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导论34页PPT
合集下载
《文化产业导论》讲义1

式,大众文化为现代主义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 中心提供了桥梁作用的文化样式。大众文化产业化。
约翰·费克 •《理解大众文化》
•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系统阐述
斯
英国大伦
应 敦市议会
•20世纪80年代,作为 修辞手段使用
•国家资助体系以外的文化活动和商业运作;普通大众所消 费的全部文化商品。
用 麦耶斯考 理 夫等
15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国家发展案例)。
16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企业运营案例)。
17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产品经营案例)。
18
第5页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第6页
参考书目
1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 民出版社,湖南长沙,
2
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群言出版社, 北京,2003年9月版
3
David Hesmondhalgh,Cultural Industries,SAGE Publications Ltd,London,2002
第7页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第8页
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互动
2
课堂教学与实践调研互动
3
考核办法:行业调研报告一篇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
第一讲 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文化产业导论全套课件

研究对 象
代表人物或作品
主要内容
文化产 业的定 义与特 征
•《论文化产业》(孙是炎) •《关于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思考》(沙潮)
•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 事业等概念的对比中反映出文化产业 的概念
•直接引用西方大众文化的概念,没 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进行准 确的界定。
区域文
化产业
应 的发展 用 研究
4
熊澄宇著:世界文化产业研究
5
(美国)大卫·赫斯蒙德夫著:文化产业
6
蔡尚伟、刘锐等: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互动
2
课堂教学与影视教学的结合
3
考核办法:课程考试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一、文化产业学科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 中外文化产 文化产业的 文化产业学 理论研究 业研究现状 相关学科基 科建设的基
理 F.詹姆森
《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 肯定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文
论
义的文化逻辑》
化模式,大众文化为现代主义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
方 向
义的视觉中心提供了桥梁作用的文化样式。大众文化 产业化。
约翰·费克斯 《理解大众文化》
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系统阐述
应 用 理 论 方 向
立志
文化产业导论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第一讲 文化产业学科的相关问题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课程内容
1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精品课件】《文化产业导论》讲义1.ppt

15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国家发展案例)。
16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企业运营案例)。
17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产品经营案例)。
18
第5页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第6页
参考书目
1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 民出版社,湖南长沙,
2
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群言出版社, 北京,2003年9月版
向 约翰·费克 •《理解大众文化》
•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系统阐述
斯
英国大伦
应 敦市议会
用 理
麦耶斯考 夫等
•20世纪80年代,作为 •国家资助体系以外的文化活动和商业运作;普通大众所消
修辞手段使用
费的全部文化商品。
•《英国艺术的重要性》 •将文化产业称为“艺术与文化产业”、文化部门、创意产
业
论 尼古拉 方 斯·伽纳姆
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研究
研究对 象
代表人物或作品
主要内容
文化产 业的定 义与特 征
•《论文化产业》(孙是炎) •《关于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思考》(沙潮)
•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 业等概念的对比中反映出文化产业的概 念
•直接引用西方大众文化的概念,没有 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进行准确的 界定。
学科建设
掌握:专业设 置、学位设置、 课程设置
第11页
西方文化产业的理论渊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本雅明 机械复制艺术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霍克海默 阿多诺
1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国家发展案例)。
16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企业运营案例)。
17
文化产业案例研究(产品经营案例)。
18
第5页
目录
一
课程内容
二
参考书目
三
教学方法
四
导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第6页
参考书目
1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 民出版社,湖南长沙,
2
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群言出版社, 北京,2003年9月版
向 约翰·费克 •《理解大众文化》
•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系统阐述
斯
英国大伦
应 敦市议会
用 理
麦耶斯考 夫等
•20世纪80年代,作为 •国家资助体系以外的文化活动和商业运作;普通大众所消
修辞手段使用
费的全部文化商品。
•《英国艺术的重要性》 •将文化产业称为“艺术与文化产业”、文化部门、创意产
业
论 尼古拉 方 斯·伽纳姆
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研究
研究对 象
代表人物或作品
主要内容
文化产 业的定 义与特 征
•《论文化产业》(孙是炎) •《关于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思考》(沙潮)
•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 业等概念的对比中反映出文化产业的概 念
•直接引用西方大众文化的概念,没有 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进行准确的 界定。
学科建设
掌握:专业设 置、学位设置、 课程设置
第11页
西方文化产业的理论渊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本雅明 机械复制艺术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霍克海默 阿多诺
1
文化产业概论导论

"海派清口"是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 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 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 展而成。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不过 说的就全是社会热点、焦点,加上演员自己 的演绎,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
软实力
• 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 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 力等,包括文化、政治、 外交三个部分,其中文化 是其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表现为对一个国家核心 价值观、制度构架和生活 方式的文化认同。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 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教育部10日下发通知,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 高校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 业。
•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创意的时 代。 世界的生存法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将不再决定一切, 而靠创造力、脑力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经济 则发展迅猛,一个优秀的创意可以给企业 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能够使濒临破产的 企业起死回生。现代社会对创意的需求甚 至已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们的工 作、生活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创 意开启了新经济时代的大门。
•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 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 2000年的35%降至2014年 的26%;农村居民恩格尔 系数由2000年的49%降至 2014年的29%。
• 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 已有7 省市破万。
• 据《人民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73.6%的 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有不少主流文化缺乏 现实关怀,不合大众胃口,难以打动人心 ”。这种状况很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乃至深 刻检讨。
67第一章 文化产业理论PPT课件

9
本雅明在他未完成的手稿《旅途笔记》(《Passagen--Werk》)中对 工业化时期的艺术投入了理论关注。
他发现工业化时期,不仅艺术,而且连艺术致力于再现的内容(自然) 都可以通过技术来复制。本雅明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当艺术 作为一个本源(真、善、美)的权威为大众文化作所破坏的时候,当艺术 模仿现实的能力(它使得艺术能自以为对“真”有所把握)被现代技术手 段(摄影)所超越的时候,艺术的社会和认识功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
第二,“大众文化”即流行艺术。在现代文化系 统中,“大众文化”多指现代各种流行艺术,如武打小 说或电影、相声、恐怖小说或电影、摇滚音乐、电视连 续剧、侦探小说和电影、卡通、科幻片和科幻小说、拉 丁舞、商业设计、pop歌曲、复制风俗画、连环漫画、 音乐喜剧、肥皂剧、滑稽剧等等。
第三,“大众文化”即文化产业。在西方马克 思主义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大众文化统指文化 工业制造的产品,主要包括由电视、广播、广告、流行 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文化,这种文化被当作现代 性与资本主义的病症遭到严厉批判。
3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应追溯到“法兰克福学 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本雅明192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在这篇文章 里首先提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 现象,就是收音机、留声机、电影的出现带来的文化 方面的变化,提出复制技术使文学艺术作品出现质的 变化,艺术品不再是一次性存在,而是可批量生产的。 这就使艺术品从由少数人垄断性的欣赏中解放出来, 为大多数人所共享。
4
本雅明认为这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给无产阶级文化带来了新的广阔天 地。
此文的观点招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阿多诺的批评,阿多诺 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文化 产业”(Culture Industry,也即“文化工业”)一词。开始写作时阿多诺 用的是“大众文化”一词,后来又改为“文化产业”,阿多诺晚年回忆说, 这样做是为了从一开始就与“大众文化”概念的拥护者相区别,这些拥护 者把“大众文化”解释为某种类似文化的东西,它来自大众,是通俗艺术 的当代形式;而阿多诺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根本就与大众无关,所以用 “文化产业”就能比较明确地表达他的批判意识。阿多诺认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已经使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而转变成了“产业”,因此 就以“文化产业”指代这些新的文化现象。通过这一概念,“法兰克福学 派”展开了对当代发达国家文化和社会的深入批判。
本雅明在他未完成的手稿《旅途笔记》(《Passagen--Werk》)中对 工业化时期的艺术投入了理论关注。
他发现工业化时期,不仅艺术,而且连艺术致力于再现的内容(自然) 都可以通过技术来复制。本雅明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当艺术 作为一个本源(真、善、美)的权威为大众文化作所破坏的时候,当艺术 模仿现实的能力(它使得艺术能自以为对“真”有所把握)被现代技术手 段(摄影)所超越的时候,艺术的社会和认识功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
第二,“大众文化”即流行艺术。在现代文化系 统中,“大众文化”多指现代各种流行艺术,如武打小 说或电影、相声、恐怖小说或电影、摇滚音乐、电视连 续剧、侦探小说和电影、卡通、科幻片和科幻小说、拉 丁舞、商业设计、pop歌曲、复制风俗画、连环漫画、 音乐喜剧、肥皂剧、滑稽剧等等。
第三,“大众文化”即文化产业。在西方马克 思主义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大众文化统指文化 工业制造的产品,主要包括由电视、广播、广告、流行 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文化,这种文化被当作现代 性与资本主义的病症遭到严厉批判。
3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应追溯到“法兰克福学 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本雅明192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在这篇文章 里首先提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 现象,就是收音机、留声机、电影的出现带来的文化 方面的变化,提出复制技术使文学艺术作品出现质的 变化,艺术品不再是一次性存在,而是可批量生产的。 这就使艺术品从由少数人垄断性的欣赏中解放出来, 为大多数人所共享。
4
本雅明认为这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给无产阶级文化带来了新的广阔天 地。
此文的观点招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阿多诺的批评,阿多诺 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文化 产业”(Culture Industry,也即“文化工业”)一词。开始写作时阿多诺 用的是“大众文化”一词,后来又改为“文化产业”,阿多诺晚年回忆说, 这样做是为了从一开始就与“大众文化”概念的拥护者相区别,这些拥护 者把“大众文化”解释为某种类似文化的东西,它来自大众,是通俗艺术 的当代形式;而阿多诺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根本就与大众无关,所以用 “文化产业”就能比较明确地表达他的批判意识。阿多诺认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已经使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而转变成了“产业”,因此 就以“文化产业”指代这些新的文化现象。通过这一概念,“法兰克福学 派”展开了对当代发达国家文化和社会的深入批判。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堂PPT)

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于1998年在《创意产业专 题报告》中首次对创意产 业进行了定义。 这份报告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 能与才干,通过开发 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 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 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 闲 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 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
美国还有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文化创意产 业的定义,它 是将创意产业与雇佣人员数 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联系起来。
9
加拿大则将应包括实质的文化产品、虚拟的文化 服务、也包括知识产权的基本概 念的艺术与文化 活动定义为文化创意产业。
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 用产业手段制作、公演、 展示、销售文化艺术作品及用品,并以此为经营 手段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一批经济 学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详 细研究和调查, 力图建立一门新的关于创意产业的文化经 济学。
文化经济理论家理查德·凯夫斯从文化经济 学的角度上在更狭义的意义上把文化创意 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 仅是娱乐价值的 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按照 这种定义,创意产业包括:书刊出版、视觉 艺术(绘 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 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以 及时尚、玩具和游戏。
5
当前,国内涌动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 热潮已经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仅以规 划中的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为例,粗略统计 就有24个省和直辖市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 本地区 “十一五”规划中。所有这些都表 明,文化创意产业在中产业的定义
文化创意理念隆重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在 全球蜂拥而起,文化创意阶层茵壮崛起。 追本溯源,要从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实践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规律,首先 就需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梳理和 厘清。
美国还有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文化创意产 业的定义,它 是将创意产业与雇佣人员数 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联系起来。
9
加拿大则将应包括实质的文化产品、虚拟的文化 服务、也包括知识产权的基本概 念的艺术与文化 活动定义为文化创意产业。
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 用产业手段制作、公演、 展示、销售文化艺术作品及用品,并以此为经营 手段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一批经济 学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详 细研究和调查, 力图建立一门新的关于创意产业的文化经 济学。
文化经济理论家理查德·凯夫斯从文化经济 学的角度上在更狭义的意义上把文化创意 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 仅是娱乐价值的 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按照 这种定义,创意产业包括:书刊出版、视觉 艺术(绘 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 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以 及时尚、玩具和游戏。
5
当前,国内涌动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 热潮已经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仅以规 划中的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为例,粗略统计 就有24个省和直辖市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 本地区 “十一五”规划中。所有这些都表 明,文化创意产业在中产业的定义
文化创意理念隆重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在 全球蜂拥而起,文化创意阶层茵壮崛起。 追本溯源,要从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实践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规律,首先 就需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梳理和 厘清。
文化产业导论全套课件

文章著作很多,以论述机遇与挑战开头,以 应对之策草草结束。 •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7、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缺失
1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引入有待深入
2
微观层面的研究有待强化
3
定量方法的运用环境尚未成熟
4
跨学科的系统理论研究有待强化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8、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四个遗留问题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理
论 方 向
入世与 文化产 业发展
•《北京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白志刚)
•研究重点分为两类地区:一类是经
•《试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张军毅、龙梅)
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广州;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陈建坤)
二类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的地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柏定国)
础与理论 本情况
理论研究
掌握:基础研 究理论,应用 研究理论
研究现状
掌握:研究方 法、研究理论、 研究领域、研 究缺失
学科建设
掌握:专业设 置、学位设置、 课程设置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一)西方文化产业理论渊源 1、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观
本雅明 机械复制艺术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霍克海默 阿多诺
收视率使电视开始走向非政治化和中立化。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闻代替文化品位和政治 功能
造成传媒与学人或艺术家的合谋来危机科学和艺术的自律性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3、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
伯明翰学派
1
重新理解大众
2 重新理解文化。意义的产生和流通 大众的创造性
3
重新理解消费。大众文化生产文本,具有开放性 4 重新探索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内容,大众如何与现存的制度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7、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缺失
1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引入有待深入
2
微观层面的研究有待强化
3
定量方法的运用环境尚未成熟
4
跨学科的系统理论研究有待强化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8、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四个遗留问题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理
论 方 向
入世与 文化产 业发展
•《北京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白志刚)
•研究重点分为两类地区:一类是经
•《试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张军毅、龙梅)
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广州;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陈建坤)
二类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的地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柏定国)
础与理论 本情况
理论研究
掌握:基础研 究理论,应用 研究理论
研究现状
掌握:研究方 法、研究理论、 研究领域、研 究缺失
学科建设
掌握:专业设 置、学位设置、 课程设置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一)西方文化产业理论渊源 1、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观
本雅明 机械复制艺术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霍克海默 阿多诺
收视率使电视开始走向非政治化和中立化。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闻代替文化品位和政治 功能
造成传媒与学人或艺术家的合谋来危机科学和艺术的自律性
立志 立德 立功 立言
3、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
伯明翰学派
1
重新理解大众
2 重新理解文化。意义的产生和流通 大众的创造性
3
重新理解消费。大众文化生产文本,具有开放性 4 重新探索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内容,大众如何与现存的制度
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论精品PPT课件

细论文化生产,它包括文化内容的生产和 文化产品载体的生产,前者是指文化创意 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原创”特质,而后者 是指诸如CD、VCD光盘 等载体的生产,是 文化生产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新发展。 就文化内容生产而言,指的是创造和再现 观念形态的产品,并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 需要为目的,也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内容。
一、关于创新的定义 1912年创意经济的先驱是德国著名经济史及经济
思想家约瑟夫·熊彼特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 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 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传播、使用。
创新被定义为:以新的方式运用知识,使经济利益 最大化。即创新是打破原有的常规,是知识创造、 运用、生产、销售的全过程。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创新理论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 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
它是一种在全球经济走向消费社会的背景 中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推崇理论创新、制 度创新、产业创新,依赖个人创造力,强 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 发展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这种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 新市场和新的创造财富的机会,是现代社 会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的不可替代的动力。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性内涵
文化不仅是社会信息和高新科技的介体和 载体,而且也是知识和经济的动力性要素 与支配性要素。特别是在一些情况下,文 化本身就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原发性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的主 要特征即符号和象征意义。 因此,创意产 品是具有符号和象征性的产品,并具有文 化产品和服务的特征,其基本经济价值源 自它们的文化价值。
它至少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引进新的商品; 二是采用新的生 产方式(不一定建立在新的科学