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学科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9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09年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2俄语:东方俄语(1-3),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语言大学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3日语:新编日语(1-2),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14德语:新编大学德语(1-2),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99 MBA联考英语:2009年英语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60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版639专业综合: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05年重印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周西宽,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8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649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地质学,沈锡昌、郭步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805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杨子庚等,青岛出版社,2000806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07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8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晶学,赵珊茸等,地质出版社,2002809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10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等,地质出版社,2005813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819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1应用沉积学: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沉积学原理,赵澄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2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24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29 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3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2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35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上、下册),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编著,地质出版社, 198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苏现波等,科学出版社,2001836油气(层)物理学: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837石油渗流力学: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葛家理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38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五版839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0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3安全系统与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安全人机工程学,李红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5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48钻井工艺原理:钻井工艺原理,刘希圣,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51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2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853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4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第一版85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9产品设计快题(徒手):产品设计原理,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高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64首饰设计快题(徒手):首饰设计基础,任进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首饰设计,(英)伊丽莎白.奥弗尔著,刘超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66钻井与完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等,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67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69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版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870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72地图学:地图学概论,王琪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87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彭文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77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030502方向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郑永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88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883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887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四版888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889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903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05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吕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高等代数,王萼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908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次印刷9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21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2021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外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首先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到底,在开始复习之前先上high研APP学习一下整体的复习经验,对于之后的复习非常有帮助。

地大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管什么教材,核心知识点都是差不多的……先说政治吧,作为一个曾经的理科生,真的是不喜欢也学不好政治啊啊啊啊啊,暑假的时候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很厚的一本,没有买那个大纲(学姐说把大纲过一遍也没用,没什么印象),但是一整个暑假我也没把精讲精练看完,当时配套买了肖秀荣1000题,刷了一百题都不到好像?一直到十月左右才正式开始准备政治,那时候买了政治新时器,当时我就觉得其实可以直接买李凡政治新时器的,因为薄了很多也能看得下去,也可能是临近考试了不开始看不行了……政治新时器是认认真真看完了的,后来肖秀荣的八套卷就出来了,再接着四套卷……八套卷我没有背,就是刷了选择题,看了看分析题,不过我有时间充裕的同学把八套卷给背了,四套卷今年真的是超神了,压中了好多分析题,肖大大好样的!然而,我没背完,我以为大家都背这个,应该不会押中什么的吧,后期我背了一个所谓的政治名师的讲义和押题(具体是谁就不说了,他往年押题还不错,今年真的是惨不忍睹),政治的多选题比较难,分值也挺高,是得分的关键,要好好把握,反正我政治是废了,希望大家还是要早做准备,理科生的话更要重视起来,基础打实,四套卷一定一定要全部背下来……我好些同学政治准备得比较扎实,最后分都挺高的,关于报班的话,我从来没报过,大概,是因为穷吧……我觉得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利用好微博啊贴吧啊百度云啊以及身边同学啊等等我的二外是法语,大三学了一年法语,我们学校用的教材是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法语老师超帅的人也特别特别好……所以学法语格外有动力呢,语法一定要学好。

题型就是20个选择题,两篇阅读,阅读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一篇填词题,大概就是填关系代词或者考语法,接着翻译,包括法翻中各中翻法各一题,最后作文。

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外国语言学复习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外国语言学复习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外国语言学复习经验决定考地大是在去年九月,那时候就发现论坛里外语版块的信息真是少之又少啊。

好不容易挖到两个学长学姐的扣扣,大家也是冷冷清清清汤挂面的回答两句就不见了。

(当时特桑感为嘛金翅哥不是咱外语学院的呢,闷)关于招生人数地大不公布招生人数,但有心的考生应该能从录取名单上有个general idea 吧。

地大外语学院今年招收两个方向研究生,英美文学和语言学,并没有招收报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

今年两个方向进入复试人数总共15人,其中参加语言学方向面试的有10人,文学有5人。

最后的录取结果是语言学方向录取9人,其中6名推免生;文学方向录取了5人,其中推免生2人。

对于学文科的孩纸来说是不是有点难理解?说直白点就是真正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只录取了6人,语言学和文学各3人,其中公费的只有2人,也是两个方向各一个。

So,形势是很严峻的!大家报考前要慎重考虑、慎重决定、慎重努力啊!关于考试真题地大从08就不再公布真题了,所以楼主也只有论坛上提供的n早以前的真题了,不过不得不说这些n年前的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大方向基本是没变的。

下面楼主为大家回忆一下今年的真题:基础英语:第一题:词汇题 10’两个词选一个填,不需要变形,不是形近就是意近,楼主觉得对于英专的孩纸应该是小case了第二题:改错题 20’都是一些不知道哪里摘录的句子,很文艺啊,有种英美文学的风格,有零有整的,一句就是一题,有20句,楼主感觉这题算是全毁了……第三题:阅读 70’貌似是四篇,题型和06、05年的差不多,千奇百怪的……第一篇是读文章回答问题,主观题,一篇散文,大致考的是修辞手法;第二篇也是类似的回答问题把,第三篇让把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paraphrase一下,挺考技术的,第四篇好像才回到选择题的题型。

第四题:写作 50’这部分有两个小题,第一题是根据一句话发散思维,写一个以给出句子为中心句的三四句话的小段落,占10分。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复试考纲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复试考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2020年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语言学及英美文学》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报考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翻译传播及区域国别研究(英语)、外语教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二、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考试分为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面试和二外面试两部分。

(一)专业笔试专业笔试考试科目为《语言学及英美文学》,重点考察考生对语言学和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面试专业面试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二外面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第二外语的掌握程度,运用第二外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

四、考试基本要求1. 较好地掌握语言学和英美文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

2. 具有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试形式与分数结构(一)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考试时间专业笔试120分钟,专业面试15-20分钟,二外面试10-15分钟。

(三)分数结构专业笔试满分为100分,综合面试满分为200分,其中专业面试140分,二外面试60分。

科目名称:《俄语国家国情与文化》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报考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翻译传播及区域国别研究(俄语)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二、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考试分为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面试和二外面试两部分。

(一)专业笔试专业笔试考试科目为《俄语国家国情与文化》,重点考核考生对俄语国家国情与文化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英语》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英语》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英语》入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综合英语科目代码:841一、考试性质“语言学”作为全日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其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日常语言现象的能力,因而是一种测试考生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语言学》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考查的内容包括:1.导论:语言和语言学基本概念;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语言学的分支;人类语言与动物交流方式的本质区别;语言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区别性概念。

2. 语音学和音位学:英语语音的分类;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差异;音位学主要术语。

3. 形态学:词素、词根、词缀的定义;构词法类型;词汇变化。

4. 句法学:句法学相关术语;语法范畴;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列与联合。

5. 语义学:语义学相关术语;常见的语义学流派;词的主要语义关系;成分分析法。

6. 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心理语言学相关概念;认知语言学相关概念。

7. 语言、文化和社会: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

8. 语用学:语用学相关术语;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9. 语言与文学:前景化;修辞性语言;文体分析。

10.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11. 现代语言学流派: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

题型考试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题型包括术语解释题、多项选择题、概念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共150分。

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每年的题量和分值有可能根据具体题目难度稍有加减。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英语》考试大纲《综合英语》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科目之一,本大纲规定了《综合英语》考试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计分方式。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翻译传播及区域国别研究(英语)、外语教育。

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含试题和答题纸,试题答案未写在答题纸上的视为无效。

二、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词汇与结构约15%阅读理解约25%完形填空约15%改错约5%修辞约10%英汉互译约10%写作约20%(二)题型比例客观题约60%主观题约40%三、考试内容本考试共六个部分: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改错、修辞、英汉互译、写作。

(一)词汇与结构1)测试目的:测试考生运用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的能力。

2)测试形式: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由20题组成,每题有四个选择项。

题目中约80%考点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约20%为语法结构。

3)测试要求:熟练掌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对一级至八级规定的10000词汇及其搭配。

(二)阅读理解1)测试目的: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考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

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50个单词。

2)测试要求:(a)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

(b)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c)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d)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测试形式: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由4-5篇阅读材料组成。

阅读材料约含3 000个单词。

每篇材料后有若干道多项选择题。

考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学专硕位于武汉校区,隶属于高等教育研究所。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39教育管理学。

333教育综合由院校自主命题,有指定大纲和参考书。

博仁教育老师为考生整理出考试大纲供同学参考。

Ⅰ、考试性质教育综合考试是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考生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认识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教育学的价值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2.教育的个体功能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4.结合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分析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原因及对策5.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分析说明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各育的关系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举措3.当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2.学生3.师生关系六、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七、课堂教学l.教学与教学理论2.课堂教学设计3. 课堂教学策略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 生活环境与学生心理及行为失范产生4.学生的学校生活5.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6.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主任的角色作用5.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主要策略十、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教育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的含义2.学生评价的功能3.学生学业评价4.学业品德评价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2.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3.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4.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5.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2.毛入学率、生师比、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国家主义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含义3.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4.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5.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看待我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6.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参考书目: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语言与文学 考试内容
1) 理解文学语言:凸显,语法形式,比喻,文学语言的分析。 2) 掌握诗歌语言:诗歌音律,音步,诗歌的传统形式,诗歌音律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分析。 3) 了解小说语言:虚构文学,视角,言语和思想的表达,风格,小说语言分析。 4) 了解戏剧语言:戏剧分析,戏剧语言分析,戏剧文本分析。文学语言分析的认知方法。
(三)考试内容:
1
英国文学 1)The Renaissance Period (William Shakespeare, Francis Bacon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2)Litera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John Donne, John Milton, John Bunyan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3)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novels and the first great novelists) 4)The Romantic Period (main romantics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5.) The Realistic Period (the important realists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6)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 main writers of this century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美国文学 1.)Puritanism (the background of Puritanism and Anne Bredstreet) 2.)Enlightenment (the background of Enlightenment and Benjamin Franklin, Thomas Jefferson, Thomas Paine and several other minor writers) 3.)Early Romanticism ( James F. Cooper and Washington Irving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4) Transcendentalism ( Transcendentalism , Emerson and Thoreau) 5) High Romantics (E. A. Poe, Whitman, Dickinson, Hawthorne, Melville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6) Realism ( important realists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 7) Naturalism ( Naturalism, Crane and Dreiser) 8) The Lost Generation (main writer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9) The Beat Generation (the main writers of the Beat Generat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 10)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 11) American Drama ( American playwrights and their respective works)
英美文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考察学生英美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对英国、美国文学史的了解以及 对英美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英美著名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初步赏析能力。
(二)考试要求: 1)学生应该掌握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自的发展脉络; 2)了解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3)能阅读理解重要作家主要作品的选文; 4)初步具备鉴赏文学原著的能力。
(七) 语言、文化、社会 考试内容 1) 了解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语言民俗学,标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类语言学,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外语教
学中的文化问题,跨文化交际。
(八)语用学 考试内容 1) 理解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工。 2) 了解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叙事句,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违 反,会话含义。 3)理解后格赖斯理论:关联理论,霍恩的两原则理论,莱文森的三原则理论。
三、考试内容: 语言学部分
(一)语言学导论 考试内容
1) 了解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2) 了解语言的定义、起源、特征、功能。 3) 理解语言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描写与规定、共时与历时、语言和言语、能力与表 现。
(二)语音 考试内容 1) 理解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差异。 2) 了解语音的发生与感知,发音器官,国际音标,辅音,元音,语音的描写,协同发音。 3. 了解音位理论和音位变体、音系规则,区别特征,音节,重音,语调,声调。
(五)语义学 考试内容
1) 了解词汇语义学:“意义”的意义,指称论,涵义关系,成分分析。 2) 了解句子语义学:组合理论,逻辑语义学。
(六) 语言与认知 考试内容
什么是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 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考试要求
1) 了解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 2) 掌握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三)词汇 考试内容 1) 理解词的含义,词的识别,词的分类。 2) 掌握词的构成,语素,屈折,派生,义素、音素和语素的关系。 3) 了解词的变化。
(四)句法 考试内容 1)理解句法关系:位置关系,替换关系,同现关系;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直接成分,内
向结构、外向结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 2) 掌握句法功能:主语,谓语,宾语,词类和功能的关系;语法范畴:数、性、格,一致关系。 3) 掌握语句构成:短语,小句,语句;递归性:连接,嵌入;句法之外:句子的连接,衔接手 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满分为 150 分。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语言学 约 50% 英美文学 约 5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 约 30% 问答题 约 7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