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7 常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

合集下载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附录A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其中,金属材料应用最广,非金属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也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前者应用最多。

此外,近年来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也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方向。

下面简要介绍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应用。

A.1 钢钢的品种多,性能好,是机械零件最常用的材料。

A.1.1 碳素钢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即碳的质量百分含量。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由于碳素钢生产批量大,价格低,供应充足,一般的机械零件应优先选用。

碳素钢分为碳素结构钢(GB/T 700—1988)和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1988)。

前者主要用于受力不大而且基本上是承受静载荷的零件,其中以Q235、Q255较为常用。

这类钢只保证机械强度,不保证化学成分,故不能进行热处理。

优质碳素结构钢含磷、硫等杂质较少,其性能优于碳素结构钢,而且能同时保证钢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可以进行热处理,故常用于受力较大,且受变载荷或冲击载荷作用的零件。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代表钢中碳的平均含量。

如45钢,其平均含量碳为0.45%。

对于含锰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其牌号还要在含碳量数字之后加注符号“Mn”,如40Mn等。

平均含碳量低于0.25%的钢称为低碳钢,其强度极限和屈服点低,而塑性好,适用于冲压、焊接加工;平均含碳量在0.25%~0.60%之间的钢称为中碳钢,中碳钢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常用来制造螺栓、螺母、齿轮、键、轴等零件;平均含碳量高于0.60%的钢称为高碳钢,它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是弹簧、钢丝绳等零件的常用材料。

A.1.2 合金钢为了改善钢的性能,根据不同要求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称为合金钢。

不同的合金元素,使钢获得不同的性能。

如铬能提高硬度、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镍能提高强度而不降低韧性;锰能提高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硅可提高弹性极限和耐磨性,但降低韧性。

机械工程中的材料选择与应用

机械工程中的材料选择与应用

机械工程中的材料选择与应用在机械工程领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成本以及使用寿命。

正确地选择和应用材料,能够使机械产品在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机械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等,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广泛。

钢铁是机械工程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其种类多样,性能各异。

例如,碳素钢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制造一般的机械零件;合金钢通过添加合金元素,能够显著提高其性能,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的机械零件。

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电气设备中的零件。

非金属材料在机械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塑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绝缘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的外壳、齿轮等。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常用于制造密封件、减震件等。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机械零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而成,兼具了各种材料的优点。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重量轻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选择机械工程材料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工作条件,包括载荷的性质和大小、工作温度、环境介质等。

例如,如果工作载荷较大,需要选择强度高的材料;如果工作温度较高,需要选择耐高温的材料。

其次是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艺,从而影响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再者是材料的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成本低的材料,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可回收性等因素。

常用零件材料介绍资料

常用零件材料介绍资料

常用零件材料介绍资料1.钢材:钢材是最常见的零件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强度、刚性和耐腐蚀性。

钢材可以分为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三种类型。

碳素钢是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钢铁,通常用于零件需要强度和硬度的应用。

合金钢是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来提高钢材的性能,比如增强耐磨损性能或抗腐蚀性能。

不锈钢由铁、铬、镍和其他元素组成,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

2.铝合金:铝合金由铝与其他金属元素混合而成。

它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能。

铝合金可以通过加工得到各种形状,适用于各种不同需求的零件制造。

此外,铝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回收性。

3.铜材: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它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铜通常用于需要良好导电性能的零件制造,比如电子设备和电线。

4.塑料:塑料是一种轻便、耐腐蚀和易加工的材料。

塑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电绝缘性能,而且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方式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塑料通常用于电子、汽车和家电等行业的零部件制造。

5.玻璃: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

玻璃可根据需要制造成各种形状的零件,比如触摸屏和显示器。

此外,玻璃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高温耐性。

6.聚合物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由聚合物基体和加入增强剂(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组成。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并且可以具备不同的物理性能,如耐热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聚合物复合材料常用于航空航天、运动器材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7.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一种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

它具有高弹性和耐腐蚀性,通常用于需要密封性能和缓冲性能的零件制造。

8.铸铁:铸铁是一种具有高碳含量的铁合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铸铁通常用于制造需要耐磨损和耐腐蚀性的零件,如发动机缸体和机械零件。

这些常见的零件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工程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场景

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常用场景:1. 钢材: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等。

2. 铝合金: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铜材: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电线电缆等。

4. 铸铁:高强度、耐磨、耐压,常用于制作发动机零件、工业设备等。

5. 不锈钢:耐腐蚀性好,抗磨损,常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化学设备等。

6. 聚合物(塑料):轻质、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设备外壳、塑料制品等。

7. 碳纤维: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于航空航天、运动器材等。

8. 聚酰亚胺: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常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

9. 聚四氟乙烯(PTFE):耐腐蚀、低摩擦系数,常用于密封件、管道衬里等。

10. 玻璃:透明、耐腐蚀,常用于光学元件、实验室器皿等。

11. 陶瓷:高硬度、耐高温,常用于发动机部件、陶瓷刀具等。

12. 橡胶:弹性好、耐磨损,常用于密封件、橡胶制品等。

13. 硅胶:柔软、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组件保护、密封件等。

14. 锌合金:低熔点、良好的流动性,常用于压铸件、五金配件等。

15. 青铜:耐磨、导热性好,常用于轴承、齿轮等。

16. 铝青铜:耐腐蚀、耐磨性好,常用于海水设备、船舶零部件等。

17. 硬质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切削工具、钻头等。

18. 超硬材料(如金刚石):极高硬度、耐磨性强,常用于磨料、切削工具等。

19. 纤维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20. 合成纤维(如尼龙):强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绳索、纺织品等。

这些材料在不同的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机械制造常用材料选择原则

机械制造常用材料选择原则

机械制造常用材料选择原则摘要: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零部件的材料选择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性能、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制造商在选择材料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机械零件与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的一致性。

关键词:机械制造;常用材料;材料选择。

当今,机械制造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性产业之一,在制造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工具时,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机械制造材料的选择对提高机器和设备的性能和寿命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种类和如何选择机械制造材料的原则。

一、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类型在机械制造中,材料种类比较繁多,但大多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1)钢材。

钢材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钢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易加工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钢材根据其成分、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特殊钢等。

(2)铸铁。

铸铁是指用铁、钢或其他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铸铁的耐磨性、抗压性以及很好的防腐蚀性能使其在机械制造领域广泛应用。

铸铁可以分为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三大类。

(3)有色金属。

以铜、铝、镁、钛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加工性和高耐腐蚀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的各个领域。

(4)塑料。

塑料材料是机械制造中最常见的工程塑料之一。

相对于金属材料,塑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质量轻、成本低、绝缘性好、抗腐蚀性好等。

塑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体积小的机械零件、自行车、电视机、电子电路等。

它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选择,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也适用于大量生产规模下的零部件制造,如家电、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建筑材料等。

(5)合成材料。

为了满足对于材料轻质化、高强度、高刚性的要求,合成材料应运而生。

其中最常用的合成材料是复合材料,由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或金属基体材料组成。

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领域,如航空和航天技术、体育设备、汽车和能源等。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领域之一,它涉及到机械元件的设计、制造与应用。

而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等。

钢具有高强度、刚性和耐磨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结构件。

铝材轻巧、导热性好,常用于制造轻型机械零件和外壳。

铜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

在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导电性等特性,以及成本和可加工性等因素。

二、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常见的合成材料有复合材料、聚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质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低密度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聚合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常用于制造密封件和电气元件。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高温耐磨性和绝缘性能,适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下的应用。

三、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等。

塑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器、家具等领域。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密封件和减震器等。

玻璃具有透明的特性,适用于制造光学元件和仪器。

四、选材原则在机械设计中,选材的原则是根据机械零件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首先,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机械零件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其次,要考虑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考虑材料的导热性、导电性和绝缘性能,以满足特定工作要求。

最后,成本和可加工性也是选材的考虑因素之一。

五、材料应用案例1. 在汽车制造领域,使用高强度的钢材制造车身和车架,以提高碰撞安全性能。

2. 在飞机制造领域,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机翼和机身,以提高飞机的轻量化和燃油效率。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材料选择问题。

本文将就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大家在材料选择上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常见的金属材料。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需要耐腐蚀的零件。

铝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制作轻型零件。

钢材是机械零件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制作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

除了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在机械零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

聚丙烯是另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刚性和耐热性,适用于制作需要较高刚性的零件。

聚氯乙烯是机械零件中常用的塑料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适用于制作耐腐蚀和绝缘的零件。

此外,复合材料在机械零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玻璃钢是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作需要较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零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另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强度,适用于制作轻型高强度零件。

陶瓷复合材料是机械零件中常用的复合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制作耐磨和耐高温的零件。

综上所述,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在机械零件材料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谢谢阅读!。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点,适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结构件和工具等。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和钛合金等。

1. 钢铁钢铁是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机械制造和船舶等领域。

钢铁具有高强度、可塑性好和耐磨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需求。

2.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同时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适合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

3. 铜合金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船舶制造等行业。

铜合金还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制造高速运动部件和耐蚀环境中工作的零件。

4. 钛合金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钛合金还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齿种植和其他假体等医疗器械。

二、非金属材料除了金属材料,机械设计中还常使用一些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绝缘性好和耐腐蚀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制造绝缘件、密封件和轻质结构件等。

1. 塑料塑料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和绝缘性好的特点。

塑料可塑性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和包装材料。

2.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3.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和绝缘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温部件、电子元件和摩擦部件等。

陶瓷材料的硬度高、抗拉强度大,但易于脆断,需要注意避免过大的冲击力。

结语机械设计中材料选择对于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属材料的高强度和可塑性使其成为机械设计的首选,而非金属材料的轻质和特殊性能则使其在某些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再考虑加工工艺性和经济性原则。
❖ (1)使用性原则 ❖ ①分析零件工作条件,提出使用性能的要求。 ❖ ②常用力学性能判据在选材中的作用
❖ (1)使用性原则
❖ ①分析零件工作条件,提出使用性能的要求。
❖ ②常用力学性能判据在选材中的作用
❖ a.屈服强度σs抗拉强度σb和疲劳强度σ-1比较 直观,通常直接用于定量的设计计算。σs用于 承受拉、压或剪切零件计算。σb可用于脆性 材料或承载简单的一般零件计算。
❖ 2.零件的失效形式
❖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通常按失效模式和其它相应的失效机理分类主要有 变形失效、断裂失效、表面损伤失效等几种类型。
❖ (1)变形失效
❖ 在使用状态下,零件或工具总要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在载荷的作用下零 件或工具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不论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都会造 成零件或工具尺寸和形状的改变,这就会影响到零件或工具的正确使用 位置,破坏零件或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位置和配合关系,可能使零件或 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 (3)经济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是指所选用的材料加工成零件后能否做到成本低廉、价格便 宜,在满足使用性和工艺性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零件总成本,以提 高经济效益。材料的经济性一方面反映在原材料的价格上,另一方面还 反映在工艺成本上,选材时还应考虑工厂的生产特点,设备条件,技术 水平等现实情况,在确保满足零件主要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其余要求, 综合考虑进行选材。材料的经济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7.1.2机械零件的选材原则
❖ 正确选材是机械零件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它 必须使选用的材料保证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 良好的工作能力,保证零件便于加工制造,同 时保证零件的总成本尽可能低。优异的使用性 能、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便宜的价格是机械 零件选材的最基本原则。
❖ 1.选材的原则 ❖ 选择材料的原则首先是要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 (3)表面损伤失效
❖ 零件或工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机械和(或)化学的作用,使工 件表面及表面附近的材料受到严重损伤,以致不能工作,这种基本上局 限于表面层的失效形式,称为表面损伤失效。
❖ ①磨损失效
❖ 磨损主要是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的材料以细屑形式 逐渐磨损,而使零件或工具的尺寸不断变小的一种失效方式。
❖ ②腐蚀失效
❖ 腐蚀失效是由于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作用造成的零件或工具的失效。大多 数腐蚀都发生在表面,或从表面开始,因此被归类于表面损伤失效。
❖ ③表面疲劳失效
❖ 表面疲劳失效是相互接触的两个运动表面(特别是滚动接触),在工作 过程中承受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使表面层材料发生疲劳破坏而脱落, 造成零件或工具的失效。
❖ ①材料本身价格应低廉,特别对大批量生产的零件更应考虑价格因素。
❖ ②锻压性能 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评定。塑性好,则易成形, 加工面质量 好,不易产生裂纹;变形抗力小,金属易于充满模膛,不易于产生缺陷。通常, 碳钢比合金 钢锻压性能好,低碳钢锻压性能优于高碳钢。
❖ ③焊接性能 常用碳当量WCE 来评定。WCE<0.4%的材料焊接性能好,不易产 生裂纹,气孔等缺陷,且焊接工艺简单,焊缝质量好。低碳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焊 接性能良好,碳与合金元素含量越高,焊接性越差。
❖ ④切削加工性能 常用允许的最高切削速度、切削力大小、加工面Ra值大小、断 屑难易程度和刀具磨损来综合评定。通常,材料硬度值在170~230HBS范围内, 切削加工性能好。
❖ ⑤热处理工艺性 常用淬透性、淬硬性、变形开裂倾向性、耐回火性和氧化脱碳 倾向性评定,通常,碳钢淬透性差,强度较低,加热时易过热,淬火时易变形开 裂,而合金钢的淬透性优于碳钢。
❖ (2)断裂失效
❖ 断裂是机械零件或工具失效的主要形式。根据零件或工具断裂前变形量 的大小和断口形状,断裂可分为脆性断裂和塑性(或韧性)断裂两种。 断裂前零件或工具几何尺寸几乎不发生变化,即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断口较齐平,其断面常呈细颗粒状,这种断裂称为脆性断裂。塑性断裂 是零件或工具在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变形,即零件或工具的尺寸发生明显 的变化,一般断面减小,且断口常呈纤维特征。
❖ b.塑性和韧性判据一般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
❖ c.硬度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 ③选用材料性能判据数值应注意的问题
❖ (2)工艺性原则
❖ 工艺性原则是指所选用的材料能否保证顺利地加工制造零件。工艺性好坏,对零 件加工难易程度,生产率,生产成本影响很大。
❖ ①铸造性能 常用流动性,收缩率来综合评定。不同材料铸造性能不同,例如铸 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的铸造性能优于铸铁和铸钢,铸铁中,灰铸铁铸造性能最 好。同种材料中,成分靠近共晶点的合金铸造性能好。
期的作用; ❖ (3)零件严重受损,继续工作不安全。
7.1.1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 1.零件的失效原因 ❖ (1)设计原因 ❖ 对零件的工作条件(受力性质、大小、温度、湿度、环境等
)估计错误,安全系数过小、计算错误等,容易使零件的性 能满足不了要求而失效;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等设计不合 理,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局部超载而造成失效。 ❖ (2)选材问题 ❖ 选择材料错误,容易造成所选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所选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引起零件的失效。 ❖ (3)加工工艺不当 ❖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技术 措施不正确,可能产生铸造缺陷、锻造缺陷、焊接缺陷、切 削加工缺陷和热处理缺陷,造成零件的失效。 ❖ (4)安装使用不正确 ❖ 机械在装配、安装过程中不按技术要求,使用过程中不按规 程操作、保养、维修,超载使用等均可能造成零件失效。
项目7 常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
1 任务7.1零件的失效形式 2 任务7.2零件毛坯热处理技术条件 3 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3典型零件的选材 4
任务7.1零件的失效形式
❖ 失效是指某些零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尺寸、 形状或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而不能完满地 完成指定的功能。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1)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 ❖ (2)虽然能完全工作,但不能满意地起到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