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合集下载

裙装结构设计

裙装结构设计

三,褶的变化
1,百褶裙(见图3.1.8) 百褶裙(见图3.1.8) (1),规格设计: ),规格设计 规格设计: SKL=0.4G=64; SKL=0.4G=64;W=W*+2=66;H=H*+10=100 +2=66; 褶量=4× 褶量=4×4,褶量=10/个 褶量=10/个
图3.1.8 百褶裙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一,横向分割 ★,※ 二,斜向分割 三,褶的变化
一,横向分割
1,节裙 (1)款式一(见图 3.1.1) (1)款式一( 3.1.1) 款式一 贴体类节裙将第一节裙省道转移,非贴体类如图. 贴体类节裙将第一节裙省道转移,非贴体类如图.确定三矩形宽 1:1.6(黄金分割). 1.6(黄金分割).
3.1.1 款式一
图3.1.2 款式一节裙结构制图
(2),款式二 ),款式二
图3.1.3 款式二节裙结构制图
★,※2,鱼尾裙 (1),分割线+波浪 ),分割线 分割线+ (2),分割线+褶 ),分割线 分割线+ ①,规格设计: 规格设计: SKL=0.5G-5=75; SKL=0.5G-5=75; W=W*+1=66; +1=66; H=H*+2=90+2=92
图3.1.4 分割线+波浪 分割线+
①波浪产生的方法:通过剪切拉展 波浪产生的方法: ②褶的产生: 褶的产生:
图3.1.5 分割线+褶 分割线+
3.育克裙 (1),规格设计: ),规格设计 规格设计: SKL=70; SKL=70; +1=64+1=65; W=W*+1=64+1=65; H=H*+4=94 (2),制图步骤: ),制图步骤 制图步骤: ①过省尖确定育克线AB 过省尖确定育克线AB (育克线可低于省尖或高 于省尖); 于省尖); ②剪开AB,合并省道; 剪开AB,合并省道; ③确定褶线并剪开褶线, 确定褶线并剪开褶线,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1.2.3 省数、省位、省形: 一般裙装的省数为4~8个,省的位置分布 、省形态处
理。
1.2.4 前后省长度差量
由于近腰处凹陷,臀部凸出,可以采用胖形
省,且近后中心线处省的长度应略长,近侧缝处 的后省应略短。侧缝弧线的形态与人体胯骨形态 相吻合。
1.2.5 臀围、腰围分配比例:
一种是为了保持侧缝线稳定而设计:
③展出褶量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款式二)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1、裙子原型结构设计原理 2、裙子的结构设计变化 2.1 直裙变斜裙 2.2 省量转移至分割线结构变化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
按长度划分:
◦ 超级迷你裙 ◦ 迷你裙 ◦ 及腰裙 ◦ 过膝裙 ◦ 中庸裙 ◦ 及踝长裙
按裙头高低划分
◦ 高腰裙 ◦ 低腰裙
3
按造型划分
◦ H型合身裙子 ◦ 笔杆形裙子 ◦ 管形裙子 ◦ 气球形裙子 ◦ A字裙子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完成的结构图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练习二
展开图
练习三

裙结构设计

裙结构设计

按裙子腰头的高低来分类
可分为自然腰裙、无腰裙、连腰裙、低腰裙、高腰裙和连衣裙等,如图所示。 (1)自然腰裙 腰线位于人体腰部最细处,腰宽3—4cm。 (2)无腰裙 位于腰线上方0一1cm,无须装腰,有腰贴. (3)连腰裙 腰头直接连在裙片上,腰头宽3—4cm,有腰贴。 (4)低腰裙 前小在腰线下方2—4cM,腰头呈弧线。 (5)高腰裙 腰头在腰线上方4cm以上:,最高可到达胸部下方。 (6)连衣裙 裙子直接与上衣连在—起。
半紧身裙式在紧身裙的基础上增加其裙摆完 成的。A型裙是半紧身裙的典型裙型,由前后 两片组成,拉链装在右侧缝中。该款裙型结构 简单,长度可以自由变化,与体闲服或毛衫搭 配都可以,适合居家、购物、旅游时穿着。半 紧身裙面料的适用性广,如果用有图案的棉布 或化纤面料制作,效果更佳。 2.规格设计 表是个紧身裙的成品规格设计。
裙子的分类
按裙子的长度来分,可以分成迷你裙、短裙、 中长裙、长裙等,如图所示。 (1)迷你裙 裙子的长度到大腿的1/2处, 长40cm左右,能使女件的双腿显得十分修长, 充满青春活力。 (2)短裙 短裙与迷你裙并没有明显的界 限,一般稍长于迷你裙。其裙摆稍高于膝盖, 适合年轻人穿。 (3)及膝裙 裙摆在膝盖稍下的位置,适合 面较厂,是很多裙子设计时的首选长度。 (4)中长裙 裙摆在小腿肚的1/2附近,此 裙长显得端庄稳重。 (5)长裙 长度在脚踝附近,此长度的裙子 尤其庄重.所以通常是礼服类裙子的长度选 择。能弥补腿部的缺点。 (6)及地裙 长度及地,通常用在礼服中。
3.样板设计 半紧身裙在臀围线以上部位 是符合体型的。在制图时可以利 用裙子的原型,把一个省通过省 移去掉,使其成为裙摆量。当然 也可以利用尺寸直接绘制裙子样 板,绘制时直接增加裙摆,裙摆 的大小以不妨碍行走为准,故裁 剪时要注意摆围。摆围尺寸如果 不够,行走时会有束缚感。 不论裙子长短,都可以用下面的 方法取得适宜的摆围:从臀围线 外侧端点垂直方向下10 cm、向 外侧1cm处得到一点,连接该点 与臀围线外侧点并延长,所得延 长线即可确定裙子摆宽,裙子越 长,摆围也就越大。 另外,侧缝线的翘度要注意适当 增加.约为1—1.2cm,在样板设 计时同样要注意腰臀围差值的处 理。

服装结构设计1-裙装

服装结构设计1-裙装

精选PPT
31
2

结 构 制 图
精选PPT
32
例3.过腰裙
单位:厘米
身高 160
腰围 臀围 裙长 68+2 90+4 56
过腰 宽度
1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七、波形褶裙结构设计
精选PPT
36
款式变化
精选PPT
37
八、缩褶裙的结构设计
精选PPT
38
精选PPT
39
精选PPT
每四分之一片的侧缝处下摆要扩展1~1.5cm。 4、开口设计 :为了使裙子穿脱方便,必须设计开口。 5、裙省的位置及长度设计:一般情况下前省为8~
9cm,后省为11~13cm,均匀分布设计。 6、裙省的省量、数量设计 裙省的省量,每个省一般控制
在1.5~3cm,最大不超过2.5cm。
精选PPT
5
三、裙子结构设计原理 1、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2、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3、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4、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5、作前后省。
3.圆裙的几何作图法 n表示裙片数,r表示腰围半径,L表示裙长,W表示腰围,每片裙圆心角用θ表示,
各参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第四节 裙装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一、设计步骤 (一)审视效果图,确定裙子的外形轮廓,并做出相应轮廓裙型。 (二)在裙型上根据效果图作各种分割。 (三)作分割线中的省、褶等细部结构处理。 (四)将各结构图分离出来。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1.分割造型的原则
服装的分割线与人体的形体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 系: 首先,分割线设计要以结构的基本功能为前提;
其次,纵向分割是使分割线与人体凹凸点不发生明显 偏差的基础上, 尽量保持平衡;
其三,横线分割,特别是在臀部、腹部的分割线,要 以凸点为确定位置。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2)裙后片制图 (1)后片基础线 (2)后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后臀宽线 (6)中臀围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8~9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二、 紧身裙
紧身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 二是裙摆围度较小。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总结: 一、裙摆宽松程度决定了腰口线弯曲程度;
二、省道的设计灵活且省量的大小与裙子的合体程度 及人体的体型有关。裙子臀部逐渐变得宽松时,侧缝收省 的作用消失,侧缝由曲线变为直线。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6)育克裙
育克:是指在腰臀部做断缝结构所形 成的中介部分。
样板制作要点: 此款育克线是通过前后四个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两者在前 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后中线至侧缝线 部位差异很大。
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 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左右; 臀
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 角为<B,正常体的< B约为20°左右; 臀沟 处的交角为<y,正常 体的< y 约为10°12°(男10°、女 12°); 臀部在侧面 的垂直交角为<a,正 常体的<a约为8°。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图 2-1 人体的方位
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
图2-2 人体方位俯视图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图2-3 人体方位与结构因子
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
二、人体的构造 (一)骨骼(图2-4)
人体的骨骼包括头部骨骼、躯干骨骼、上肢骨骼、下肢骨骼。
图2-4 人体骨骼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三、常用工具
1. 测量工具 卷尺。 2. 作图工具 方格尺、直尺、角尺、弯形尺、6字尺等。
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
3. 记号工具 划粉、复写纸、锥子。 4. 裁剪工具 工作台、裁剪裁刀、花齿裁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服装如何根据功能进行分类? 2.服装结构、结构制图、结构平面构成、结构立体构成的概念。 3.基础线、结构线及轮廓线分别包括哪些线条,在结构制图中有什么区别?
第一节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服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如图1-1:
社会学范畴
纺织品设计
服装学
哲学范畴 服装构成学范畴
款式设计 结构设计
商业范畴
缝制·生产
图1-1 服装学的学科体系
着装评价·管理
型常 学重 中要服 起的装 着课结 承程构 上之设 启一计 下,是 的它服 作在装 用整造 。个型
平面构成方法
服装结构 设计方法
图2-8 测量基准线
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
3.测量项目(图2-9)
图2-9 测量项目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
四、测量工具
1.接触式
卷尺
马丁测量仪
角度计 皮质厚度计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裙装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服装类型,在时尚界备受瞩目。

裙装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关乎到穿着者的外观美感,还与穿着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裙装的结构设计和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裙装的结构设计1.裙子的长度:裙子的长度可以根据穿着者的身高、气候和场合来确定。

一般来说,短裙更加活泼、时尚,适合夏季或者派对等场合;中长裙则更加优雅、稳重,适合正式场合;长裙更加贵气、宫廷,适合重要场合。

2.裙子的裁剪:裙子的裁剪需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身形和体型特点。

修身款式适合身材窈窕的女性,强调曲线美;A字裙适合身材较丰满的女性,能够很好地遮盖腰部和臀部的赘肉;直筒裙适合身材匀称的女性,简洁利落。

3.裙子的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裙子的松紧度和舒适度。

常见的腰部设计有松紧带、拉链、钮扣等。

不同的设计方式会给穿着者带来不同的穿着体验和外观效果。

4.裙子的面料选择:面料的选择与裙子的质感和整体效果密切相关。

如蓬松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蓬松的纱网面料;修身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有弹性的面料;质感要求高的裙子可以选择丝绸、缎子等高档面料。

二、裙装的原理1.空间感的运用:裙装的设计可以通过层次感、细节处理等方式来创造空间感。

层叠设计可以使裙子更加立体饱满;褶皱和褶饰的运用可以增加裙子的纵深感;细节设计如腰部装饰、绣花等可以使裙子更加精致。

2.身体与裙子的协调:裙子设计应考虑到穿着者身体的曲线和特点。

如高腰设计可以拉长身材比例;A字裙可以修饰臀部赘肉;适当加入缀饰可以吸引眼球,转移注意力等。

3.功能性的考虑:裙子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如裙子的下摆可以选择圆下摆、直下摆等来提高穿着的灵活性;裙子的面料要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裙子的内衬设计可以避免静电和闷热感。

综上所述,裙装的结构设计涉及到长度、裁剪、腰部设计和面料选择等方面,而裙装的原理则涉及到空间感的运用、身体与裙子的协调以及功能性的考虑。

下装结构-裙子结构设计

下装结构-裙子结构设计

筒型裙A型裙鱼尾裙育克裙第三章直筒裙纸样设计第一节裙子介绍裙子概念与分类在人体腰围线以下穿着的服装被称为下装。

下装又分为裙装和裤装两大类,他们在结构设计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裙装是下装的一种,主要是女性所穿着的服装。

我们通常所说的裙装主要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裙子,但有时也把连衣裙称为裙装。

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是下装的一种,在女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至今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装之一。

裙子的款式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流行趋势进行变化,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的优美体态。

裙子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长短不一。

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1. 按裙子廓型的变化分类:紧身裙、A型裙、斜裙、半圆裙和整圆裙。

2. 按裙子的长短分类:裙长及膝的被称为标准裙,膝以上的被称为短裙,再短的被称为超短裙或迷你裙,裙长在膝以下至小腿部位的被称为半长裙,裙长至脚踝的被称为长裙。

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和长裙。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摆形状的变化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裙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裙子外形线的变化有很多,如图3——1——1。

下装结构(一)波浪裙腰鼓型灯笼型3 ------- 1 -------- 1)、裙子各部位名称在学习裙子结构前,应对裙子各部位的名称有所了解,见图3――2―― 1。

、裙子纸样设计的依据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因此分析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是裙子纸样设计的基础。

1在臀围线以上腰围细,臀围粗,总体近似呈圆台体,前有腹凸,后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于臀凸(要求前省长短于后省长)的位置,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主要是腰部的运动状态。

2 •在臀围线以下主要是下肢结构,围度逐渐减小,应该更多考虑运动状态,臀部运动主要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动作。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臀部运动和人体行走的尺度。

大表3-3-1 腰部变化尺度单位:CM运动姿势动作腰围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 1.1 腰围加放量90o前屈 1.8 腰围加放量坐着正坐 1.5~1.6 腰围加放量900前屈 2.7~2.9 腰围加放量表3-3-2 臀部变化尺度单位:CM 运动姿势动作臀部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0.6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1.3 臀围加放量坐姿正坐 2.6~2.9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3.5~4.0 臀围加放量表3-3-3 人体行走尺度单位:CM 动作距离两膝围度裙子纸样作用点行走65~73 82~112 裙摆松度登高20~40 98~128 裙摆松度U四、裙子纸样设计注意点实验取一长方形布料,使其长度等于人体腰线至膝关节的距离,其宽等于人体臀围,将这一方布覆在人体上,形成垂直状圆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4.1 裙装的主要定构位成因素
1)臀围线的确定 臀高——从腰围线到臀围线沿人体曲面的长度。 一般认为臀高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臀
高可以是身高/10+1或是H/6,也可以实际测量从腰围 线到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2)腰围线的确定 东方女性的体型特征:腹部隆起,臀部较平,后腰至
臀部之间的斜度偏长且平坦,并在上部略有凹进。从 侧面观察,腰臀之间呈S形,人体的这种形态使得腰际 线前后不在一个水平截面上。一般侧臀高大于前臀高1 cm左右,前臀高大于后臀高1 cm左右。
2 凸臀、平臀、翘臀;凸肚;
O型腿、X型腿。
4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长度
裙长:没有绝对标准,可以是任 何长度。按照裙长分类如下:
5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裙装的分类及名称
1). 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 裙等。
2). 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 高腰裙等。
3
4.1 裙装的主要人构体成下因肢素特征
人体的下肢由胯部,腿
部和足部组成。腿部上粗 下细,大腿肌肉丰满、粗 壮,小腿后侧形成“腿 肚”。
从正面看,腿部的大腿
从上至下略向内倾斜,而 小腿近于垂直状。
从侧面看,大腿略向前
弓,小腿略向后弓,形成 S型曲线状。
特殊体型:
1 肥胖体:男性腿根部脂肪堆
积在前腿,女性堆积在侧面
3). 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4). 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5). 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
体褶等。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下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 人体运动时体表形态发生变化,并且通过人体体表与服装 之间的摩擦作用引起服装的变形。
省道的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有所不同,在 人体腹部,由于。腹肌的外突应采地瘪 形省;在人体的臀部,由于近腰围处四 进,而在近臀围处义开始凸出,故应采 用胖形省。
图2-1-3 人体腰、臀截面图
图2-1-4 腰、臀部省形的比较
12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人体下身凸点特征与分布,及在裙子基本纸样中的结构处理
13
• 人体运用时,内外层衣服摩擦力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 人体部位与相对应的服装间隔量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 人体部位与相对应的服装材料布纹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 相同材料,相同松量,服装结构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7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下装的松量设计
臀围松量:≥4CM-材料弹性伸长量 腰围松量:2cm左右 上档松量: 0~3CM -材料弹性伸长量
4.2 常规裙装裙结子构设结计构线名称
14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一、裙原型制图 1、款式特征:两片裙,装腰, 前后片各有四个省
H/4-1
2、尺寸规格: 160/68A 裙长 L=63 腰宽3 裙片长L-3=60 腰围 W=W*+2=70 臀围 H=H*(W*+22)+4=94
Pg:50 图3-15
8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1) 围度因素 (1) 腰围:在裙装中,腰围是最小的围度,它的尺寸规格不受款式造型的影响,
是裙装中围度规格中变化最小的。人在呼吸、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 值变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 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以控制在0~2cm。对于一些靠腰围固定的裙装, 放松量取下限。 (2) 臀围:臀围放松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对于一些宽松型的 裙装,放松量可不做严格的规定。而对于合体的裙装,其臀围的加放就要 考虑到人体的体型特征及它的一般活动变化范围。若满足人体一般的坐立 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 (3) 摆围:摆围的大小由款式造型而定。宽松型的裙装的摆围可以呈A形、圆形、 甚至超过360度。而合体的裙摆围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当裙摆 围小于人体的一般行走步幅时,下肢的活动会有控制感,走路就很不方便。 如果既要小下摆又要便于行走,可采用开衩的方法,如旗袍。但衩也不能 开得太高,以免不雅。一般开在距腰围线40cm以下为宜。如果不开衩,那 么裙摆围应随着裙长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摆围的设计要求艺术性与实用性 相结合。
10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两者在前 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后中线至侧缝线 部位差异很大。
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 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左右; 臀
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 角为<B,正常体的< B约为20°左右; 臀沟 处的交角为<y,正常 体的< y 约为10°12°(男10°、女 12°); 臀部在侧面 的垂直交角为<a,正 常体的<a约为8°。
服装结构设计
1
课程主要内容
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 2 结构制图基本知识 3 人体体型特征与测量 4 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5 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6 特殊体型结构修正
2
第四章 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4.4 裙子工业样板的推档与放码
从表面形态看,腰、臀
部在后中线处差异较大 。
图2-1-1 腰臀部形态比较图
图2-1-2 腰、臀部的表面差异比较图
11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基本款式的腰、臀差结构处理
人体腰、臀截面图上,将每一区间内的 腰围三等分,并与o点相连。在每一等 分区间内将腰、臀围长度分别比较,可 以看出从前中线到后中线,它们的差分 别是a、b、c、d、e、f、g,这7个量 在结构设计时一般作如下形式处理: a:前裤(裙)片门襟撇去量; b:前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e:后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f、g: 后裤(裙)片省道量;
H/4+1
15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1)裙前片制图 (1)裙基础线 (2)前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前臀宽线 (6)中臀围长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2)裙后片制图 (1)后片基础线 (2)后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后臀宽线 (6)中臀围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