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化学全面总结复习
_海水中的化学复习ppt

归纳整理
粗盐
海水
不 饱 和 溶 液
蒸发池
结晶池
母液
饱 和 溶 液
蒸发结晶
晶体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
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
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 质的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与交流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方法 不 饱 和 溶 液
Cl- 55.06 ﹪
Na+ 30.61 ﹪ SO42- 7.67 ﹪
水96.5 ﹪ 溶解的盐 分3.5 ﹪ Mg2+ 3.69 ﹪
Ca2+ 1.15 ﹪
K+ 1.10 ﹪ 其他 0.72 ﹪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从“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你可以 得 到哪些信息?
பைடு நூலகம்
※ 海水中的物质: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O 2 含量前两位的金属元素为: Na 、Mg Na+ 、Mg 2+ 金属离子为: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为
Na+、SO42- K+、NO3- K+、SO42- Na+、NO3- 反应前 反应后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复习主题是“海水中的化学”,主要涉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如氯、钠、镁、钾、硫等。
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对于我们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回顾1、海水组成及特点海水主要由水分子、溶解物质和悬浮颗粒组成。
海水的特点包括高盐度、高氯含量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方面的变化。
2、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溴、碘、铀等。
3、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工艺过程。
主要方法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4、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中的化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如制盐、制碱、制溴等。
三、知识点提升1、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海水淡化技术不断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现,如利用海藻制备生物燃料和化工原料等。
2、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四、知识点应用1、计算海水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2、比较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温度和pH值差异。
3、分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设计一种从海水中提取某一种化学资源的实验方案。
五、单元总结本单元复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包括海水的组成及特点、海水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等。
通过回顾和提升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海洋化学资源,为未来的海洋开发与保护做出贡献。
我们需要注意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知识要点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知识要点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1000克海水蒸干大约可以得到35克盐,这些盐在海水中发生电离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Cl-Na+SO42-Mg2+Ca2+K+ 等,海水提炼金属镁,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海底矿物,其中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占90.0%,海底煤矿占3.5%,天然气的水合物又称天然冰,它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且燃烧时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和石油产生的能量多得多,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动力资源。
3.海水淡化多级闪急蒸馏法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多级闪急蒸馏法就是设计了一套压强一个比一个低的蒸气室,将它们连通在一起,当高温海水从压强较高的蒸发室流入压强较低的蒸发室后,就会发生瞬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淡水。
蒸发室越多,海水瞬间蒸发的次数越多,总的蒸发效率越高。
结晶法是在海水中加入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丁烷,丁烷挥发时带走海水的热量,是海水结冰,从而使水和盐分离。
膜法是利用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盐离子通过的高分子膜。
4.海水晒盐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溶液结晶的方法主要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结晶的原理原来溶解固体溶质的量较多,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如溶剂减少,溶解度减小),导致溶液中所能溶解固体溶质的量减少,不能溶解的那部分固体溶质就结晶出来。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5.物质的提纯: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时,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即先形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或接近饱和溶液,然后加热蒸发,最后趁热过滤。
高中必修一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一、氯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2、化学性质:( 1)制备:① 工业制法: 2NaCl+2HO2NaOH+ H↑+ Cl2↑(在阳极生成黄2绿色的氯气,阴极生成氢气)阴极阳极②实验室制法: MnO2+(浓)MnCl 2+ 2↑十24HCl Cl2H O( 2) 与金属: 2Na+ 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有白烟( NaCl 小颗粒)生成。
Cu+Cl2CuCl22Fe+3Cl22FeCl3( 3)与非金属:H2+Cl22HCl(4)与水: Cl2+H2O= HCl+HClO注: HClO 的性质:①弱酸性:酸性比H2CO3还要弱;②强氧化性: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漂白剂和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③不稳定性: HClO 不稳定,见光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2HClO 2HCl+O2↑。
所以久置的氯水中含有H2分子和+、Cl-、OH-离子,相当于稀盐酸。
O H新制氯水中含有 H2、、Cl2 分子和H+、Cl-、OH-、ClO-离子。
O HClO( 5) 与碱溶液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2Cl 2+2Ca(OH)=CaCl2+Ca(ClO)2+ H2O( 制漂白粉 )Ca(ClO) 2+CO2+H2O=CaCO3↓+2HClO(漂白原理)Ca(ClO) 2+2HCl=CaCl+2HClO( 6)与其它卤素: Cl +2NaBr=2NaCl+Br Cl +2NaI= 2NaCl+I2Br + 2NaI=2222NaBr+ I2(2222还原性 I—---氧化性 F > Cl>Br > I>Br>Cl >F )-33( 7) Cl的检验:与 AgNO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 HNO的白色沉淀 ( 原理:AgNO+ NaCl =AgCl↓+NaNO)33二、溴、碘1、物理性质:溴( Br2):深红棕色的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海水中的化学整个单元三个章节知识点+精炼习题

海水中的化学(1)海洋化学资源基础知识回顾: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盐:盐在海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Ca2+、K+等,含量较多的阴离子有、等。
2.海水制镁:流程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1()②()③()知识点二海底矿物1.海底矿产资源:(1)常规化石燃料: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等化石燃料。
(2)天然气水合物:它是由天然气和水在、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称为“”。
由于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故属于能源。
(3)多金属结核:也称,含有、、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是。
2.保护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海洋资源,如、、、等。
知识点三海水淡化1.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是和,膜法又称,热法中较为常用的是和。
2.海水淡化的检验方法。
学以致用:1.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淡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蒸馏分离B.海水晒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蒸发水分得到粗盐C.海水制镁--利用碱将镁元素富集,提纯后电解D.海水“制碱”--利用氨碱法以食盐等原料制取纯碱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3.海水中镁元素的总储量约为2.1x1015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
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沉淀槽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B.在上述流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D.由贝壳制取生石灰的反应条件是高温4.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1)如图中①是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提取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5.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是Mg、MgSO4、Mg(OH)2、MgO、MgCl2中的一种,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水是指地球表面上覆盖着的咸水,它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海水中的一些重要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海水的组成、离子的分布、海水的pH值以及海水的盐度等方面的知识。
一、海水的组成海水主要由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溶质组成。
其中,溶解在海水中占比较大的有无机盐、溶解气体和有机物。
1. 无机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
其中,氯化钠(NaCl)是海水中最主要的无机盐,占比约为海水总质量的85%。
此外,硫酸镁、硫酸钾、硫酸钠、碳酸钙等无机盐也存在于海水中。
2. 溶解气体:海水中还溶解了大量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其中,氧气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呼吸的重要来源,而氮气则参与了氮循环的过程。
3. 有机物:海水中的有机物是各种生物活动的产物,包括有机酸、蛋白质、脂类等。
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离子的分布海水中溶解的各种离子因其溶解度而呈现不同的浓度分布。
1. 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是海水中浓度最高的离子,它们共同形成了氯化钠。
氯离子还与其他阳离子如镁离子(Mg2+)、钙离子(Ca2+)等结合形成溶解盐。
2. 硫酸盐离子(SO42-)也是海水中的重要离子。
其中,硫酸镁(MgSO4)和硫酸钠(Na2SO4)是溶解度较高的硫酸盐。
3. 碳酸盐离子(CO32-)和氢碳酸盐离子(HCO3-)是海水中的重要碳酸盐。
它们与钙离子反应形成了碳酸钙,是海洋生物外骨骼和珊瑚礁的重要成分。
三、海水的pH值pH值是反映海水酸碱性的指标,其值与海水中溶解的氢离子浓度有关。
海水的pH值通常在7.5到8.4之间,属于弱碱性。
海洋生物对海水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海水中的碳酸盐浓度也随之增加,使得海水的pH值发生变化,通常称为海洋酸化。
这对于一些对酸碱度敏感的海洋生物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件(共33张PPT)

[解析] (1)X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Y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X 中
含有少量 Y,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2)t2 ℃时,Y 溶解度最大,X 与 Z
的溶解度相同,即 Y>X=Z。(3)t1 ℃时,X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g 100 g+25
g×100%=20%,则 t3
13
(5)浓海水中Mg2+、SO42-、Ca2+可用离子交换膜直接除去,若用 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 ____O_H__-_、_B_a_2_+_、_C__O_32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离子符号)。 (6)离子交换膜是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膜,可以使带特定电量 的离子透过。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的离子特点 是__带__1_个_单__位_电__荷_的__离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考点四 粗盐的提纯
例4 某学习小组对粗盐中杂质(难溶性和可溶性)的去除展开相关探究。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___蒸__发___(写 操作名称),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漏__斗___(写仪器名 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引_流____。 (3)[提出猜想] 甲同学:该粗盐中除含有难溶性杂质外,是否还含有可 溶性杂质?
图8-T-4 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是__红__色_消__失______ (填“红色消失”或 “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H__2S_O_4_+_2_N_a_O_H__=_=_=N__a2_S_O_4_+_2_H_2_O_____________。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知识总结

↑ + ↑【学海导航】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导学海水是化学元素宝库,海水中溶解了大量气体物质和各种盐类。
人类在陆地上觉察的 l00 多种元素,在海水中可找到 80 多种。
海水是人类猎取氯、溴、碘、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资源。
一、氯、溴、碘的提取〔一〕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化学工业我国主要以海盐为原料。
海盐中含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和食盐水再电解。
2NaCl + 2H O 通=电= 2NaOH + H Cl 222氯碱工业面临问题:①产品对设备腐蚀严峻、环境污染显著。
②电能消耗量大。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见工艺① 浓缩并酸化海水后, 通入适量的氯气, 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 2 =Br 2+2NaCl②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取塔内以到达富集的目的:Br +SO +2H O==2HBr+H SO 〔也可用 NaOH 或 Na CO溶液吸取〕2222423③向吸取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 2==2HCl+Br2④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取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三〕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主要工艺①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②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2 == I2+2NaCl③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二、氯、溴、碘的性质和用途〔一〕氯气〔chlorine gas〕的性质和用途氯自1774 年被舍勒觉察,到1810 年被戴维确认为一种元素,经受了36 年。
试验室制备:①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②装置:固液加热型③收集:向上排空气法④验满: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等⑤尾气吸取:NaOH 溶液。
1、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能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学案教师寄语: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无悔无愧无畏 考点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2.海水中阳离子前四名①②③④,海水中阴离子前两名①②, 这些离子能组成的盐的化学式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海水中最多的盐是 考点二:海水制镁⑥加热蒸发,除去,得到纯净的NaCl注:A ;前三步中,要保证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加入B :稀盐酸要在过滤之后加入C:氯化钠的产量比原有的氯化钠要多练习.1.(2017?菏泽)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 2,MgCl 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1)实验操作A 的名称是 _________ ,该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 .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 ;步骤⑥的作用是 _______.(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____ .2.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
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2)可燃冰开采难度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
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Ⅰ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与____________、压强有关。
Ⅱ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1(2___。
(l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
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
①在海水中加人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______。
(3)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 4·nH 2O )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虽N 2、CO 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某种可燃冰中CH 4与H 2O 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嫩冰中n=______。
③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考点五:氨碱法制纯碱NH 2(5)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填写化学式) (6)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考点六: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属于_____,盐是由___离子或离子和_____离子组成的化合物2、碳酸钠俗名_________,又称_________,是一种_____色______体,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性,在化学工业种用途极广,如我国着名科学家__________,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碳酸氢钠化学式为,俗称又称,通常是色晶体,溶于水。
在灭火器里是的发生剂。
在食品工业中是的一种主要原料,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写出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其它用途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震荡预测现象:碳酸钠溶于水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象结论:碳酸钠溶于水,溶液显性反思: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这句话对吗?为什么?.1.AC2AC、Ag+3.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Fe3+、Na+、OH-?B.K+、SO42-、Cu2+、NO3-?C.Cl-、K+、SO42-、Na+?D.Ca2+、Cl-、CO32-、Na+4.在鉴定某蓝色透明溶液的组成时,不同的实验者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Cu2+、NO3-、Ba2+、Cl-、Na+、H+B.Cu2+、Na+、Ag+、Cl-、SO42-、NO3-C.Cu2+、Ba2+、H+、SO42-、NO3-、Cl-D.Cu2+、Ba2+、Na+、NO3-、OH-、Cl-5.某PH值小于7的溶液中,含有钡离子(Ba2+)和氯离子(Cl-),则下列哪种离子还能大量共存于该溶液中()A.碳酸根离子B.氢氧根离子C.硝酸根离子D.硫酸根离子6.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Cl-、Na+、H+B.K+、SO42-、Cu2+、N03-C .Cl-、K +、SO 42-、Na+D.Ca 2+、Cl-、CO 32-、Na+考点九: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单位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与其质量无关(外因):。
大多数固体物为陡升型;如,适合结晶。
溶解度曲线少数固体物质为缓升型;如,适合结晶。
极少数固体物质为下降型:如3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3℃时,将等质量a 和b 的饱和溶液降到t 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3.(2017临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 .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C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时,分别在100g 水中各加入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4.(苏州)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 1℃时,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 2℃时,把50gA 放入50g 水中能得到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C=AD.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5.(重庆B 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30℃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6.(A.B C D 7.((1)(2)是②1.A .C .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 .氯化钠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氧化钙3.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吸附 B .蒸发C .过滤 D .溶解4.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B .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C .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D .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 5.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着增大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6.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溶质、溶剂的质量B.温度高低C.溶剂的性质D.溶质的性质7.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Zn+H2SO4═ZnSO4+H2↑C.2H2O22H2O+O2↑D.Na2CO3+Ca(OH)2═CaCO3↓+2NaOH8.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在水中能直接解离出OH-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减小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A.C.10.A11AC12AC13.7030℃,14是A.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C.D.1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着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下所示),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4种元素B.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C.图中X可能是氨气D.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二,计算题1.(2017湖南)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1)共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