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足底内侧非负重区游离静脉皮瓣 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

的缺损 ,其 成活 几率 尚未 十分确 定 。 3 皮瓣修 复注意 点 . 4 ( )彻 底 清 创 : 个 健 1 一
康 的受 区床 对新 生 毛 细血 管生 长 是很 重 要 的 ,并
5 纪树 荣 , 绪 西 , 淑 兰 静 脉 网状 皮 瓣 游 离 移 植 : 物 实验 初 步 程 贾 动
e p r n a s de a d a c nc lc s.r i o r a f Pa iC x e me t t i n l ia ae is J u n l l t i l u s i B th o s S rey 1 9 , 6: 1 u g r,9 3( ) . 4 6
设计 切 取皮 瓣 应适 当增加 皮瓣 面积 ; 瓣若 要 同 皮 时桥 接 两条 血管 ,可设计 两 条浅 静脉 或 静脉 “ Y”
欢 迎 订 阅 浙 江 临 床 医学 ) )
毛细血管网,进行生理性灌流。( )经过一段时 3 间后 皮瓣 与 周 围正 常组 织 建 立血 液循 环 ,作 为 皮
瓣 的血 供 。想 要 克服静 脉瓣 的 阻力 ,完 成血 液 的 逆 向灌 流 ,保 证 皮瓣 的存 活 ,还 应 有 足够 高 的灌 注 压 ,以克服 静 脉瓣 的阻碍 ; 保 证皮 瓣远 端 的 并 血 供 。通 过 动静 脉 吻合 ,使 高 压 、高 氧 的动 脉血 直接 灌 流进 入 静脉 系统 ,从而 保证 了有较 高 的灌 注压 ,足 以克 服静 脉瓣 的阻 碍作 用 。在 微循 环 显 微镜 下 ,可见 大 量 的动 、静 脉 吻合 支 开放 ,这 样 即使 局部 有 血液 瘀滞 ,也 可 以通 过 丰 富 的侧支 循
皮 瓣 均成 活 ,并 获 得 满 意外 观及 功 能 ,此 手 术 具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一、引言手部是人体重要的功能部位,手部创面的治疗和修复对于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至关重要。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先进的修复手段,在手部创面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的观察体会,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皮瓣修复的基础知识2.1 皮瓣的定义与分类皮瓣是包含皮肤和一定量的皮下组织,能够携带血管、神经等结构的组织块。
根据携带的组织不同,皮瓣可分为随意皮瓣、轴型皮瓣和游离皮瓣等。
2.2 皮瓣修复的原理皮瓣修复的原理是通过将含有血液供应的皮瓣移植到创面区域,以促进创面愈合,恢复组织缺损,保持或重建手部功能。
三、手术方法3.1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创面的大小、位置、深度等。
选择合适的皮瓣类型和供区。
做好术前的血管造影,明确血管的走行。
3.2 手术步骤创面准备: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
皮瓣设计: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
皮瓣切取:按照设计切取皮瓣,并保护好血管、神经等结构。
皮瓣移植:将皮瓣移植到创面,并进行血管吻合。
术后固定:确保皮瓣与创面紧密贴合,进行适当固定。
四、术后观察4.1 术后早期观察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等。
注意皮瓣的血运情况,及时发现血管危象。
4.2 术后中期观察观察皮瓣的愈合情况,包括边缘愈合和上皮化。
注意患者的疼痛情况,适时调整镇痛方案。
4.3 术后晚期观察观察皮瓣的成熟情况,评估功能恢复。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五、体会与讨论5.1 皮瓣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皮瓣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皮瓣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2 术后观察的重要性术后观察是评估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细致的观察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5.3 功能恢复的重视手部的功能恢复是手术的最终目的。
术后应重视患者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手部功能的尽快恢复。
六、结论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小儿足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面10例疗效分析

3 讨 论
12 手术 方法 : . 手部 彻底 清创或 瘢痕松解后 , 对接 受 区皮肤
手部较小 范围皮 肤缺 损由 于所 处部 位不 同 , 伴有 重要 或 组织外露者 , 游离植 皮常难 以修 复。手部带 蒂转 移皮瓣 虽 可 覆盖创面 , 但常受面积、 部位等 限制。本 组选用足部 游离微 型
1 s f Y B 2 —1i hma n acr ll e C ] u g e eo F A 1 n u nl gcne li s J .L n a C u e c n
C e。0 0 3 ( )5 锄cr20 ,0 1 :5
[ ] 中国肿瘤临床 , 0 0 2 :4 . J. 20 ,7 12
肤缺损处 相应 部位 的皮瓣 。其解 剖结 构类似 手部 缺损 处 , 并 伴有知名 感觉神经 , 故组知搭配 良好 。术后外 型美观 , 功能恢 复满意 。② 足部皮瓣切取后 , 足部影 响不大 。创 面较大 时 对 虽要用游离植 皮覆 盖 , 其对 足部 的影 响要 比手部局 部转 移 但 皮瓣造成的手 部功能影 响要小 。
缺损 3例 , 食指 指腹缺损 1例 , 中指指腹外伤 后疼痛性疤 痕 l
手功能恢 复时 间因损伤部 位不 同而异 , 但在 1年 以后均恢 复
了伤指的伸屈 、 对指 功 能、 形均 , 口已开 大致 正 常的 4 5 外 虎 /
左右。
例, 食指 、 中指屈 曲挛 缩畸形 松解 后 , 肤缺 损伴肌腱 外露 2 皮 例, 切取皮 瓣 面积 最 大 为 7 Om × . c 最 小 为 2 5 m × . c 4 O m, .e
吉林 医学 20 09年 4月 第 3 0卷 第 7期
患者 发病有预兆的作用 。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第一节局部皮瓣局部旋转皮瓣【适应证】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
2.皮瓣的顶边应高于创面上缘。
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
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
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不要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
【注意事项】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
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作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
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
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
对偶三角皮瓣(“Z”字成形)【适应证】1.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3.片状瘢痕挛缩【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在纵轴的两侧作辅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皮瓣。
3.在充分游离两个三角皮瓣后,自行换位,并缝合皮肤相对缘。
缝合后的切口呈“Z”字形。
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
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甚至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两三角皮瓣的同时,彻底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
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两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此时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总的松解延长的效果。
57例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过 良好 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使 患者的手获得 了满意的外观 , 手的功 能得 到 了很 好的恢复。 关键词: 手外伤; 皮瓣修 复; 护理
中图 分 类号 : 4 3 1 7. 1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1 (0 10 — 08 0 10 - 4 12 1 )7 04 - 2 6 1 临床 资 料
出 引 流 管原 则 : 连续 3 引 流 量 小 于 5 l复 查 B d m, 超确 认 囊 肿 消 失 H 。
况 , 示病 情 可 能 出现 反 复 , 及 时 就诊 。 提 应
经皮穿刺置 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 腺假性囊 肿损 伤小、 安全有效 、 功率高 、 成 并发症少 , 是一项微创技术 。 对暂不宜
手术 治 疗 的假 性 囊 肿治 疗 提 供 了一 种 简 便 易行 、 效 显 著 的 非 手 疗
术治疗途径 , 减轻患者病痛和经济负担 ,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在临 床 已广泛应用 , 手术前后 的宣教 , 术后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 , 及时 发现并发症并处理及科学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 减少 并发症的
发生。
患者无黄疸 、 腹痛 、 腹胀 、 发热、 寒战 , 可从无脂流食逐渐到低脂饮 食, 少量 多餐 。 严格执行 医嘱 , 定期复查 肝功 、 电解质 、 血尿淀 粉
酶、 血糖 , 按时足量应用抗感染、 抑制胰酶分泌 、 止血等药物 。
24 并发症 的护理 . 2 . 感染 .1 4
・
4 ・ 8
T ODAY NURS J l 2 1 No7 E,uy,01 , .
5  ̄ 手外伤 皮瓣修复术前及 术后 的护理 71 J
胡前 孜
摘要 总结 了5 例手外伤皮肤缺损皮瓣修复 患者的护理 方法 , 7 包括 : 术前充 分准备 , 术后严 密观察皮瓣血运情 况及康复指 导。 为通 认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ppt课件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做正确的、应该做的手术 ----格林手外科学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指末节缺损的修复方式
• V-Y:单侧V-Y或者双侧V-Y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腹部皮瓣: 臃肿、无感觉、色素沉着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 指动脉岛状瓣 损伤了一根指动脉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 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筋膜瓣
指固有动脉在走行过程中在近中节发出背侧皮 支有2-4条,其中在近、中节指骨的近中1/3和中 远1/3处发出的指背皮支较为粗大和恒定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 足趾组织游离移植 缺什么补什么----------程国良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设计要点: 轴线:背侧中线与侧中线的的中线 旋转点:不要超过远侧指横纹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 邻指皮瓣 指腹缺损面积较大 超过近端旋转点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 示指背侧皮瓣:拇指指腹或背侧的缺损 血供:第一掌背动脉 桡神经浅支的营养血管 筋膜内的皮穿支 蒂: 扇形筋膜蒂 感觉:异位感觉(示指近节背侧)
手指末节创面的皮瓣修复
陈艳清
手部小创面的皮瓣修复
手外伤皮瓣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手外伤皮瓣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手外伤皮瓣术后功能锻炼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这就好比是给受伤的手重新注入活力的魔法呢!
首先来说说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在术后早期,也就是伤口还没完全愈合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比如手指的轻微屈伸,就像让手指慢慢苏醒过来一样。
但可千万别太心急,动作得轻柔,不然弄疼了伤口可不好。
等伤口愈合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加大力度啦,比如握拳、伸展手掌,就像给手做一套健身操。
注意哦,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就过度劳累了手呀。
还有啊,要时刻关注伤口的情况,要是有什么不对劲,赶紧找医生。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可是不能忽视的呀!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在锻炼过程中,要确保动作的正确性,不能乱比划呀。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来调整,不能盲目跟风。
这就像是盖房子,得根基稳了才能往上盖呀。
那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了去了。
不管是工作中不小心受伤的,还是意外导致的手外伤,都能通过皮瓣术后功能锻炼来恢复手的功能呢。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手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呀,让我们能重新灵活地使用手,这多棒呀!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
有个大哥手受伤做了皮瓣手术,一开始他还担心手以后就不灵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
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他认真地进行功能锻炼,慢慢地,他的手越来越灵活,最后简直和受伤前没什么两样。
你说这效果好不好?
手外伤皮瓣术后功能锻炼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能让受伤的手重新焕发生机,让我们的生活不受影响呀!大家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不同皮瓣修复5378例手腕部损伤总结

12 1 前 臂 内侧皮 神 经 营 养血 管 皮 瓣 ..
应 用 此
皮瓣 修 复手 掌 、 背及 腕 部 偏 尺侧 创 面 66例 。皮 手 3 瓣 利用肱 二头 肌 内侧 缘 与肱骨 内上 髁连 线 中点与 尺 侧腕 屈 肌肌腱 尺侧 的连 线为皮 瓣轴 线 。其转 点不超
过腕关节平面。在取皮瓣时 , 在皮瓣远端切断前臂 内侧 一并 结扎 贵要神 经 , 切开皮 瓣周 缘 , 在深筋 膜下 掀起 皮瓣 并 向远端游 离 。 122 前 臂外 侧皮 神 经 营养 血 管 皮 瓣 应 用 此 .. 皮瓣修复手掌、 手背及腕部偏桡侧创面 96例。皮 0 瓣采 用肱 骨外 上髁 肱 二 头肌 外 侧 缘 , 以桡 骨茎 突 连 线 为皮瓣 轴线 , 其转 移点 不超过 腕关 节平 面 , 取 时 切 在皮 瓣 近端切 断 。切 开 皮瓣 边 缘 , 深 筋 膜 下掀 起 在
17 例 , 18 机器绞伤 11 , 16例 刀砍伤 68例 ; 复皮 0 修
瓣 供 区 : 口区 33块 , 指背 侧 6 3块 , 指 掌 侧 虎 1 手 3 手
3 0块 , 掌 、 背 4 3块 , 前 臂 4 3块 , 背 3 3 9 手 手 9 手 3 足 1
123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 应用该皮瓣修 .. 复 虎 口部 位创 面 33例 , 指 近 端创 面 39例 。皮 1 拇 8 瓣 以肘 正 中横 纹外 13到手背 鼻烟 窝 中点连线 为 皮 / 瓣轴线 , 皮瓣的转移点不超过 鼻烟窝穿支穿 出点 。 切取时在近端深筋膜下潜行分离 , 在穿出点处切断 桡神经浅支并保留两侧约 15e . m的深筋膜 , 向鼻烟 窝 中心方 向分 离 。 124 尺神 经腕 上支 营养 血 管皮 瓣 应 用 此 皮瓣 .. 修 复小 指创 面 3 3例 , 8 环指 创 面 28例 。皮瓣 以豌 7 豆 骨与第 45掌指 关 节 之 间 连线 为 皮瓣 轴 线 , 、 其转 点 位于 4 5掌 指关 节 处 , 瓣 近 端 在豌 豆骨 上 方 4 、 皮 c 远 端 达掌指 关节 。皮 瓣 血供 为 第 3或 第 4掌背 m, 动 脉 , 切取 皮瓣 时可 将 位 于 背 深 筋膜 下 肌腱 掌 背 故 前 动脉保 留在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指皮瓣
指腹缺损面积较大 超过近端旋转点
示指背侧皮瓣:拇指指腹或背侧的缺损
血供:第一掌背动脉 桡神经浅支的营养血管 筋膜内的皮穿支
蒂: 扇形筋膜蒂
感觉:异位感觉(示指近节背侧)
足趾组织游离移植 缺什么补什么----------程国良
做正确的、应该做的手术 ----格林手外科学
V-Y:单侧V-Y或者双侧V-Y
腹部皮瓣: 臃肿、无感觉、色素沉着
指动脉岛状瓣 损伤了一根指动脉
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筋膜瓣
指固有动脉在走行过程中在近中节发出背侧皮支有 2-4条,其中在近、中节指骨的近中1/3和中远1/3处发 出的指背皮支较为粗大和恒定
设计要点: 轴线:背侧中线与侧中线的的中线 旋转点:不要超过远侧指横纹
手指末节创面的皮瓣修 复
陈艳清
手指末节的结构与功能
指腹:美观、感觉
指甲:美观、完成精细的捏持动作
手指末节缺损的分类
横断/斜形缺损 半侧缺损 指腹缺损 甲床缺损
末节缺损修复的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覆盖创面
尽可能的恢复指腹的感觉
尽可能的保留甲床或者再造甲床
不要轻易放弃末节再植
手指末节缺损的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