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诗歌

合集下载

再读贺敬之长诗《雷锋之歌》

再读贺敬之长诗《雷锋之歌》

再读贺敬之长诗《雷锋之歌》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发表于1963年3月31日,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并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

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雷锋之歌》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贺敬之出生在山东峄县,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这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抒写生长在中国的骄傲、幸福、光荣的感情;第二部分,描写雷锋出现之后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讴歌雷锋的同时,提出人应该怎样生活,路应该如何走;第四、五部分,主要描写雷锋光辉伟大的思想、精神、风格、人品,回答了第三部分所提的问题;第六部分,抒写雷锋精神的影响。

这首抒情诗不是押韵的论说文,不是靠空洞的概念、干瘪的喊叫教训人。

这首诗歌通过艺术手法,塑造生动感人的形象,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充满激情的艺术境界,从而深刻地揭示出青春的意义、人生的哲理,去教育人、陶冶人。

雷锋是一个真实、生动而又伟大的形象。

诗歌中列举了一些平凡的事例歌颂雷锋的螺丝钉精神,雷锋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但他却是闪耀着思想光辉的人。

艺术形象概括了丰富的、深厚的生活内容,具有深广的内涵,很感人。

诗人在纵情讴歌雷锋精神的同时,把中国悲壮的历史、社会的现实和光辉的未来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寥廓的意境,表现出一个庄严的主题。

个人陋见:首先一个人要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责任,对社会对他人才有用。

其次是一个人要敬业爱岗,能够兢兢业业把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事做好。

再就是一个人要有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精神。

见死不救、救人反被讹等,说明社会道德在滑坡。

现在的物质生活好了,但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意识形态领域却有一种东西在作怪,甚至一些信仰低俗迷信,一些文化不是先进的文化,而是文化糟粕,或者是不宜在民间广为宣传的文化,一些宣传与新时代背道而驰,弄虚造假、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禁而不止,是该转过身重新思考雷锋精神的时候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

拓展阅读:贺敬之的诗歌三门峡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前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啊,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治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啊,梳妆来!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摘,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啊,无限青春向未来!贺敬之《放声歌唱》节选——献给母亲节四而现在,在我的献给祖国、献给党的诗篇里,我要来歌唱,关于:我——我自己。

啊,“我”,是谁?我呵,在哪里?……一望无际的海洋,海洋里的一个小小的水滴,……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一颗小小的谷粒……——我啊,一个人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我自己提起?……一个寒冷的黑夜。

在一间漆黑的茅屋里:一块残缺的炕席,一把破烂的棉絮——我,生下来了……我的第一声呼喊,唤起母亲的连声叹息:“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

一个可怕的天气!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我,奔跑着,奔跑着……跌倒在泥水里,怎么也爬不起……我的慌乱的眼光,迎着父亲的严厉呵斥:“看你!就是这个样子!命里注定: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啊!我亲爱的母亲!现在,我已经三十二岁。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中英文版)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是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创作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我国民间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贺敬之汲取民间养分、继承与发展民间文学的杰出成果。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的内容丰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题材上,既有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又有农村生活的朴实描绘。

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五言、七言诗,又有自由诗、民歌体诗等。

这些诗歌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性,艺术表现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的代表作品有《回延安》、《闹元宵》、《秋收》等。

其中,《回延安》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崭新面貌;《闹元宵》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秋收》则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丰富了我国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为民间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欣赏贺敬之信天游诗歌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创作特点,感受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其次,我们要细读诗歌,品味其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领略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最后,我们要深入理解诗歌的寓意,体会其思想内涵和哲理。

总之,贺敬之信天游诗歌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诗歌回延安原文

诗歌回延安原文

《回延安》是现代贺敬之的诗作。

全文如下: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1939 年(15 岁)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40 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学院学习、工作。

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收编到后来出版的《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等诗集中。

1943 年后写了《南泥湾》、《翻身道情》、《七支花》等歌词和《栽树》、《周子山》(与人合作)等秧歌歌剧。

1945 年与丁毅等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

1949 年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1956 年至文革前,写了《回延安》、《放声唱歌》、《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长诗。

作为诗人贺敬之作品并不很多,50 年代的一些年轻人常说“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当然是对郭沫若老先生的极端片面的评价),而对贺敬之却谓之曰“贺敬之诗少精品多”。

记得57 年的《人民文学》有一期(记不清是哪一期了),刊登了一版类似讽刺与幽默的诗配画的文章,文章的左上角是郭沫若先生骑一只和平鸽,胸前挂着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的绶带,此后整篇是若干当时著名文人的漫画像,讽刺意味极浓。

贺老自打《白毛女》剧本之后作品甚少,因此对贺敬之的讽刺台词是:白毛女的头发白了又黑,黑了又白,贺敬之的诗歌还不出来。

言外之意表达的是:读者对贺老作品求之若渴的心情。

其实,据当时的圈内人士说:贺老正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唐宋诗词。

其后恰逢“大跃进”,且不论那疯狂年代的经济后果,人们的豪言壮语倒是比比皆是。

记得有一首诗(说是农民的作品),气势恢宏非常: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岭开道-- 我来了!笔者以为:贺老经过潜心学习加上那个“时代精神”的影响写出了《三门峡-梳妆台》。

这首诗一改以往的信天游与民歌的风格,从语言到气势上与贺老的原作品的截然不同,其中“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等句,大有泣鬼神而吞山河之势。

本人觉得贺老自此以后的诗的可鉴赏性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贺敬之信天游诗歌
贺敬之的信天游诗歌,像一道彩虹,从黄土高原的沟壑间跃起,穿越岁月的风雨,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他的诗歌,用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出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用奔放的笔触,描绘出黄土高原的粗犷和坚韧。

“风刮起黄土高原的尘土/遮住了眼/却遮不住心头的明灯/照亮了黄土高原的夜空”。

在这首《黄土高原》中,贺敬之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呈现在读者眼前。

他以“尘土”为象征,表现出黄土高原的贫瘠和艰辛,但他笔锋一转,“心头的明灯”照亮了黑夜,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捕捉。

在《回延安》一诗中,他深情地写道:“二十里铺送总理/宝塔山下留照片/延安的孩子们凑上前/看着总理笑开颜。

”这些生动的画面,勾起了人们对革命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贺敬之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革命情怀。

同时,贺敬之的信天游诗歌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桂林山水歌》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桂林山水的美丽,“漓江的水/静静流/浪花里飞出欢笑的歌声/月亮爬上山头/挂在天空中”。

他以“水”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总的来说,贺敬之的信天游诗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他的诗歌用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奔放的笔触,描绘出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的变迁,展现出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热爱。

同时,他的诗歌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导语】:《桂林山水歌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桂林山水歌·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贺敬之及其作品《十年颂歌》简介
二、《十年颂歌》原文概述
三、《十年颂歌》翻译概述
四、对《十年颂歌》的评价与影响
正文:
【提纲】一、贺敬之及其作品《十年颂歌》简介
贺敬之,我国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十年颂歌》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首诗歌是为了纪念我国建国十周年而作,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景象。

贺敬之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提纲】二、《十年颂歌》原文概述
《十年颂歌》原文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十二节。

第一部分,诗人回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艰苦斗争取得的辉煌成果。

第二部分,诗人对祖国的山河、人民、文化进行了赞美。

第三部分,诗人展望了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提纲】三、《十年颂歌》翻译概述
《十年颂歌》的翻译工作主要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力求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同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翻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中文素养和翻译技巧,以便将原文的韵味和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提纲】四、对《十年颂歌》的评价与影响
《十年颂歌》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渴望。

这首诗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延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1956年3月9日,延安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城……是山城啊,是?都在青山绿水中……啊!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啊!是梦境啊,是仙境?此时身在!心是醉啊,还是醒?水迎山接入画屏!画中画——照我身千影,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招手相问,云罩江山几万年?——下还珠洞,室珠久等叩门声……一唱开,绿水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啊!的山来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是诗情啊,是爱情?都在春水中!三花酒掺一份水,祖国啊,对你的爱情百年醉……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去赴神仙会,招呼啊打从天上回……人间天上大路开,要唱新歌随我来!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红旗万梭织锦绣,海北天南一望收!塞外的风沙呵的浪,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望不尽:千姿万态“”! ——意满怀呵,情满胸,恰似春水浓!呵!汗雨挥洒画:——满天下!……三门峡歌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前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啊,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治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啊,梳妆来!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摘,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啊,无限青春向未来!贺敬之《放声歌唱》节选——献给母亲节四而现在,在我的献给祖国、献给党的诗篇里,我要来歌唱,关于:我——我自己。

啊,“我”,是谁?我呵,在哪里?……一望无际的海洋,海洋里的一个小小的水滴,……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一颗小小的谷粒……——我啊,一个人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我自己提起?……一个寒冷的黑夜。

在一间漆黑的茅屋里:一块残缺的炕席,一把破烂的棉絮——我,生下来了……我的第一声呼喊,唤起母亲的连声叹息:“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

一个可怕的天气!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我,奔跑着,奔跑着……跌倒在泥水里,怎么也爬不起……我的慌乱的眼光,迎着父亲的严厉呵斥:“看你!就是这个样子!命里注定: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啊!我亲爱的母亲!现在,我已经三十二岁。

父亲呵,你看!我站在这里!——在这镰刀斧头和五星交相辉映的旗帜下,在我们亿万人肩并肩、臂挽臂前进的行列里!我啊在党的怀抱中长大成人,我的鲜红的生命写在这鲜红旗帜的皱褶里。

祖国啊,你给我无比光荣的名字:“公——民”,党啊,你给我至高无上的称号:“同——志”!我的工作:为祖国劳动和歌唱,我的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啊,在党委组织部的档案袋中,我的眼睛正闪闪发光,在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簿上,我的头正高高地昂起!我啊,和我们的毛主席一起呼吸,我和我的同志们一起攀登共和国大厦的阶梯。

在祖国千里江山的画图中,有我的身影!在万里晴空的明镜里,映照出:我面前的道路,是这样的壮丽!……-----(下略)雷锋之歌(节选前三节)贺敬之一假如现在呵,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呵,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呵能引我走上最壮丽的人生?面对整个世界,我在注视。

从过去,到未来,我在倾听……八万里风云变幻的天空啊,今日是几处阴?几处晴?亿万人脚步纷纷的道路上,此刻呵谁向西?谁向东?哪里的土地上青山不老,红旗不倒,大树长青?哪里的母亲能给我纯洁的血液、坚强的四肢、明亮的眼睛?让我一千次选择:是你,还是你呵——中国!让我一万次寻找:是你,只有你呵——革命!生,一千回,生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活,一万年,活在伟大毛泽东的事业中!呵,一切都已经证明过了……一切一切呵还在证明——这里有永远不会退化的红色种子;这里有永远不会中断的灿烂前程!看步步脚印……望关山重重……有多少英雄呵都在我们行列中!领我走,教我行……跟上一步呵,一次新生!……滚滚湘江水呵,闪闪延河的灯……使我怎能不日日夜夜梦魂牵绕?……上甘岭头雪呀,越秀山下松……使我怎能不千番万回热血沸腾? ……望天安门上那亲切的笑容——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呵,送新战士入伍,听连营的号声——我的心中怎能又不风起云涌?……我迷恋我们革命事业的艰苦长途上——一个斗争接一个斗争!我骄傲我们阶级队伍的生命群山中——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呵!真正地幸福呵!何等地光荣! ……在今天,我用滚烫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的红旗——又一次把母亲的衣襟牵动……让我高呼吧!看呵,在我们的大地上,在党的摇篮中——此刻,又站起来一个多么高大的我们的弟兄!……二让我呼唤你呵呼唤你响亮的名字,你——雷锋!我看着你青春的面容,好象我再生的心脏在胸中跳动……我写下这两个字:“雷、锋”——我是在写呵我们阶级的整个新一代的姓名;我写下这两个字:“雷、锋”——我是在写呵我的履历表中家庭栏里:我的弟兄。

你的年纪,二十二岁——是我年轻的弟弟呵,你的生命如此光辉——却是我无比高大的长兄!……我奔向你的面前!带着母亲给我的教训,和我对你手足的深情……仿佛一刹那间越过了千山万岭……呵!我象是突然登上泰山,站立在日观峰顶……我看见海浪滔滔的母亲怀中——新一代的太阳挥舞着云霞的红旗,上升呵上升!…………惊蛰的春雷啊,浩荡的春风!——正在大地上鸣响;正在天空中飞行!一阵阵,一声声——“雷锋!……”“雷锋!……”“雷锋!……”道路上的列车呵,海港里的塔灯——有多少个车轮在传诵啊;有多少条光线在回应……一阵阵,一声声——“雷锋!……”“雷锋!……”“雷锋!……”那红领巾的春苗啊面对你顿时长高;那白发的积雪啊在默想中顷刻消溶……今夜有灯前送别;明日有路途相逢……“雷锋……”——两个字说尽了亲人们的千般叮咛;“雷锋……”——一句话,手握手,陌生人红心相通!……三你——雷锋, 我亲爱的同志啊,我亲爱的弟兄……你的名字竟这样地神奇,胜过那神话中的无数英雄……你,我们党的一个普通党员,你,我们解放军中一个普通士兵。

你的名字怎么会飞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激荡起亿万人心——那海洋深处的浪花层层?…………从湘江畔,昨日,那沉沉的黑夜…………到长城外,今天 ,这欢笑的黎明——雷锋呵,你是怎样度过你短暂的一生?从日记本第一页上黄继光的画像……到领袖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呵,雷锋!你是怎样地怎样地长成?!……呵!我看着你,我想着你……我心灵的门窗向四方洞开…………我想着你,我看着你……我胸中的层楼呵有八面来风!……看昆仑山下:红旗飘飘,大江东去……望几重天外:云雾弥漫,风雨纵横……十万言——一冲破云雾的飞天长虹!……两个字——中国的一代新人的光辉姓名!……呵,念着你呵——雷锋!呵,想着你呵——革命!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中国的十月》中国的十月是一首诗一首很长很长的诗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一行乒乒乓乓的枪声是它平平仄仄的节奏留在雪山草地上的脚印是它意味深长的韵脚中国的十月是一杯酒一杯很烈很烈的酒只一口便让人热泪盈眶如同那辣味很重的湖南话只一句便让人热血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十月是一幅画一幅很大很大的画北国的沃野是它苍茫的背景南海的碧波映着它无底的景深小岗村人悄悄写下的那份合同是为它在天地间落下的长款他们按下的那些鲜红手印是最后为它打上了一枚枚防伪的印章中国的十月是一首诗写成它的是四万万人的热血中国的十月是一杯酒酿成它的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中国的十月是一幅画画成它的是阳光的油彩和月亮的水墨中国的十月是一首诗已写成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国的十月是一杯酒已陶醉了昨天的岁月和今天的节日中国的十月是一幅画已悬挂在了中国的门楣和世界的窗口啊——中国的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