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磋商、订立与履行

合同的磋商、订立与履行1. 简介合同是指在双方或多方就特定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具有合法约束力的文件。
合同的磋商、订立与履行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对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合同的磋商在合同的磋商阶段,各方通过协商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确定合同的具体条款和内容。
以下是合同磋商的一般步骤:1.确定合同目的:各方明确商定合同的目的和目标,确保双方在合同中追求的目标一致。
2.确定合同主体:明确合同的参与主体,即签署合同的各方身份和责任。
3.约定合同期限:明确合同的有效期限,确保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合同义务。
4.商定合同内容:具体商讨合同的内容,包括交付物、服务标准、付款方式等。
5.合同条款的磋商:各方就合同的重要条款进行详细磋商,如价格、保修期、违约责任等。
6.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协商和讨论,最终达成各方对合同条款的一致意见。
示例在购买房屋的合同磋商中,买方和卖方需商议并确定房屋的价格、过户手续以及交房时间等重要条款。
3. 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是指在磋商阶段确定好的合同条款经双方签署并达成协议。
合同的订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合同起草:根据磋商结果,起草合同文本,确保合同内容准确无误。
2.双方审阅:合同起草完成后,双方需要对合同进行审阅,确保合同条款无误。
3.签署合同:双方在合同上签署自己的姓名或公司名称,并在合同上注明签署日期。
4.合同生效:合同在双方签署后即生效,各方具有履行合同的义务。
示例在房屋购买合同的订立阶段,买方和卖方在合同上签署自己的姓名,并注明签署日期,以使合同生效。
4. 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各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要求执行合同,完成双方约定的义务。
合同的履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履行义务:各方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和约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履行期限:合同中通常规定了各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期限,各方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
3.履行地点:合同中可能规定了具体的履行地点,各方需要在约定的地点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订立的法定程序

合同订立的法定程序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依照法律规定,合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生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合同订立的法定程序。
一、合同的主体1.当事人资格在合同订立前,必须确定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如果当事人没有相应资格,则该合同无效。
2.当事人权利义务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应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这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在签字或盖章前进行确认。
二、协商与约定1.协商过程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进行充分协商,并就各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协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对对方提出异议时进行解释说明。
2.约定内容约定内容包括各项条款及相关附件等内容,在签字或盖章前应仔细阅读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签署。
三、形式要求1.书面形式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且应当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如果只有一方签字或盖章,则该合同无效。
2.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应当具有明确的约定内容,条款应清晰明了,避免出现模糊、含糊不清的情况。
四、法律规定1.法律适用在合同中应明确适用的法律和司法管辖权。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则适用当地法律和司法管辖权。
2.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应明确违约责任。
如果一方未履行自己的义务,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其他注意事项1.保密条款在签订涉及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合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保密条款,并对可能泄露信息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
2.解释和争议解决方式在签订合同时,还需要明确解释方式和争议解决方式。
这样可以在出现争议时加快解决进程并减少纠纷。
总之,在签订合同时,必须遵循以上规定并仔细考虑各项条款及相关附件等内容,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订立合同的三个原则

订立合同的三个原则1.遵循“一事一签”原则,不可以事小麻烦或增多义务为由不签合同。
公司经营分类庞杂,大事须谨慎,小事亦不可懈怠,合同签订亦是如此。
对于履行标的较小、履行内容较为清晰的合同可制定简单明了的条款,切不能以“钱少事多”不去做或敷衍了事。
谈及个中原由,一份完整的合同少不了“签字盖章”这个程序,有了亲笔签名公司印章,在无形中会使签订的主体对于事关自身权责义务的条款多几番斟酌考量,通过签订合同,一方面可以使各方明确知悉自身权责义务,提高合同各方的履约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形成规范化管理,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此外,并不存在处于“乙方”就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说法。
从民事法律角度看,签订合同的主体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合同约定的甲方与乙方乃为代称,系为了区分不同的合同主体,而不涉及法律地位,区别就在于一方是张三、一方是李四。
不同的合同类型赋予合同各方不同的权利义务,但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是彼此对应而非冲突对立的。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合同甲方一般为提出需求方即为买方,负有接收乙方提供标的物的权利以及付款的义务,而乙方一般为提供需求一方即为卖方,负有收取价款的权利以及提供符合甲方需求的标的物的义务,并没有甲方权利大于乙方,而对于标的物质量、数量、运输、验收等的约定,是为了保障整个交易过程的顺利履行。
合同的制定一般须经过磋商,公司只有在意识到签订合同的重要性后,才能更仔细地去核定己方的权利他方的义务,更全面的地防范合同风险,为对方在违约时,可有清晰明确的合同依据追究对方责任进行铺垫,防患于未然。
2.落实“订立书面合同优先”原则。
约定是为了履行,不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的。
公司与个人不同,并非所有的个人行为都可以代表公司,除了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行为。
囿于此,以公司名义形成的约定须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落上公章,方才代表公司行为,产生法律效力。
另外,口头约定虽简单方便也有效,可一旦产生纠纷走上法律程序,极易因为举证不能变成有理说不清。
《合同订立》课件

案例二:合同履行方式的变更
总结词:合同履行方 式的变更涉及到合同 履行的具体细节和双 方权益的保障,通过 案例分析,了解变更 履行方式的原因和程 序。
详细描述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 需要对履行方式进行 变更。
变更履行方式需要双 方协商一致,并签署 书面协议。
在案例二中,因不可 抗力因素导致原履行 方式无法实现,双方 经过协商后对履行方 式进行了变更,确保 了合同的顺利履行。
了解和运用各种谈判策略,如设定底 线、利用时间压力、提出替代方案等 ,有助于在谈判中取得优势。
掌握让步的艺术
在谈判中,适当的让步是必要的。要 学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地做出 让步,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 案。
风险控制
充分了解对方
在订立合同前,要充分了 解对方的信誉、经营状况 和履约能力等信息,以降 低对方违约的风险。
《合同订立》ppt课 件
目录
• 合同订立概述 • 合同订立的步骤 • 合同订立的注意事项 • 合同订立的技巧与策略 • 合同订立的案例分析
01
合同订立概述
合同订立的定义
合同订立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对各自权利 与义务达成一致协议,并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享有 权利的过程。
合同订立通常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当事人 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承 诺则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根据违约情形,约定相应 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 失、支付违约金等。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 。
04
合同订立的技巧与策略
谈判技巧
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在谈判过程中,建立互信和良好的沟 通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要尊重对方, 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并清晰表达自 己的观点。
合同订立的基本程序

合同订立的基本程序合同订立是一项复杂的法律行为,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基本程序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以下是合同订立的基本程序:1.协商阶段:合同订立的第一步是双方进行协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个阶段,各方可以讨论合同的主要条款、价格、交付方式、付款条件等重要事项。
2.明确合同要素:在协商的基础上,各方需要明确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的类型、履行期限、合同金额、履行地点、支付方式等。
确保各项重要事项在合同中有清晰的表述。
3.制定草案:一旦协商达成一致,可以制定合同草案。
这是一个初步的文件,用于记录各方达成的协议内容。
草案通常是可修改的,各方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4.法律审查:在制定草案后,双方可以选择请律师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查。
律师会检查合同的法律合规性,并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审查可能会包括对法律风险、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的评估。
5.修改和确认:经过法律审查后,可以对合同进行修改,确保合同条款准确无误。
之后,各方确认合同的最终版本,并准备签署。
6.签署合同:各方在签署合同之前,通常需要在合同文本的每一页或重要条款处签字。
签署合同是表示各方同意履行合同的最后一步,也是合同正式生效的起始点。
7.履行和执行:合同签署后,各方开始履行合同义务。
这包括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付款、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务等。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及时沟通,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8.归档和备份:完成合同履行后,建议将合同文件进行妥善归档,并备份重要文件。
这对于将来可能出现的争议解决、审计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合同订立的过程中,透明沟通和彼此的信任至关重要。
确保合同的各方都理解并同意合同的内容,有助于避免后期的争议和纠纷。
同时,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法律建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的订立 名词解释

合同的订立名词解释合同是人们在法律制度保障下,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达成的一种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
合同的订立涉及到法律、商业和个人之间的权益,因此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通过合法方式达成协议,并经过协商和签订合同书等书面形式,以明确约定各自权利和义务的过程。
首先,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真实意愿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不存在欺骗、威胁或违背意愿的情况。
在法律上,当事人必须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才能有效签署合同。
其次,合同的订立需要合法的目的和形式。
合法的目的是指合同的内容和目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背法律规范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的形式是指合同需要采取书面形式来保证合同的清晰、明确和可证明性,以防止纠纷的发生。
第三,合同的订立需要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方式。
合同的内容包括双方或多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履行期限,合同的违约责任等。
同时,合同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选择,可以是口头约定,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和风险,并在签署前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咨询。
一旦签署合同,双方均需遵守合同的约定,不得随意变更或违约,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合同的订立还需要强调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保持真实、守信和善意的态度。
只有当事人信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执行。
总的来说,合同的订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法律行为,它不仅需要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合法目的和形式,还需要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方式,并强调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
合同的订立对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合同订立,人们可以在商业和其他领域中更加稳定和安全地开展合作。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合同法》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 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 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承诺可以撤回,是否能撤销?
(七)迟发的承诺和迟到的承诺。 (1)迟发的承诺
《合同法》第28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 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 约。” 以新要约为原则,以承诺为例外。
3.承诺必须是不附条件的同意要约的各项条款。
4.承诺应当是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合同法》第23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 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 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一)要约以对话方式 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除外;(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 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3.要约的失效。 《合同法》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要约失效: 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②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思考: 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要约的效 力应如何认定?
4.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要约的撤回: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 阻止要约发生效力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 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 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 约同时行。而要约邀请的对象 则一般是不特定的大众对象。 其五,要约一般是针对特定相对人的,故要约多采取一般信 息传达方式:即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 不特定多数人的,故往往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传播。
最根本的区别:受要约人有承诺权;受要约邀请人 没有承诺权。
在要约生效后、承诺生效前对要约的修改,其效果 等于旧要约撤销,新要约产生。
第二十三章合同的订立ppt课件

5、要约的失效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
出承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
质性变更。 (5)主体不存在。
(二)承诺
1、概念:承诺是指受要约人 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约 合同的意思表示。
表示 商业活动中的称谓:发价、发盘、
出盘、报价等。
2、 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 (2)要约必须向相对人发出 (3)要约必须有缔结合同的目的。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和
完整(包括成立合同的条款)
律师视点
3、要约的效力
(1)生效时间: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A 、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够控
第一节 合同订立的程序
一、合同订立的概念:缔约人为意思表示并 达成合意的状态。
合同订立的过程 动态:要约邀请、要约及反要约等诸制度
构成,产生先合同义务和缔约过失责任 静态:各方的权利义务固定,承诺、合同
成立要件和合同条款制度等发生作用。
二、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一)要约 1、要约的概念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
商业活动中的称谓:接盘
(二)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甲向乙发出灯具要约丙承诺案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存续期间内作
出。
A、承诺迟到:受要约人的原因 (28条)
后果: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 该承诺有效的以外撤回和撤销
A、要约的撤回
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以后,未到达受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共识并确认意愿,通过合法的方式将合同内容写入文书,进而生成法律效力的一种法律制度。
合同的订立是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的基础和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同的订立过程。
一、合同要素的确定:
首先,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需要确定三要素,即合同的标的、报酬和条件。
标的是指合同的目标,可以是商品、服务或权益;报酬则是交易双方互相交换的价值;条件则是指交易的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交付地点等交易条款。
当事人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两种。
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通过口头协议达成一致;书面合同是指当事人将合同内容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并签字盖章确认。
在实际操作中,书面合同是较为常见和常用的合同形式,因为它可以更好地记录合同内容、减少争议并提高合同的证据性。
三、合同的签订:
合同时,当事人需要就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并在达成共识后,书面签署合同。
签署合同时,当事人要保持自愿、均等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此外,在签署合同时,还需要确保合同的双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遵守合同约定。
四、合同的生效:
合同的生效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生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合法的要求;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与合同的形式相符。
只有在合同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合同才能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
五、合同的履行: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合同的履行要求各方按时、按量、按质地履行合同约定的交付、付款等义务,同时要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以各种借口拖延或拒绝履行。
总之,合同的订立是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交易双方确立了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交易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各方应当充分沟通,明确合同要素,选择合适的合同形式,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合同的生效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而合同的履行则要求各方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履行,保持诚实信用的原则。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合同才能发挥其约束力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