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贺敬之的诗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

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三门峡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前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啊,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治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啊,梳妆来!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摘,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啊,无限青春向未来!贺敬之《放声歌唱》节选——献给母亲节四而现在,在我的献给祖国、献给党的诗篇里,我要来歌唱,关于:我——我自己。

啊,“我”,是谁?我呵,在哪里?……一望无际的海洋,海洋里的一个小小的水滴,……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一颗小小的谷粒……——我啊,一个人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我自己提起?……一个寒冷的黑夜。

在一间漆黑的茅屋里:一块残缺的炕席,一把破烂的棉絮——我,生下来了……我的第一声呼喊,唤起母亲的连声叹息:“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

一个可怕的天气!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我,奔跑着,奔跑着……跌倒在泥水里,怎么也爬不起……我的慌乱的眼光,迎着父亲的严厉呵斥:“看你!就是这个样子!命里注定: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啊!我亲爱的母亲!现在,我已经三十二岁。

【精品作文】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

【精品作文】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篇二:《回延安》学案
《回延安》学案 设计
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 学校 八年语文 设计者:石和颖
课前热身: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这样的民歌韵律和谐,感情奔放。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 诗 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本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体会信天游的形式,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板书课题)(幻2)
师:课文大家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此刻老师还想分享的思考结果。看大屏幕。(幻9)
3、明确真情寻觅的两个小题。
明确:(1)两行一小节,小节尾字押韵。有时候几节一韵。
师:这是信天游形式的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我们权且留个
悬念。
(2)母亲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用兴的手法,使人联想到大好的革命形势。接下来几节,诗人回顾延安历史,写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结尾一节,“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用夸张的手法,豪迈的语气,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2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诗人采取“信天游”民歌的形式歌颂延安,这本身就是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按照“信天游”的特点,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例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上句起兴,使人联想到由延安一地向全国扩展的革命形势,下句紧接着使用夸张。“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擅用夸张也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再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这首诗里还有不少陕北方言,如多次出现的叠音词“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儿化音“紧紧儿”“手把手儿”等。总之,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抒发诗人心中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这首诗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参考资料:155472215.html

诗歌回延安原文

诗歌回延安原文

《回延安》是现代贺敬之的诗作。

全文如下: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 赏析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 赏析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一、原文:一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二.作者贺敬之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诗歌第三节贺敬之的诗

诗歌第三节贺敬之的诗

《雷锋之歌》
01
添加标题
1963年 “向雷锋同志学习”
02
添加标题
“巨无霸”
03
添加标题
“雷锋精神”
04
添加标题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呵?
05
添加标题
什么是青春的生命?
06
添加标题
人,应该怎样生?
07
添加标题
路,应该怎样行?
08
添加标题
人活着,就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 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 通过诗的鲜明有力的形象体现出来的,把许多看来抽象的政治口号独具匠心地形象化,达到感情和艺术形象的有机统一。
《放声歌唱》
五月——
麦浪。
桃花——
海浪。
南方。
八月——
雪花——
北方。
我走遍了
01
我广大祖国的
02
每一个地方——
03
呵,每一个地方的
04
我的
05
每一个
06
故乡!
07
炼字与炼意
一唱三叹、回味不绝
《桂林山水歌》
情一样深呵,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音乐美和绘画美
教材P174: 受时代局限,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不够准确; 对浪漫主义的过于推崇,削弱了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并以乐观主义掩盖了生活的阴暗与沉重; 用“大我”取代小“我”,阻碍了主体创造性。
01
03
05
02
04
01
添加标题
抒发了战士与人民之情
02
添加标题
黄河波涛,塞外风沙
03
添加标题

贺敬之——《桂林山水》

贺敬之——《桂林山水》

贺敬之——《桂林山水》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七星岩去赴神仙会,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人间天上大路开,要唱新歌随我来!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红旗万梭织锦绣,海北天南一望收!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意满怀呵,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桂林山水歌》作者贺敬之是“人民好歌手,文坛扛大旗”的新中国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

他于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

近七十年来,他博采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有益元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至今仍有广泛艺术生命力的《翻身道情》、《南泥湾》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以他为主要执笔人的歌剧《白毛女》,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作,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贺敬之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化部代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鲁迅文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文艺的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以新歌剧《白毛女》而闻名天下,40年代就出版了《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

他在诗歌艺术上真正获得突破性的成就是在50年代以后。

他的诗可分为两类:抒情短诗和长篇政治抒情诗。

抒情短诗类作品一般是表现他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

长篇政治抒情诗主要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他的政治抒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突出。

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

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而不去吟唱那些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悲伤。

《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的巨大变化,赞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含;《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八年级下册语文贺敬之《回延安》课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贺敬之《回延安》课文

搂(lǒu )定糜(méi )子满窑(yáo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杜甫(fǔ)川羊羔羔(gāo )宝塔(tǎ)山油馍(mó)3、读课文回延安贺敬之一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dǔ 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méi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1956年3月9日, 延安。

第三章诗歌 第三节 贺敬之的诗

第三章诗歌 第三节 贺敬之的诗
年版) 《放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放歌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版 一类是抒情短章 回延安》 桂林山水歌》 三门峡——梳 《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 梳 妆台》 妆台》 另一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 放声歌唱》 十年颂歌》 雷锋之歌》 《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 西去列车的窗口》 《西去列车的窗口》
情一样深呵, 情一样深呵, 梦一样美,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音乐美和绘画美
教材P174: 教材 1、受时代局限,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 、受时代局限, 不够准确; 不够准确; 2、对浪漫主义的过于推崇,削弱了对现实生活的 、对浪漫主义的过于推崇, 敏锐观察力, 敏锐观察力,并以乐观主义掩盖了生活的阴暗与 沉重; 沉重; 3、用“大我”取代小“我”,阻碍了主体创造性。 大我”取代小“ 阻碍了主体创造性。 、
——意满怀呵,情满胸, 意满怀呵,情满胸, 意满怀呵 恰似漓江春水浓! 恰似漓江春水浓! 汗雨挥洒彩笔画: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满天下! 桂林山水 满天下
《桂林山水歌》的艺术特点 桂林山水歌》 (1)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 )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 “ 江作青罗带 , 山如碧玉簪” (韩愈 :《送桂州严
心是醉呵,还是醒?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漓江照我身千影, 画中画 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山山应我响回声…… 歌中歌 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伏波山下还珠洞,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室珠久等叩门声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自由诗:流畅清新,明白如话 古典诗词:练字、炼意 特点:强调节奏、旋律和押韵,追求诗的意境 美、语言美、音乐美、形式美,使他的诗流畅 而有节奏,自由而有对称,让人一唱三叹,回 味不绝。
楼梯式: 《放声歌唱》《十年颂歌》 《雷锋之歌》《“八· 一”之歌》(凸凹体) 法国未来诗派 苏联人马雅可夫斯基 特点: 自由而不散漫,整齐而不呆板, 抒情高歌低吟,任意挥洒,叙事如行云 流水,自然畅达,节奏感强,对称美和 建筑美突出。
(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上的不断 探索 艺术风格: 高亢豪迈、激情奔放 《放声歌唱》《“八·一”之歌》 于总体的统一风格中,呈现多样化的色彩: 《向秀丽》明丽柔美 《回答今日之世界》干脆、犀利,似金戈 铁马 《桂林山水歌》明媚甜美,如梦如醉 《三门峡歌》苍劲雄浑,摇人心旗
形式上的不断探索: 自由体:《乡村之夜》 歌谣体:《朝阳花开》 信天游/爬山调二行体:《回延安》《又回南泥湾》 乐府歌行体:《三门峡——梳妆台》
(三)建国以后 1956年 《回延安》 1956年6-8月 《放声歌唱》第一个高峰 1963年 《雷锋之歌》 第二个高峰 1976年10月 《中国的十月》 1977年 《“八· 一”之歌》 第三个高峰 《贺敬之诗选》 长篇政治抒情诗
抒情短诗:《放歌集》 1、歌颂革命传统,抒发人民之情 《回延安》《西去列车的窗口》 《又回南泥湾》 2、歌颂党、祖国 《东风万里》《十年颂歌》 3、歌颂新一代英雄人物 《向秀丽》《回答今日的世界》 4、对着祖国秀丽山河,抒发豪情壮志 《三门峡歌》《桂林山水歌》
二、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一)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当代性 “诗人和战士的统一”是贺敬之坚 定 的信念。 无我的境界
贺敬之群体理性的巅峰体验和普遍 的赞誉告知我们,群体性心态的构建 已经宣告完成
(二)精巧的构思和鲜明的形象 “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 不同的作品构思不一样 赋予政治以艺术形象 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拟人、借境 让“情”字挤走那些纯客观的、不 动 感情的临摹,其意义重大。
<桂林山水歌> 鲜明的民族特色
1、把意境的创作和语言的凝练结合起来, 形成了作品语言的凝练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墨生五彩”——视觉上的绘画美。 3、采用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给人听觉 上的音乐美。
• 第三节 • 贺敬之的诗歌 一、贺敬之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于山东峄(y1)县一个贫农家 庭。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 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第 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5年他和丁毅 执笔集体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这 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建国后,他的诗歌创作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回延安》《放声歌唱》 《三门峡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 月》《八一之歌》等都是广有影响、脍 炙人口的名篇。粉碎“四人帮”后曾先 后 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等 职务。
贺敬之的创作道路分三个阶段: (一)奔赴延安到在鲁艺学习初期 《并没有冬天》(1940-1941) 《乡村之夜》(1941、6) (二)延安整风到建国前夕 歌剧《白毛女》 《朝阳花开》(1942-1949) 色彩鲜明的画面、深情快乐的调子 简练活跃的语言、富有民族的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