截面高度 修正内容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集中标注
必注内容
筏形基础的分类
跨中板带 柱下板带
筏形基础的分类
基础平板
第二节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一)
目录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二、基础梁的平面注写 三、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平面注写方式。
16G101-3 P30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选注内容
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
梁支座的底部纵筋
附加箍筋或吊筋
外伸变截面高度 修正内容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配筋
基础梁箍筋
一种箍筋间距时 两种箍筋间距时
基础梁的底部、顶部 及侧面纵向钢筋
底部(B) 顶部(T) 侧面(G/N)
16G101-3 P31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16G101-3 P63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基础梁编号 JL × (×B)、 JCL × (×B) 截面尺寸 b × h
配筋
基础梁的 平面注写
原位标注 16G101-3 P30-33
选注内容
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
梁支座的底部纵筋
附加箍筋或吊筋
外伸变截面高度 修正内容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平法表示

筏形基础钢筋.

筏形基础钢筋.

筏形基础的节点说明筏形基础的钢筋节点主要参照04G101-3一.基础主梁(JZL)1.04G101-3第28页基础主梁施工时采用搭接时应在梁的搭接区设置接头,基础梁顶部搭接区在跨边L0/4,底部钢筋在跨中L0/3处搭接。

基础主梁的箍筋在柱内的箍筋要按正常间距设置,而框架梁箍筋从柱边开始设置,柱内不设箍筋。

基础主梁非贯通一排和二排向跨内延伸L0/3。

当底部纵筋多于两排时,从第三排起非贯通纵筋向跨内延伸长度值应由设计者注明。

基础梁的二排钢筋向跨内延伸L0/3,框架梁的二排钢筋向跨内延伸L0/4,这个容易混淆,要区别开。

2.04G101-3第28页,端部构造梁端部外升构造主筋弯12d。

底部二排钢筋伸至端部,不需要弯钩。

梁端部有无外升构造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可采用通长钢筋、或将底部与顶部钢筋对焊连接后弯折成型),并向跨内延伸或在跨内规定区域连接。

在现场施工实际操作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很难如图籍上面说的通长设置,一般做法就是将上下2根钢筋10d单面焊,而结算钢筋中,算量的时候应该争取上、下钢筋按100%搭接计算。

计算算基础梁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是如果面部和底部钢筋根数不一样,多出的钢筋按弯15d就可以了,如果都按上、下搭接算会浪费钢筋。

3.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多种箍筋的设置范围当具体设计采用三种箍筋时,第一种配置最高的箍筋(间距最小或直径最大)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在跨两端(在柱与基础梁结合部位亦附加设置,但布计入总道数);其次向跨内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第二种配置次高的箍筋;最后将第三种箍筋设置在跨中范围。

4.有基础主梁的基础锚固关系筏板和基础主梁是柱的支座,基础主梁是基础次梁的支座。

二.基础梁(JL)1.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11G101-3第71页)基础梁施工时采用搭接时应在梁的搭接区设置接头,基础梁顶部搭接区在跨边L0/4,底部钢筋在跨中L0/3处搭接。

基础梁的箍筋在柱内的箍筋要按正常间距设置,而框架梁箍筋从柱边开始设置,柱内不设箍筋。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识读筏形基础结构施工图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识读筏形基础结构施工图

高为-7.900m,筏板厚度h=1700mm,配
筋双层双向 25@190。
2. 筏板底垫层为100厚C20混凝土。
3. 筏板底筋保护层厚度为100mm,面筋和侧
立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4. 筏板相关构造措施详见国标图集16G101-3。
5. 图中“
”为钢筋混凝土挡墙,其与单
体剪力墙所包围的区域不准填土。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识读案例1中基础梁的配筋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外伸时,封边构造与基础平板边缘封边构造相同。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识读案例1中基础平板的配筋
1. 基础筏板顶标高 -3.650,双网双向布筋
注:1、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详见 《16G101-3》 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
25@200。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识读案例1中基础平板的配筋 基础筏板双网双向布筋 25@200。
基础平板底筋
基础平板面筋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案例2 识读梁板式筏形基础配筋
基础梁平法标注配筋图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基础平板平法标注配筋图
**原位标注表达的是板底部非贯通钢筋。
注:1、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详见《16G101-3》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学习 16G101-3(筏形基础平法表示规则) 识读筏形基础结构施工图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案例1.识读梁板式筏形基础配筋图
1. 基础筏板顶标高 -3.650,双网双向布筋 25@200。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第二节 识读筏形基础施工图

筏板基础钢筋解析

筏板基础钢筋解析

非贯通钢筋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柱截面 800*500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构造
•1、下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L0/3且>=a,(L0为支座两侧最大跨的跨 度值, a=1.2*La+hb+0.5*hc) •2、节点区内的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 •3、梁端第一个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 •4、当纵筋采用搭接,在搭接区域内的箍筋间距为min(5*d,100mm) •5、不同配置的底部通长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 连接; •6、当底部筋多于两排时,从第三排起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由设计注明;
外延部分单独计算了上层钢筋。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筏板负筋
在筏板基础中,一般没有负筋,什么情况下 会用到负筋?
当梁板式筏板基础中基础梁下有底部非贯通 纵筋
筏板基础封边钢筋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基础板带注写方式
03G101-3 P20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基础板带
基础板带的含义 基础板带的分类 柱下板带 跨中板带
练习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基础梁 框架柱 400*1200 400*600 底标高-3.05
筏板变截面构造(2)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框架柱 400*600
基础梁
400*1200 底标高-3.05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钢筋计算
上部钢筋计算 净长+支座宽-支座保护层+高差-保护层+设
定锚固+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下部钢筋计算 厚板钢筋:净长+支座宽-支座保护层+高差
练习
山西财专钢筋预算课件
框架柱KZ 400*600 基础梁JZL 400*1200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梁板式筏板基础名词解释

梁板式筏板基础名词解释

梁板式筏板基础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梁板式筏板基础。

你知道吗?这梁板式筏板基础就像是给建筑物打造的一个坚固无比的大底盘。

想象一下,一栋大楼要稳稳地矗立在地上,那它的底部得有个超级结实的支撑吧?梁板式筏板基础就是这么个厉害的角色。

先来说说“筏板”。

这筏板呀,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巨大的平板,就像一张超级大的木板,平平整整铺开在地面上。

它的作用可大了,能够把大楼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到地面上,让大楼站得稳稳当当。

那“梁”又是什么呢?梁就像是筏板上的加强筋,是有力的支撑。

你想想,如果只有一块平板,是不是可能会有点软趴趴的?有了梁,就给这个平板加了劲儿,让它更有力量,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梁板式筏板基础在建筑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要是没有它,大楼可能就像一个没有站稳的巨人,摇摇晃晃,多危险呐!比如说,在一些地质条件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土地比较松软,或者有不均匀的沉降风险,这时候梁板式筏板基础就能发挥大作用啦。

它就像一个勇敢的卫士,守护着大楼的安全。

而且呀,梁板式筏板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这得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规划,就好比给一个人定制合身的衣服,尺寸、材质都得恰到好处。

要是尺寸不对,那可就麻烦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根本没法用。

施工的时候呢,也得小心翼翼,就像在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浇筑,都得严格按照要求来,稍有差错,这基础可就不牢固啦。

总之,梁板式筏板基础是建筑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就像大楼的根基,只有根基扎实了,大楼才能高高耸立,不惧风雨。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梁板式筏板基础,它可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板式筏形基础在施工前,正确理解和掌握梁、板的布筋顺序和施工方法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

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及以往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梁和板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分为高板位(梁顶与板顶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及暗梁型(梁在上下层板筋中间)等形式。

筏板的布筋原则:下层筏板筋短跨向钢筋在下,长跨向钢筋在上;上层筏板筋反之。

基础梁的布筋原则:当双向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基础主梁A的梁顶部纵筋与底部纵筋均在基础主梁B的纵筋上交叉,基础主梁B的上下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的纵筋下交叉;当两向不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截面较高者为基础主梁A,截面较低者为基础主梁B;次梁的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B纵筋下交叉。

现对低板位和暗梁型筏形基础钢筋布筋具体解析如下。

一、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1。

(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纵筋的保护层内。

(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钢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部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箍筋下平直段,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4)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底部纵筋。

(5)与基础底部筏板钢筋相反布置的上部双向筏板钢筋。

(6)基础主梁B向的顶部纵筋。

(7)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上部纵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上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8)基础主梁A向纵筋以及A向梁箍筋的上保护层。

二、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2。

(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箍筋的保护层内。

(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板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经验交流□褚浩存(南通二建集团九分公司

4
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箍筋下平直段,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4)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底部纵筋。

(5)基础主梁B 向的顶部纵筋与同向的筏板上部钢筋的下层钢筋。

(6)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上部纵筋,基础主梁B向的箍筋上平直段以及上部筏板钢筋的上层钢筋,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

(7)基础主梁A向纵筋以及A 向梁箍筋的保护层和筏板钢筋的上保护层。

三、梁纵筋的连接
1.连接区段: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梁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连接;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可在距柱根1/4跨度范围内连接;基础次梁的顶部贯通纵筋,每跨两端应锚入基础主梁内,或在距中间支座(基础主梁)1/4跨度范围内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要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

2.连接要求:钢筋能通长设置的应尽可能通长设置,或在连接区范围内一次性接长,以减少连接点,这样既可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又可保证工程质量。

绑扎搭接连接:凡接头中点位于1.3L1长度内的绑扎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绑扎搭接连接百分率不大于50%,即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钢筋直径;焊接连接:相邻两接头应错开35d 且大于500mm,机械连接相邻两接头应错开35d,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应50%错开。

机械连接以滚轧直螺纹连接为佳,操作工艺方便、快捷、可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且造价合理。

直径大于20mm纵筋可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

当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四、梁箍筋的设置
1.丁字相交:基础主梁A的箍筋贯通交叉区设置,如有加密设置要求的,该部位按加密区间距设置,基础主梁B或基础次梁的箍筋自基础主梁A向梁边50mm处开始设置。

2.L形相交:基础主梁A的箍筋贯通至端部设置,如有加密设置要求的,该部位按加密区间距设置,基础主梁B的箍筋自基础主梁A向梁边50mm处开始设置。

3.十字相交:基础主梁A的箍筋贯通交叉区设置,如有加密设置要求的,该部位按加密区间距设置,基础主梁B或基础次梁的箍筋自基础主梁A向梁边50mm处开始设置。

4.基础梁箍筋形式:复合箍筋的形式,箍筋采用大箍套小箍;多于四肢箍时,偶数肢时增加小套箍,奇数肢时增加单肢箍。

5.当纵筋需要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在受拉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受压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五、梁侧向构造纵筋的设置
当梁h w(梁高减去板厚)大于或等于450 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纵向构造钢筋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 (侧向构造纵筋详见具体设计要求),纵向构造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为15d。

丁字相交的基础梁,横梁外侧的构造纵筋应贯通,横梁内侧和竖梁两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长度为15d。

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其侧面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长度为15d,拉筋用直径8mm钢筋制作,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拉筋紧靠纵向构造钢筋并钩住梁的箍筋,当有上下两排及多排拉筋时,拉筋应交错设置,拉筋端部应弯成135°弯钩,拉筋弯钩平直段的长度为10d。

六、筏板筋的布筋与连接
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筏板底部贯通纵筋的连接区可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上部纵筋需伸至梁中线并大于或等于12d;连接方式可参照基础梁纵筋的连接方式进行。

筏板的第一根钢筋距基础梁角筋垂直面为1/2板筋间距。

以上施工做法在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要确保施工做法的正确无误,关键在于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熟悉并掌握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图集的规定要求。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