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感统课教案

合集下载

早教感统教案模板范文

早教感统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幼儿早教感统训练课程二、适用年龄:3-6岁三、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身体各部分的感知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 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四、课程内容:1. 课前准备(1)场地:宽敞、安全的室内场地,设置若干游戏区域。

(2)器材:感统球、平衡板、跳绳、滑板、小按摩球等。

2. 课程流程(一)热身活动1. 活动名称:拍手歌2.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协调性。

3. 活动内容:老师带领幼儿分组站立,家长分别站在孩子对面,听口令拍手,先拍右手再拍左手,注意节奏一致。

(二)前庭觉训练1. 活动名称:小滑板2. 活动目的:提升幼儿的身体企划能力和自信心,增强肌力与耐力。

3. 活动内容: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个孩子仰躺在小滑板上,头抬起来,双脚搭在绳索上,双手紧握绳索,用手腕及手臂的伸缩力量向前滑动。

(三)本体觉训练1. 活动名称:小按摩球2. 活动目的: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活动内容:幼儿分成3组,每组4人,孩子俯卧小滑板上,头脚抬高,距地面约30厘米,进行趴地推球练习。

(四)触觉训练1. 活动名称:触觉爬行2. 活动目的: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活动内容: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赤脚在柔软的地毯上爬行,感受地面触感。

(五)平衡训练1. 活动名称:平衡板2. 活动目的: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活动内容:幼儿在平衡板上进行站立、行走等动作,锻炼身体平衡能力。

(六)放松活动1. 活动名称:音乐放松2. 活动目的:帮助幼儿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3. 活动内容: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

五、课程总结1. 对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进步。

2. 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并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进行相关训练。

六、课后作业1. 家长引导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进行感统训练,如爬行、平衡板等。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早教感统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感知、认知和运动技能。

2. 通过感统课程促进幼儿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 通过感统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和合作能力。

教学时长:每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感觉刺激,帮助幼儿发展感知能力。

- 培养幼儿的空间定向、方向感和跟随能力。

-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 运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 提高幼儿的平衡、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技能。

3. 社交目标:- 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和合作能力。

- 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 提高幼儿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活动一:感觉刺激游戏(10分钟)- 利用触摸、听觉和视觉刺激,引发幼儿的感知能力。

- 活动示例:触摸不同纹理的材料、听辨不同声音、观察颜色和形状等。

2. 活动二:平衡和协调训练(15分钟)- 通过平衡板、球类和障碍物等器械,培养幼儿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 活动示例:走平衡木、用球进行传递和接住等。

3. 活动三:肌肉运动训练(15分钟)- 利用小球、绳子和纸张等道具,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技能。

- 活动示例:投掷小球、拉绳子进行拉力游戏、撕纸等。

4. 活动四:社交合作游戏(5分钟)- 通过团队合作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和合作能力。

- 活动示例:传递球、合作搭建积木等。

5. 活动五:放松和反思(5分钟)-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和放松身心。

- 让幼儿回顾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2. 结合课堂活动和幼儿的反馈,评估幼儿的注意力、社交交往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程度。

教学资源和材料:1. 触摸材料(如绒布、沙纸、塑料等)2. 各种声音源(如铃铛、鸟叫声等)3. 平衡板、球类、障碍物等器械4. 小球、绳子、纸张等道具5.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如球、积木等)教学延伸:1.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感统活动,加强幼儿的感知和运动发展。

早教感统教案

早教感统教案

早教感统教案教案标题:早教感统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统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2. 培养幼儿对各种感觉刺激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 促进幼儿整体感官功能的协调和提高。

教学准备:1. 各类感官刺激玩具和材料(例如视觉刺激:图形卡片、色彩积木等;听觉刺激:音乐盒、铃铛等;触觉刺激:绒毛玩具等;运动刺激:球、平衡木等);2. 布置安全舒适的教室环境。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入与感统相关的活动或故事,例如介绍小动物如何运用不同的感官来获取信息。

- 进行热身活动,例如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以提高他们的身体感觉。

2. 感统训练活动:- 视觉刺激:选取几张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辨认。

- 听觉刺激: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按照节奏做动作。

- 触觉刺激:提供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幼儿用手触摸、抓握、搓动等。

- 运动刺激:设置一系列平衡木、障碍物等活动器材,鼓励幼儿跳跃、攀爬等运动。

3. 综合感统活动:- 创设感统角落:在教室中设置感统角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刺激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选择。

- 感统游戏:设置感统游戏,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跑步比赛、传球等,以提高他们的整体感官协调能力。

4. 结束活动:- 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与肯定,鼓励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努力和进步。

-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例如引导幼儿做些舒缓的呼吸练习或伸展运动。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感统训练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以了解他们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2. 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感统训练的情况,并了解他们在课堂以外的感官发展情况。

教学延伸:1. 针对感统训练的不同方向,设计更多的活动和材料,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感官能力。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感统训练中,促进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

备注:教案中的刺激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早教感统课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其感觉统合能力。

2. 培养幼儿触觉、听觉、视觉和运动统合能力。

3. 培养幼儿专注力和注意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步骤一:感官统合一1. 引导幼儿将手掌合拢,慢慢地、轻轻地按摩两只手掌,感受触觉刺激。

2. 引导幼儿关闭眼睛,注意听到的声音,指导幼儿分辨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3. 拿出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球,引导幼儿用眼睛追踪球在空中的运动,培养其视觉协调能力。

步骤二:视觉统合练习1.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将其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堆叠,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和视觉统合能力。

3. 使用闪光玩具和色彩鲜艳的灯光,让幼儿用眼睛追踪光线的移动,提高其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步骤三:触觉统合练习1. 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受物品的质地和温度。

2. 布置一个触觉感统区域,让幼儿在区域内进行跳跃、翻滚等动作,刺激其身体的触觉感受。

3. 使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玩具让幼儿通过摸索和触碰进行辨认和分类,培养其触觉统合能力。

步骤四:运动统合练习1. 让幼儿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跳绳、走直线等,锻炼其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2. 布置一个迷宫活动区域,引导幼儿在区域内进行奔跑、穿越等活动,锻炼其身体的空间意识和运动统合能力。

3. 引导幼儿进行细小运动,如垒积木、拼图等,培养其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步骤五:注意力训练1. 创设一个寻宝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忆寻找隐藏的物品,培养其注意力和记忆力。

2. 布置一个注意力训练区域,让幼儿进行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拼字、找茬等,提高其专注力和注意力。

3. 进行音乐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其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资源:球、黑板、积木、闪光玩具、灯光、不同材质的物品、玩具、迷宫区域、垒积木、拼图、隐藏物品、音乐。

幼儿早教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早教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早教感统训练教案
教案标题:幼儿早教感统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感统训练,提高感知觉和运动协调能力。

2.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
1. 感统训练器材:例如软垫、球、绳子等。

2. 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安全的活动区域。

3. 配有音乐的音响设备。

4. 着装舒适的幼儿服装。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5分钟):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摇摆、踢腿、摆动手臂等,以准备感统训练。

2. 感统训练活动(15分钟):
- 平衡训练:在软垫上进行站立、跳跃等动作,帮助幼儿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 触觉训练:让幼儿用手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塑料、木头等,以提高触觉感知能力。

- 运动协调训练:使用球或绳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抛接球、跳绳等,帮助幼儿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3. 放松活动(5分钟):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做一些伸展、放松的动作,以缓解活动后的紧张感。

4. 温馨结束(5分钟):与幼儿互动,鼓励他们分享感受,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表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感统训练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同时,也要关注幼儿在训练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学延伸:
家长可以在家和幼儿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感统训练活动,如一起跳绳、做平衡训练等,以增强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启乐园感统训练中心感统训练公开课教案

启乐园感统训练中心感统训练公开课教案

感觉统合训练公开课教案——前庭、本体、触觉综合训练一、课前准备内容:老师点名后进行报数、分成两组。

二、课前热身游戏内容:拍手歌方法:老师指导孩子站队,分成两组站立,请家长分别站在自己孩子的对面,听口令拍手。

先拍右手再拍左手,注意节奏一致。

老师的口令慢,拍手的节奏也要慢,老师的口令快,拍手的节奏也要快。

三、前庭觉训练——小滑板目的:通过变化姿态,从俯卧改为仰躺,孩子驾驭自己身体运动企划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有挑战性,难度也有所增加。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强力收缩并刺激前庭觉系统,增强头、颈、肩、身体的肌力与耐力。

要求:孩子分成两组面对面坐下,老师用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一位老师拉起,形成一个索道,另一个老师组织一个小组排队准备。

一个孩子仰躺在小滑板上,头抬起来,双脚搭在绳索上,双手紧握绳索,用手腕及手臂的伸缩力量向前滑动。

总结:有的孩子动作灵活顺畅,有的孩子迟钝笨重,差别在于双手、胸颈及腹部或背部间身体的协调能力是否良好,从滑板游戏中,可以很快看出运动企划协调能力。

四、本体觉训练——小按摩球内容:趴地推球要求:分成3组,每组4人,孩子俯卧小滑板上,头脚抬高,距墙壁30公分,双手对墙反复推球。

目的:通过推球,孩子的双臂强有力的收缩,此项训练可以锻炼并提高手眼协调及统合能力,改善学习中阅读及听写困难的现象。

五、触觉训练——溜溜布内容:溜溜滑布道方法:1、家长面对面蹲下来手拉布道,前后拉动,老师站在两端,组织孩子从起点爬行至终点。

2、家长面对面站起来,双手托起布道,上下抖动,老师分别站在两端,组织孩子从布道下方弯腰钻出来,感受大风大浪。

提高触觉感知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早教感统课程旨在通过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提高他们的感觉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提供有益的感觉体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本课程适合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儿童,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儿童发展基本的感觉能力和协调性,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 提高儿童的感觉运动能力。

- 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协调性。

-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 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基本感觉训练•触觉训练: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儿童触摸和感受不同的质地和温度。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儿童辨别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视觉训练:使用不同色彩和形状的物品,让儿童辨别和区分。

3.2 运动感觉训练•平衡感训练:进行行走、跑步、跳跃等活动,让儿童感受身体的平衡感。

•空间感训练:通过拼插积木、穿绳子、堆叠物品等活动,培养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

•运动协调训练:进行抓握、丢接、投掷等活动,培养儿童的运动协调性。

3.3 感知能力训练•物体辨识:让儿童辨别和命名不同的物体。

•图形辨识:让儿童辨识和绘制不同的图形。

•空间关系:进行拼图、建筑积木等活动,培养儿童的空间关系意识。

四、教学活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感觉游戏•触觉追逐:让儿童闭上眼睛,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的特征。

•听觉大挑战: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儿童辨别并找出声音的来源。

•形状找朋友:给儿童不同形状的卡片,让他们找出相同形状的卡片进行配对。

4.2 运动游戏•平衡练习:在操场上设置不同高度的木桩,让儿童在上面保持平衡。

•空间探险:在室内布置迷宫,让儿童通过爬行、跳跃等方式找到出口。

•扔球游戏: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儿童通过投掷球的方式击中目标。

4.3 感知训练活动•物体辨识:给儿童不同的物体,让他们用手触摸并辨别出物体的名称。

•图形绘制:给儿童一张纸和彩笔,让他们根据指导绘制指定的图形。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

早教感统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感统训练是指通过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早期的感统训练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早教感统课程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选择。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感统训练,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感官训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刺激,让儿童感受到不同的感觉,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和感官协调能力。

2.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训练,如跑步、跳跃、爬行、平衡训练等,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3. 社交训练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如合作游戏、角色扮演、交流训练等,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四、课程流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让儿童适应课堂环境,准备好接下来的课程。

2. 感官训练(20分钟)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闻不同的气味、品尝不同的味道等,让儿童感受到不同的感觉,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和感官协调能力。

3. 运动训练(30分钟)通过各种运动训练,如跑步、跳跃、爬行、平衡训练等,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4. 社交训练(30分钟)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如合作游戏、角色扮演、交流训练等,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5. 放松活动(10分钟)通过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伸展等,让儿童放松身心,结束课程。

五、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儿童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

3. 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互动,让儿童更加积极地参与课程,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效果等,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教中心感统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
•提升幼儿的空间概念和身体意识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促进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信心
2. 教学内容
2.1 感统活动一:身体运动
•通过韵律操、舞蹈等身体活动,让幼儿发展肌肉控制力和平衡感。

•利用有趣的动作游戏,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性和速度感。

•进行敏感期大肌肉活动,如跳绳、跳跃、爬行等,促进幼儿大肌肉的发展。

2.2 感统活动二:触觉刺激
•利用各种材料,如沙子、水泥、米粒等,让幼儿触摸不同的表面材质,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进行拍打体操,让幼儿通过拍打不同部位的身体,感知不同的触觉刺激。

•进行触觉迷宫游戏,让幼儿通过触摸迷宫内的不同材料,找到正确的路径。

2.3 感统活动三:平衡训练
•利用平衡板、秋千等设备,进行平衡训练,帮助幼儿提升平衡能力。

•进行一脚跳、两脚跳等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力。

•进行平衡游戏,如走平衡木、站在一个脚上等,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2.4 感统活动四:视觉训练
•进行视觉追踪游戏,如追逐飞行的气球等,帮助幼儿发展准确的目标追踪能力。

•进行目视追踪游戏,如跟随老师画的图案等,培养幼儿的目视追踪能力。

•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如找出不同的图案等,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3. 教学步骤
3.1 热身阶段
•进行简单的慢跑、拉伸等活动,热身幼儿的肌肉和关节。

•进行呼吸训练,引导幼儿深呼吸,放松身心。

3.2 教学内容介绍
•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内容。

•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3 感统活动实施
•根据教学目标,依次进行不同的感统活动。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通过游戏和竞赛方式增加趣味性。

3.4 感统活动总结
•对每个感统活动进行总结,提醒幼儿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5 放松阶段
•进行简单的舒缓活动,如小动物冥想等,让幼儿放松身心。

•向幼儿传达本节课的目标已经达到,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技能。

4.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感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感统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幼儿进行个别评估,了解他们的进展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5. 教学反思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可改进之处。

•记录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总结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准备。

以上是早教中心感统课教案的简要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旨在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培养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提升空间概念和身体意识,促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信心。

这些感统活动将在热身阶段、教学内容介绍、感统活动实施、感统活动总结和放松阶段等环节进行,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个别评估,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