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综合征药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不安腿综合征)医案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不安腿综合征)医案
【案】血痹(不安腿综合征)
患者,程某,57岁,桐柏人。
2009年3月诊。
因其母股骨头坏死住院手术,昼夜看护病人,卧于病榻前,睡中汗出当风,出现四肢麻木、酸痛、困胀不适,发作时手足莫可名状难受,多在夜间或安静时出现,睡眠或白天忙碌时症状消失。
曾在其他医院神经内科多次治疗无效。
视其面色觥白,体形清瘦,皮肤细腻而肌肉紧张(即黄煌所谓之桂枝体质),舌质淡红苔薄,诊脉弦缓无力。
此即《素问·五脏生成篇》之“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
辨证为营卫不和,复感风邪,经脉闭阻不通,此属“血痹”。
治宜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气、和营血以通“血痹”。
黄芪60g,赤芍、白芍各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8枚,鸡血藤30g,天仙藤15g,川牛膝15g。
3剂,水煎服。
5天后亲家母来电言,3剂服完,病即痊愈。
按:以上两案皆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不仁,但前例为药物损害末梢神经,病程较长,损害较重,伴有肌肉萎缩,其治疗时间也较长;后例为劳累汗出,夜卧当风,风中经络,营卫不和,营血运行不畅,痹阻肌肉所致。
因病程较短,邪痹较轻,故3剂而痊愈。
二者西医诊断一为末梢神经炎,一为不安腿综合征,但其病机皆为体虚受风,风中经络,凝于血脉,痹阻肌肉所致,故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卫气、和营血以解麻木不仁。
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LS)是一种神经系统紊乱的疾病,特征是在休息时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患者常常需要移动腿部才能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调所致,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中医按摩。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针灸可以调节气血,改善肝肾功能,从而改善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经的太冲穴、足三里穴和肾经的太溪穴等。
中药治疗是通过中草药的药效来调理肝肾,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从而改善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当归、川芎、黄芪等。
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身体的功能,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还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多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豆类等,有利于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还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避免影响调理气血的功效。
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认为情绪的起伏会对气血产生影响,因此保持心情平和对改善不安腿综合征有一定的帮助。
在进行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进行中药治疗时,应按照中医师的建议进行用药,遵守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不同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症状的改善也有所差异。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针灸、中药治疗和中医按摩,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1. 改善肝肾功能
中医认为,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互虚,因此,改善肝肾功能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基础和关键。
常用的方剂有竹叶止痉汤、当归六味地黄丸、吴茱萸芩正气汤等,可以有效温养肝肾和补虚益气。
2. 活血化瘀
活血注重活血化瘀、行气活血,使久积的血滞痹瘀变成顺畅的血流,减轻上肢僵硬痛痛,改善下肢抽搐、肢体麻木的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丹参八味汤、带条黄芩汤等,配以艾灸、拔罐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活血化瘀。
3.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能够帮助改善经络供血,缓解身体局部肌肉抽搐,收紧肌肉纤维节,使其逐渐放松,减轻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四逆汤、三黄汤等,可以有效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症。
4. 调节神经
调节神经是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剂有白头翁、炙
甘草汤、建中丸等,可以有效调节神经系统,减轻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带来的症状。
5. 补肾壮骨
补肾壮骨可以改善肾虚,促进骨骼健康成长,增强肌肉张力,壮骨健腰,从而改善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常用的方剂有肾气丸、川芎生发汤、芍药苓桂汤等,也可以配以推拿、冰敷等方法,辅助补肾壮骨。
总之,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要遵循中医的传统理念,重点改善肝
肾功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和补肾壮骨,采用有针对性
的中药方剂,联合体外疗法,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善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桃红四物汤治好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症中医治疗

桃红四物汤治好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症中医治疗
展开全文
李大爷半年前得了一种怪病,每到夜间便感觉双侧小腿深部有一种难以言状的不适感——酸痛、困胀、沉紧、发麻,有时自觉奇痒难忍,如无数蚂蚁在小腿深部爬行,捶捶揉揉或下床活动后可暂获缓解,但很快症状又会出现。
他跑了不少医院,吃了不少药,但效果不理想。
半个月前,李大爷来找我诊治,我询问病情后告诉他:“你这病西医叫不安腿综合征,属于中医‘痉病’血虚挟瘀证范畴,可用桃红四物汤一试。
”于是我给他开了如下处方:炒桃仁、红花、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白芍、怀牛膝、鸡血藤、木瓜、古方补血散,每日1剂,水煎服。
并嘱其每晚临睡前再将药渣加水、白酒适量煮沸,用纱布或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并揉搓足底和小腿,每次20分钟;其次饮食少荤多素,戒烟酒。
10天后,李大爷前来复诊时告知:服药5剂,小腿酸胀麻痛感去了大半;10剂后,病症基本消失。
他问起用方之道,我答道:“方中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乃著名的“桃红四物汤”,可调血养血、活血化瘀;鸡血藤、木瓜、怀牛膝舒筋活络;甘草缓急止痛。
同时将药渣加酒煎煮后热敷,能通调血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药力直达病所,与内服药相辅相成,故获良效。
”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是一种神经疾病,主要症状为在休息时感觉腿部不适,需要不断活动才能缓解症状。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不安腿综合征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失衡所致,治疗重点在于调节脏腑功能,平衡体内阴阳气血。
一、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补肝益肾、活血祛风、调经养血等方面。
常用的药物包括补肝益肾丸、当归补血汤、越鞠丸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改善内分泌、神经及免疫系统功能,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达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中医师会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经、脾经和肾经等。
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进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三、中药浴中药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通过泡脚浸泡等方式,让中药成分进入体内。
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面,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温补肝肾、补益气血,改善肌肉疲劳和肌肉张力异常,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四、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疗调理,适当搭配食物也可以起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作用。
常用的食材包括黑豆、红枣、桂圆、山药、龟肉等。
这些食物可以补肝益肾、养血安神、滋阴润燥,从而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接受中医治疗时,病人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作息规律,减少紧张和精神压力,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方让“不安腿”得以安放–经方派

经方让“不安腿”得以安放–经方派不安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不宁腿综合征。
在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
症状主要发生在两下肢,但亦可累及大腿和足部,可以一侧为重,或双侧下肢,但上肢和手部则很少受累。
是受累的患肢深部酸困、麻痛灼热、虫爬样、瘙痒样等多种痛苦感觉为主要表现的发作性疾病。
症状在休息时出现,而在白天工作、劳动或运动时不出现症状。
症状常迫使患者的小腿不停的活动,甚至在室内、外长久的徘徊,才能使症状缓解,因此命名为不宁腿综合征。
西医治疗上,常用卡马西平、可乐定、溴隐亭、美多巴、联合氯硝西泮治疗。
笔者在2001年中医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神经内科专家查房讲解不安腿综合征的机理,才得以知晓此病。
此后中西医结合临床之路,更多的是沿用西医的治疗方案,收效一般。
近些年来,开始通过用中医的方法,为患者解决了不少用西医无法改善的问题。
其中,不安腿综合征就是用中医经方化解了患者的疾苦。
下面为大家分享2例用芍药甘草汤与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化裁的医案。
陈某某,女,83岁,洛阳市汝阳县人,2018年5月来诊,自诉近一两年来,夜间双下肢不自主抽动、抖动、“腿跳”、腿困、心急(讨急)、失眠,为此需整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舌红绛紫光苔、裂纹舌,脉细数。
疾病辩证,《内经》云:“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肝主木藏血,在体合筋,肾主水藏精,主骨生髓,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肝肾同源。
八旬老妪,肝肾俱衰,参合舌脉之象,阴亏至极,热急生风,“风胜则动,燥胜则干”。
阴津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出现筋脉挛急。
何为昼轻夜重?昼为阳、夜为阴,患者阴亏至极,阴不能潜阳,阳不能入阴,故昼轻夜重。
首诊拟方:白芍20g,玄参10g,生地10g,麦冬10g,沙参10g,熟地10g,丹皮10g,桑葚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黄精10g,丝瓜络10g,知母10g,炙甘草10g。
纵观组方为芍药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半个六味地黄汤化裁,7剂患者病情明显减轻。
不安腿治疗用药及偏方

不安腿治疗用药及偏方不宁腿治疗用药及偏方一、中成药1、北京万国中医医院《“京字腿冲剂”》2、同仁堂《养血荣筋丸》3、杨淑润《舒络宁腿配方颗粒》,床疗效显著,疗程短而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中药方按照不同的证型大概分三种治疗,可对照选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个中医诊断一下。
1、肝血不足,筋脉失养。
四肢麻木,双侧小腿肌肉酸痛,时有烦躁,夜间尤甚。
成药:同仁堂《养血荣筋丸》,不贵。
方药10味:生白芍30,炙甘草10,木瓜15,全当归15,鸡血藤30,丹参15,川芎10,怀牛膝15,生地10,桑寄生152、寒湿痹阻,气滞血瘀。
不宁肢体综合征的症状外,遇寒加重。
方药13味:防风10,羌活10,独活10,桂枝10,防己10,苍术10,当归10,薏苡仁20,丹参15,怀牛膝15,生乳香3,生没药3,桑寄生1、西比灵系脑益嗪的新一代制剂,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有人用西比灵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患者36例,每晚10毫克,15天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lOO%。
2.卡马西平(CBZ)第l周每晚睡前服100mg,以后2周依治疗反应与副反应的情况,每周增加100mg,直至每晚服300mg,维持此量再服2周,总疗程5周。
服药3周后临床症状中明显改善。
效果满意后可逐渐减至维持量(100~200mg)长期服用。
可抑制脑内去甲肾上腺敏感的腺苷酸环化酶类物质,从而抑制cAMF’的生物合成,致中枢某些部位神经冲动的异常兴奋降低。
副反应:长期服用有头晕、嗜睡和乏力。
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患者76例,用药时间35—75天,5周为1疗程,常规用量300毫克/日,未取得显效或无效者加至600毫克/日,总有效率为84.2%、3.可乐定每晚睡前服0.1~0.3mg,连服5天。
可使临床症状迅速消除,但停药1个月后又可复发。
重新服用仍然有效。
可乐定是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通过激活突触前膜和抑制a。
自主受体而阻滞去甲肾上腺素能的作用,改善血管肌肉功能。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证治方药】(一)湿郁经脉治法:淡渗利湿,宣痹通结。
方剂: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辫》)合二妙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薏苡仁30g,滑石15g,竹叶10~l5g,茯莓15g,蔻仁3-5g(打),木通10g,牛膝15g,苍术10~12g,黄柏3~5g。
方义:用苡仁、滑石、茯苓、竹叶、术通淡渗利湿,苍术、黄柏、牛膝遥络除湿,蔻仁、苡仁宣化湿邪,醒脾除湿。
加减:下肢灼热甚加知母、忍冬藤清热宣痹,酸胀筋挛加芍药、木瓜、甘草舒筋缓急,麻木沉重加木防己利湿。
胸脘痞闷加枳壳、杏仁宽胸理气,症情较重者加秦艽、桑枝、钩藤、伸筋草宣痹通络。
变通法:亦可用宣痹汤或加减木防己汤(均为《温病条辨》方)出入。
(二)脾气不足治法:补中益气,升阳泄阴。
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药物:生黄苠15~30g,党参l0~15g,白术10g。
陈皮5~10g,当归10g,麦冬l0g,五味子3~5g,黄柏3g,升麻3g,柴胡5g,甘草5g。
方义:黄芪、党参益气升阳,陈皮,白术和胃健脾,升麻、柴胡佐使黄芪、党参以升清阳,麦冬、五味子养心阴,黄柏泻相火(阴火)。
加减:灼热甚者加知母、生地养阴泄热,酸胀筋挛加芍药、木瓜舒筋缓急,食后饱胀加苍术,厚朴燥湿除满,下肢麻痛加羌活、防风祛风通络。
变通法:亦可清燥汤(《脾胃论》)出入。
补中益气,清热利湿,药用生黄芪、党参、苍白术、陈皮、生地、当归、麦冬、五味子、黄柏,黄连、泽褥、猪苓、茯苓、升麻、柴胡、甘草等,适于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湿热下洼者。
(三)肝血虚亏治法:养血柔肝,舒筋通络。
方剂:补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生熟地各10g,当归10~12g,白芍15~30g,川芎3~5g,枣仁10~15g,木通10~15g,麦冬10g,甘草5~10g。
方义:用四物汤养血和血,枣仁安神补血,芍药、木通、甘草舒筋通络,麦门冬补阴安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安腿综合征药方
李中卫,雷金莲用宁肢煎(黄芪30-60g,白芍10-15g,桂枝10g,地龙10-15g,王不留行1--15g,桃仁12g,红花10g,木瓜10g,当归10-15g,川芎10g,生姜6-10g,大枣3-5枚)治疗下肢不宁腿综合征10例,10例均有效,
其中例,服用1疗程,症状完全消失;3例服用2疗程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3例服用2疗程症状基本缓解,但因遇劳累等诱因而复发,再经过服用1-2疗程以后缓解。
[4]陈云龙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和加兰他敏等药物,结合理疗治疗睡眠中腓总神经2例,1个月左右症状消失。
[6]辛文华采用外治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采用赵炳南先生的经验方凉血五根汤(白茅根,栝楼根,茜草根,板蓝根)外洗治疗久治不愈的不安腿综合征6例,均获疗效。
[7]周冠群应用自拟的偏头痛粉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例,偏头痛粉方由党参,黄芪,赤芍、白芍,茯苓,吴茱萸,黄芩,川军,炙甘草,生地,熟地,当归,川芎,威灵仙,天麻,羌活,防风,柴胡,,半夏,枣仁,五味子,附子,蔓荆子,黄精,枸杞子,泽泻,莪术,元胡索,全蝎各500g,制马钱子340g。
收效甚佳,随访未见复发。
[8]李佰纲等在10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从活血通络,舒筋柔肝方面用药,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用自拟安腿汤辨证加减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9]张杰等采用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延胡索)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1例,治愈16例,显效但有反复5例,服用药物最少2剂,最多10剂,疗效满意。
[10]尚礼俭用芍药甘草汤和二至丸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5例,25例服用药物后症状均消除而愈,其中经服6剂者2例,9剂者4例,15剂者9例,20剂者6例,30剂者4例。
随访1年,除1例每于劳累后,晚间卧床下肢有轻度不适感,其余24例未再复发。
[11]李同军,等根据不安腿综合征多在夜间安静状态下发病这一较为确定的时间规律,拟方安胫汤,选择特定的时间给药,治疗该病32例,2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以后17例患者症状消失,测试肢体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恢复正常,占53.1%;8例症状减轻,测试肢体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恢复正常占25%;7例病情基本无变化,占21.9%,但其中5例测试肢体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有所恢复,2例无任何变化。
2个疗程以后又有12例患者症状消失,肢体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恢复正常,3例病情基本无变化,但其中2例肢体血流图显示血管紧张度基本正常,1例无任何变化。
[12]徐春军等以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5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22例;显效(症状明显减轻)8例;有效(症状稍有改善)3例,无效(症状同前)2例。
总有效率94.28%。
[13]董海燕,等自1990年开始对21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维脑路通治疗,治愈(症状消失)17例。
好转(症状减轻)3例,无效(症状无变化)1例。
[14]赵吉超等应用肌醇和卡马西平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各4例,肌醇组每晚各顿服肌醇1g,卡马西平组各服卡马西平地0.2g,t.i.d。
服用药物5天,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
治疗2周后8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随访无复发。
[15]孙治东,等采用药物穴位治疗6例不宁腿综合征,选至阳、承筋穴注射药物(654-2、盐酸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1.5ml,隔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
[15]
尚有单纯选用针灸治疗的。
[16]江传伸运用活血化瘀方药(生地12g,桃仁10g,生甘草10g,枳壳8g,红花6g,赤芍10g,柴胡6g,川芎8g,牛膝10g,桂枝8g,茯苓8g,丹皮8g)治愈不安腿综合征1例。
共服用15剂,诸症消失,夜间能够顺利入睡。
[17]吕云剑,等采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g,白芍30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6g,钩藤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当归15g,
鸡血藤20g,全蝎6g,生甘草6g)治疗不拧腿综合征,22剂后痊愈。
[18]黄伏顺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对于气滞血瘀型采用活血通络汤(当归18g,丹参15g,乳香10g,没药10g,牛膝30g,木瓜15g,全蝎8g,炙甘草3g)治疗,8例有效;对于湿邪留恋型采用三妙散加减(苍术30g,黄柏10g,牛膝30g,薏苡仁50g,木瓜30g,独活10g,威灵仙15g,晚蚕砂15g)治疗,10剂痊愈;对于血虚筋挛型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炒白芍60g,炙甘草15g,鸡血藤60g,怀牛膝30g)治疗,8剂痊愈。
对于阳虚寒凝型用温经散寒方(当归15g,炒白芍10g,桂枝10g,细辛6g,炙甘草6g,熟附子6g,炙黄芪30g,威灵仙15g)为治,5剂后症状改善,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善后。
[19]
黄芪15g,丹参12g,鸡血藤10g,怀牛膝10g,当归12g,白芍15g,威灵仙10g,宣木瓜10g,广地龙6g,黄柏6g,薏苡仁15g,苍术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