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不确定度评定

合集下载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进行重量测量的仪器,其精度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各种原因,如环境条件、仪器老化等,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这使得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为了评定电子秤的示值误差,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不确定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

2. 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来源2.1 仪器误差2.2 环境因素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磁场、震动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对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3 使用者误差除了仪器误差和环境因素外,使用者的操作也可能对电子秤的示值产生影响。

是否按照要求正确放置测量物体、操作时是否符合规程等,都可能影响电子秤的测量精度。

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时还需要对使用者误差进行考虑。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

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对电子秤的仪器误差进行评定。

这包括对电子秤的精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仪器误差的大小和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对比测量等方法对电子秤的仪器误差进行评定。

最后需要对使用者误差进行评定。

这包括对使用者的操作规程、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电子秤示值的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培训、规范操作等途径降低使用者误差对电子秤示值的影响。

4. 结论。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是指电子秤在测量中显示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误差源: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秤体的校准状况、被称量物体的状态、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在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之前,需要先确定这些误差源。

2. 校准秤体:校准秤体是确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关键步骤。

校准秤体可以通过将已知质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进行比较来完成。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同一质量的物体,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示值。

3. 计算示值误差:根据校准结果,可以计算出每次测量的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可以通过每次测量示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

4.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评定不确定度的重要方法。

可以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示值误差的分布情况,如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度等。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5. 不确定度评定: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的范围。

不确定度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标准差、置信度等。

对于电子秤来说,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标准差来表示。

6. 结果报告:将评定结果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

报告中应包括评定方法、校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以及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1. 确保校准和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2.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3. 考虑到所有可能的误差源,确保评定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评定,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并提高电子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电子秤是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使用电子秤测量时,我们通常希望能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秤的示值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电子秤示值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能是由于电子秤的不同部件的误差、环境温度变化、测量方法的误差等引起的。

为了评估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重复性测量法:重复使用电子秤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

然后计算这些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的中心位置,标准差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大,说明测量结果越不稳定,反之则越稳定。

2. 精确度检验法:通过已知质量的物体对电子秤进行测试,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的差异。

可以计算出测量结果与已知值之间的偏差,并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以评估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3. 校准方法:通过与已知准确质量的物体进行比较,可以调整电子秤的示值误差。

校准后的电子秤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4. 环境条件控制方法:在进行电子秤测量时,应尽量控制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尤其是温度和湿度。

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需要考虑以上这些因素。

具体评定方法可以采用实验测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还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定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电子秤自身的特性、环境条件、测量方法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对电子秤示值误差的准确评估,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电子秤是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一种设备,它可以通过数字显示的方式准确地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在实际使用中,电子秤的示值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不确定度评定则是用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从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评定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

电子秤示值误差是指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数值与真实重量之间的差异,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为了测量电子秤示值误差,我们可以采用标准物体的方法。

选择一些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铁块、砝码等,然后分别将它们放置在电子秤上进行称重。

记录下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数值和标准物体的真实重量,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差异,即可得到电子秤的示值误差。

通过多次测量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组示值误差数据,从而对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对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范围,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不确定度评定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测量设备的精度、环境条件、人为误差等。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我们可以采用传统方法或者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

传统方法通常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评定,而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则是将测量结果视为随机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不确定度的大小。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一个客观、可靠的评价结果,使人们对测量结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测量结果的方差、偏差、重复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方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分布情况;偏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偏离程度;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反映测量过程的稳定性。

这些因素是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重要依据,需要充分考虑和分析。

电子秤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不确定度评定

TH168-3型电子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1.2 测量标准:M 1级砝码,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100m g ~3kg 砝码 质量最大允许误差为±(0.5mg ~0.15g )。

1.3 被测对象电子计价秤三级,型号为TH168-3,检定分度值е为1g ,0~500е为±0.5е;>500~2000e 为±1.0e ;>2000e ~Max 为±1.5e 。

1.4 测量过程用砝码直接加载、卸载的方式。

2 数学模型△E =P -m 式中:△E 电子秤示值误差; P 电子秤示值; m 标准砝码质量值。

3 灵敏系数ə△E ə△EC 1= =1 C 2= =-1 əP əm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因为电子秤的最大误差最有可能出现在最大称量点,故本次只对最大称量点3kg 进行评定。

4.1 电子秤示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P )。

4.1.1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P 1)的评定 用固定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对电子秤进行10次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2998.7,2998.7,2998.9,2998.7,2998.7,2998.8,2998.9,2998.6,2998.8,2998.7g 。

)(8.299811g p n p i ni ==∑=单次实验标准差 )(11.01)(1g n p p S i ni =--∑==u(P 1)=0.11(g)4.1.2电子秤的偏载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P 2)的评定电子秤进行偏载试验时,用最大称量1/3的砝码,放置在1/4秤台面积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般不会超过1g ,半宽a =0.5g ,而测量时放置砝码的位置较为注意,偏载量 远比做偏载试验时少,假设其误差为偏载试验时的1/3 ,并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 ,可得)(10.0335.0)(2g p u =⨯=估计10.0)()(22=∆p u p u , 则自由度50])()([212222=∆=-p u p u p υ4.1.3 电源电压稳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P 3)评定电源电压在规定条件下变化可能会造成示值变化0.2e ,即0.2g ,假设半宽度a =0.2g ,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12.032.0)(3g p u ==△u (P 3) 1 △u (P 3) -2估计 =0.10,则自由度νP 3= [ ] =50。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引言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其示值误差的准确测量和评估是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度的关键。

该文旨在对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信度。

2.测量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标准偏差法。

在该方法中,首先重复测量所要评估的示值误差,记录每次测量的值,然后计算出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进而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实验过程本实验采用了一台电子秤,采用分散法进行了示值误差测量。

具体而言,将2kg的标准物质放置于秤盘上,将其称量10次,并记录每次的测量值。

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测量值(kg)---|---1|1.99962|1.99933|1.99954|1.99945|1.99926|1.99967|1.99978|1.99949|1.999310|1.99954.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过程如下所示:① 计算平均值均值(x)= Σxi/n = 19.994 / 10 = 1.9994 kg② 计算标准偏差标准偏差(s)= [(Σ(xi-x)^2)/n] ^1/2 = 0.00016 kg③ 计算不确定度不确定度(U) = k * s其中,k为覆盖因子,选用95%的置信度,k=2。

因此,不确定度(U)= 0.00032 kg5.总结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得出该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00032 kg,该结果可用于评估该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和可信度。

同时,对于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和评估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偏差法进行,加强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电子台秤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子台秤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子台秤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电子台秤的概念电子台秤是利用电子应变元件受力形变原理输出微小的模拟电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送给称重显示仪表,进行称重操作和显示称量结果的称重器具。

二、电子台秤的误差因素1、零点漂移误差。

经常会在称量重力不同的多种物体,从而使电子台秤的称重传感器受到多次往复负载的影响,在进行计量检定的过程中初始状态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仪表的指针已经不能够准确的归到零位,使电子台秤出现零点漂移现象,从而影响了对物体实际重量的准确测量。

2、四角偏载误差。

四角偏载误差的引起主要是由于电子台称传感器的灵敏度出现偏差。

因为电子台秤的材料不尽相同,造成传感器的激励电压没有理想的那么稳定,电压不稳,导致传感器上面的信号输出是不同的,因此就产生了四角偏载误差。

3、重复测量误差。

所谓重复测量误差,就是同一物品在同意环境下连续多次进行称重实验,由于电子台称等计量器具的传感器产生侧向力和传感器条件缺失两个因素导致。

首先,由于测量现场的限制因素,非常容易造成负载接收器发生偏移,导致托盘对传感器的力并不垂直,就会产生测力,就会导致测量物品的误差;另一个原因,由于传感器工作需要同时满足传力构造特性、传感参数标准的一致性等工作条件,而且有一个不满足,就会发生误差。

4、计量环境误差。

物体的本质会随着的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轻微的变化,比如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原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电子台秤在测量称重的的时候发生客观的偏差,当然误差不会太大。

作为电子台秤的使用者,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去总结经验和规律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去修正,保障电子台秤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5、鉴别力误差。

电子台秤的鉴别力大小反映了电子台秤对负载的微小变化的反应快慢能力。

对电子台秤进行鉴别力误差测试的目的在于更加准确的检验电子台秤的结构连接过程以及摩擦过程,所以,机械连接中的摩擦和应力是造成电子台秤的鉴别力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电子台秤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范围。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电子秤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使用电子秤进行测量时,我们通常会关注其示值误差,即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为了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仪器的精确度、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技巧等。

首先,仪器的精确度是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

电子秤的精确度通常通过分辨力来描述,即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质量单位。

例如,一个分辨力为0.1克的电子秤可以将物体的质量测量到0.1克的精度。

因此,对于该电子秤的示值误差评定,我们可以将其不确定度估计为0.1克。

其次,环境条件也会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电子秤的精确度发生变化。

为了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我们需要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通常情况下,电子秤操作手册会给出环境条件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手册中给出的要求对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此外,操作人员的技巧也会对示值误差产生影响。

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子秤时,应该注意仪器的摆放位置、物体的放置方式等细节,以减小示值误差的发生。

如果操作人员的技巧较高,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会相对较小。

因此,在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我们需要考虑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给予相应的评估。

最后,在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我们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

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质量物体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多组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这些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平均值反映了整体的测量结果,而标准偏差则表示了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通过计算标准偏差,我们可以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综上所述,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以考虑仪器的精确度、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技巧以及多次测量等因素。

通过合理评估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Kg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测量依据: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10~40)℃
1.3 测量标准器:M1等级砝码,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100mg~10kg砝码质量最大允许误差MPE:±(0.5mg~0.5g)。

1.4被测对象:
电子秤
e为5g,0~500e为±0.5e;>500~2000e为±1.0e;>
2000e~max为±1.5e。

1.5测量过程:用砝码直接加载、卸载方式,分段测量示值与标准砝码之差即为示值误差。

一般情况下,检定电子秤大致均匀分布的10个称量点。

1.6评定结果的使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对15kg规格电子秤的15kg称量点示值误差的测量,一般可使用本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对其他示值和其他电子秤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可采用本评定方法。

2 数学模型:
△E=P-m
式中,△E--电子秤的示值误差
P--电子秤示值
m--标准砝码质量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本评定方法以最大称量15kg点为例
3.1输入量P的标准不确定度u(P)的来源主要是电子秤测量重复性、四角偏载误差以及示
值随电源变化等。

3.1.1电子秤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P1)的评定(用A类方法评定)
用标准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对电子秤进行连续10次测量,得到测量数据15.0000;
15.0000;4.9995;14.9995;14.990;15.0000;14.9995;14.9990;15.0000;14.9995(kg)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3.1.2电子秤的偏载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P 2)的评定(用B 类方法评定) 电子秤在进行偏载试验时,用最大称量1/3的砝码,放置在1/4秤台面积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根据试验数据,一般不会超过5g ,其半宽α=2.5g 。

而在实际工作时,放置砝码的位置比较注意,实际的偏载量,根据经验,一般只有试验偏载量的1/3。

实际偏载量为:2.5g/3=0.83g
此误差属于平均分布,包含因子为3。

所以u (P 2)=0.83g/3=0.48g
3.1.3 电源电压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P 3)的评定(用B 类方法评定)
根据有关资料,电源电压在规定条件下(电源电压变化:220V -15%~+10%;电源频率变化:-2%~+2%)变化会造成示值变化0.2e ,即1.0g 。

半宽度为α=1.0g 。

此误差属于平均分布,根据《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附录中的规定,其包含因子(p =100%)为3。

所以u (P 3)=1.0g/3=0.58g
3.1.4 输入量P 的标准不确定度u (P )的计算
由于输入量P 的各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干,因此 g P u P u P u P u 82.0)()()()(322212=++=
3.2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可以根据检定证书上得到,如果检定证书上没有给出扩展不确定度,可查找检定规程,得到15kg M 1等级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75g ,根据《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附录中的规定,按级使用的数字式仪表、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为均匀分布,其包含因子(p =100%)为3。

所以u(m)=0.75g/3=0.43g
g
n P P P s n
i i
i 40.01
)
()(1
2
=--=
∑=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灵敏度系数 C P =
P
E
∂∆∂=1 C m =m E ∂∆∂=-1
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输入量P 和m 的各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干,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下式得到:
)(93.043.082.0)()()(222
2g m u m E P u P E E u c =+=⎥⎦
⎤⎢⎣⎡•∂∆∂+⎥⎦⎤⎢⎣⎡•∂∆∂=
5 扩展不确定度
由于被测量△E 的分布比较复杂,每个分量的分布都有不同,无法判断其分布,直接取包含因子为k =2,此时扩展不确定度用U 表示,即U =2×u c (E )
U =2×0.93g =1.9g
6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电子秤(测量点:15kg )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U =1.9g k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